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
18514000000043

第43章 参考文献(1)

一、论著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陈独秀文章选编[M].北京:三联书店, 1984.

[7]张永通,刘传学.后期的陈独秀及其文章选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8]戚谢美,邵祖德.陈独秀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9]秦维红.陈独秀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10]游冠辉.陈独秀箴言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11]李伏虎.民主与科学的呐喊:陈独秀杂文代表作品选[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12]朱文通,等.李大钊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13]胡适.胡适文存[M].合肥:黄山书社,1996.

[14]李达.李达文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5]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7]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8]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9]梁启超.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0]梁启超.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21]陈晓麓.陈旭麓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2]唐振常.章太炎吴虞论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23]姜义华,等.港台及海外学者论近代中国[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24]贾兴权.陈独秀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25]郑学稼.陈独秀传[M].台北: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9.

[26]朱文华.陈独秀评传[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

[27]李洪均.陈独秀评传[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28]任建树.陈独秀大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9]任建树.陈独秀传:从秀才到总书记(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0]唐宝林.陈独秀传:从总书记到反对派(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1]朱洪.陈独秀传[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32]朱洪.陈独秀风雨人生[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33]朱洪.陈独秀与胡适[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34]朱洪.陈独秀与第三国际人物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35]胡明.正误交织陈独秀———思想的诠释和文化的批判[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6]王观泉.被绑的普罗米修斯:陈独秀传[M].台北:业强出版社,1996.

[37]沈寂.陈独秀研究:第一辑[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38]沈寂.陈独秀研究:第二辑[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39]沈寂,朱晓凯.陈独秀人生哲语[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40]贾立臣.陈独秀思想发展轨迹[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41]魏知信.陈独秀思想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2]袁亚忠.陈独秀最后15年[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43]阿明布和.晚年陈独秀与苏联经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4]郅玉汝.陈独秀年谱[M].香港:龙门书店,1974.

[45]童富勇,张天乐.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46]李颖.陈独秀与共产国际[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47]郭成堂.陈独秀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M].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2.

[48]姚金果.陈独秀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49]王学勤.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50]冯建辉.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中共六任领导新视角[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51]杨碧川.中共创党人———陈独秀[M].台北:一桥出版社,1999.

[52]刘长林.中国人生哲学的重建:陈独秀、胡适、李大钊、梁漱溟人生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3]王树康.陈独秀评论选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54]陈万雄.新文化运动前的陈独秀:一八七九—一九一五[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9.

[55]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教研室.陈独秀问题批判资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

[56]朱志敏.五四民主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7]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58]张利民.文化选择的冲突———“五四”时期东西文化论战中的思想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59]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M].北京:三联书店,1963.

[60]马克锋.文化思潮与近代中国[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61]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62]刘健清,李振亚主.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63]陈哲夫,汪荣海,等.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64]关海庭.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5]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66]许纪霖主.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67]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8]许全兴,陈战难,等.中国现代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9]陈哲夫,等.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流派[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

[70]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7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2]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73]张世保.从西化到全球化———20世纪前五十年西化思潮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74]周穗明,等.现代化:历史、理论与反思———兼论西方左翼的现代化批判[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75]丰子义.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探求[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76]方雷.现代化战略与模式选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77]隽鸿飞.发展:人之生存方式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8]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79]章青.“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80]侯衍社.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1]吕世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82]宋林飞.社会发展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3]张华金,王淼洋.社会发展论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6.

[84]王怀超.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85]李云龙、张妮妮.民主、自由、人权、正义:一个社会主义者的解读[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86]浦兴祖,洪涛.西方政治学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87]约翰·格雷.自由主义[M].曹海军,刘训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88]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89]钱淦荣.邓小平理论概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90]江金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