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是更好更快挖掘和利用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2008 年教育部颁发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从更高要求、更宽视野整体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办学、化解疑虑进程,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之路,引导独立学院实现发展战略转移。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独立学院的主要任务是稳定规模、规范管理和提高质量。加强对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的探究,有助于进一步规范独立学院的办学活动,突出“优、独、民”的特色。独立学院的性质和办学目标均不同于普通高校,它是由普通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独立学院,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和教师是较为特殊的群体,有着不同于母体高校的特点,因此探索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而从广义上的大教学观着眼,学校教学管理应包括课程管理和教学管理两个方面内容,为此对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分析也即从这两方面着手。
第一节 独立学院课程设置探究
一、课程和课程设置的含义
1.课程的含义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 雅· 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据考,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孔颖达用“课程”一词指“寝庙”,比喻伟大的事业,其含义远远超出学校教育的范围。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频频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的“课程”主要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今天日常语言中“课程”的意义已很相近。[2]
在西方,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 H.Spencer )在 185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中最早提出“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该词源于拉丁语“currere”,“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名词,原意为“跑道”( race唱course )。根据这个词源,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 course of study ) ,简称“学程”。[3]
关于课程概念的内涵,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第一种含义是使用最普遍化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如《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中的课程是这样定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第二种含义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如课程论专家塔巴( H.Taba )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第三种含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杜威实际上就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4]
在现在的课程理论与实践发展中,课程概念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课程不仅是指学校所开设的各种学科及其总和,而且是指学生在学校内一切活动的总和。课程由“学科”或“学科总和”演变为“活动”,其含义具有充分的包容性,其内容和范畴得到了充分的拓展。课程不仅包括了学科课程,也包括了内涵本身十分广泛的活动课程;课程不仅有看得见的显性课程,也包括潜在的隐性课程。同时课程不再仅仅作为一种“教程”,而且也是“学程”[5];课程不仅仅作为教育的内容,而且是教育内容的结构、程度和进程。
2.课程设置的含义
课程设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体现,是具体教学实践的指导,是一所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手段。课程设置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教师的价值和学生的能力,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是大学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有关专家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教学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涉及课程设置理论的方面很少,但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方面却很多。
国内在讨论课程设置时大多采用国外的课程设计理论或把课程设计和课程设置作为同一个概念,实际上课程设置和课程设计的内涵完全不同。《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课程》中对课程设计的定义为:课程设计是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课程设计的三个要素是:①参加课程设计的人员是各门学科专家、教育科学专家或课程研究人员;②课程设计的过程是研究如何制订有关的课程文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③课程设计的结果是产生有关的课程文件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而课程设置一般只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科的教学时数,研究课程设置的结果,只能产生教学计划,不能产生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以它比课程编订一词的含义要狭窄。[6]
课程设置是根据教育目标、教学目的和培养模式等,按照学科专业学习者所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遵循教与学的规律和实际把教学内容分解为课程,并对这些课程进行安排,使之成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过程。
二、独立学院课程设置的内容
1.课程建设
学生通过一定课程的学习而获得相应的学科知识,达到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要求,从而得到相应专业的毕业证书,因此课程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对于课程结构,独立学院应该重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同时,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还应该根据自身的目标和定位开设具有特定倾向性的课程以供学生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例如,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就实行优势专业跨学科课复合,以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应用性人才。目前学校设有法学专业复合班、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班、英语专业复合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复合班、旅游管理专业复合班。这种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具有多种专业知识技能,从而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教材建设
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材带有浓厚的学术理论气息,这种教材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但是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它所使用的教材与母体学校所使用的教材应该有所区别,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应用性比较强的教材,这样不但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比较容易理解教材,能够抓住教材的要点。例如,宁波理工学院的教学内容、教材由浙江大学根据学院特点制订。但是教学实践证明,由于学院的生源质量低于浙江大学本部,完全采用浙江大学的教材,教材的针对性不强,难度过大,并不适合独立学院的学生使用。因此,学院正着手对教材进行改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并且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首席主讲教授制和责任教授制。另外,独立学院的人才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会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而且在授课时会适当增加课时,并相应降低理论课程的难度。[7]
3.培养方式建设
普通高等学校的培养方式侧重于理论的传授,与知识的掌握,但是独立学院是要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培养方式中应该突出应用性,使教学与实践、技能相联系,实行边教学边实践的教学方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式已探索出了一个基本公认的培养模式:2 年通识教育平台课+1 年特色专业课+1 年学生个性特长发展课(包含职业课程)。前两年瞄准宽口径、复合型培养的要求,加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注重文理兼修,使每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修完规定的课程,并根据兴趣和需要选修一定比例的实践课。学生在前两年学习中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点,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和专业,缩短对人才市场需求的预测期,使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及就业去向的预测期从过去的四年缩短为两年,有利于为学生在人才培养的后期提供更加广泛的专业选择。后两年总体上依据人才市场需求确定人才的规格,强化学生能力,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专业人才规格确定专业方向与特色课程,再由专业方向的特色确定基础课程和学生个性发展课程。最后一年的课程安排,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不同特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学生在接受较系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需要自由选择课程,实现多样化的培养。[8]
4.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尤其是独立学院这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实习基地就尤其重要,要想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是学校内部组建,也可以是校企合办。例如,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与企业共建实验室、项目创新合作教育基地、研发中心等产学合作教育实践基地180 余个,着重加强适应产业发展的职业能力和技能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课程是规范和约束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反映课程间整体关系的课程体系能否被一个高校合理地设计和构建,往往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此,教育部职教司司长孙震瀚指出:“课程体系设计,不单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命运的基础工程,应以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学生的一片爱心,慎重对待,不能随心所欲。”[9]
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根据教育部这一专业的设置要求以及独立学院自身一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该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与教学时间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等,就构成了独立学院一定专业的课程设置。而整个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则是为了达到同一个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因此,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对独立学院课程设置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构建,才能真正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随着知识量的不断激增,知识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课程设置原有的单一结构被不断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适合各类性质高校的课程设置。由于不同性质的学校对课程的性质、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有不同的要求,这就决定着高校课程体系本身必须能直接反映出这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既然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其课程设置与其他性质的高校就应有所区别,应着重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独立学院自身特点的相统一。相对于第一、第二批次的本科院校而言,独立学院应该是教学型而不是研究型学校,因此其课程设置的侧重点应与其他本科院校不同,应更侧重实用型课程的设置,提倡掌握牢固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环节的进行,着重强调的应该是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不是学术能力的提高。但实际情况是,当前独立学院课程设置并没有真正“独立”,容易盲目地追随或完全采用第一或第二批次本科高校的课程设置,这样就会陷入一种没有自身特色的尴尬境地,因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综合性大学的学生而言更弱,但综合素质却不低,如果用同一种标准去要求,怀疑自身本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的能力,反而会失去自身的活力和特色。
因此,我们要对独立学院进行科学的定位,作为第三批次的本科院校,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深刻分析母体院校及其他高校课程设置的优势与不足,批判地继承,取其成功经验,同时还要立足于独立学院自身特色,坚持以人为本来构建独立学院课程设置。[10]我们必须认识到,“课程改革绝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教科书的改朝换代,也不只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之间的一种简单更替,它更需要在课程观念与课程体制两个层面实现同步的变革。”[11]为了让独立学院更好地持续、健康地发展,需要有新的思路和对策来进行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