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西方文学艺术历史久远,以其独特的风格与传统,展现着西方文化的深厚积淀。它最早的源流可以追溯到2万年前的史前文化,西欧与南欧地区的古代岩画可以看成是最早的艺术作品。公元前1500年前后的迈锡尼文明遗址中,出土了阿伽门农金面具等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如果从语言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8世纪的荷马史诗等,标志着西方文学艺术的真正起源,至今已经有近3000年的历史。
文学与艺术虽然是不同的领域,但是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西方文化中,文学与艺术发展史上的大多数阶段是互相关联的,具有文学思潮、创作流派、表现形式的相通之处,具有共同特性的文化构成,所以从文化理论角度,对西方文学艺术的特性与规律进行综合性的把握是完全可能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研究西方文艺之前,先要对于它的文艺思想、审美观念有清楚的概念,而文艺思想与审美则是文学艺术所共同具有的。
古代希腊的文学艺术是欧洲首创性的文化成果。古希腊是人类社会的童年,它创造出了美好的神话。希腊神话富于哲理,神的谱系完整,思想主题健康乐观,人物性格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被称为希腊艺术的宝库。公元前8世纪,西方文学经典荷马史诗形成,它是希腊文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开端,史诗艺术也成为西方古代最重要的艺术形式。
雅典时代的戏剧产生于希腊城邦独特的文化氛围之中,在奴隶社会的民主制度下,市民与自由民具有享受公共娱乐的权利,所以希腊产生了杰出的悲剧作家与喜剧作家。同时,具有古典风格的希腊雕塑充分展现了崇尚自由的人文主义传统,以人体表现艺术的形式确立了西方雕塑艺术的主要模式,这种形式充分展现了西方文化的特色。罗马时代基本上继承希腊艺术的创造精神,它的神话、史诗与戏剧虽然不如希腊,但也有不少杰作。从文学艺术的形式而言,东西方文学也各有自己的特色,西方文学以史诗戏剧这种叙事类形式见长,东方则以抒情诗为代表,可谓各有千秋。这并不是意味着西方的抒情艺术不发达,古代希腊的诗人萨福等人的抒情诗也是文学珍品,只是相对于发达的东方抒情诗而言,西方叙事类艺术更具特色。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特色,这是最普通的道理。同时,在艺术风格上,西方的写实性艺术更为突出,人体比例相当准确。而中国传统艺术则重视写意与象征,这与西方的风格迥然不同。
进入中世纪,基督教占据统治地位。这使得艺术思想与形式均发生巨大变化,宗教成为文学艺术的主题,主要内容就是赞颂宗教与教会,内容单调,形式也相当僵死,以至于后人把中世纪称为西方文学艺术史上一个凋敝的时代。当然,中世纪的文学艺术并没有停止发展,同中世纪欧洲的经济一样,它有多种多样的发展方式。宗教艺术在中世纪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宗教戏剧与传奇对以后欧洲文学艺术也有决定性影响。在中世纪社会结构的变革中,骑士阶层兴起,骑士们创造了自己的抒情诗与传奇。骑士们参加十字军东征,接触到了东方艺术,创作了充溢着浪漫瑰丽幻想的作品,也成为中世纪艺术的硕果。蛮族与其他民族有自己的史诗,这就是中世纪英雄史诗。日耳曼人的历史歌谣、神话传说;克尔特人中流传的英雄库胡林与芬恩的故事,特别是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故事,其中既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又有惊险神奇的冒险经历,这些对西方文学都有一定影响。
中世纪城市化之后,市民阶层的兴起,使得适合于市民欣赏兴趣的世俗文学崛起。市民在社会生活中是软弱无力的,他们在与贵族和教会的斗争中只能依靠自己的才智,所以在《列那狐传奇》这一类寓言中,主要讽刺封建贵族与教士,赞扬市民们的机智正直。从中世纪后期到文艺复兴的过渡时期,产生了伟大诗人但丁及其《神曲》,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
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的启蒙主义时代,欧洲处于思想解放的一个大历史时期。在此期间发生的宗教改革、启蒙主义运动与法国大革命,包括1776年的美国独立,都是西方历史上的大事件,影响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风格。小说作为一种新的重要艺术形式从此登上文学史的舞台,塞万提斯与民间作家的小说开创西方小说的先河,并给以后欧洲小说的创作模式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诗人但丁,彼特拉克的诗歌,艺术家与科学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伦勃朗的绘画与雕塑,英国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戏剧,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的大批杰作,可谓精彩纷呈,展现了欧洲艺术的深厚魅力。这一时代的西方艺术,保持了现实主义的写实传统,同时呈现出多种形态。代表工业化时代的审美精神与艺术风尚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力,新兴的资产阶级有自己的艺术要求,在艺术题材与形式方面有新的开拓。
19世纪,西方工业化国家成为世界强国,西方文化也在全球殖民化过程中向世界各地传播。这一时期中,多种社会思潮都对文学艺术有深刻作用,空想社会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思想体系的建立,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勃兴,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增大,使这一时期西方文学艺术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艺术几乎同时并举,特别是以社会批判为主要特征的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潮风靡各地,从西欧到东欧,新思潮一浪高过一浪。这一时期涌现出歌德、席勒、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克·吐温、欧·亨利等大批杰出作家。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文学与艺术之间出现了艺术风格与形式方面的同步现象,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以“巡回画派”为代表的画家和以“强力集团”为代表的音乐家之间自然形成了一种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关联,他们代表一种共同的艺术思潮。他们的作品虽然取材各异,主题也不同,但是具有共同的时代感触与内在的艺术情愫。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现代主义艺术震撼欧洲,立体派、未来派、印象派、超现实主义、具象主义等各种流派纷至沓来,各领风骚。这是对传统文学艺术传统的一次革命,产生变革的原因相当复杂。欧美各国这时已经过了工业的全盛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文学艺术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更加求实的精神,如实证主义思想所要求的严格写实,同时也有对现实存在合理性的怀疑,这种精神使作家以非现实的、荒诞的、想象性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思想。20世纪60年代后,在欧洲的后工业化社会中,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形成,该思潮要求以反理性与反中心的观念来看待现实,这是促成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形成的重要因素。这种艺术形式与传统艺术思想和观念之间有相当的差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欣赏者范围比较狭窄,但经过一个多世纪时光,现代主义艺术已经成为世界艺术的珍品。凡·高、莫奈、高更、塞尚等人的绘画受到广泛的关注,毕加索等艺术家的作品也被视为艺术经典。
西方文学艺术的传统是勇于创新,经典的传承与革新从来是相互辉映,所以伟大作家与作品数量相当多,在世界文学艺术的历史上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西方文学
一、文学的起源与史诗
史诗(epoc)是西方文学的起源,这是一种以诗歌的形式来记录表现重要历史事件与过程的文学体裁,同时,史诗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历史文献,具有史料价值。公元前8世纪前后,希腊的民间说唱艺人、盲诗人荷马将口头流传的史诗整理成系统的史诗,一部是《伊利亚特》(也有译为《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赛》(又译《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合称为“荷马史诗”。两部史诗都以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末的一场战争为背景。这场战争中,希腊半岛南部的阿开亚人与小亚细亚西北部的特洛伊人发生了一场大战,希腊人组织了联军,跨海作战,经过10年征战后,希腊联军攻克特洛伊城。
《伊利亚特》记叙特洛伊十年战争中最后五十天的事件,希腊英雄阿喀琉斯因为一名女奴与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之间产生纠纷,阿喀琉斯一怒之下,拒不出战,因为无人能敌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导致希腊军不能取胜。后来,因为阿喀琉斯的密友帕特罗克洛斯被赫克托耳所杀,引起阿喀琉斯的愤怒,再次出战杀死赫克托耳,特洛伊城终为希腊联军所攻占。《奥德赛》描写希腊联军中足智多谋的英雄奥德修斯的冒险经历,是典型的西方历险故事类型。特洛伊战争后,奥德修斯从海上返回家乡,但遭到海塞冬的报复,一路上设置重重艰难险阻,但奥德修斯意志坚决,最终返回家乡,与妻儿团聚。荷马史诗,一部是海外征战的战争史诗,一部是海上冒险与家庭生活的史诗,充分表现出希腊的民族心理与性格特色。史诗从艺术形式上,为以后西方的战争小说与流浪汉小说类型提供了借鉴。
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的起点也是不可逾越的高峰,它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与历史环境,其人物性格刻画之精湛,艺术形式之完美,都成为后世文学的典范。
中世纪的欧洲产生了一批英雄史诗,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蛮族史诗,包括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仅残存68行),描写东哥特王狄特里希的部将希尔德布兰特,因为与西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首领奥多亚克作战不利,与狄特里希一起避难于匈奴王阿提拉处。三十年后希尔德布兰特在返回故乡时,竟然与不相识的儿子哈都布兰特在互不知情的状态下刀兵相见。可惜的是,由于史诗不全,竟然不知下文。但这部史诗显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中的奥多亚克、匈奴王阿提拉都是知名的历史人物。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3182行)是篇幅较长的史诗,内容以神话为主,描写英雄与毒龙之间的生死斗争。冰岛的《埃达》与《萨迦》等也是著名的史诗,这些民族当时尚未信奉基督教,保持了氏族社会生活特点,所以这些史诗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些史诗多数形成于6至8世纪,反映了民族形成与蛮族社会分化的状况。这些史诗大多数与中世纪民族大迁徙有关,所以关于欧洲古代民族与匈奴之间的斗争是相当重要的题材。这些史诗保持了古代民间生动的语言,生活场面丰富多彩,思想深刻,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另一类史诗是基督教民族史诗,产生于欧洲封建国家建成之后,以歌颂宗教与民族英雄为主,其思想与艺术形式受到基督教观念的较大影响,其艺术价值远远逊于带有浓厚古代民族形成时期的朴素与简洁的艺术,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基督教观念的历史衍变与西方古代民族接受基督教的过程。这一类史诗包括法国的《罗兰之歌》(约1080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约1140行)、德意志人的《尼伯龙根之歌》(约1200行)与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这类史诗与古代史诗相比,思想主题方面仍然有一致性,一般以反对异族入侵或是对外战争为主线,但是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由民族英雄的颂歌变为对封建王国的国王或是大公的赞颂,中心内容已经成为对异教的贬低与文化冲突的描绘,宣扬基督教的光明,异教徒的野蛮与背信弃义。《罗兰之歌》是根据法兰克人的历史写成的,真实描述了8世纪阿拉伯文化扩张中遇到法兰克人抵抗的历史场景。史诗的故事则以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摩尔人为线索,史诗中的两个中心人物,一个是封建帝王查理,是早期封建圣明君主的形象;另一个是查理的侄儿罗兰,是一个忠勇的将军,在中了叛徒的奸计之后,被10万摩尔人包围,英勇战死,成为保卫基督教的勇士。这种史诗中所描写的民族信仰与文化之间的历史冲突,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使后人能反思历史,以宽容与和平的态度来对待文化之间的差异。其中德意志人的《尼伯龙根之歌》其实是关于5世纪时的欧洲民族迁移的历史,日耳曼人的勃艮第王国在437年被匈奴人所灭亡,日耳曼人创作了故事曲折的史诗来反映这一历史。俄罗斯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成书于12世纪末期。东欧古代民族国家形成较晚,俄罗斯民族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种特殊的历史环境,这就是蒙古大帝国的入侵。这部史诗形象地描绘了俄罗斯各大公们在蒙古人的入侵面前团结起来、战胜强敌的历史。与西欧史诗不同的是,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当时的俄罗斯各大公国虽然已经普遍接受基督教,但从史诗中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古代宗教与原始宗教的特点。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全诗具有英雄主义和基督教的性质,虽然多神教的因素还表现得非常明显。”这部史诗取材古代历史,但发现时代较晚,直到18世纪才广为人知。
史诗,在西方主要是作为古代文学文体存在,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传统意义上的史诗不复存在。这并不是指所有记叙历史内容的诗全都不存在,而是作为一种具有历史特征的文学体裁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更新了。史诗作为西方文学的重要文体,不但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也是抒情诗等文体的开端。
二、多姿多彩的诗歌
诗歌是西方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方的诗歌包括抒情诗、教谕诗、田园诗与神话诗等,具有史诗、叙事诗、十四行诗、长诗等多种多样的诗体,可谓多姿多彩,蔚为大观。
古代希腊已经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诗歌创作,荷马之后,诗人赫西俄德的教谕诗《工作与时日》和《神谱》等是传诵一时的佳作,反映了公元前8世纪前后的社会生活,其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同样重要。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希腊从氏族社会向城邦社会过渡,社会制度的转变引起下层人民更大的不幸,于是产生不少抒情诗。女诗人萨福(Sappho,生活在公元前612年前后)是最负盛名的独唱琴歌的作者。琴歌是一种以竖琴为伴奏的乐诗。萨福的作品大多数以爱情与婚姻为题材,风格沉郁、哀婉。原作有五十卷之多,可惜的是大多失散,现在只有残篇被译成各国文字。萨福之后,希腊另一位琴歌诗人是阿那克里翁(Anacreon,生活在约公元前6世纪),他写作了5卷诗,题材多为醇酒与爱情,他的诗体被称为“阿那克里翁体”。
罗马时代的诗歌形成一个高潮,首先是卡图卢斯(Gaius Valerius Catullus,约公元前84—约前54)在亚历山大里亚诗风影响下所创作的一批有创新意义的诗歌。卡图卢斯善于写哀体诗,其作品精雕细刻,风格沉郁、细腻。他的诗风对于文艺复兴的诗人有一定影响。罗马诗坛最杰出的诗人是维吉尔(Publius Vergilius Maro,公元前70—前19)、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公元前65—前8)与奥维德(Publius Ovidius Naso,公元前43—公元17),其中贺拉斯以文学理论著作《诗艺》为世人所知,是继亚里士多德之后最重要的文艺理论家。奥维德的代表作是长诗《变形记》,该诗根据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轮回说”来构思,用250个故事描绘人被变形为石头、天体、动植物等,把希腊神话的故事串接起来,其结构独特,题材新颖,是世界诗史上的一朵奇葩。奥维德因故被流放黑海后,创作了《哀歌》与《黑海零简》等诗集,诗风缠绵悱恻,哀婉动人。
诗人维吉尔是罗马最伟大的诗人,他的长诗《埃涅阿斯纪》近万行,分为12卷,被认为是欧洲“文人史诗”的开山之作。这首长诗以罗马先祖建立国家为内容,歌颂了罗马人英勇壮烈的事业。史诗描写特洛伊城陷落之后,王子埃涅阿斯被迫流亡海上,曾经与迦太基女王狄多结为夫妻,以后为了建立罗马,离弃狄多,远行意大利。狄多女王为爱情而自尽,以此来反衬埃涅阿斯为了建国大业,毅然断绝儿女私情的雄心壮志。埃涅阿斯来到拉丁姆地区后,奉神的旨意与国王拉提努斯的女儿结婚,杀死竞争者鲁图利亚国王图尔努斯,终于建成罗马国家。长诗将历史人物加以神化,埃涅阿斯成为罗马恺撒与屋大维这一族的先祖,形象感人,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该诗重要特点是有较深入的人物心理描写,这是其他古代史诗中所难以达到的。同时,作为文人史诗,该诗没有荷马史诗那样经过长期民间传唱的过程,语言具有个性色彩,典雅庄重,受到历代诗人的推崇。另外长诗表现手段异常多样,作者运用幻景、梦境、暗示、预言等多种表现方法,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意大利诗人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是从中古封建时代到文艺复兴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恩格斯称其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早期诗集《新生》等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属于“温柔新诗体”,以歌咏爱情为主,但已经显示出作者杰出的艺术才能。但丁的代表作《神曲》奠定了他在欧洲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结构宏大,主题庄严。与诗人早期创作相比,诗风为之一变,思想内容也大大超越了以前的作品。《神曲》的形式仍是中古梦幻文学的长诗,继承了希腊罗马长诗富于哲理的传统,想象诗人漫游地狱、炼狱与天堂三界,与古今人物对话,反思中古时代的各重要历史事件。长诗叙事方式采用象征、梦幻与寓意等手法,开头描写诗人在森林中迷路,被豹、狮、虎三只野兽拦住去路,正在危急时刻,受到诗人的女友贝雅特里奇的嘱托,罗马诗人维吉尔来到但丁面前,救出但丁,并且引导他游历三界,由此构成长诗三部曲《地狱》、《炼狱》和《天国》。每一部三十三歌,加上序曲共为一百歌,这种结构表现了中世纪式的对称、和谐与圆满的象征性。
游历过程表达了人类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时代中,克服错误与迷惘,达到真理与至善的境界。诗中广泛描写了中世纪意大利的社会现实,严厉批判了教皇与王权互相勾结危害人民的罪恶。地狱是生前犯有深重罪恶者的所在,但丁把教皇安排在这里受罪,甚至当时尚在世的教皇逢尼发西八世,也因为曾经帮助过但丁的政敌也被打入地狱。但丁痛斥以各种名义背叛祖国与人民的叛徒,在地狱中遭受煎熬的就有出卖耶稣的犹大、刺死恺撒并阻挠罗马统一的布鲁图与卡西斯等人。但丁对于封建道德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一方面同情保罗与弗兰齐斯嘉两人之间的爱情,另一方面又将他们作为淫乱罪的犯人放在地狱中。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尤利西斯也被置于地狱之中,但丁因为他搞阴谋诡计而惩罚他,同时又对他勇于航海冒险、探求知识的精神加以赞扬。
但丁信仰神,但是提倡理性,肯定人类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利,但又认为理性是有局限的,只有神力是绝对的。但丁在诗中引用维吉尔的名言:“如果有人要以为理性能走完三位一体的神性的道路,那他无疑是疯子。”长诗艺术上成就突出,虽然有人认为长诗有理性说教等形式缺陷,但其结构布局,深刻的思想,华美的文字与精彩的比喻等,都表明《神曲》是西方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
英国在文艺复兴之后成为西方诗歌发展的重要国家,直到今日,英国诗歌的成就仍然在西方文学中有重要地位。16世纪中后期,意大利的十四行诗在英国受到欢迎,使得英国出现了一批十四行诗人,但多数十四行诗人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反而是斯宾塞(Edmund Spenser,1552—1599)的长诗《仙后》成为名作,诗中以亚瑟王追求仙后格罗丽亚娜的故事为线索,歌颂英国清教,反对天主教,讴歌冒险精神与人文主义思想。英国诗人重视形式革新,无韵诗体的推广就是一个例子,马洛把这种诗体写成剧本,改变了英国戏剧。17世纪,在动荡的英国政治生活中,涌现出了伟大的诗人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弥尔顿早年即以华美的诗风而著称,他的名作《列西达斯》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短诗。晚年生活境遇的悲惨,使他写出了三部长诗名作《失乐园》、《复乐园》与《力士参孙》。这三首长诗的出版,使得弥尔顿在英国文学史上位列莎士比亚之后,成为屈指可数的伟大诗人,也成为英国古典诗的最后一人。虽然后世有的诗人如庞德、爱略特等对于弥尔顿的诗风并不欣赏,但文学史上对于他的地位还是公认的。三首诗全部以圣经故事为题材,风格庄严凝重,诗中不仅有亚当、夏娃等人,而且对于魔鬼撒旦、以色列英雄参孙的形象进行了新的塑造,使神话人物具有现实社会的性格,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情怀。三部长诗充分显示了弥尔顿的历史忧思与过人才华。维多利亚时代之后,诗歌这一体裁逐渐走向低落。黑格尔等人甚至认为,诗歌这一体裁是不宜于资本主义时代的。
英国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原有的社会秩序被打破,新生阶层与自然社会环境的改变,对于诗人产生不同的影响。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诗人们形成不同的流派。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等浪漫主义诗人远离城市,居于乡间,创作出反映田园生活的诗篇。华兹华斯以编辑出版《抒情歌谣集》而成名,他的《丁登寺》、《序曲》等都是英诗中的名篇。他的朋友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以描写自然与人的关系而著称,其诗篇《古舟子咏》、《克里斯特贝尔》与《忽必烈汗》等都是广为传诵的作品。此外,英国诗人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审判的幻景》、《唐璜》等,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诗《西风颂》、《云雀颂》等,脍炙人口。
法国是欧洲的另一个文学大国,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中,基督教骑士们从东方带回充满异域色彩的抒情诗,与法国普罗旺斯的民歌相结合,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诗歌,大多数是歌颂爱情的情诗。最为出名的是“拂晓歌”,描写天色拂晓之际,热恋中的骑士与情人难舍难分的心情。这种诗歌大胆描写性爱,冲击了中世纪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思想。文艺复兴运动中,七星诗社掀起诗歌改革运动,七星诗社的宣言是杜倍雷起草的《捍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一文,提出不用拉丁文,改用法语来创作的主张;认为吸收民间语言,可以使法语更加丰富。这一主张与意大利诗人但丁的《论俗语》的看法基本一致,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反对罗马帝国的政治专制与语言文化的一体化、倡导民族独立与思想解放的愿望。19世纪的帕尔纳斯诗派(高蹈派)是法国诗歌史上的重要流派,诗人戈蒂埃(Thèophile Gautier,1811—1872)的诗集《珐琅与玉雕》,勒孔特·德·利尔(Charles Marie Leconte de Lisle,1818—1894)的《古代诗篇》、《蛮族诗集》,埃雷迪亚(Heredia,1803—1839)的《锦帆集》,萨曼的《在公主的花园里》等,形式完美,精雕细刻,是形式主义诗歌的代表作。1857年,诗人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的《恶之花》出版,这是象征主义者的名作,以敏锐的个人感觉来反映社会变革。20世纪初期,象征主义诗人中新人辈出,克洛代尔(Paul Claudel,1868—1955)的诗剧《缎子鞋》,瓦莱里(Paul Valèry,1871—1945)的《海滨墓园》与《年轻的命运女神》等作品在20年代陆续出版,标志着现代主义在法国的一个高峰时期的到来。当代西方理论家所重视的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是奥地利人,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到象征主义的转化,以《祈祷书》中的短诗成名,其诗感情浓郁,语言优美,有丰富的音乐性。他的名诗《豹》流传极广。
在铁栏前不停地来回往返,
它的目光已疲倦得什么都看不见。
眼前好似唯有千条的铁栏,
世界不复存在,在千条铁栏后面。
柔韧灵活的脚迈出有力的步子,
在一个个小小的圆圈中旋转,
就像力之舞环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有一个伟大的意志晕眩。
只是偶尔无声地撩起眼帘,
于是便有一幅图像侵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寂静——
在心中化作虚无。
《豹》的诗句富于情感并有深刻意蕴,直到今日仍然被看做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从这首诗里,我们也可领略象征主义诗歌的风采。
德国作家歌德(Goethe,1749—1832)既是杰出的小说家,又是杰出诗人,诗剧《浮士德》是诗人历时近60年创作的代表作,诗剧取材于中世纪传说,叙述了博学多识的浮士德博士的灵魂被魔鬼所收买,他借助于魔鬼的力量,可以上天入地,经历许多不平凡的事情。全诗分为5个阶段,也是5个悲剧,以浮士德追求知识、享受爱情、施展政治抱负、对艺术和美的梦幻破灭以及创造事业等为主要内容。这5个阶段其实是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的精神发展史。追求知识阶段否定了唯一依靠书本知识的社会风习,肯定了浮士德走出书斋,面向现实生活的方向,批判了经院哲学及死气沉沉的德国学术对于知识分子的禁锢作用。爱情阶段以浮士德与城市民女之间的恋爱为线索,揭露了当时社会对敢于追求爱情自由的下层妇女的不公,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世俗爱情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态度。政治阶段描写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进入皇宫,成为朝廷要人。皇帝却要求浮士德施展魔法,将古代美女海伦的幻影显现出来,供宫廷取乐。当浮士德看到古代美的象征海伦出现时,竟然感动得昏倒在地,从而结束了无所作为的政治阶段。在艺术与美的创造阶段,浮士德依靠魔鬼的帮助,与复活的海伦结婚,生下儿子欧福良。但欧福良的思想充满着浪漫主义精神,不断向上追求,最后反而陨落逝去,浮士德的美与艺术之梦幻再次破灭。这也象征着启蒙主义者们企图以古典美和艺术来教育人民的理想是不现实的,注定要失败的。最后,浮士德要通过改造大自然的事业来实现人生理想,他号召人民填海造田,目的是实现“在自由的国土上居住着自由的国民”。总结浮士德一生所经历的不同阶段,代表了文艺复兴以来新生阶层的思想家们自强不息的斗争过程,虽然每一个阶段都充满艰辛,但真正令人珍视的正是这种奋斗精神。
美洲新大陆的文学在19世纪也进入成熟阶段,美国的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是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进步诗人,他的诗集《草叶集》中收入了《自己之歌》、《大路之歌》、《斧头之歌》等积极反映生活现实的作品,以后陆续加入一些反对蓄奴制度与悼念美国总统林肯等的诗作。惠特曼的诗歌歌颂独立的自我,赞美大自然与劳动创造,激情澎湃,格律上也有大胆革新,被人称为“自由体”。其中《阿,船长!我的船长哟!》等名篇受到美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流传很广。惠特曼的诗歌使美国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美国诗歌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
在俄罗斯民族文学形成的历史上,一系列诗人的名字地位显赫。普希金与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与马雅可夫斯基等人,都是有世界影响的诗人。此外,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等人的诗作,都为西方文学史留下了辉煌的诗篇。
三、西方文学的骄傲——小说
古代史诗的叙事传统与中世纪骑士传奇,为西方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形成起了铺垫作用。现代意义上的小说,起源于西方,并且流传于世界,成为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15—16世纪,西班牙人取得了反对摩尔人侵略斗争的胜利,建立统一国家。欧洲利比里亚半岛上的两个国家西班牙与葡萄牙成为海上强国,他们最早进行海上冒险与殖民扩张,在征服美洲与掠夺非洲的殖民主义活动中大发其财。16世纪中期,西班牙的城市经济发达,市民阶层的文学艺术活动相当活跃,也产生了最早的小说。无名氏的《小癞子》被认为是第一部以描写流浪汉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这一独特的小说形式上承荷马史诗的《奥德赛》,下开后世小说文体之先河。流浪汉小说,由于能将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纳入视野,具有世俗文学的特性,成为一种普遍的小说模式,在欧洲与世界流行。《小癞子》描写一个人称小癞子的少年,离乡到大城市里流浪,开始是为一个瞎子领路谋生,以后又为形形色色的人当仆人,见识了世态万象。他的主人包括吝啬成性的教士、不名一文却装模作样的绅士、衣衫褴褛的修道士、靠卖免罪符为生的骗子、不务正业的公差等等,展示了城市生活中的三教九流众生相,以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故事引起世人的兴趣。
小说的出现,是世界文学史的一个转折,这是世界工商业发展、欧洲城市化运动所引起的文学现象。小说这种艺术以其描绘社会生活广阔领域,人物形象鲜明多姿,具有形象刻画社会现实等特性而推动了文学发展,很快成为文学艺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西班牙不但是小说的起源地,也是小说思想与艺术形式最发达的民族。西班牙语的文学传统以后影响到拉丁美洲,西班牙人是美洲最早的殖民者,西班牙语成为南美的主要语言,所以直到20世纪,美洲小说仍与西班牙小说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英国的早期小说中,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的《乌托邦》具有非凡的意义,不仅是因为它开创了英国小说文体,而且也因为它把中世纪的宗教幻想诗改革为幻想小说,形式极为独特。这部小说有强烈的针对性,直指英国社会的现实生活,16世纪,农民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圈地运动中,被夺去土地,流离失所。莫尔却创造了一个乌有国,在那里一切财产公有,城市美丽,道路宽阔,人民生活安乐,国家由明君统治,每一个人都享有信仰自由。小说用拉丁文写成,乌托邦是拉丁文即乌有之国的意思,以后成了空想美好社会的代名词,也成为世界广泛流行的词语。
18世纪到19世纪,英国小说开始进入兴旺时期。笛福(Daniel Defoe,约1660—1731)的《鲁滨孙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等取材于社会现实生活,前者描写英国海外殖民者的冒险经历,特别是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求生的经历,扣人心弦,颇具吸引力。后者则是一个贫苦而天真的女子受人欺骗后被逼成为盗贼,最后流放美洲后反而苦尽甜来,结成美满婚姻,故事跌宕起伏,趣味性强,深受普通群众喜爱。笛福的小说风格独特,为小说这一文体在英国的普及立下汗马功劳。斯摩莱特(Tobias George Smollett,1721—1771)的小说《蓝登传》是英国第一部以海军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风格,虽然表面上仍然沿用流浪汉小说的结构,但已经有较大的革新。他的小说以讽刺社会现实为主要色调,表现了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的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风格独特,受到儿童与成人的欢迎。这部小说看起来荒诞不经,其实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它所讨论的英国政治体制的得失、党派斗争、英国与殖民地爱尔兰之间的斗争等社会问题,都是英国举国上下所关注的,所以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小说风行一时。18世纪中期,表现英国市民生活思想情感的感伤主义小说流行,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1689—1761)是这一流派的主将,他的小说《帕美拉》(又名《美德受到了奖赏》)描写了一个女仆与男主人之间的爱情,女仆先是受到主人的追求,但并不愿意嫁给主人,以后反而在主人并不有利的情况下自愿嫁给主人,赞扬下层人物的自尊自重的美德,故事含有劝善的说教,符合一般市民阶层的心理。理查逊也是英国最早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之一,他的另一部小说《克娜丽莎》(又名《一位青年妇女的故事》),篇幅达100多万字,是当时最长的英国小说,故事悲惨动人,描写一位少女爱上玩弄女性的罗伯特·洛弗拉斯,受骗后自杀身亡。以后,她的亲戚莫登上校愤而与洛弗拉斯决斗,杀死了他,为克娜丽莎报了仇。理查逊的小说故事曲折,心理描写细致生动,文字亲切感人,主题多为惩恶扬善,受到市民们的欢迎。菲尔丁(Henry Fielding,1707—1754)是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弃婴托姆·琼斯的故事》是英国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的写照,生活场面广阔,人物类型形形色色,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都得到反映。他也使用流浪汉小说的手法,但是又改变了传统模式,让主要人物生活于典型的环境之中,而不是仅仅在旅途上来展示其精神。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对于其后的英国小说家很有影响。同时,可以说他是一个过渡性的、承前启后的作家,他把浪漫主义与感伤主义的英国小说带进了现实主义的新阶段。
19世纪到20世纪,英国出现了一批“出色的小说家”,他们与法国、俄罗斯、北欧等国的小说家们一起,把欧洲小说艺术发展到了顶峰。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丰富,多部小说都享有盛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双城记》。《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写医生曼奈特因为揭露贵族罪行而被判刑,农民的小孩无辜地死于贵族的车轮之下,反映了贵族的横行霸道,同时小说还反映了法国大革命中攻克巴士底狱、革命人民严惩统治阶层的情形。但作者所讴歌的并不是革命精神,而是宽恕与自我牺牲,认为这是对付革命暴力的济世良方。同时,英国作家中,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的《名利场》,夏洛特·勃朗特(Charlotte Bront,1816—1855)的《简·爱》,爱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1818—1848)的《呼啸山庄》,盖斯凯尔夫人(Mrs.Gaskell)的《玛丽·巴顿》、《克兰福德》等小说,都深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进入20世纪,杰出的诗人与小说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的《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作品,坚持现实主义方法,批判社会现实中不合理的方面,同情社会下层与劳动者,成为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后期代表作品。
法国的小说在文艺复兴中也已经相当成熟,拉伯雷的《巨人传》在1532年前后陆续出版,创造出一个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巨人形象,庞大固埃不仅身体高大,并且是一个精神上的巨人,他反对教会与封建势力对于民众的压迫,主张个人有发财致富的权利,呼唤人身自由,享受爱情,追求知识与人生快乐。18世纪是法国小说的重要阶段,法国作家勒萨日(Alain René Lesage,1668—1747)的长篇小说《吉尔·布拉斯》的历史背景放在16—17世纪的西班牙,这正是环球海上航线开通之后,西班牙经济最为强劲的时代。小说描写青年吉尔·布拉斯流浪各地,见证了封建社会的溃败过程,政府官员腐败,贵族们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金钱腐蚀了整个社会。这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力作,这里明为写西班牙,其实暗中是在批判法国社会。启蒙主义者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也有一批宣传启蒙主义思想的小说问世,其余如法国伟大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的《巴黎圣母院》(1831)、《悲惨世界》(1845—1863)、《笑面人》(1869)、《九三年》(1874)等名作,气势磅礴,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极大地繁荣了法国的小说创作,提升了法国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1831年,法国作家司汤达(Stendhal,1783—1842)的长篇小说《红与黑》问世,红色象征革命,黑色象征宗教,小说以大革命后的法国社会为背景,描写贵族、宗教与新兴阶层之间复杂纷纭的斗争,肯定个人自由与奋斗精神,批判个人野心与贪欲,成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法国作家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1850)从1829年到1848年间,用20年的时间创作了总题为《人间喜剧》的系列小说,91部作品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即《风俗研究》、《哲理研究》与《分析研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风俗研究》。巴尔扎克是社会的书记官,他是从社会风俗的变化来研究社会的,特别是对于法国复辟王朝时期的风俗的研究,在91部作品中,描写复辟王朝时期的作品占到66部。《人间喜剧》中,最为重要的有以下作品:《舒昂党人》、《驴皮记》、《夏培上校》、《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幽谷百合》、《农民》、《贝姨》、《邦斯舅舅》等。巴尔扎克对现实主义文学有巨大贡献,他的作品以社会全景描绘的气势、典型的人物性格与环境、具体而详细的经济条件描写而超越以前的作家。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法国文坛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自然主义作家左拉(Emile Zola,1840—1902)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环境,从文学描写中得出某种科学的结论。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的写作从1868年开始,到1893年完成,共有20多部小说,展现了第二帝国时代法国社会的生活场景。以短篇小说为主要文体的作家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1850—1893)写下了350多篇中短篇小说,一些描写普法战争与小市民生活的名篇如《羊脂球》、《项链》等传遍世界,这对于短篇小说的文体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20世纪初期到中期,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等长篇小说代表着法国文学的不断开拓。同时,萨特、普鲁斯特等现代主义作家也为法国文学增加了光彩。
俄国文学真正走向世界是19世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震撼了欧洲文坛。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1866—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7)与《复活》(1889—1899)都是世界名著。其小说反映了俄国从农奴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化,原有的农村庄园经济被破坏,贵族被新生的资产阶级所取代,各种新思潮猛烈冲击沙俄专制制度的历史背景。托尔斯泰出身贵族,但对社会问题有相当深入的思考,他把种种社会矛盾反映到自己的作品中,同时他自己的世界观也充满了矛盾,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使他的作品中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戏剧创作
古代希腊的文学中最重要的形式有两种:史诗与悲剧。对于他们来说,这两种艺术形式同样重要,并且具有相同的意义,只不过是形式上稍有差异而已。史诗重格律,而且不必考虑时间,戏剧则正相反,最多不过是在一天之中完成。希腊人在某种程度上虽然尊崇史诗,却更为宠爱戏剧。正如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所说:
所以,能辨别悲剧优劣的人也能辨别史诗的优劣,因为悲剧具有史诗所具有的全部成分,而史诗则不具备有悲剧具有的全部成分。
如果从希腊的历史来看,戏剧的兴盛有其历史环境。公元前5世纪的伯里克利时代,希腊人在与波斯人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进入雅典城邦的黄金时期。农村中的酒神祭祀被搬到了城中,祭祀的表演以后演变为悲剧。希腊实行奴隶民主制度,悲剧成为了教育民众的手段,伯里克利时代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发放观剧津贴,建立了巨大的露天剧场,举行戏剧比赛等。这就使得希腊的悲剧与喜剧成为最受民众欢迎、发展最兴盛的文学形式。
将希腊戏剧推向高潮的是三大悲剧诗人,第一位是埃斯库罗斯(Aeschylos,约公元前525—前456),他获得过17次戏剧奖,传世悲剧有7部:《求援者》(公元前490年)、《波斯人》(公元前472年)、《七将攻忒拜》(公元前467年)、《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公元前465年)、《阿伽门农》(公元前458年)、《奠酒人》(公元前458年)、《复仇神》(公元前458年)。他的戏剧描写了氏族贵族专制时代向民主制度转化的历史过程,表达了诗人拥护民主制度的思想。其戏剧中人物形象崇高,主题鲜明,但戏剧结构较简单。
第二位是索福克勒斯(Sophoclēs,约公元前496—前406),人称“戏剧艺术的荷马”,是雅典民主制度鼎盛时代的剧作家。他的传世作品也是7部:《埃阿斯》(公元前442年)、《安提戈涅》(公元前441年)、《俄狄浦斯王》(公元前431年)、《埃勒克特拉》(公元前419年)、《特拉基斯少女》(公元前413年)、《菲罗克忒忒斯》(公元前409年)、《俄狄浦斯在科洛诺斯》(公元前401年)。由于他生逢盛世,所以早年作品充满阳刚之气,歌颂民主制度,但是在中年之后,城邦趋于衰落,他的戏剧中出现了反对僭主政治与专制制度的主题。他最优秀的剧作《俄狄浦斯王》是希腊悲剧中的代表作,故事曲折动人,该戏剧讲述了忒拜王拉伊奥斯从预言者口中得知,自己的儿子将会杀父娶母,于是派人将刚生下来的儿子俄狄浦斯抛弃。俄狄浦斯在科林斯王的宫殿中长大后,得知自己命运与未来后,逃往忒拜王国,并成为国王娶了前任国王的妻子。最终,俄狄浦斯王得知自己误杀的人正是自己的生身父亲,所娶的则是自己的生母。在不可知的命运的压迫下,俄狄浦斯刺瞎自己的双目,自愿放逐。该悲剧主题深沉,超越了希腊雅典一个城邦故事的范围,将人类对于命运的抗争作为主题,以人类自由与命运之间的对立为冲突,折射了希腊奴隶制度下的社会现实。
最后一位伟大的悲剧诗人是欧里庇得斯(Euripidēs,约公元前480—约前406),他是传世剧作最多的诗人,传世剧作包括17部悲剧与1部喜剧。其中较为出名的是:《美狄亚》(公元前431年)、《希波吕托斯》(公元前428年)、《特洛伊妇女》(公元前415年)、《伊菲格涅亚在陶洛人里》(公元前420年)、《奥瑞斯忒斯》(公元前408年)等。欧里庇得斯的大部分作品写于内战时期,充满了危机意识。他同情奴隶,曾经说过:“奴隶身上只有一件东西不够体面,这就是奴隶这个名称。”他的戏剧中反映家庭生活与妇女问题,极大地开拓了悲剧的表现范围。其作品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采用日常生活题材,改变了悲剧以国王或大英雄为主要人物的模式,使悲剧更加接近生活实际。
除了悲剧之外,希腊喜剧也具有自己的特色。著名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ēs,约公元前446—前385)传世的作品有11部,其中较有影响的是:《阿卡奈人》(公元前425年)、《骑士》(公元前424年)、《云》(公元前423年)、《马蜂》(公元前422年)、《鸟》(公元前414年)、《地母节妇女》(公元前410年)、《蛙》(公元前398年)等。阿里斯托芬的坟墓上刻有柏拉图为他题写的墓志铭:
美乐女神寻找一所不朽的宫殿,
她们终于发现了阿里斯托芬的灵府。
美乐女神所寻找的并不只是笑料,而是具有思想意义的喜剧,这种评价对于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应当是公平的。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与以后希腊化时代的喜剧完全不同,他的喜剧主题鲜明,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他是恩格斯所说的“有强烈倾向的诗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歌颂希腊民主制度,反对战争,《阿卡奈人》出现了反对战争的农民与拥护战争的将军厮打在一起的场景,结果是将军被痛打一顿后,不得不承认战争无益于国家,农民得意扬扬地打道回府。《骑士》中把统治者克勒翁变成了一个家奴,只会出卖讨好主人,具有强烈的政治讽刺性。
中世纪欧洲戏剧以宗教剧为主,奇迹剧与神秘剧占据了舞台,宣扬教义成了戏剧的主要内容,只有部分笑剧与市民阶层的生活现实有关。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戏剧的高峰,人文主义思想对于戏剧这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本身就是有利的,欧洲大陆的城市化在中世纪后期已经形成,市民阶层欣赏戏剧的要求为戏剧的新兴与复兴奠定了基础。英国的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就是应时代之要求而产生的伟大戏剧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现存37部戏剧、两首长诗与154首十四行诗,其中最著名的是所谓“四大悲剧”,即《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与《奥赛罗》。
作为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描写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因为父王被暗害,母后再嫁给杀死其父并且篡夺王位的叔父,王子肩负起复仇的重担。但不幸的是,他却迟疑不能行动。最后,当他实行复仇计划时,终因无法完成重任而毁灭。哈姆雷特以人文主义者形象而著称于世界舞台,是世界文学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后人往往把他作为迟疑不决而不能行动者的代表,虽然这种理解可能有不妥之处,但作为一种艺术形象给人如此之深刻的印象,正表现出莎士比亚对其性格刻画之有力。
《麦克白》的故事取材于苏格兰历史传说。该戏剧讲述了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功劳卓著,但是在妻子的鼓动下,竟然谋杀国王,企图自立为王,由于个人野心的膨胀,最终身败名裂。剧中谴责分裂阴谋与野心私欲,歌颂民族统一大业。《奥赛罗》的主人公是摩尔人出身的统帅,他屡立战功,赢得了威尼斯元老的女儿苔丝德蒙娜的爱情。但是奥赛罗在外出征战中,不幸听信恶人伊阿古的诽谤,误信妻子与副官凯西奥有私,竟然扼杀妻子。事情澄清以后,懊丧的奥赛罗把利剑刺入自己的胸膛。奥赛罗在世俗的看法中只是一个嫉妒的丈夫,其实这个形象的意义并非如此之简单。奥赛罗在真相大白之后对罗多维科说:
请你们在公文中老老实实照我本来的样子叙述,不要徇情回护,也不要恶意构陷;你们应当说我是一个在恋爱上不智也过于深情的人;一个不容易发生嫉妒的人,可是一旦被人煽动以后,就会糊涂到极点;一个像印度人一样糊涂的人,会把一颗比他整个部落所有的财产更贵重的珍珠随手抛弃;一个不惯于流妇人之泪的人,可是当他被感情征服的时候,也会像涌流着胶液的阿拉伯胶树一般两眼泛滥。
奥赛罗的鲁莽并不值得称赞,作者恰恰通过他的悲惨命运来歌颂真情与正义,揭露阴谋家的罪恶,赞美社会正义与纯洁的爱情。
莎士比亚的喜剧同样出色,在《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名作中,多数以男女情爱为主题,乐观诙谐,表达了一种人文主义的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精神。与其悲剧、喜剧一样,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也十分精彩,《查理二世》、《亨利四世》都是不可多得的名作。莎士比亚的历史剧重视人物性格刻画,英国君主在他的剧中走出历史,成为活生生的英国人,所以深受观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