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孟子传
183200000140

第140章 燕王让国 齐王兴师(5)

孟子不厌其烦地说了这许多,堪称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诱,谆谆教诲,然而齐宣王却并未接受,并没有采纳。他认为孟子这又是老调重弹,太迂腐不切实际。结果燕国人民的抗暴斗争形成了燎原之势,从无终山请出了太子平,奉立为国君,是为燕昭王,郭隗为相国。齐国并燕,赵武灵王不忿,使大将乐池到韩国去迎回了公子职,欲奉立为燕王,当听说百姓已奉立太子平为君时,便放弃了这一念头。燕国抗齐的烈火愈烧愈旺,先前降齐之燕人,纷纷叛齐归燕,昭王一概不予追究。匡章见大势已去,在燕无立锥之地,慌忙班师,狼狈归国。

直到这时,齐宣王方才悔悟,想起了孟子曾对他说过的那番话,慨叹道;“不听孟子之言,方有今日之败,寡人感到非常惭愧!……”

大夫陈贾劝慰说:“陛下不必伤心难过。陛下与周公比,自以为孰仁孰智?”

宣王急忙摇手责备道:“哎,这是何言,寡人怎敢自比于周公!”

陈贾解释说:“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却率殷之遗民而叛。这一结果,倘周公预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与智,周公尚且难以完全做到,而何况陛下呢?臣请往见孟子而解说之。”

陈贾拜见了孟子,问道:“周公何人也?”

“古之圣人也!”孟子脱口而出道。

陈贾继续问道:“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叛。敢问夫子,可有此事?”

孟子肯定地答道:“确有此事。”

“周公知其将叛而使之吗?”

“不知也。”

“然则圣人亦有过错吗?”

孟子严厉地驳斥道:“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难道能疑心胞兄会依靠殷之遗民而叛变吗?周公之过,难道不是合乎情理的吗?且古之君子有错必改,今之君子却往往将错就错。古之君子,其过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改过,民皆仰之。今之君子,不仅仅是将错就错,而且还要强词夺理地加以狡辩!……”

说到后来,孟子便毫不客气地把陈贾连同齐宣王一道加以斥责。

齐宣王兴师伐燕这场战争的戏剧终于落幕了,孟子从这出惊心动魄的戏剧中看出了匡章的不仁、齐宣王的不足以有为,萌生了离开齐国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