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独立学院课程设置的原则
1.体现时代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 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的报告,强调指出:“归根到底,21 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是最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思维开放的人。”1998 年,该组织又发表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对“全面发展的人”作了进一步解释,认为这样的人即“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和学会与他人共处”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响亮地提出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绝不是该组织的人突发奇想,而是根据对世界上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而提出的。该组织认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校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因为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脱离时代要求,而导致其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单薄,基本综合素质较弱。[12]
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一劳永逸、固定不变的课程设置是没有的,因为这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作为新生事物的独立学院,其课程设置在具有科学性的同时,还需具有时代性,在不断借鉴其他类型高校课程设置的同时,能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2.体现实用性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提倡教育要反映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经济的变化,走出纯学术学科的框架,建立实用的课程,教会学生适应不断变化、不断成长的文明。鉴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其课程尤其要体现实用性,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增强竞争力。因此,引入一些实用性的课程到独立学院课程设置中,对学生日后的就业是非常有必要的,如针对独立学院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相对比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弱的客观事实,可以将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引入课程设置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这样可以打破以往的先就业再获得就业技能证的思路,让学生在就业之前就充分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3.体现整体性
独立学院课程设置在纵向上包含着各个专业的子课程设置,在横向上又包含着课程与其他方方面面的关系。在这个系统中,只有整体上处于协调局面,各个环节才会相辅相成,才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个培养目标服务。所以整个课程设置要重视整体优化,应考虑到课程的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学期周数及周学时等方方面面的整体联系;同时又要重视分阶段培养人才,前两个学年尤其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习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第三个学年注重专业能力的提高;最后一学年则以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主,在标准的本科修业年限中坚持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体现特殊性
与公办高等院校相比,独立学院的生态环境更为脆弱,要在这样一个生态环境中生存和壮大,必须认真研究其特性,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13]
(1)独立学院的生源特殊性。不少研究者认为独立学院生源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与第一、二批次院校录取的分数差距较大,二是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这是占有主导地位的观点,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但这仅是独立学院生源的一个方面,在承认这一客观现实的同时,应该看到,独立学院生源另外还有录取分数高低差距较大的特点。独立学院虽然是第三批次录取,但并不意味着其录取分会低于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多少分,相反从多年的录取实践看,独立学院同样会录取到高分学生。以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为例,近三年在个别地区录取的新生中,有50%以上的学生总分高于当地二批次院校,甚至逼近一批次院校。这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不少学生报志愿时落榜而成为独立学院生源。不同基础的学生到同一学院同一专业学习,对独立学院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2)独立学院的师资特殊性。独立学院的师资由外聘教师和自有师资组成。外聘教师来源复杂,自有师资队伍年轻,数量上外聘教师往往超过自有师资。外聘教师来源主要有:母体高校或其他高校在职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高校或科研机构退休人员。在职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因有着自身的本职工作,独立学院的教研工作作为兼职很难全身心投入,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退休返聘人员因为年龄大,精力不足,很难完全投入到教学研究工作中。此外,独立学院自有师资主要是高校毕业直接来应聘的年轻硕士、博士,由于刚从学校毕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在课程设置改革和建设中,必须注重对自有教师的培养。
(3)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独立学院课程设置以应用能力为导向,以技能提高为原则,“应用”是独立学院课程的特点。独立学院大多沿袭母体高校的课程设置,侧重于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和实践脱节。作为介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之间的三本院校,要想在激烈的教育市场中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特色办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要根据学院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行,有别于研究型和学术型大学,改变纯理论的课程性质,把理论学习和社会生产实践联系起来,加强技能训练。[14]
5.体现创新性
独立学院本身就是新生事物,在办学模式上与其他本科院校不同,所以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也应该比一般综合性大学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其课程设置本身一方面要反映创新性,重视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革新,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尤其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适当增加选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会充实和修正所学知识的能力,进行自主学习、自主解决疑问并能根据自身的理解去构建新的知识的能力。
四、目前我国独立学院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已构建了相对独立的课程设置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模式。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普及化趋势的加速发展,独立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1.学科界限过严,知识单一化
我国独立学院目前实行的是沿袭已久的传统的分科课程模式。这种课程的设置以学科划分为依据,把握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展示学科内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的知识体系框架。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规范性、有序性和相对独立性。此类课程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特定领域知识和技能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但是它忽略了学科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学科界限过严,难以跨越学科壁垒建立互相沟通融合的桥梁;所授内容过专、过窄,割裂了相关领域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固有联系,尤其割裂了学生对事物整体性或全面性的认识、思维和创造。[15]
当今社会,社会各要素之间联系加强,人类活动领域不断拓宽,人类行为方式与手段日趋多样化,知识与技能的孤立片面化导致的主体思维模式的定式化和行为内容与手段的单一化,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课程设置缺乏整体优化,部分内容重复
我国独立学院现行的专业及课程体系一般是按专业的有关理论、知识、技能组织教学内容(课程)传授给学生。这种做法对培养某些专业对口的专门人才是有益的,但从现代科技发展和当代信息化、学习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这种做法存在不少弊端:一是缺乏整体优化,教学内容体系僵硬,知识陈旧,课程门数偏多,课程体系叠加,重理论知识传授,轻操作技能训练,能力培养较差,造成学生与实际脱节,在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瞬息万变面前缺乏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旦出现专业“不对口”或职业流动则表现出被动、困惑、无所适从。二是内容重复,随着各科内容的发展,所授内容越来越多,教材越编越厚,学时越加越多,内容重复严重,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难以实现。[16]
3.必修课程偏多,选修课程明显不足
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使学生达到统一要求;而选修课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着必修课分量过重,选修课严重不足的状况;而且选修课程的设定是从教师的授课能力来考虑的,并未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爱好。“特别是有些独立学院中的限制性选修课很不灵活,学生几乎无选择余地,基本上为变相的必修课,也由于供选课程太少,涉及面不广,因而达不到加强专业基础和增长基础知识的作用。”[17]这使得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局限于狭窄的学科领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也受到压制。对于这种情况,大部分学生也是极为不满的,他们要求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因此,如何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已成为当前独立学院课程改革面临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4.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
随着科技发展的高度综合化,课程的综合化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文理学科的渗透与综合备受关注。然而目前由于过分强调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再加上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的“对口式”专业教育,导致了科学技术的强化与人文教育的弱化,学文科的和学理科的相互缺乏了解。理工科院校培养的学生,文化教育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不足,组织领导能力比较欠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而文科院校培养的学生,则缺乏运用现代数学工具解决人文、社会科学问题和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这种分离,把一个完整的教育目标给分割了,从而使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失落,人文教育中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的必要补充。更严重的是,我国不少高中实施“文理分科”的应试教育,进而又把这种分离提前到了初中,这既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不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健康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杨叔子教授曾指出:“没有科学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堕入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黑暗及社会灭亡的深渊!”[18]可见,对于独立学院来讲,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科学与人文素质的综合教育,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五、完善独立学院课程设置的建议与对策
1.突破学科界限,拓宽专业基础
一味追求“纯粹”,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窄的天地里,不重视其他领域的发展和实际的需要,没有广阔的视野就很难发展到应有的高度。每一学科在观察和认识自然与人类社会时,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当从不同侧面全面了解各学科后,便会形成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具有广泛的迁移能力,能借助各学科的思维方式构建具有互补机制的立体思维模式。基于这一思路,为了使独立学院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必须打破原有学科之间的樊篱,加强基础知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纵向深入型向横向宽广型转化。这种课程体系要求学生在低年级统一学习共同必修的基础类课程和工具类课程,以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进入高年级之后,实行比较完善的选修课和学分制,从有一定的限制(如二、三年级)到完全由学生自主地在本门类的专业中选择专门化的方向及其课程;同时也创造条件保证优秀生能跨学科、跨年级选修,提前毕业。这体现了“整体—分化—综合”的原则,可以有力地推动我国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由传统的“专家型”向“通”“专”结合型人才的转变。
2.促使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课程结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具体课程框架。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主要是课程结构设计整体优化和课程内容整体优化。课程结构设计整体优化,反映了事物普遍联系存在着最佳结构的客观规律,因而是搞好课程体系改革的必然要求。从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来看,任何课程体系设计都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顾此失彼;从各门课程的组成要素来看,也必须注意进行整体设计,兼顾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所以要从整体上、从内外各方面的联系上去考虑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分割地各行其是,这是课程结构整体优化的实质。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另一关键是教学内容整体优化。必须把教学内容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从整体上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设置,明确课程分工,调整好各学科教材内容的衔接,实现教材配套和系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