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挥发油类
挥发油(又称精油),植物界分布也较广。存在于植物体的各器官中,如唇形科和桃金娘科的植物多在叶中;含于木质部的如檀香和樟;含于根中的如当归;含于皮中的如桂树;含于果皮中的如柑橘类;含于果实中的如茴香;含于花蕾中的如丁香;含于花瓣中的如玫瑰;含于种子中的如豆蔻等。各种药材的挥发油含量不一,有的药材含量较低,有的含量则可达20%左右。例如,荜澄茄含挥发油约12%,丁香含丁香油约18%。挥发油接触空气易氧化变质,油的比重增加,颜色改变,香气也改变,甚至会形成树脂样物质。因此挥发油应储存于干燥及棕色的密闭玻璃容器中,最好将瓶装满,置于凉爽避光的处所。含挥发油的药材最好是保存在密闭容器中,大量储存时应堆放在凉爽避光的库房中。对温度必须控制,夏季尤须注意,因为温度过高,则使所含挥发油散失或走油,并且堆垛不宜紧密、重压,以免破坏药材的含油组织。在加工时,应采用较低温度干燥,一般不宜超过35 ℃,以避免挥发油散失。某些含有挥发油的药材,其本身具有杀虫、杀菌的作用,在储存过程中,不仅其在较差的外界条件下可不霉不蛀,与其他药材共同存放,还可使其他药材避免虫蛀,如花椒、山鸡椒、大蒜等。
6)植物色素类
植物的各个器官呈现不同的天然色彩,这是由于植物色素的存在。植物中有些色素比较稳定,受加工影响较少;而有些则易于发生变化,加工处理时应特别注意。如花色素的色彩因反应的不同而呈现各种颜色,酸性中为红色,碱性中为蓝色,中性中为紫色;与金属盐类如铁、锡、铜等反应则变蓝以致出现黑色,使色素沉淀;加热也使色素分解、褪色;在日光或氧影响下,也能使色泽发生变化。药材的颜色可从外观上表现出内在的质量,所以颜色也是鉴别药材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故含有色素的药材在干燥以及加工储存时,必须注意其性质,调整适宜的酸度和温度,尽量避免采用铁质工具和容器。干燥时,避免在强烈的日光下暴晒。储存期间应避光及防止氧化,以保持其固有的色泽。
4.3 影响中药变异的外在因素
中药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外在因素影响,极易发生各种变化。引起变化的外在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人为因素等。这些因素能使中药变质而影响中药的质量。
4.3.1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霉菌、鼠及害虫。
1)霉菌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常寄生于有机体或腐生于粮食、食品、药材或其他产品上使之发霉变质,有的霉菌还可产生毒素,危害人与动物的健康。一般常见的霉菌有黑酵菌、云白霉、绿霉菌及蓝霉菌等。霉变是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适宜的温度(20~35 ℃)、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药材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以致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
2)鼠
鼠类对中药的储存会造成极大危害,历来就是中药储存中的防治对象之一。鼠类是啮齿动物,它的口器功能和消耗功能都是很强的。鼠对药材的偷食,不仅使药材数量直接减少,也使药材性状遭到破坏,从而影响药材的品质。鼠类喜食的药材,都是一些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的品种,它们在偷食以后,还随处排泄粪便,对药材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健康。鼠类是传播病原微生物的媒介,把一些病毒、致病菌带到药材上,如鼠疫等,其危害是难以估计的。我国发现的家鼠和野鼠约有80种。中药仓鼠常见的有褐家鼠、小家鼠和黄胸鼠等。
3)害虫
中药的害虫是指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危害中药的昆虫。由于它们常在仓库内危害,故又称“仓虫”。根据世界各国记录的资料已定名的仓库害虫有300多种,国内已发现的仓库害虫也有五六十种之多。常见的药材害虫有谷象、米象、大谷盗、赤拟谷盗、药谷盗、锯谷盗、日本标本虫、烟草甲虫、赤毛皮蠹、地中海粉螟、印度谷螟、粉斑螟、粉螨等。这些害虫分布面广,繁殖迅速,适应力强。因此,在药材仓库、产地加工场、运输车站、购销机构以及使用单位等中药仓库中都有它们的踪迹。一旦气候环境适宜,它们就会大量生长繁殖,危害中药。据统计,在常用的600余种中药中,被虫害的品种占40%左右。害虫蛀入中药组织内部后,排泄粪便,分泌异物,有时将中药蛀成许多小孔,甚至成粉,使中药外观、色泽、气味等发生根本改变。严重时,药材有效成分丢失,疗效降低或失去,甚至带来危害。
4.3.2 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包括空气、温度、湿度与光照等。
1)空气
空气是氮(78%)、氧(21%)、氩(0.93%)和其他气体(氖、臭氧等)的混合物。空气中的氧和臭氧对药材的变质起着积极的作用。臭氧在空气中的含量虽然微少(每100 m?空气含2.5 mg的臭氧),但是却对药材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臭氧作为一个强氧化剂,可加速药材中有机物质,特别是脂肪油的氧化变质。另外,对于药材颜色的改变,氧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因药材成分的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在酶的参与下,经过氧化、聚合等作用,形成大分子化合物,故在储存中,中药的色泽往往由浅加深,这种变色是氧化变色。
2)温度
这里的温度是指一般自然气温。温度对于中药的影响最大。药材对气温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在常温(15~20 ℃)下,药材成分基本稳定,利于储存。当温度升高时,物质分子运动加快,药材水分蒸发,失去润泽,甚至干裂;各种氧化、水解反应加快,中药泛油、气味散失也加快;动物胶类和部分树脂类,会发生变软、变形、黏结、融化等现象。当温度在0℃以下时,某些鲜活中药(如鲜姜、鲜石斛等)所含水分就会结冰,使其药材组织内的细胞间隙结成冰晶,细胞壁及内容物受到损伤,引起局部细胞坏死;某些液体制剂的中成药则会变稠,浓度增大,产生沉淀,甚至凝固。
3)湿度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多少的程度,也就是指空气潮湿的程度。湿度大小可引起中药的潮解、融化、糖质分解、霉变等各种变化。中药的含水量一般应控制在10%左右,室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以内。当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0%以上时,中药的含水量也随之增加。含糖质多的中药,如糖人参及蜜制品,会吸潮发软发霉乃至虫蛀。盐制药物(盐附子等)及钠盐类的矿物药(芒硝等)会潮解风化。当空气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即显著降低,中药的含水量又会减少,含结晶水较多的矿物药,如胆矾(硫酸铜 CuSO? ·5H?O)、芒硝(硫酸钠Na?SO? ·10H?O)则易风化(失去结晶水)。叶类、花类、胶类中药因失水而干裂发脆,蜜丸剂类失润发硬,而影响中药质量。
4)光照(指日光照射)
日光蕴含大量的能量。不合理的直射日光会使中药成分发生氧化、分解、聚合等光化反应,如油脂的酸败、苷类及维生素的分解、色素破坏等,从而引起中药变质。例如,含有色素的中药(番红花、红花等)会逐渐变色;绿色的某些全草、叶类等植物药(薄荷、藿香、大青叶等)的颜色也会由深色褪为浅色;含有挥发油类中药会降低或散失芳香味,从而影响中药质量,但光线中的紫外光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利用日光暴晒杀灭微生物和害虫。
4.3.3 人为因素
在中药的储存过程中,由于仓库管理员自身原因导致药物品质变化现象,即人为因素。它主要包括责任心不强、对商品性能不熟悉、保管养护方法不当。
仓库管理人员应有基本的商品管理知识,其中检查、养护、加工知识必不可少。作为企业的员工,应在继承祖国医学遗产和劳动人民长期积累储藏中药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当代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以“全员养护”为思想,以“安全、经济、方便”为原则积极参与商品养护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对在库商品要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专职人员要有计划、有记录。仓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因此要求保管人员切实地负起责任,解决问题于初始阶段,不要等问题已泛滥成灾了,已无可挽回了,再去发现它。
总之,保护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固有功能,减少和杜绝中药商品在保管储存过程中的虫蛀霉变所造成的严重浪费和巨大经济损失,是每一位储存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个人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忧患意识,积极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共同搞好商品养护储存工作,确保商品安全。
目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易虫蛀的饮片是( )。
A.白芷
B.麦冬
C.白豆蔻
D.香附
E.山茱萸
2.易变色的饮片是( )。
A.芫花
B.辛夷
C.密蒙花
D.旋覆花
E.金银花
3.易散失气味的饮片是( )。
A.大黄
B.肉桂
C.乳香
D.黄芩
E.泽泻
4.属于中药变质现象的是( )。
A.水分多
B.杂质多
C.破碎多
D.结块
E.变色
5.中药储存中常有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是( )。
A.泛油
B.变质
C.潮解
D.酸败
E.走油
6.引起花类药材变色的主要因素是( )。
A.日光
B.空气
C.温度
D.湿度
E.霉菌
7.引起中药散气变味的主要因素是( )。
A.日光
B.空气
C.温度
D.湿度
E.成分
8.中药饮片变色的内因是( )。
A.水分
B.成分
C.氧化
D.温度
E.湿度
9.中药库房的湿度应控制在( )。
A.60%以下
B.65%以下
C.70%以下
D.75%以下
E.80%以下
10.霉菌易萌发的相对湿度是( )。
A.60%以上
B.65%以上
C.70%以上
D.75%以上
E.80%以上
11.含油脂多的饮片易( )。
A.泛油
B.腐烂
C.发霉
D.潮解
E.变色
12.含淀粉多的饮片易( )。
A.虫蛀
B.潮解
C.泛油
D.变色
E.散气变味
二、多项选择题
1.对饮片质量变异有影响的成分有( )。
A.纤维素
B.黏液质
C.油脂
D.淀粉
E.纤维束
2.导致饮片变异的环境因素有( )。
A.空气
B.日光
C.湿度
D.温度
E.尘埃
3.中药饮片常见的变异现象有( )。
A.虫蛀
B.泛油
C.霉变
D.潮解
E.破碎
4.含哪些成分的中药饮片易虫蛀( )。
A.淀粉
B.脂肪
C.糖类
D.蛋白质
E.纤维素
5.易使中药饮片散气、变味的因素有( )。
A.饮片性质
B.温湿度
C.包装不严
D.霉菌污染
E.害虫蛀蚀
三、简答题
1.试述影响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2.论述影响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