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根本职能,科学研究是附属职能,社会服务是派生职能。作为根本职能和附属职能的延伸,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内容不断扩展,形式日趋多样,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归根结底都是为社会服务的。
独立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新的特殊办学形式,其本身自然有不同的办学使命、培养特色和一系列的培养方法,但是和其他普通高等学校一样,也有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而且相对于其他学校来说,独立学院更加注重社会服务的职能。
第一节 独立学院社会服务职能概述
日本学者永井道雄对大学的职能有过这样的论述:“大学当今仍然必须为工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但是比这一点更为重要的是,大学必须成为以造就人才为中心的文化据点。这充分说明了大学培养人才的重要地位和文化建设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大学具有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大学理所当然地要为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1]同样,我国教育界也普遍认为,现代大学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里不可忽视的特殊力量,社会服务职能是其作为“大学”的共性,又由于我国独立学院的社会服务职能是伴随着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日渐成熟而逐步延伸并发展的,更有其自身特殊的产生背景和内容。
一、独立学院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与发展
独立学院的社会服务职能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理念为导向,是高校与社会关系变化的结果。社会服务这一办学理念萌发于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建立的赠地学院。1862 年7 月2 日,美国总统林肯颁布了《莫雷尔法案》,最能体现《莫雷尔法案》中相关规定的是“威斯康星思想”。威斯康星大学建于1848 年,之后因为得到赠地而快速发展起来。1904 年,范· 海斯就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他认为“州的边界就是大学校园的边界”,于是主张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通过传播知识和专家服务等渠道,着力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积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到19 世纪末20世纪初,“威斯康星思想”推广至全州,大学的各种实验室、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整个州都是“大学校园”,大学则是全州的“灵魂”和“智囊”。威斯康星大学打破了大学关起门来搞教育的封闭体制,开创了服务社会与社会接轨的先河,是服务社会职能思想和实践形成的标志。“威斯康星思想”不仅影响了全美的高等教育,而且对世界高等教育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社会服务职能开始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
我国高校社会服务观念的形成始于20 世纪80 年代末,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先生在1984 年《关于新技术革命与高等教育对策的若干意见》一文中指出,“在新技术革命进程中,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了”[2]。这是我国关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最早描述。而我国独立院校的形成和发展始于2003 年前后。2003年,教育部颁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对独立二级学院的性质和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及相关政策作出了明确规定,因此,我国独立学院的社会服务职能也是从2003 年之后才逐步显现出来的。
二、独立学院社会服务职能概念的争鸣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知道“服务”这个词汇,但是对其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许多学者也都试图给“服务”定下一个概念,但由于它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而且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难以简单概括,所以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能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现在,“服务”的含义已经远远大于古代。古代的时候,服务一词意味着服侍,而现在其含义已经很广。不同的学科对服务的定义各不相同:社会学意义上的服务,是指为别人、为集体的利益而工作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是指以等价交换的形式,为满足个人、企业或者其他团体需求而进行的一种商品交换,商品的形式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1960 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最先给服务下定义:用于出售或者是同产品连在一起进行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这一定义在此后的很多年里一直被人们广泛采用。1990 年,格鲁诺斯给服务下的定义是:服务是以无形的方式,在顾客与服务职员、有形资源等产品或服务系统之间发生的,可以解决顾客问题的一种或一系列行为。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这两种概念都是从商品交换的角度对服务进行定义的。我们这里认为服务是指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由于能够满足他人的需求,所以这种提供服务的载体可以持久地存在下去。
何谓社会服务?从狭义上理解,指直接为改善和发展社会成员生活福利而提供的服务,如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生活福利服务。广义的社会服务包括生活福利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和社会性服务。生产性服务是指直接为物质生产提供的服务,如原材料运输、能源供应、信息传递、科技咨询、劳动力培训等。社会性服务是指为整个社会正常运行与协调发展提供的服务,如公共事业、文教卫生事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等。
学界对独立学院的社会服务定义也有许多种。眭依凡、汤谦凡等人在《我国高校社会服务30 年发展实践研究》中,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进行分析,广义的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是指高校作为一个学术组织为社会作出的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所有贡献,它从根本上解释了高校历经时代变迁和制度更迭后依然能够持续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即不断地服务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狭义的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是指,高校在保证正常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活动前提下,依托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和知识等资源优势,向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性的、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3]成丙炎、朱红等人在《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内涵的思考》中也从广义和狭义上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进行定义,广义的社会服务职能是指为社会所进行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狭义的社会服务职能则是指高等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的直接服务活动。它不是通过人才培养或科研成果的转化等间接方式进行,而是利用自身的资源直接投身于地方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4]本书中独立学院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是指是狭义方面的。
三、独立学院社会服务职能的主要内容
学者杨继瑞对独立学院的合理定位是:“依托母体的师资、管理等优势,引入企业成本管理机制,以培养本科层次人才为任务,以培养适应经济建设一线的应用、经营人才为目标,走积极稳妥发展的道路,逐步形成真正独立的、面向社会的大众化教育机构。”[5]这种定位在学界已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因此在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中,独立学院的社会服务职能尤为重要,独立学院和一般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扮演着属于自己特有的角色,具体包括培养人才的社会服务职能、科学研究的社会服务职能、咨询服务职能、信息服务职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职能和文化服务职能六大方面。
(一)培养人才的社会服务职能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逐步转变为人才的竞争。为了适应这种变革,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制定新的人才发展战略。例如,俄罗斯联邦政府制定了《2010 年前俄罗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构想》、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发布了《传递结果:到2006 年的战略》。通过这些我们或多或少可以看出,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夺取人力资源的制高点。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状态,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由于一些产业结构变化而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根据2007 年国家教育统计数据来看,全国300 多所独立学院在校生达186 .62 万人,占到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的近54%;其中独立学院本科在校生165 .7 万人,占民办本科高等教育在校生的近90%。以此计算,仅2007 年到2011 年五年期间,独立学院就为社会提供了近200 万的毕业生。通过近几年的统计来看,独立学院已经为国家培养了数十万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可以说独立学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大量人才的需求,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大国尽到了一定的责任。[6]
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一定要准确。独立学院和一般学校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独立学校是培养更加基础的应用型人才,所以独立学院对市场应该更加敏感。应用型人才也是多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从低到高可以分为操作性、技能性、设计性、理论性四个层次。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层次体系,应该呈金字塔形。底部是大量的操作性应用型人才,顶部是高层次的理论性应用型人才,各层次人才比例应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这个社会的结构才可能更加合理。独立学院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以操作性和技能性为主,一般高校应该以设计性和理论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主。[7]
(二)科学研究的社会服务职能
独立学院和一般的高校都有科学研究的服务职能,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兴事物,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而产生的,经过近10年的实践、探索与改革,已逐步走上正轨。随着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社会赋予独立学院的使命越来越重大。独立学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关键是要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即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学生。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们的教学活动直接作用于学生,其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培养创新型学生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能够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知识,使教育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相结合,能够将科研中的新方法、新观念与教学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与科研已成为拉动高校发展的两驾马车,独立学院应跨越科研这道门槛,通过提升科研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8]
独立学院科研服务职能的发挥可以采取以下路径:第一,紧盯市场动向,紧贴现实的需求,发挥自己的优势科研。独立学院应该紧紧围绕地方的经济建设,加大对应用技术的研究。科研人员和学生应该经常走出课堂,到城市、农村市场观察,了解市场上缺少或者是未来可能会用得上的技术,然后进行技术创新和人才的培养。第二,与一般高等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应该更加注重和企业、社会的联系,特别是应该和企业结合,形成科研同盟,与企业一同搞课题开发,这样既可以获得企业资金方面的支持,也可以利用企业这个平台,培养属于自己的科研人员,还可以为独立学院中的学生找到实习和就业的机会。而对于企业来说,独立学院科研人员的加入往往能增加其创新的动力,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第三,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参与区域创新体系。美国学者亨利· 埃兹科维茨提出“三螺旋模型”理论,强调在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政府、企业、大学成为知识经济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大要素。独立学院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自觉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积极参与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和地方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中去。[9]独立学院应该充分利用和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际经验、科研实践结合。也可以建立专门的科学园区,用于设立能促进独立学院与企业间技术转移和产品商品化的科学研究机构。
(三)咨询服务职能
咨询服务有不同解释,从广义上来说,任何涉及请教、询问、商议等意思的双方问答事件,对于问方来讲,都可作为咨询服务。从狭义上来讲,咨询服务是一种比较正规的顾问及与之相对应的客户服务活动,其内容是为客户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这种服务的内容和相关的事项可以通过与客户协商确定,客户(请教方或咨询方)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疑难,服务主体(答疑方或服务人)给出相应的建议或解决方案,双方通过协议对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