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给工薪族的第一本理财启蒙书
18519000000017

第17章 理财策略篇 赚钱才是硬道理,投资工具大盘点(6)

投资者只要在证券公司营业部开立A股账户或证券投资基金账户,就可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和交易。其实,证券不等于股票和基金,还包括债券,证券营业部里还有一个债券交易平台。投资者对证券营业部需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利用交易所的资源获得更多更稳的投资收益。随着公司债的试点和大量发行,交易所债券市场将会更加热闹。

顺便提一下,凭证式国债和电子储蓄国债也不是必须持有到期的,也是可以在银行柜台提前变现的,只是会有一些利息方面的损失,本金不会损失,需要交一笔千分之一的手续费而已。到底是否划算,就要看机会成本的高低了。

2.注重关联性

债券和股票并非水火不容,可转债就是两者的一个结合体。可转债既有债券的性质,发债人到期要支付债券持有者本金和利息,但可转债又有相当的股性,因为可转债一般发行半年后投资就可以择机行使转成股票的权利,债权就变成了股权,债券也就变身为股票。

普通的可转债相当于一张债券加若干份认股权证,也有债券和权证分开的可分离债,两者同时核准但分开发行和上市。普通可转债是债券市场的香饽饽,发行时会吸引大量资金认购,上市后一般也会出现明显溢价,特别是在牛市的背景下,普通可转债的价格会随着相应股票的上涨而不断攀升。普通可转债的转股是一条单行道,转成股票后就不能再转回债券了,所以转股时机的把握是很重要的。

分离型可转债的债券部分由于利息较低还要交纳20%的利息税,所以上市后在很长的时间里交易价格都会低于100元面值,而权证则会成为十分活跃的交易品种。

总的来说,投资可转债的投资风险有限,如果持有到期几乎就没有什么投资风险,但中间可能产生的收益却并不逊色于股票。所以,可转债是稳健投资者的绝佳投资对象。

3.利用专业性

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债券的品种和数量都会迅速增加,债券的条款会越来越复杂,债券的交易规则也会越来越多,这样债券投资就会越来越变成一个非常专业的事情。那么,依靠专业人士来打理债券投资就越来越有必要了,债券投资专业化会成为债券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其实,货币基金、短债基金、债券基金、偏股混合基金和保本基金都是主要以债券为投资对象的基金。货币基金以组合平均剩余期限180天以内的债券和票据为主要投资对象,是1年期定期存款很好的替代品。短债基金以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不超过3年的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理论上收益会比货币基金高一些。债券基金的债券投资比例不低于80%,可以持有可转债转换成的股票。混合基金中的偏债基金也主要以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同时还可以灵活地配置一些股票,也是风险较低的保守型基金。保本基金由于有保本条款,也是配置以债券为主的保守型资产组合。由于股市的大涨,这些基金的收益与股票基金或偏股基金的收益相比要少得多,规模也出现比较大的萎缩。但是,公司债的试点会带来债券市场比较大的发展,股市风险的逐步堆积也会让这些基金成为投资者理想的避风港。

总的来说,通过基金来投资债券可以享受基金经理的专业服务,无须在债券的选择、买卖、结息、回售、回购、转股和收回本金等事宜上耗费精力,还可以间接投资个人投资者不能参与的债券品种,所以这种利用专业性投资服务的债券投资策略会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一般投资者的青睐。

如何避免债券风险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指债券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及变动幅度,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

目前,股票市场震荡,权衡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很多投资者都把目光投向了相对稳定的债券。可是债券作为一种理财产品,它同样是有风险的,只是相对小一些而已。因此,正确评估债券投资风险,明确未来可能遭受的损失,是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之前必须要做好的工作。具体来说,投资债券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风险。

1.购买力风险

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风险。通货膨胀期间,投资者实际利率应该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

2.利率风险

利率是影响债券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利率提高时,债券的价格就降低,此时便存在风险。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发行债券的单位管理与决策人员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失误,导致资产减少而使债券投资者遭受损失。

4.流动风险

是指投资者在短期内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卖掉债券的风险。市场上的债券种类繁多,所以也就有冷热债券之分。一些热销债券,成交量周转率都会很大。相反一些冷门债券,有可能很长时间都无人问津,根本无法成交,实际上是有行无市,流动性极差,变现能力较差。如果持券人非要变现,就只有大幅度折价,从而造成损失。

5.再投资风险

购买短期债券,而没有购买长期债券,会有再投资风险。例如,长期债券利率为14%,短期债券利率为13%,为减少利率风险而购买短期债券。但在短期债券到期收回现金时,如果利率降低到10%,就不容易找到高于10%的投资机会,还不如当期投资于长期债券,仍可以获得14%的收益,归根到底,再投资风险还是一个利率风险问题。

6.违约风险

发行债券的公司不能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债券投资者带来的损失。

7.事件风险

债券期限的长短对风险是不起作用的,但由于期限较长,市场不可预测的时间就多,而愈临近兑换期,持券人心理感觉就越踏实。所以在市场上,对于利率水平相近的债券,期限长的价格也就要低一些。

因此,债券投资存在的这些风险,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收益,为了能很好地增加收益,避免风险,安全性便成为债券投资者普遍关注的最重要问题。

债券作为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它与债权人和债务人同时相关,作为债务人的企业或公司与作为债权人的债券投资者就债权与债务关系是否稳定来说,起着相同的作用,任何一方都无法独立防范风险。企业或公司作为债券的发行者所采用的确保债券安全、维持企业或公司信誉的措施堪称预防措施,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正确选择债券、掌握好买卖时机将是风险防范的主要步骤。

1.选择多品种分散投资

这是降低债券投资风险的最简单办法。不同企业发行的不同债券,其风险性与收益性也各有差异,如果将全部资金都投在某一种债券上,万一该企业出现问题,投资就会遭受损失。因此,有选择性地或随即购买不同企业的各种不同名称的债券,可以使风险与收益多次排列组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或分散风险。

2.注意做顺势投资

对于小额投资者来说,谈不上操纵市场,只能跟随市场价格走势做买卖交易,当价格上涨人们纷纷购买时买入;当价格下跌时人们纷纷抛出时抛出,这样可以获得大多数人所能够获得的平均市场收益。这种防范措施虽然简单,也能收到一定效益,但却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首先不需掌握跟随时间原则,这就是通常说的“赶前不赶后”。如果预计价格不会再涨了,而且有可能回落,那么尽管此时人们还在纷纷购买,也不要顺势投资,否则价格一旦回头,必将遭受众人一样的损失。

3.中短期券种避风险

尽管目前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高于中短期债券,但如果自己不能持有长期债券到期,那这种对于未来利率走高的补偿也就不能享有了,所以对于风险承受能力小的投资者,目前长期债券基本没有投资价值。

相对来说,短期债券由于存续期短,受以后加息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较小,而且期限短,资金占用时间不长,再投资风险比较小。中期债券品种中,目前7年期国债与10年期、15年期国债的利率水平已经基本接近,但由于期限短,因此风险也相对较小,而且对于同期限的国债来说,当收益率变动相同幅度的时候,票面利率越高,价格波动越小。可以适当选择期限在7年期左右的票面利率比较高的券种。

4.浮息债券也获利

顾名思义,浮息债券就是票面利率是浮动的,目前交易所的两只浮息债券都是以银行1年定期存款的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再加上一个利差作为票面利率,而一旦银行1年期存款利率提高,浮息债券的票面利率就会在下一个起息日起相应地提高,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了加息带来的风险。在加息的周期中,这类品种应该值得关注。市场上出现升息预期的初期,浮息债券涨势比较好,但是一旦加息成为事实,浮息债券并不比固息债券有优势。投资者在投资浮息债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点的把握,特别要密切注意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

5.可转债机会多

对于习惯炒股,能承受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的投资者,在目前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情况下,可转债将是很好的替代品种。可转债的价格由纯债券价值和转换期权价值组成,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特点。在大盘不好的时候,可转债由于有其债券价值作为支撑,跌幅小于对应的股票,而一旦对应股票上涨,可转债的价值也会跟着上涨。目前很多可转债的票面利率是浮动的,即使加息也不会对其债券价值有很大的影响。

6.以不变应万变

这是防范风险的措施之一。在债券市场价格走势不明显、此起彼伏时,在投资者买入卖出纷乱,价格走势不明显时,投资者无法做顺势投资选择,最好的做法便是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因为在无法判断的情况下,做顺势投资很容易盲目跟风,很可能买到停顿或回头的债券,结果疲于奔命,一无所获。此时以静制动,选择一些涨幅较小和尚未调整价位的债券买进并耐心持有,等待其价格上扬,是比较明智的做法。当然这要求投资者必须具备很深的修养和良好的投资知识与技巧。

7.必须注意不健康的投资心理

要防范风险还必须注意一些不健康的投资心理,如盲目跟风往往容易上当;贪多,往往容易错过有利的买卖时机;赌博心理,孤注一掷的结果往往会导致血本无归;嫌贵贪低,贪图便宜易导致持有一堆蚀本货,最终不得不抛弃而一无所获。

总之,债券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那么,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必须对各类风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加以测算和衡量,同时,采取多种方式规避风险,力求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使投资收益最大化。

工薪族投“基”莫投机

认识基金大家族

对于个人投资而言,购买基金是不错的选择。专家理财是基金投资的重要特色。基金管理公司配备的投资专家,大部分都具有深厚的投资分析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国基金业最早是从1991年武汉证券投资基金和深圳南山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开始的,这时的基金发展较缓慢,运作也不规范。1997年11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成为我国首次颁布的规范证券投资仅仅运作的行政法规,为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8年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的设立揭开了新基金发展的序幕,此后一段时间内是封闭式基金的发展阶段。2001年9月,第一支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成功发行,从此我国基金企业进入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开放式基金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日益成为我国基金业的主流。

证券投资基金就是通过发行基金单位,汇集众多投资者的闲置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统一管理并投资于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证券,获得投资收益和资金增值,从而为投资者谋利的一种投资工具。通俗地说,就是投资者把自己的钱交给专家来管理以达到资金的保值增值。它属于一种间接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证券投资方式。

基金是一种兼顾风险和收益的理财方式。举例来说,假设你有一笔钱想投资债券、股票这类证券进行增值,但自己又一无时间二无精力三无财力的情况下,就想到与其他一些人合伙出资,并雇用一个投资高手来操作大家合伙的财产进行投资增值。如果将这种合伙投资的模式放大一千倍、一万倍,这就是基金了。如果这种合伙投资的活动经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允许这项活动的牵头操作人向社会公开募集吸收投资者加入合伙出资,这就是发行公募基金,也就是大家现在常见的基金。

做明白的基金投资者,一定要知道基金分哪几类,都有什么样的基金供我们投资,以便在众多的基金中选择适合自己收益风险偏好的基金。

1.封闭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是不可赎回的基金,事先确定发行总额,在封闭期内基金份额总数不变,发行结束后可以上市交易,投资者可通过证券商买卖基金份额。例如,基金开元,发行20亿,那整体就是20亿份,即便买的人多,也不会再增发。封闭期就是15年,或者是固定一个时期,封闭期结束之后,可以转开放的,或是续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