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孟维礼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18182300000011

第11章 乙肝解毒化痰提高免疫机能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或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体引发的传染病。临床症见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腹内症积,消瘦,尿黄,甚者出现腹水。

祖国医学无此病名记载,而《内经》中有“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的记载。后历代对此都有所论述和研究。《肘后方》中称为“疠气”病:“初惟觉四肢沉沉不快,须臾见眼中黄,而渐至面黄及举身皆黄”,并创用白纸检尿中黄疸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急黄”。唐·孙思邈《千金方》记载:“凡遇时行热病,多必内瘀发黄”,提出本病具有传染性。清·沈金鳌有“天行疫疠”“瘟黄”之说。

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研究始于1963年。布伦氏等在为一名患肝炎的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检时发现一种新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1970年国际肝炎学术会议将“澳抗”改名为肝炎相关(协同)抗原,简称HAA。1972年巴黎国际肝炎协会将病毒肝炎的两型改为甲型肝炎与乙型肝炎,HAA只致乙型肝炎发病,并命名为乙型肝炎抗原,表面抗原为HBsAg。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命名了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乙肝五项抗原抗体的名称。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流行区,其发病者约占人群8.83%~10%左右。传染途径比较复杂,主要经血液、密切接触、胎系垂直传染等。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因人体差异而引发的免疫反应和肝损伤,出现不同的临床病理反应。从1970年开始进行的乙肝血清病毒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是直径约42nm的球形病毒,其表面为蛋白质外壳,内含DNA及其他成分。

综合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肝脏损伤的主要因素是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在识别并清除HBV时对肝脏或其他自身组织细胞的免疫损伤作用造成的。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HBV后,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患病后有足够免疫力清除HBV而痊愈;免疫功能低下者,因不能清除HBV而呈慢性携带状态;免疫反应不足者病情表现较轻,呈慢性迁延性肝炎;免疫反应过强使肝细胞短期内大量坏死而发生暴发性肝炎;免疫反应紊乱者表现为活动性肝炎。总之,机体免疫反应和免疫调节机能正常与否,是决定乙型肝炎发病急缓及疗效快慢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国医务工作者对乙型肝炎应用传统中医药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整体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中医学近年来主要在病机方面研究较多,在研究黄疸的病因病机时,提出了湿热胶结血分的观点。关幼波教授提出黄疸是湿热蕴于血分、瘀阻血脉的结果,并提出活血、解毒为治疗总原则,特别指出治黄必活血,血行黄易却,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治黄要化痰,痰化黄易散,并针对胁痛这一临床表现,综合国内诸多理论提出了湿热毒邪、情志抑郁、瘀血阻络及蛔虫上扰四因,主张中西会通检查诊治,常规应做肝功试验及血清学指标检测,必要时进行肝脏穿刺活体检查,并用B型超声探测肝胆。

在症积(即现代医学肝脾肿大)研究方面,首先总结出清热解毒是治疗症积重要治则,并总结出对乙型肝炎病毒作用较强的白花蛇舌草、垂盆草、蛇莓、平地木、虎杖等草药及露蜂房、蚂蚁、乌蛇肉等“以毒攻毒”虫类药。药理研究发现,上述药物不仅灭毒,还可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此外,通过对血瘀深入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药不但能改善肝血流及肝功能,抑制肝内纤维化,并且具有调整人体免疫功能及清除免疫复合物的双重作用,可有效防止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因此,活血化瘀法应贯穿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始终,治疗时应注意辨而用之,以防克伐太过耗伤正气。另外在扶正固本研究上,发现此内在因素和重要治则具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升高白细胞、增强内分泌等体液调节能力,并能改善全身代谢、解毒、抗肿瘤、加快机体康复等综合能力。

探究乙型肝炎中医渊源,孟氏中医世家结合临床观察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损害在肝,肝为五脏之首,病变集中在肝、胆、脾、胃、肾,有时累及心。肝病影响气血调和,使五脏六腑同受其害;肝病及胆,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引发胆囊炎、胆结石;肝病传脾,见胁、肩及脘腹胀闷,恶心呕吐,纳呆便溏,肢倦乏力,引发脾脏肿大;脾虚肝郁,终必及肾,肝郁气血不和,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则肝肾失养,阴血虚弱,出现消瘦乏力,腰膝酸软,烦热头晕,两胁绵痛等症。若病程日久,土壅木郁,肝失疏泄,气郁血凝,脉络瘀阻,影响脾胃运化,水液不能正常输布排泄,停积于内,渐成臌胀;或嗜酒过度、饮食不节,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混,壅于中焦,水液渐积遂成臌胀。

孟氏中医世家归纳乙型肝炎的病因学研究认为:根据乙型肝炎湿毒挟温的特点,属湿温病范畴。病因不是外感六淫,而是属于生物性病毒为患。此病毒有“毒寓于邪”、“毒随邪入”、“热由毒生”、“变由毒起”的特点。

正不胜邪:《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禀赋不足,素体亏虚,或劳倦内伤,体质虚弱,或饮食失宜,均可致脾胃损伤,使人体卫外功能不固,乙型肝炎湿热疫毒则乘虚而入,可经皮肤、口腔、生殖道等密切接触后通过血液侵袭传染。

湿热血毒:肝藏血,疫毒侵入肝脏,一则血受疫毒,二则湿与血合,毒与瘀结,产生病理产物湿热血毒这是人体正气与湿热疫毒相搏的恶果,虽不是致病的直接病因,却是不容忽视的病理过程中所化生的另一种致病因素。这也是慢性乙肝缠绵难愈,治难取效的重要原因。湿热疫毒居留不去,余邪未尽而正气已虚,正气虚邪毒更恋而难清,同时血瘀已成,邪毒血瘀胶结,则成湿热血毒,可留在血分,亦留于肝胆。毒血初伤于肝,外象不显,久则肝功尽失,成积成瘤,危及生命。上述三种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交错夹杂,相互并见的,主要损伤人的气血和五脏。

分析病机,本病致病因素有五点,即毒、湿、热、瘀、虚。湿:可由外湿侵入人体,也可由脾虚而生内湿,往往互为因果,内因则成痰湿,又成为病理产物和新的病因。毒随邪而受,又有湿邪内恋而继生湿毒,且内外互结,错杂致病。湿热毒与血相搏结,郁遏气机,气滞血瘀,瘀血不行,气血交阻,邪毒渐盛,五脏六脏同受其害。肝病及脾,则脾虚生痰,痰湿困脾,脾失健运,脾虚中气渐虚,正虚邪恋,病情迁延难愈。肝肾同源,湿热病毒伤肝,肝血瘀滞,阴血亏耗,病久及肾。若阴虚已久,阴损及阳,必致肾脾阳虚,机体元气大伤,抗病无力,水瘀交阻,终成臌胀症积,危及生命。

孟氏中医世家近十余年来,承先辈中医研究精论,结合现代临床研究,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总结出乙型肝炎病因病机三论说:即毒血论、痰湿论和免疫论。

毒血论:乙肝病毒最初在血清中发现。19世纪80年代国外学者临床研究就提出,乙型肝炎为血清性肝炎。“澳抗”是从一例多次输血的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检出的。经血液传播感染是乙型肝炎的主要途径,10?e0117ml病毒血液即可感染,10?e0114ml病毒血液感染可使人发病,也就是说,蚊虫叮咬的微量血也可成为扩散传染的途径,和病人密切接触任何部位的外伤病灶,都可能引发病毒感染,母婴胎血更是垂直传染的重要途径,婴儿感染率高达76%。

乙肝病毒侵入人体血液,肝藏血,为人体血库,病毒在血库中复制、繁衍,毒与血结,血毒瘀阻肝脏,肝失疏泄,内传于胆,胆热发黄;肝木乘土,脾胃失运,进而传心及肺,终及于肾,五脏中毒,气血逆乱,正气衰败,而气血瘀滞,湿聚瘀积,部分还恶化转为癌瘤,危及生命。故毒血为乙型肝炎发病的祸首,因此一切治疗都要清解血毒。治毒血,谈何容易,古往今来凡毒血之病皆疑难,如麻疹、乙型脑炎、出血热、艾滋病等。研究发现,治毒血,必须按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清营祛邪、除化湿热、凉血散血、透热散毒为主要治法。临床上选用蛇毒、蚁毒、露蜂房、白花蛇舌草、马鞭草、土茯苓等清血散毒;选用赤芍、丹参、水蛭等活血化瘀,辨证加减治疗,能获良效。

痰湿论:乙肝病毒邪热恋湿,湿性黏滞,缠绵胶着,湿易成痰,流注经络,湿痰与毒热结合,形成湿热毒瘀血症,使病情迁延难愈。乙型肝炎毒病湿热之关系好像“湿巾裹炭火”,热毒在内,湿痰在外,湿受热炼必成痰,凉药清热,助湿生痰,解毒又受湿热阻隔。实践证明,治疗始终皆需化湿涤痰,除去毒邪保护,方可使血毒速除。即使是毒轻正虚的慢性期也要待湿痰已清时,脾醒气化,恢复才有转机。

治疗实践中发现,应用大剂药物以解毒扶正,方法得当,且病人久服未有不适,但化验检查仍然不愈,“怪病”原因何在?回想中医素有“怪病治痰”之说,实践中反复验正,在主方中佐以化痰利湿药皆可明显提高疗效。如急性期,脾气未虚者,直接常用利湿化痰之木通、瓜蒌之类;慢性期,脾气渐虚,用茯苓、白蔻仁、半夏、白术健脾化痰,佐以知母、蒲公英清热化湿,方能标本同治,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实践证明,痰湿论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可增强抗毒血之力,提高治愈率。痰湿论有待今后结合现代医学体液免疫学理论进一步研究总结。

免疫论:乙型肝炎中慢性迁延性和活动性为难治类型,以至有“乙肝难愈”之说。临床发现此类患者除痰湿毒血症外,肾精亏虚或命门火衰为常见之象,此“穷必及肾”。痰湿阴邪,伤人阳气,使人脾肾气虚,元气大衰,故临床表现为面色晦暗、神情萎顿、眩晕耳鸣、腰酸乏力。

乙型肝炎的现代研究表明:病人免疫功能低下及病毒免疫耐受是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难愈的主要病因。免疫是现代医学的名称,西方免疫学产生两百多年来,几乎揭示了所有疾病的病因病理。乙型肝炎研究表明,急性期的免疫反应激化型,慢性期的免疫缺陷和免疫耐受,使免疫系统失去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能力,导致乙型肝炎久治不愈,而世界公认目前干扰素的禁忌证及中和抗体的产生,临床上治疗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故将注意力普遍地集中在中医中药开发研究上。祖国医学虽无免疫之名称,但诸如免疫的原理和临床应用,早在公元342年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就有“杀所咬犬,取脑傅之,后不复发”的记载,比法国人于19世纪末创狂犬疫苗还要早1600年。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正气”即现代医学的免疫功能,中医的“正气”就是对机体抗病能力和预防功能的概括,它涵盖了免疫系统、免疫反应及免疫防护。《素问》中的“湿热相交,民当病瘅”是对乙型肝炎病因湿与毒的免疫关系的揭示。《内经》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则阐明调整阴阳即平衡免疫系统这一治疗乙型肝炎的原理。

在中药研究方面,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常用的党参、白术、黄芪、虎杖、白花蛇舌草可激发免疫,黄芪并有抑制免疫的双向作用和提高干扰素浓度、增进抗体产生等作用;补阳药可促进抗体水平提高;补阴药可使抗体存在时间延长。

同时配以针灸治疗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使中性多核白细胞的提高有效率达80%~90%,并对体液细胞和非特异性免疫物有影响,还可增强血液的杀菌能力。总之,中医与免疫有着密切的关系,祖国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将对免疫学的深入研究开辟广阔的前景。

按照免疫学的观点,中医理论认为肾精亏损,脾气虚衰,则先后天皆虚,正气不足则免疫功能低下,要提高免疫功能,必须调补脾肾之气,但补中须防留邪,以防湿痰阻络。故孟氏中医世家认为:乙型肝炎应以清、利、解、活四法调整免疫。“清”即清邪热防传肝;“利”即利湿化痰;“解”即灭毒、抗毒贯穿始终;“活”即化瘀行血,以增强肝之生理功能。

乙型肝炎病情复杂多变,除采用“三论”指导治疗外,还必须采用全面调整、重点突破的战略。临床重点除应用主方汤、散、丸、茶外,再配合针灸、外敷、药袋、气功、锻炼及饮食疗法,整体调动机体综合抗病能力,方能奏效。除以上治疗外,还要谨守“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原则,始终保持心情愉快,防止病情反复。

总之,乙型肝炎自发现30多年来,通过中西医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已取得理、法、方、药诸方面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疗效,但目前仍是慢性疑难病症,临床研究仍十分艰巨,我们相信,随着现代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疑难顽症必将彻底被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