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超级催眠术:不可思议的灵魂之旅
18520000000017

第17章 令人震撼的催眠秘招(7)

在催眠状态下,可以使被催眠者产生各种幻觉。例如一位催眠师向被催眠者暗示说:“你醒来以后,一定要走到床前向一位拿着杨梅送给你的女士说谢谢,然后你就把杨梅接过来吃下去。”当被催眠者醒来以后。果然走到床前向实际上不存在的女士说:“太太,谢谢你。”接着做握手状,然后津津有味吃幻想中的杨梅。被催眠者在暗示作用下,还可以把本来存在的事物认为是不存在的。

然而,对于负性幻觉,即使催眠很久的人都没正确理解,那就是被催眠者并不是真的没看见,而是他看见了,却当作没看见。换句话说,你必须先看见,才能看不见!

譬如说,你给对方下指令说,等一下睁开眼睛之后,会看不见室内的桌椅,于是,他睁开眼睛后,发现室内都没有桌椅,所以他只好把手上喝水的杯子放到地上,可是,当他在室内走来走去时,他会不会因为没看见桌椅,就整个人撞倒桌子或被椅子绊倒呢?答案是,不会。他的心灵深处,有一个“隐藏的观察者”,仍然清楚地照见这一切,虽然主观上他没有看见桌椅,但是实际上他看见了,所以不会跌跤。正所谓“你必须先看见,才能看不见的真谛”。

5.舒尔茨六阶段自律训练法

舒尔茨自律催眠训练六阶段原名为“整全身心自律训练法”、“自律训练法”,是1932年由德国医学博士舒尔茨所创立。舒尔茨博士是自我催眠的建构者。他只通过自我暗示,就诱导出催眠状态的成功,在催眠史上留下了名字。舒尔茨博士设想,是否可以不借助他人的作用,只靠自己就进入催眠状态呢?带着这种疑问,他从催眠体验者身上收集资料,完成了一个模式。这种模式由以下六个环节构成:手足变得沉重(四肢的沉重感)、手足变暖(四肢的温感)、心脏有规律地跳动(心率的稳定)、呼吸畅快(呼吸的无意识化)、腰部变暖(腹部的温感)和额头变凉(额头的冷感)。这种方法被称为“自律训练法”。这一研究成果,对于自我催眠和他人催眠都极为重要。

“自律训练法”与只是含含糊糊地给予催眠暗示而使体验者进入深度催眠状态的方法相比,是一种更容易收到最佳催眠效果的方法,即能够减少无的放矢,更有效率地推进催眠诱导,从而使体验者达到理想的催眠状态。它最初是用于电报电话局进行员工训练的方法,后来被证明对集中注意力、使个人精神实现统一、分析整理感觉器官受到的刺激、调整神经和激素平衡卓有成效,因而作为自我催眠健康法在心理咨询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功效在于身心的放松,培养专注力、提高学习能力,自律神经系统的调整,自省、觉察的提升及潜能开发。

为了让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实行自我催眠,笔者在这里以舒尔茨博士的自律训练法为基础做了一些加工改进工作,要求按照以下几个阶段进行:一至十天练习第一阶段“手脚重重的”;十一至二十天练习第一步再加第二阶段“手脚暖暖的”;二十一至三十天练习第一阶段加第二阶段再加第三阶段“呼吸顺顺的”;三十一至四十天练习第一、二、三阶段再加第四阶段“心跳稳稳的”;四十一至五十天练习第一、二、三、四阶段再加第五阶段“腹部热热的”;五十一至六十天练习第一、二、三、四、五阶段再加第六阶段“额头凉凉的”。

有人以七天为每次递进的周期来练习“自律训练法”,但笔者在这里还是推荐刚才所述的六十天时间。这是因为,心理状态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急于改变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调整过程中,这种心理状态往往会影响到我们的训练效果。各国都曾经有人对标准训练法进行了更细更深入的研究,甚至有人以现代科技仪器对训练者的肌电、体温、心跳、血压、心电、脑电进入实验研究,并且证明标准训练不但能改变人的心理状态,还能改变人的生理平衡。笔者在这里对此不作详细介绍,只把训练要点归结如下,希望对读者朋友有帮助。

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这六个阶段对自己进行催眠吧!

第一阶段:手脚重重的。尽量选择外来刺激干扰少的地方进行训练,比如个人的卧室、书房或个人办公室,特别是刚开始练习时,更要求清静,待取得一定体验之后,即使在有旁人在场的环境里,如汽车、电车中都能练习。

自我催眠可取两种姿势:仰卧或坐在椅子上。这里推荐仰卧,因为这是最能够使躯体放松的姿势。坐着练习时,双手或放在膝盖或搁在椅子扶手上。要坐得轻松舒适。躺着时,要躺在被子上,或者盖轻被子,两臂自如地放在身体两边,以手臂不碰触身体的其他部位为宜,手掌向下,双腿稍稍叉开,腿脚不碰触身体的其他部位,两脚尖朝外。

每天早中晚各练习一次,工作忙时,只早、晚练习或只晚上入睡前练习也可。

自我催眠一遍大约需要3分钟,因为要重复一遍,所以一次6分钟左右。再加上准备工作,一般每次不超过15分钟。有人为求快快见效,一次花很多时间,那倒不如一天多做两次。重要的是每天坚持。

每次结束时在心中默念一、二、三,同时暗示自己“心情舒畅地醒来”。如果是在入睡前练习,练习时自然入睡,也不错,可在早上醒来时心中默念一、二、三,同时暗示自己“心情舒畅地醒来”。

训练前的预备势是深呼吸。仰卧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心里想着“我马上就要开始自我催眠训练了”。先尽力吸气,暗示自己“再吸一点再吸一点”,然后保持不吸不呼,并暗示自己“再保持一会儿再保持一会儿”,最后是呼气,尽力呼出胸腔中的空气,也暗示自己“再呼一口再呼一口”。吸气时宜用鼻子,要求匀、细、柔、长;呼气时宜用嘴,匀、细、柔、长。如此深呼吸三遍。

深呼吸之后,在大约二三十秒时间里,给自己反复默念:“右臂重重的,右臂酸酸的,右臂胀胀的。”心里给自己暗示:右臂变重了,真的变重了,变得很重了。它没力气了,它往下垂了,如果不是床板或扶手挡着,它要往下落的。它很重了,有点酸酸发胀的感觉,我几乎没力让它抬起来了。”

此时集中注意力,去搜寻右臂的感觉,真是重重的酸酸的胀胀的。

然后将注意力转移到右腿,也用二三十秒时间反复默念:“右腿重重的,右腿酸酸的,右腿胀胀的。”给自己同样的暗示,同样集中精力去搜寻右腿的感觉。

接着是左臂,再是左腿。顺序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作调整,比如:左臂、左腿、右臂、右腿,或左臂、右臂、左腿、右腿,或右臂、左臂、右腿、左腿都可以,但宜从手开始。

在搜寻感觉时,可以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一部位,如手指发沉、中指发沉、手背发胀、手腕重重的、前臂下垂等等。

前十只练习第一步,每天一至三次都可以,但每天都应坚持,每次按自己的习惯的顺序重复练习两到三遍,一般来说,每次不超过10分钟。

在十天过后,自己会有感觉,那就是当我们进行自我暗示时,手或腿会很快就有发沉、发酸、发胀的感觉。此时,在有外界刺激的环境里,也能够进行练习了。

如此重复一遍。然后自我暗示醒来或直接入睡到次日早晨自我暗示醒来。

第二阶段:手脚暖暖的。十天之后,加入第二步内容。就是每次训练时,先按预备势和第一步的要求做完一遍之后,继续躺在床上,用二三十秒时间反复默念:“右臂暖暖的,右臂温温的,右臂热热的。”心里给自己暗示:“我的右手开始变暖了,好像晒在太阳底下似的,又好像在烤火,火光照在我的右臂上,火光是移动的,现在照在我的右手指上,大拇指变暖了,食指变暖了,中指变暖了,无名指变暖了,小指变暖了,手背变暖了,手腕变暖了,前臂变暖了,手肘变暖了,胳膊变暖了。”集中注意力搜寻右臂的感觉,应该说在练习几天之后,会像第一步那样,在练习时体会到手臂变暖的感觉。

此后再按左臂、右腿、左腿的顺序或你自己所习惯的顺序依次练习手脚变暖。

练完一遍之后,再重复一遍第二步的内容。然后自我暗示醒来或直接入睡到次日早晨自我暗示醒来。

第三阶段:呼吸顺顺的。又过了十天,可以加入第三步内容。就是每次训练时,先按预备势和第一步、第二步的要求做完一遍之后,继续躺在床上,用二三十秒时间反复默念:“呼吸顺顺的,呼吸轻轻的,呼吸慢慢的。”心里给自己暗示:“我的呼吸系统很畅通,从鼻子到气管到肺叶,我的呼吸很均匀,我能感觉到新鲜空气经过鼻子进入气管再进入两肺,而交换之后的废气则从两肺出来,经气管到鼻子最终排出体外。这样的呼吸给我带来了精神。”一般说来,经过一两周的练习后,练习者的呼吸会变得更慢更深更均匀,更有利于气体交换。

由于呼吸道不像手脚那样布满自主神经,所以搜寻呼吸道的感觉要比搜寻手脚的感觉难一些。但只要你认真按要求进行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练习,此时你的感觉分析能力明显强于练习之前,所以也能很快就体验到第三步的效果。

练完一遍之后,再重复一遍第三步的内容。然后自我暗示醒来或直接入睡到次日早晨自我暗示醒来。

第四阶段:心跳稳稳的。从第三十一天起,就可以加入第四步内容。就是每次训练时,先按预备势和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要求做完一遍之后,继续躺在床上,用二三十秒时间反复默念:“心跳稳稳的,心跳静静的,心跳有力的。”“稳”是指心跳均衡,有规律;“静”是指自己聚精会神,别的声音都听不见,而只听见心跳“扑通”、“扑通”的声音;“有力”是指心跳声有力、坚定。

一般人要感觉自己的心跳还不像感觉呼吸那么容易,所以建议在最初开始练习时,先用右手放在心口位置检查心跳情况,将注意力集中在心脏部位,以后逐渐逐渐脱手去感觉。

据实验报告,持续练习一两周之后,练习者的心跳频率会有一定的调整。但自己不便于在训练时测量自己的心跳,却可以从练习中学会感受自己的心跳。到这时,自我催眠已经达到一定深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