书城心理超级催眠术:不可思议的灵魂之旅
18520000000018

第18章 令人震撼的催眠秘招(8)

练完一遍之后,再重复一遍第四步的内容。然后自我暗示醒来或直接入睡到次日早晨自我暗示醒来。

第五阶段:腹部热热的。从第四十一天起,就可以加入第五步内容。就是每次训练时,先按预备势和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的要求做完一遍之后,继续躺在床上,用二三十秒时间反复默念:“腹部暖暖的,腹部热热的,腹部空空的。”腹部是指自己的胸骨与肚脐之间的部位,此部位又被称为太阳神经丛,也叫“丹田”,是植物神经密集的部位。此处的神经束调控腹部器官的非自主活动,因而是很重要的部位。

最初练习时可将双手移到腹部,体会腹部被捂热的感觉。其实有些比较敏感的人,在练习第四步时就会有腹部热热的感觉。在有了感觉之后,再把手移开,暗示自己有一只热水袋在腹部,集中注意力去体会腹部温温的感觉,还有腹部空空的、上身飘飘然的感觉。胃不好、便秘的人往往反应迟钝一些,是因为腹部有抵触而分散了注意力。但经过一段时间练习,能取得同样效果。

练完一遍之后,再重复一遍第五步的内容。然后自我暗示醒来或直接入睡到次日早晨自我暗示醒来。

第六阶段:额头凉凉的。最后十天,就可以加入第六步内容。就是每次训练时,先按预备势和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的要求做完一遍之后,继续躺在床上,用二三十秒时间反复默念:“额头凉凉的,额头冷冷的,头发顺顺的。”并在心里暗示自己站在船头,或骑车顺坡而下,迎面吹来的凉风嗖嗖地掠过额头,风从头发的缝隙中吹过,头发被风一遍又一遍地梳理着,额头凉凉的,人很清爽,思路也变得清晰起来。

事实上,不练自我催眠的时候,我们遇上困惑时,也会下意识地梳理一下自己的头发,借以暗示自己在梳理自己的思路。所以自我催眠的最后一步就是要将我们前面练习的内容归总到理清思路、统一精神上来。只要前面能够按要求练习,最后一步是可以让我们“真实”地感觉到额头的凉爽。

练完一遍之后,再重复一遍第六步的内容。然后自我暗示醒来,或直接入睡到次日早晨自我暗示醒来。

施行舒尔茨自我催眠训练法的注意事项,与一般自我催眠相同。事实上,自律性质的训练法的练习,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只要是无安全的顾虑即可。在最初六十天的训练之后,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地继续练习。此后的练习可自行缩短时间,可以只做第一步或只做前面几步。

知识链接:催眠过程中大脑皮层的活动模式

虽然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在催眠师的引导下进入极度放松的状态,有时甚至是进入睡眠状态,但其大脑和平时的清醒状态并没有什么差别。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掌管人的右边的一切活动,一般左脑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右半球掌管人的左边的一切活动的,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象、综合等功能。在催眠过程中,受术者大脑皮层的左半球活动减少,而右半球活动通常会增加。受术者在催眠过程中很需要被言语引导,因为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大脑的左半球活动不会减少到最低值。

人的大脑皮层会对所接受的信息、既往的记忆、经验情感进行汇总分析,然后才作出恰当的反应,这个过程就是整合作用。正常人在清醒时整合功能是正常的,但在睡梦中,因大脑皮层大部分区域处于抑制状态,只有少部分区域功能相对活跃,这就造成了大脑皮层的协调性变差,整合功能就紊乱。在整合功能紊乱的状态下,外来的暗示、自我暗示、内心欲望、惧怕对象均会被整合而成为被催眠者的体验,任何一个人他都会很相信他自己的感觉,多数被催眠者只根据他自己主观的感觉来判断真假与是非,所出现的感觉会进一步强化他对催眠的信念,从而使暗示更有效果。催眠术是一种诱导整合功能紊乱的方法,它常被用来治疗癔病,当排除了一切杂念,双眼注视眼前的钟摆一段时间后,有些人可以进入催眠状态,这时治疗者的言语暗示就可被整合,从而产生治疗作用。

6.催眠暗示性测试

心理学意义上的暗示是指以言语的或非言语的,简单的或复杂的方式,含蓄地、间接地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它旨在使自己或他人能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和信念。但在催眠过程中,对他人的催眠暗示与心理学中的暗示有所差异。对他人的催眠暗示与指示或提示相仿,除了含蓄地、间接地向被催眠者提出指示外,有时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被催眠者该怎样做,被催眠者往往会在无任何强制性措施下,顺从地、毫无批判地接受催眠师的各种指令,即接受催眠师的暗示。在实施催眠诱导之前,为了了解被试者的可暗示性,须进行暗示性测试。

在这里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如前所述,暗示性与催眠感受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暗示性与催眠感受性有着较高的相关性,但仍不能将暗示性等同于催眠感受性。某个人具有较高的暗示性,并不等于这个人的催眠感受性一定也高,要判断其催眠感受性究竟有多高,只有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方可得知。

暗示性测试的方法很多,每个催眠师都可灵活地选择一些自己习惯运用的暗示项目对被试者进行测试,因为目前还没有标准化的暗示性测试,催眠前的暗示测试也能作为催眠前的热身运动。以下介绍几种暗示性测试的方法。

催眠暗示性测试之一:钩手法

被试者闭上眼睛,全身放松,坐着、站着都可以。

主试者对被试者说:“现在请你把双手举在胸前,十指交叉,手心相靠,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手上。你想象你的手指已紧紧地锁在一起了,两只手的手指被紧紧地锁住了,越锁越牢,你想分也分不开了,手指被锁得那么紧,你越想把手分开,手指就缠得越紧,越来越紧了,手指分不开了。你试试看,能不能分开?”

如果被试者双手十指缠合在一起分不开,那他就通过了这项测验。

催眠暗示性测试之二:双手靠拢法

双手靠拢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暗示性测试方法。测“双手靠拢”时,坐姿、站姿皆可。让被试者将双手举在胸前,手心相对,两手之间的距离约1尺。有时被试者可能一时不理解手应该放的位置,那么,主试者可以协助被试者将手放在胸前,手心相对。

主试者对被试者说:“请你很放松地坐(站)好,眼睛闭上,双手就保持现在的这个位置。好,就这样。现在需要你尽可能地发挥你的想象力。请你集中注意想象你的两个手心相对后,产生了一股很强的吸引力,这股力量在把两个手吸拢。好,你感到手之间的吸引力在增强,把两手吸在一起。手慢慢地吸过去了,慢慢靠拢。开始比较慢,现在越来越快了,吸引力在加大,这股很强的吸引力使你两手的手心越来越靠拢,越来越靠拢,手心靠得更近了,靠近了,吸在一起了,吸在一起了。”

暗示性强的被试者,常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双手就靠拢了。另一些人,双手间的距离明显比原来的距离要小,但还没完全靠笼,这说明被试者的暗示性一般,双手仍保持原样不动者,那他们的暗示性相对就比较差了。

催眠暗示性测试之三:拇指牵拉法

拇指牵拉法与上述的两手升降法很相似。同样要求被试者很自然地站立,双脚略分开,全身放松,眼睛闭上。让被试者将右手举在胸前,捏拳,拇指朝上伸直。拳不必捏得太紧,手臂的肌肉也不要绷得紧紧地,只要很自然地将手形成捏拳状即可。拇指一定要向上。待被试者准备好后,让被试者静静地站一会儿,主试者就可以进行暗示性测试了。

主试者对被试者说:“请你把你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你那竖着的大拇指,尽力想象你的大拇指被屋顶上垂下来的一根绳子系着。好,现在这根绳子在往上拉,你的拇指也被绳子拉着往上升了,你的手也随着往上抬,绳子越来越往上拉,牵着你的拇指向上伸,越来越往上升。你感到你的拇指被绳子拉上去了,拇指越升越高,越升越高,拇指在上升,上升。”

如果被试者的拇指上升的话,那他的暗示性就比较强,长得越高,暗示性越强。

催眠暗示性测试之四:摆锤法

用一根结实的线,一端系上一个金属小球,让被试者伸出一只手提着另一端,然后用一块实际为木制的外形似马蹄形的“磁铁”,在同一水平上将“磁铁”时而靠近,时而离开金属小球,同时暗示被试者,要他注意金属小球会慢慢地跟着“磁铁”摆动起来。

暗示性测试之五:提拉手法

这种方法不必要求被试者闭眼,睁着眼睛就可以测试。被试者取站位,双脚略分开,全身很放松,呼吸很平稳,静静地站一会儿。然后,主试者握住被试者的右手,不必使劲,只要能握住就行。主试者开抬拉着被试者的手上下移动。

主试者对被试者说:“请你集中注意看着我们握着的手。好,你看见我们的手在上下移动。我拉着你的手往上,往下,往上,往下。”

主试者轻握被试者的手多次上下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主试者将越来越轻地拉着被试者的手,慢慢地只是两手之间有一点儿接触,已称不上是拉着对方的手了。最后,主试者完全将自己的手松开,一点也不拉他的手,但主试者自己的手仍随着原来上下的节奏在移动,同时一直不停地说“往上,往下,往上,往下……”

当主试者将自己的手松开,不再拉着被试者的手后,被试者仍然能跟上主试者的移动节奏而上下移动的话,那么,他的暗示性就很强;倘若被试者的手被松开后,虽然仍能上下移动,但是明显速度减慢,且跟不上主试者移动的节奏,动作显得犹犹豫豫,这说明被试者的暗示性稍差;反之,如果不拉被试者的手,他的手就不再随主试者的指令上下移动,只是看着主试者的手在动,则表明被试者的暗示性很差。

古今中外,测试暗示性的方法不计其数,测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习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试。上述几种感受性测试通常只要用一二种方式就可以了,不必都要进行。

通过感受性测试,可以了解自己受暗示的程度。一般来说,若感受性处于中等以上,则可以较容易地进行自我催眠;感受性差的,进行自我催眠的困难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