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孟子传
183200000172

第172章 天地不公 万民垂泪(4)

苍天啊!

你让百姓心寒冷,

若不是万民供奉你,

你不过是蒸汽一片兮云几朵。

众弟子合唱:

云雾蒸汽兮障眼目,

谁还再郊天拜祭兮敬日月!

万章接着唱道:

大地啊!

你让百姓多失望,

若不是万民敬仰你,

你不过是黄土几兮山几座。

众弟子合唱:

几黄土兮几座山,

谁还再美酒牺牲兮祭山河!

琴声和歌声停止了,孟子欲借琴声和歌声驱逐悲哀气氛的目的并未达到,室内的空气依然异常沉闷,弟子们有的在抽泣,有的在摩拳擦掌,有的在咬牙切齿。惟有孟子很平静,他静静地依在靠榻上,微闭双眼,仿佛痛苦突然消失,病魔不再残酷地折磨着他,他正在甜甜地进入梦乡。是的,此刻孟子心里很欣慰,甚至有些陶醉和幸福。一个人从这世上匆匆走过,他的脚步将到尽头,回首往事,有谁能博得世人的承认、肯定和理解呢?孟子现在是博得了,至少他的弟子们对他是这样,这已经足够了,因而他感到十分欣喜,无限快慰。

孟门弟子没有错,自然、造化,或者说是上天,确实是个可诅咒的家伙,人活在世上,为家庭,为儿孙,为社会,为人类,辛劳奔波一生,到头来却要让疾病折磨而死,这是多么残酷和不公平啊!

孟子患病期间,齐、宋、鲁、滕、梁、任诸国的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多有来探望者,邹国自然更不消说,大家顾及孟子的病体,均不做过多的打扰,来客由万章和公孙丑等人应酬接待。

俗话说,伏天的雨大,冬天的雪多,入冬以来,铅灰色的天空一直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山河隐形,鸟兽绝迹,整个邹鲁大地堆银铺玉,一片洁白。“瑞雪兆丰年”,往年望着这飘飘的鹅毛大雪,因利渠畔的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滋得心中流油。今年不同以往,这堆山成岭的积雪仿佛压在他们的胸口上,既寒彻肌骨,又窒息憋闷,因为他们所尊崇的孟子的疾病随着这飘飘落雪日趋严重,进入冬月,则已病入膏肓,骨瘦如柴了。

邹之人民也像中原各国一样,一进入冬月,便开始忙着筹办冬至庆典了,特别是遇到丰收年景,则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杀猪宰羊,置办牺牲,以祭祀祖宗;买新衣,做新帽,以便打扮得楚楚一新,相互庆贺;买糕点,购果蔬,以便相互馈赠致送,礼尚往来。因为“冬”为终意,此时万物终成,一年即将结束,为庆贺一年平平安安地度过,官府与官府之间,官吏与官吏之间,绅衿之间,百姓之间,均于冬至日举行隆重的庆典,故有“冬节大似年”的谚语。“长到夏至短到冬”,是说从这一天开始,白天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这一天开始数“九”,天渐渐寒冷起来,从一九到六九立春,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河里没捞冰,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在这一天里,人们绘制《消寒图》,祭祀祖先。因此,冬至这是个很值得张灯结彩隆重庆祝的节日。可是周赧(nǎn)王十年的冬至前夕,邹国百姓,特别是因利渠畔的乡亲们,心是灰的,意是冷的,耳是断的,头是低的,脑袋是耷拉的,谁也没有心思筹备冬至庆典,大家都在为孟子的安危担忧。

常与孟子相伴的弟子们并不觉得孟子的形象有什么异样,多日不见的亲友们来探望则触目惊心,浑身汗然。高大的躯体瘦骨嶙峋,颈项细而长,只剩下了三根青筋,这青筋已经挑不起那硕大的头颅。脸面更是不堪入目,令人心寒——眼凹陷,嘴瘪谷,下巴刀削,颧骨高突。四肢干瘦如柴,粗糙的黄皮紧贴在骨头上。腹部愈胀愈大,随时都有迸裂的危险。腹部以上喘成了鸡胸,肋骨高高突出,在大幅度地起伏着。他仰卧于靠榻之上,倘掀开衾被一看,简直就是一只冬季里的螳螂。可诅咒的上帝呀,你是多么昏庸,多么混账,这难道是一个善性善行,一心只为着天下和百姓的人所应得的惩罚和报应吗?……

痛苦和折磨改变了孟子的性格,一向和蔼可亲、慈祥温厚的老人,突然变得暴躁起来。他一会风风火火地将亲属和弟子们都召到他的卧室,但大家既来之后,他却并没有什么事情要做,没有什么话要说,一会又挥手急令众人离去,仿佛大家在这里尽惹他心烦,或者碍手碍脚碍事似的。稍不顺心,他便怒火中烧,眉宇间拧成一个大疙瘩,若不是身神衰竭到无启唇之力,他会破口大骂,暴跳如雷。心中不悦,但却说不清道不明,弄得服侍的人摸不着头脑,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

冬月十四日晚,孟子一夜没有怎么折腾,静静地仰卧着,喘气很滋润,看样子并无任何痛苦,睡得既香且甜。五更醒来,好像一个人疲劳过度,美美地睡了一夜,歇过乏来,顿感精神振奋。他微笑着,似乎脸上泛着红润,急令万章和公孙丑将他扶起,询问今天是冬月十几,雪停了没有。当万章告诉他今天是冬月十五,外边的雪正愈下愈大时,他喘了一口舒畅的气,自言自语似地说道:“冬月十五日,今天是冬至节……雪愈下愈大,明年将又是一个丰收年,百姓有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