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内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的文化形态,它们奠定了校园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它又是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一定的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等,是富有内涵的人文环境。物质环境是人建设和创造的,因此,物质环境打上了人类思想的烙印。并且,人作为物质文化的受用者,时时刻刻都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可以说,校园物质文化对整个大学文化建设所起的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影响。
《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新的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规定:“独立学院应有独立的学院和基本办学设施。”自开始办学之初,独立学院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速度与规模就显示出了惊人的能量,在数量上基本能够满足办学之初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大多摆脱了创办之初的简陋环境,不仅拥有较为完善的硬件设施,而且有着特色鲜明的建筑风格,力求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并且以这种环境文化蕴涵的独特精神和魅力凝聚人、陶冶人。但是作为新建校园,独立学院的建筑设施都是新建的,缺少历史沉淀,一些特定的内涵也没有被校园人深刻地领悟,使物质文化所蕴涵的人文价值不能体现。同时,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展现鲜明的个性特色,如果千篇一律,容易让人审美疲劳,难以留下深刻印象。此外,校园建设的空间规划混乱,各功能分区的不合理也会违背校园作为育人环境的初衷,没有把外观和实用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校园物质文化之所以能够起到育人的作用,除了自身的教育意义以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意义的传播途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数字图书馆等对于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良好而浓郁的大学文化和良好的校风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赋予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新内容。
(二)精神文化建设通过总结分析学校建校以来沉淀的优秀历史
物质文化的建设在独立学院筹办之初就是重要任务,精神文化建设往往被忽略。高等教育发展的许多案例表明:精神文化建设要与物质文化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光靠有形的物质文化而没有精神文化填充的独立学院是残疾的,缺少大学本应该有的精神风貌,注定其发展的前景会受到限制。具体来说,独立学院精神文化建设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1)培养大学精神。独立学院办学之初,就应该结合本地特色和独立学院自身的办学理想与定位,研究并界定与新时期学校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办学理念、精神品格、价值追求、理想信念、传统作风、道德规范、思维习惯、行为准则、校训、校歌、校风等要素,组建大学精神的基本架构。同时将这种对今后全校教职员工共有的精神风貌与品格的良好期望用准确生动的文字表述固定下来、广为宣传、内化于心,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使大学精神成为支持独立学院继续发展的精神力量。
(2)强化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指学校的理想和独特的价值追求,关系到大学的方向选择、角色定位和特色所在。根据新时期大学培养人才所特有的种类、层次、规格和要求,通过对大学宗旨、本质、功能及办学规律的理性思考和总的认识,确定独立学院的办学宗旨、发展方向和最终愿景,使之深入人心,进而为学院今后的发展提供指导。
(3)加强优良校风建设。校风作为大学精神风貌的载体,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它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看似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实际可以起到约束、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风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一旦形成会成为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良好的校风将使学校的“文脉”代代相传,将学校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格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独立学院定位在教学应用型大学的层次,学风建设工作丝毫不能放松,要从建校之初就开始抓,使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内化。[4]
(三)学生文化建设
高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所以,独立学院的学生不仅仅是独立学院文化的接受者,同样也是文化的承载者与创造者。相比较而言,独立学院的教职工、学生比在文化建设中承担的角色更加多样化,也更具可塑性。因此,在独立学院的文化建设中,学生文化建设应该视为重点。学生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教学与学习文化以外,学生组织文化与寝室文化是另外两个能够体现学生文化的重点。
1.学生组织
学生组织是教育单位内,由学生组成的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自我管理、辅助教学的组织,通过学生自主管理与运行的方式,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现了学生的才干,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高校中,学生组织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学生社团与学生会。学生会的隶属性更强,相对于学生会,学生社团更加自主,更加丰富,也更能体现学生文化。
(1)学生社团。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自治性组织。独立学院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解决大学生社团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社团发展新途径,对于推进独立学院的文化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于独立学院大学生社团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如社团指导力度不够、社团发展不平衡、社团活动开展受限、对社团骨干培养不足、社团活动缺乏特色和品牌等,应当积极加强大学生社团管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首先,独立学院要保证学生社团必要的活动经费,可以通过吸纳社会赞助或为企业提供有偿服务的方式来募集活动资金,还应制定有关的社会赞助管理规定,以保证赞助的正常使用。其次,应当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社团组织文化建设能力。要建立品牌社团和品牌活动,需要社团成员对社团的宗旨、性质、目标、任务和文化等达成共识,并且长期不懈地努力,一届一届传承和发展下去。此外,还须充分发挥社团对独立学院学术科技文化氛围的作用,重点扶持学术科技社团,让学生将专业相关知识用于实践活动,加强社团活动与教学工作的相互促进。学术科技型社团还可以举办本专业相关的学习竞赛活动,也可以与企业和商家进行协商,建立实践基地,让社团成员到校外参加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以此来带动校园的学术科技文化氛围。最后,独立学院还应当加强对社团骨干队伍的培养,社团骨干队伍建设关系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要将社团骨干作为学生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之中,通过加强对社团骨干队伍的培养,增强社团凝聚力,促进社团健康有序的发展。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独立学院只有通过不断地加强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建设,才能推动学生社团工作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学生会。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它的基本任务是在学校共产党组织的领导和共青团组织的指导和帮助下,团结全体同学,使他们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一般的学生会都设置主席团、秘书处、外联部、学习部、企划部、宣传部、文艺部、体育部、生活部、组织部等,涉及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是学生实现自治的平台。独立学院的学生会建设在独立学院的学生发展基础工作中拥有重要地位,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学生会组织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学生群体能力、思想、认识等基础方面建设的核心。
目前,独立学院学生会的组织结构基本成熟,但大部分并不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对这种组织的“软控制”不重视,只关心活动的开展,导致了学生会成员被动局面的出现。随着学院规模的扩大,学生会的人数也相应增多,学生会成员中出现你推我靠的现象,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凝聚力低,组织制度的执行受到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代表组织文化的一些价值观没得到充分重视,这些使得学生会凝聚力不够,执行力不强,不能充分发挥其学生组织的作用。所以,要想实现独立学院学生会文化方面的发展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会成员的积极性,科学地制定体现组织文化的制度,使制度化成为学生会文化形成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将学生会成员的长期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体现义务、职责与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此外,还要将制度贯彻到执行力当中去,决策层大力支持、模范执行,中间层正确引导、大力推进,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独立学院的学生会文化建设的完善,需要在充分保障日常工作圆满完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会的自身特点,以求实现学生会成员自身的价值。作为学生组织,其追求是实现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互通共赢,而不是一方成为另一方的负担。独立学院学生会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既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又对外塑造了良好的形象,使学生会成员对组织与自身的发展投入更大的热情,学生会在学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2.宿舍文化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大学生集体感、友谊感的建立,兴趣爱好、职业志向的选择,审美情趣、求实创新精神的培养,都受到宿舍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实现宿舍文明创建对于提高学生工作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等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具体特征,要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必须寻求新思路、新方法。
独立学院学生个性特征多样,个体需求现实,教育消费理念突出。现阶段,独立学院学生基本上为1985 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这些学生兴趣广泛,个性较强,在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文娱、体育等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特长,个性特征呈现多样性。同时,由于独立学院学费较高,许多学生、家长面对高额的费用会有较大的压力。因此,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具有更强的现实意识,目标更为明确,动力更为直接,家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在校期间既是受教育的过程,也是享受服务的消费过程,对学校教育教学、校园环境、学生管理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独立学院学生文化基础较弱,自律性较差,心理问题较为突出,自信心不足这些使得进校后的学生对自己文凭的含金量、毕业后的就业等表示怀疑,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自信心,容易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这些都对独立学院的宿舍管理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针对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和学生的特殊性,独立学院的宿舍文化建设必须有所创新,应重点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树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等综合能力的理念。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教育对象,学校的管理机构和各种政策制度的出台都是用于约束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不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管理。这种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发挥其自我意识和潜能,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树立互相学习三自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理念。其次,健全学生干部管理队伍,建立人性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积极性。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由原来的“被管理者”向现在的“准管理者”转变,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能发挥“准管理者”的作用,还能充分体现学校对学生的关爱和信任。例如,浙江师范大学的“学生宿舍自治管理团队”,就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聘任学生担任宿舍的楼层长,既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勤工俭学岗位,同时通过学生自治管理,也可以更加便捷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现状,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