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给工薪族的第一本理财启蒙书
18519000000016

第16章 理财策略篇 赚钱才是硬道理,投资工具大盘点(5)

(2)流动性。债券的流动性是指债券在偿还期限到来之前,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自由流通和转让。一般来说,如果一种债券在持有期内不能够转化为货币,或者转化为货币需要较大的成本(如交易成本或者资本损失),这种债券的流动性就比较差。一般而言,债券的流动性与发行者的信誉和债券的期限紧密相关。

由于债券具有这一性质,保证了投资者持有债券与持有现款或将钱存入银行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而且,目前几乎所有的证券营业部门或银行部门都开设债券买卖业务,且收取的各种费用都相应较低,方便债券的交易,增强了流动性。

(3)安全性。债券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债券利息事先确定;二是投资的本金在债券到期后可以收回。虽然如此,债券也有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或称不履行债务的风险,是指债券的发行人不能充分和按时支付利息或偿付本金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取决于发行者的资信程度。信用等级高,信用风险就小。信用风险对于每一个投资者来说都是存在的。一般来说,政府的资信程度最高,其次为金融公司和企业。

市场风险是指债券的市场价格随资本市场的利率上涨而下跌。当利率下跌时,债券的市场价格便上涨;而当利率上升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就下跌。债券的有效期越长,债券价格受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就越大。随着债券到期日的临近,债券的价格便趋于债券的票面价值。

(4)收益性。债券的收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债券可以给投资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带来利息收入;二是投资者可以利用债券价格的变动,买卖债券赚取差额。但主要体现为利息。

因债券的风险比银行存款要大,所以债券的利率也比银行高。如果债券到期能按时偿付,购买债券就可以获得固定的、一般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利息收入。

债券的偿还性、流动性、安全性与收益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般来讲,一种债券难以同时满足上述的四个特征。如果债券的流动性强,安全性就强,人们便会争相购买,于是该种债券的价格就上升,收益率下降;反之,如果某种债券的流动性差,安全性低,那么购买的人就少,债券的价格就低,其收益率就高。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和投资目的来对债券进行合理的选择与组合。

2.债券的基本要素

(1)票面价值。包括票面货币币种和票面金额两个因素。

债券票面价值的币种即债券以何种货币作为其计量单位,要依据债券的发行对象和实际需要来确定。若发行对象是国内的有关经济实体,可以选择本币作为债券价值的计量单位;若发行对象是国外的有关经济实体,可以选择发行地国家的货币或者国际通用货币作为债券价值的计量单位。

债券的票面金额要依据债券的发行成本、发行数额和持有者的分布来确定。

(2)偿还期限。偿还期限是指债券发行之日起到偿还本息之日的时间。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的是短期债券;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10年以下的是中期债券;偿还期限在10年以上的是长期债券。

债券期限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债务人对资金的需求、利率变化趋势、证券交易市场的发达程度等因素。

(3)票面利率。票面利率是指债券的利息与债券票面的比率,它会直接影响发行人的筹资成本。

影响债券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银行利率、发行者的资信状况、债券的偿还期限、利息计算方式以及资本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

(4)付息方式。付息方式分为一次性付息与分期付息两大类。一次性付息有三种形式:单利计息、复利计息、贴现计息。分期付息一般采取按年付息、半年付息和按季付息三种方式。

(5)债券价格。债券价格包括发行价格和交易价格两种。

债券的发行价格是指债券发行时确定的价格,可能不同于债券的票面金额。当债券的发行价格高于票面金额时,称为溢价发行;当债券的价格低于票面金额时,称为折价发行;当两者相等时,称为平价发行。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以及市场的利率水平等。

债券的交易价格是指债券离开发行市场进入交易市场时采用的价格,由利率以及二级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决定,通常与票面价值是不同的。

(6)偿还方式。偿还方式分为期满后偿还和期中偿还两种。主要方式有:选择性购回,即有效期内,按约定价格将债券回售给发行人。定期偿还,即债券发行一段时间后,每隔半年或者1年,定期偿还一定金额,期满时还清剩余部分。

(7)信用评级。信用评级即测定因债券发行人不履约,而造成债券本息不能偿还的可能性。其目的是把债券的可靠程度公诸投资者,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投资国债有技巧

国债的显著优势是具备安全性,理论风险为零,投资者根本无须担心违约问题。同时,国债的收益性比照同期储蓄利率高,且不需缴纳利息税,但国债的利率一般不随储蓄利率的调整而调整。

因此,在许多投资者看来,国债是“金边债券”,收益最稳定。其实,投资国债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国债理财的技巧,同样不会获得较高的收益,甚至还会赔钱。

现在发行的国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凭证式国债,一种是记账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在发行方式、流通转让及还本付息方面有不少不同之处,购买国债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哪种国债。

凭证式国债从购买之日起计息,可以记名,可以挂失,但不能流通。投资者购买后,如果需要变现,可到原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除取回本金之外,期限超过半年的还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付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国债提前支取还要收取本金千分之一的手续费。这样一来,如果投资者在发行期内提前支取不但得不到利息,还要付出千分之一的手续费。在半年内提前支取,其利息也少于储蓄存款提前支取。此外,储蓄提前支取不需要手续费,而国债需要支付手续费。

因此,对于自己的资金使用时间不确定者最好不要买凭证式国债,以免因提前支取而损失了钱财。但相对来说,凭证式国债收益还是稳定的,在超出半年后提前支取,其利率高于提前支取的活期利率,不需支付利息所得税,到期利息高于同期存款所得利息。所以,凭证式国债更适合资金长期不用者,特别适合把这部分钱存下来进行养老的老年投资者。

记账式国债是财政部通过无纸化方式发行的,以电脑记账方式记录债权并且可以上市交易。记账式国债可以自由买卖,其流通转让较凭证式国债更安全、更方便。相对于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更适合3年以内的投资,其收益与流动性都好于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的净值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记账式国债净值变化的时段主要集中在发行期结束开始上市交易时,往往在证交所上市初期出现溢价或贴水。稳健型投资者只要避开这个时段购买,就能规避国债成交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记账式国债上市交易一段时间后,其净值便会相对稳定,随着记账式国债净值变化稳定下来,投资国债持有期满的收益率也将相对稳定,但这个收益率是由记账式国债的市场需求决定的。对于那些打算持有到期的投资者而言,只要避开国债净值多变的时段购买,任何一只记账式国债将获得的收益率都相差不大。

另外,个人宜买短期记账式国债,如果时间较长的话,一旦市场有变化,下跌的风险很大,记账式国债投资者一定要多加注意。相对而言,年轻的投资者对信息及市场变动非常敏感,所以记账式国债更适合年轻投资者购买。

根据投资目的的不同,个人投资者的债券投资方法,可分为完全消极投资、完全主动投资和部分主动投资三种。

完全消极投资(购买持有法),即投资者购买债券的目的是储蓄,想获取较稳定的投资利息。这类投资者往往不是没有时间对债券投资进行分析和关注,就是对债券和市场基本没有认识,其投资方法就是购买一定的债券并一直持有到期,以获得定期支付的利息收入。

完全主动投资,即投资者投资债券的目的,是获取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收益。这类投资者对债券和市场有较深的认识,属于比较专业的投资者,对市场和债券走势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其投资方法是在对市场和债券作出判断和预测后,采取“低买高卖”的手法进行债券买卖。比如预计未来债券价格(净价,下同)上涨,则买入债券等到价格上涨后卖出;如果预计未来债券价格下跌,则将手中持有的该债券出售,并在价格下跌时再购入债券。这种投资方法收益较高,但也面临较高的波动性风险。

部分主动投资,即投资者购买债券的目的主要是获取利息,同时把握价格波动的机会获取收益。这类投资者对债券和市场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债券市场关注和分析的时间有限,其投资方法就是买入债券,并在债券价格上涨时将债券卖出获取差价收入,如债券价格没有上涨,则持有到期获取利息收入。该投资方法下债券投资的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完全消极投资,但低于完全积极投资。

采用什么投资策略,取决于自己的条件。对于以稳健保值为目的、又不太熟悉国债交易的投资者来说,采取消极的投资策略较为稳妥。首先,应该结合自己的生活开支等情况,确定资金的可用期限,然后根据资金的可用期限,选择相应期限的国债品种,其次,在该国债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时买入,持有至到期。

投资者投资前要注意国债的分档计息规则。以第五期凭证式国债为例,从购买之日起,在国债持有时间不满半年、满半年不满1年、满1年不满2年、满2年不满3年等多个持有期限分档计息。因此,投资者应注意根据时段来计算、选取更有利的投资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认为股市风险大,因此,平时在投资国债的时候,不大关心股市的情况。这是一种误区,很可能造成损失。经验证明,股市与债市存在一定的“翘翘板”效应。就是说,当股市下跌时,国债价格上扬;股市上涨时,国债下跌。所以,国债投资者不能对股市不闻不问,也应该密切关注股市对国债行情的影响,以决定投资国债的出入点。

此外,国债的销售为了兼顾公平性,不能预约。原定发行期为一个月的国债,会出现发售首日就提前售空的现象。在分销日中,大多欲购者感慨国债难买。

其实,只要注意点技巧,要购买到国债也并非太难。

一要考察比较营业网点。目前,基本是各大银行都有发行额度,大多数营业网点应该都可以买到。不过,由于各银行的额度相对有限,因此要提高购买的成功概率,起早排队应该是可行的,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样对身体不利。因此,投资者应提前打探情况,首先观察身边的营业网点,哪些平常人相对较少,然后再询问是否销售国债,这样即使去的时间较晚,但是由于购买的人不多,无形提高了购买到的概率。

二要选择规模相对较小的金融单位。不少老百姓买国债都喜欢到工行、建行等大的金融机构,但是购买到的概率却相对较小。因此,选择规模相对较小的金融机构,反而能够提高命中率。

3招把债券炒“活”

随着股市风险的不断积聚,债券投资在投资者眼里的位置显得重要起来。面对一个新债券品种,当初的选股的经验已全派不上用场,那么投资者要考虑哪些方面呢?

1.提高流通性

很多债券投资者认为,债券投资就是在债券发行的时候买进债券然后持有到期拿回本金和利息。这样就忽略了债券的流通性,而仅仅考虑了债券的收益性和安全性。

债券的流通性就是能否方便地变现,即提前拿回本金和一些利息,这是债券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很多的债券由于没有良好的流通渠道,所以其流通性极差。债券的流通性与安全性和收益性是紧密相关的。良好的流通性能够使得投资者有机会提前变现回避可能的风险,也可以使投资者能够把投资收益提前落袋为安。良好的流通性可以使得投资者能够不承担太高的机会成本,可以中途更换更理想的债券品种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如果能够成功地实现短期组合成长期的策略,中途能够拿回利息再购买债券就变相达到了复利效应。所以,债券的流通性是与安全性和收益性一样值得考虑的特性。

要提高债券的流通性,就必须有相应的交易市场。目前国内的三大债券市场是银行柜台市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前两者都是场外市场而后者是利用两大证券交易所系统的场内市场。银行柜台市场成交不活跃,而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个人投资者几乎无法参与的,所以都跟老百姓的直接关联程度不大。交易所市场既可以开展债券大宗交易,同时也是普通投资者可以方便参与的债券市场,交易的安全性和成交效率都很高。所以,交易所市场是一般债券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的市场。

交易所债券市场可以交易记账式国债、企业债、可转债、公司债和债券回购。记账式国债实行的是净价交易全价结算,一般每年付息一次,也有贴现方式发行的零息债券,一般是一年期的国债。企业债、可转债和公司债都采取全价交易和结算,一般也是采取每年付息一次。债券的回购交易基于债券的融资融券交易,可以起到很好的短期资金拆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