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方文化概论
18136200000002

第2章 西方国家与民族概况(1)

西方文化的起源与历史

西方文化分布于不同的地域与国家,如果要真正了解西方,先要对这些国家与地区的自然环境、人种、民族与宗教信仰等状况进行研究,通晓其风土人情。《汉书》中说:“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自然环境与民俗风情,这是研究西方文化的前提与条件,是文化的物化形态的基本因素。

第一,历史上的西方文化主要分布在欧洲,所以我们重点介绍欧洲地区的地理环境与民族国家,特别是地中海与西欧地区。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曾经说过,“地理因素是中世纪欧洲跑到其他地区前面去的重要因素。其中之一是所处的有利位置”。无论我们是否认同这一观点,欧洲地理环境都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之一。我们将从这种文化分布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民族状况开始,追溯其历史,分析它的现代形态,目的在于对这种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第二,西方文化的现代形态中,西欧与北美地区是其核心,北美的美国与加拿大虽然位于美洲新大陆,但它们都曾经是欧洲的殖民地,其人口构成中欧洲移民占相当大的比例,它们的文化发展与欧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现代社会中,北美又成为西方世界的重要构成,这不仅仅是由于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欧洲相同,都是世界发达国家,同时也与它们有共同的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18世纪后期,美国独立之后,经济发展迅速,取代了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超级经济大国,成了西方世界的首领。美国的早期移民大多数来自欧洲,因而具有欧洲文化的传统,还融入了古老的美洲印第安文明、来自非洲的黑人文明、世界各国的移民所带来的各种传统。所有这些复杂的成分,共同形成了新大陆的文化创造,这种创造反过来又极大地丰富了西方文化的固有内容。所以西方文化研究中,除了对欧洲进行介绍之外,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自然也应当列入研究的范围。

第三,从历史主义观念来看,西方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扩张与变化。西方文化是从地中海地区的古代希腊罗马起源,但是在中世纪,西方文化中心转移到西欧,范围也得以扩大。西欧不是纯粹地理上的概念,地理学的西欧只包括英法等7国,我们所说的西欧是文化意义上的西欧,除了英法等地理学的西欧国家外,还包括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欧与南欧以及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这是一个大的西欧文化概念,也就是所谓的大西洋文化圈。

第四,由于欧洲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各国之间历史交往频繁。所以欧洲历史上就有相当多共同的社会组织,使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从罗马帝国开始,欧洲大多数地区就处于大一统的制度之下。以后虽然历经沧桑,欧洲建立了众多的民族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进程,但是彼此之间的联系却从未完全割断。近现代社会中,欧洲建立了多种经济、政治的共同组织,研究这些组织是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径。其中最重要的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成立于1949年4月4日,成立大会在华盛顿召开,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北约成立时有美国与西欧、北欧的16个国家,宗旨是“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联合努力”。近年来北约扩大,东欧地区各国陆续加入。欧洲联盟,最早是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于1965年4月8日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原来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等3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又称欧洲共同市场。1991年12月欧共体在荷兰通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于1993年11月1日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改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洲联盟的建立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欧洲联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均衡、持久进步,并通过实行共同防务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近年来,欧盟活动极为活跃,并且在积极扩大其组织。

除此之外,主要还有成立于1945年的欧洲委员会,成立于1948年的西欧联盟,成立于1951年的北欧理事会,成立于1964年的欧洲安全和合作组织,成立于1960年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等。这些组织使欧洲各国(有时也包括美国)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经济、政治、军事上都有相当密切的合作。这些组织虽然大多数只是欧洲的区域性组织,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中,由于西方经济政治的特殊地位,它们也对世界政治经济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这是我们研究西方文化时必须关注的。

第一节 欧洲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一、欧洲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组织

欧洲是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西方文明发源于欧洲并且在欧洲完成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进化,所以通常人们以欧洲来作为西方文明的原生地。

欧洲在西语中名为欧罗巴(Europe),是与亚洲连为一体的大陆。大约在中新世,由于地壳的运动,使得欧洲大陆与美洲之间断裂,纽芬兰与爱尔兰以北的地区,原本是与欧洲大陆和格陵兰联结在一起的,从这时开始分离,大西洋的出现隔断了旧大陆,形成了新大陆。

欧洲北濒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部是俄罗斯高寒地区的亚洲部分,欧洲虽然与亚洲大陆相连,但是有相对明显的划分标志。从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黑海、高加索山到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这条分界线将欧洲与亚洲分离开来。欧洲处在亚非两大洲的交通要道,是世界古代文明荟萃的地区。

从地理位置来看,欧洲在欧亚大陆的西部,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其最东的临界点是位于俄罗斯的极地乌拉尔山脉;最西点是属于葡萄牙的罗卡角;最北点是挪威的诺尔辰角;最南点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最北部是北极圈,北欧地区是世界上最北的地区之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挪威、瑞典与芬兰等国的一些地区已经进入北极圈。但是气候却并不是最寒冷的,因为北大西洋暖流给这一地区提供了相当大的热量。相对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来说,这里仍显得温暖,大西洋沿岸终年不结冰。只是由于受到极地气候影响,北欧与俄罗斯北方有极光现象,这里属于寒带气候。欧洲大部分地区是北温带,从最北的挪威的诺尔辰角,到最南边西班牙的马罗基岛,温度适宜,不过没有热带地区的国家与地区。

作为世界第四大洲,欧洲的土地总面积约有1016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俄罗斯),只比中国一个国家的面积稍大。欧洲土地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7%,人口总数在20世纪末尚不足10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2%,所以它的人均土地面积相对均衡,但并不具有太大的优势。这里地势较低,平均海拔高度只有300米,土地较平坦,平原面积大约占60%,而且都在海拔200米以下。土质大多为黑土,土地肥沃,西部欧洲遍布茂密的森林,东部则为平畴千里的草原,这为欧洲的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如果从历史地理学看,欧洲是自然环境变化不大的地区,古代欧洲西部与中部曾经有大面积的森林,东部有草原与森林互生地带,至今没有大的改变。特别是20世纪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之后,欧洲国家的重工业与污染源基本上迁出本土,工业结构得到重组,以环保型工业与科技开发为主,使得自然环境得到相当好的保护。

欧洲唯一的高山是阿尔卑斯山,平均高度不过3000米,长度也不过600公里。由于没有高山阻隔,欧洲陆路交通相当发达,从西欧到东欧的公路与铁路运输十分方便。对于一些重大的行动来说,阿尔卑斯山并不能真正形成阻碍。中世纪后期,意大利诗人但丁因政治原因流亡巴黎,曾经翻越阿尔卑斯山到意大利来策划反对佛罗伦萨当局的行动。拿破仑的军队也曾经翻越阿尔卑斯山,实行突袭,取得了决定性的军事胜利。

水上航运是欧洲最发达的交通方式之一,这里河流众多,水量充足,大多数河流都可以通航。最为突出的当然是海上运输,欧洲的海岸线曲折,沿海遍布众多的岛屿与半岛,整个欧洲土地其实约有1/3是半岛与海岛。它的总海岸线长度达37900公里,仅次于亚洲。但是它的每平方公里的平均海岸线长度却远超过亚洲,大约相当于亚洲的两倍还多。欧洲大约有62%的地区内陆距海的平均距离小于400公里,这也是世界各大洲中少见的,这意味着欧洲基本上没有绝对意义的内陆。这种地理环境为欧洲的航海提供了便利,欧洲人是世界上最早的航海民族之一。地中海与爱琴海从远古时代就有了发达的近海航行,小亚细亚与希腊人通过海上贸易互相接触,地中海成为欧洲古代商业经济的中心。欧洲人也较早地进行了远洋航行,15世纪之后,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成为横跨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航海家,发现了美洲,形成世界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地理大发现”,最终完成了环球航线的开通。其他的欧洲国家如荷兰也是习惯海上航行的重要民族,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欧洲自然地理所独具的条件,培育了欧洲文明的特色。海上贸易发达有利于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在社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西方文化中,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低。13世纪以德国商人为核心成立了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商人联盟——汉萨同盟(Hanse,或称汉萨联盟),其势力并不仅限于商业,而是深入到政治经济各方面,实力强大,足以对抗欧洲各国。1284年汉萨同盟与北欧国家挪威发生冲突,决定对挪威进行商业封锁,最后挪威政府被迫让步,以同意汉萨同盟的所有条件而告终。世界史上,类似商业联盟战胜国家政府的事例虽然也有,但像这样有世界影响的大事件实为罕见,它突出地表现了西方文化的特点。近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崛起,更是依赖于发达的工商业。商业联盟这样的组织能达到权势倾国,甚至迫使政府同意自己的条件,这在其他文化中是难以想象的。

发达的工商业贸易有助于城市化,特别是像交通便利的沿海国家意大利、英国等较早进入工业化。从中世纪后期起,欧洲以大庄园经济、手工业与商业的兴旺发达、城市自主等潮流引领了民族经济的飞跃。16世纪以后,欧洲积极发展资本主义,开通环球海上交通,进行海外殖民,成为世界经济发达地区。

二、三大文明系统

我们上文已经指出,欧洲文明历史悠久,它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文明系统:

其一是地中海文明系统。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是西方文化的起源地。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之间的海洋,位于欧亚非三大陆之间,交通位置极为重要。古代希腊人最早是以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为中心,创造了爱琴海文明。从公元前8世纪起,古代希腊城邦国家大批建立,雅典是其中文化最为发达的城邦之一。希腊人开拓了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成为西方古代文明中心。自公元前492年开始,地中海文明的希腊与东方帝国波斯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最后,实行城邦民主制度的希腊人战胜了君主专制的波斯帝国,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希腊人。战后,希腊文明进入历史发展的高峰,直到公元前4世纪前期才开始衰落。

意大利半岛上的罗马人在公元前6世纪创造了发达的罗马文明,罗马人军事力量强大,在征服了马其顿与希腊之后,于公元前2世纪中期,建立起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国是奴隶制的共和国,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繁荣之后,公元前30年,罗马改为元首政治,从共和国变为帝国。罗马帝国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和平发展,逐步衰落,分为东西罗马两个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欧洲蛮族入侵之中崩溃。罗马帝国时代,西方主要民族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已经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化共同点。罗马帝国分裂后,西罗马帝国的诸民族形成相近的文化传统,这一文化传统其实就是日后西方文化的根基。

中世纪之后,意大利以文艺复兴运动影响全欧。在欧洲的工业化中,意大利再次成为最早的工业化民族,并且向欧洲其他地区扩散,所以说,地中海地区一直在欧洲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

其二是西欧文明系统。文明与文化意义的西欧可以将地理学上的英、爱尔兰、法、比、荷、卢森堡等国与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德国、瑞士,南欧的希腊、意大利、梵蒂冈、西班牙、葡萄牙、马耳他、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摩纳哥、安道尔等国包括在内。主要是从阿尔卑斯山到比利牛斯山的东西方向,从多瑙河到斯维瓦河,再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南北方向,其范围包括了整个大西洋地区,这一地区有比较相近的人文、社会与生活习俗。大约从12世纪到16世纪前后,西方文明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了西欧地区,以西欧国家为中心,取代了地中海国家的领先地位,建立起大西洋文化,原地中海国家也逐渐融入大西洋文化。西欧地区气候相对温暖,交通便利,工业化之后与北美洲一起成为世界经济发达地区。

其三是东欧文明系统。欧亚大陆的东部地区,土地广阔。主要大国俄罗斯曾经在这里建立起沙俄大帝国的势力范围,俄罗斯的领土横跨欧亚两大洲,它的政治经济中心偏于国家西部的欧洲地区,东部是世界上最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属于亚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俄罗斯甚至扩充到中亚等地。东欧文明历史上曾经受到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基督教的东正教等在这里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文明的国家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巴尔干地区民族与阿尔巴尼亚等。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与东欧诸国历史渊源极深,但也有人认为,俄罗斯现在不应当属于东欧国家,而应当是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当然,这只是一种可供参考的说法。此外,关于乌克兰、白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应当归属于哪一个具体的文化系统,目前还没有完全固定的说法。

东欧是古代斯拉夫人的居住地,斯拉夫文明是这里的主要民族文明。斯拉夫文明分为三个主要支系:西斯拉夫人即波兰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他们居住于东部欧洲与西部欧洲交界的地区,主要是现在德国的易北河东、奥得河与维斯瓦河之间的地区。斯拉夫人国家古代实行农村公社制度,而且保持时间较久。有的斯拉夫民族经历了农奴制度,或是从氏族社会直接进入封建国家。西斯拉夫文化虽然以斯拉夫文化为主,但历史上受西欧文明的影响相当深。

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与乌克兰,他们主要居住于德涅斯特河东、第聂伯河以西、黑海以北的地区。东斯拉夫人以东正教为主要宗教,同时,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与东方文化有较深的渊源。在所有斯拉夫人中,东斯拉夫人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相对较少,直到近代以后,与西欧之间的联系才密切起来。

南部斯拉夫人包括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和马其顿等民族。南斯拉夫人同样与希腊罗马文化有密切关系,他们经历了神圣罗马帝国、拜占庭与奥斯曼帝国等多种统治与侵略,所以富于反抗,民族性格坚强。但巴尔干半岛集聚了众多的不同宗教信仰与历史传统的民族,相互间的冲突经常引起世界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帝国崩溃之后,中世纪欧洲各国之间的交往相当频繁,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很大,原来的地中海文明诸国逐渐与西欧国家合在一起。宗教改革之后,启蒙主义等各种思潮不断从西欧向东扩散,东欧各国受到极大影响。进入近代社会,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东欧与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相当多的东欧民族受到大西洋文化的影响,已经逐步融入其中。

了解欧洲国家的自然与历史状况,就可以深入理解其文化特性的形成与来源。由于欧洲有大致相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基本相同的文化特性,包括共同的宗教信仰、相近的民族与人种、类似的生活习俗等方面。深谙西方文明特性的中国学者严复就曾经说过:

不惮艰险而乐以从军走海上者,欧洲之民,大抵如此。而图敦、日耳曼之种犹然。此其与中国所甚异而绝不同者也。欧罗巴能雄视五洲以此。支那常恐为其所逼而终不足自存者,其端亦在此。

这种说法虽然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对于了解欧洲文化特性也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世界各地都有海洋,各国沿海也都有渔民。但是以海上商业贸易为主要经营,开辟环球航线的民族并不多,欧洲民族在这一方面所起的历史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历史事实。但是也无可讳言,进行海外扩张,开拓殖民地,也是从古希腊就开始的一个传统。

同时也要看到,欧洲各国的文明系统又各有不同,特别是由于宗教流派、民族传统与性格、社会生产与经济形态等差异的存在,各国的文化系统又可谓各有特色。如果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决定一个民族文化特性的并不完全在于其自然与人文环境,而主要是其社会生产方式与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特性,西方文化当然也不例外。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发展中取得先进地位,归根结底是由于它的工业化社会生产,它较早地发展了资本主义。这样才可能使它能够掠夺世界各殖民地国家,积累财富,成为发达国家,这是我们研究西方的认识前提。

三、欧洲国家的种族和民族

欧洲人的种族主要是白种人,也就是欧罗巴或称为高加索人种。他们骨骼比较高大,最突出的特征是头颅形状前后狭长,与亚洲人的扁平形、非洲人的圆形不同,肤色多数较浅。这一人种一般头发柔软,多为黄、灰色,高鼻深目,口形扁,嘴唇平,低颧骨,面庞较窄,体毛多。但是如同其他种族一样,这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种族。欧洲历史久远,早自旧石器时代起,就有无数古代民族在这里生活。在比利时、法国和德国都有古代人类遗迹发现,德国海德堡人是大约五十万年前的古人类,这证明欧洲是古人类居住地。19世纪在欧洲相当多的地区发现了尼安德特人的遗骨,这一人种大约生活于7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晚期。

一般来说,欧洲人的种族分布于4个大的区域:(1)大西洋人,主要位于西欧或欧洲西北部;(2)地中海人,主要位于地中海区域或是欧洲西南部;(3)白海人,主要位于欧洲东北部接近北冰洋的地区;(4)高加索人,主要分布于欧洲东南部与俄罗斯。不同人种在肤色、头发、身材与五官方面都有区别,也有语言文化与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其发展趋势是从西向东,从北向南,人种肤色加深。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相当复杂,主要是与北方日照时间相对少等因素有关。另外,东方的亚洲蒙古人种与南方具有非洲人种特征的人,以及与西方人种间的相互通婚,造成了人种的差异,也是一个原因。具体来说:

(1)大西洋人,即从大西洋到波罗的海地区的北欧人与西欧国家民族,外形特征比较突出,身材高大,肤色白,碧眼金发,体毛多而密。这些人以英法德荷等国居民为主,他们多数是日耳曼民族与罗曼语民族。

(2)地中海人,西班牙、葡萄牙、法国与意大利南部的人是所谓地中海人,他们的主要特征是眼睛已经变成深色,头发与皮肤等颜色也较深。头发是卷曲或是有波纹。他们的身材在中等以上。头颅形状仍然是欧洲人所共有的前后较长的特点,面庞不宽,鼻子高而突出。这一人种主要分布于法国南部、意大利与西班牙。另外,葡萄牙人也应属于此类,但相对来说,肤色显得深,具有尼格罗人种的一些人体特点。

(3)白海人,即所谓白海—波罗的海人,包括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卡累利阿、维普斯、一些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地区。他们身材比波罗的海以西的人显得较矮,其骨骼粗大,身体显得更为结实,脸庞宽,肤色也显得较深一些。

(4)高加索人,也称为巴尔干—高加索人,他们分布于巴尔干半岛、奥地利南部、高加索地区、意大利南部与希腊北部地区,与地中海人相似,只是面庞宽一些,头颅形状则显得短,鼻子中部高。

欧洲人的种族其实相当复杂多样,此处只能进行最简要的划分。相当多的国家中,主要民族其实都是多种族混融而成。同时,每一个国家中几乎都有各种民族与种族,特别是中部欧洲的一些国家,其人种混杂现象十分严重,例如德国、奥地利、捷克、波兰、乌克兰、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等国家都具有多种种族。这些种族长期共同生活,互相通婚,种族特征已经不明显,也有人将这些国家地区的人称为阿尔卑斯人或中欧人。

必须说明的是,种族与民族问题在欧洲如同在世界各地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回避这种现象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欧洲的各个种族与各个民族共同为欧洲的进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都是欧洲的主人。任何种族歧视都是不公平的,只有坚持种族平等,才会有欧洲的繁荣。

欧洲人种虽然数量比较多,但是欧洲民族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较,并不算太复杂。欧洲共有160多个民族,只有俄罗斯人是欧洲的人口巨人,拥有1亿以上的人口。另有13个民族是千万人以上的,即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乌克兰、波兰、西班牙、葡萄牙、罗马尼亚、匈牙利、荷兰、捷克与希腊。其余的欧洲民族中,有50个是超过1万人的。

欧洲的国家与民族分布中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所谓民族国家,就是以独立的民族为主体建立的国家。这是近代欧洲历史所形成的特点。欧洲民族国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原罗马帝国的各个行省与殖民地的人民取得独立,原来没有被罗马人所征服的一些民族即所谓的蛮族们也纷纷建立封建国家。这一时期其实已经产生了封建民族国家的雏形。进入近代社会之后,欧洲主要的封建民族国家开始建立。19世纪之后,西欧首先成立了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这种民族国家的思潮影响到世界其他地区。但是,所谓民族国家并不是绝对的,没有一个国家是绝对由一个民族组成的,即使最纯粹的民族国家也是多民族的。相对来说,东部欧洲国家中,民族更为多样。

但是不可否认,欧洲国家民族相对单纯,有的国家中,某一民族可能占到全国人口的90%以上甚至更高。希腊、葡萄牙、冰岛、丹麦、爱尔兰、德国、匈牙利等国就是这种以一个民族为主的国家。但多数国家并非如此,其中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主要民族占到国家人口的多数甚至达到80%以上,包括法国、芬兰、罗马尼亚。第二类国家中,没有一个单一民族人口能达到80%以上,特别是在英国和西班牙这样的国家中。其余一些国家,根本谈不到以某一民族为主,瑞士、荷兰、比利时等国,没一个民族能被看成是主要民族。所以在这些国家中民族主义不易于培养,排外情绪也不太强烈。此外,还有民族较多的俄罗斯与原南斯拉夫等国,虽然经历了变化,但是俄罗斯的民族仍然将近一百个,不但在欧洲,在世界上也是民族较多的国家。

四、主要语种与语系

公元前1000年前后,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Phéniciens)发明字母,向各国传播,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欧洲各国的语言逐渐走上以拼音文字为主的道路。这是欧洲语言文字的重要特点之一,这里是世界上拼音文字最普及的地区。古代希腊创造的希腊文字是一种把字母与元音对应起来的发达文字,在地中海地区曾经普遍使用,直至今日,作为西方古代文字,仍然是学习的重要内容。罗马帝国时代,拉丁文成为西方统一的语言文字,是西方历史上的“书同文”。在封建社会中,欧洲各民族基本上采用拉丁文。现在世界上以拉丁文为基础的字母表共有70多个,其中30多个是欧洲语言所使用的。可以说,欧洲是拉丁文的故乡,各种拼音文字是这里的主体文字。

乔治·让(Georges Jean)这样评价世界文字的地理分布:

采用拉丁字母书写的语言非常之多,分属不同语系。使用拉丁字母的地区,分布也最广。拉丁字母的历史中心在西欧,但是它扩展至南北美洲、大洋洲和整个南半球。它和阿拉伯文字争夺北非,通过土耳其和前苏联各共和国,闯进了亚洲,在那里占领了一些据点。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拉丁字母的人,总数约为9.62亿(按照惯例,不区分会书写和不会书写的人)。希腊字母和从它派生出来的斯拉夫字母(西里尔字母),主要通行于中欧和东欧,约有2亿人使用……

文字的地理分布不像语言那样复杂。在历史上,文字的民族主义可能远不及语言的民族主义强烈。尤其在近一个世纪,使用拉丁字母的地区大幅扩张,俨然拼音文字的主流。

除了汉字之外,拉丁文字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文字。

欧洲语言有5个语系,即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高加索语系、阿尔泰语系与闪含语系。

(1)印欧语系是世界最古老的大语系,它包括三个大的语种与三种单独的语言。这三种单独的语言是希腊语、阿尔巴尼亚语和克尔特语,这三种语言都是古代语言保存下来并仍在使用的语种。希腊人的语言文字曾经是欧洲最重要的语言,但是很早就被拉丁文所取代,拉丁文字是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希腊语言文字是欧洲语言的母体,包括斯拉夫语言文字也都借鉴了希腊文。但是多数国家早已经不使用希腊语,当代仍然在使用希腊语的人口大约有1千万。而阿尔巴尼亚语是古代色雷斯语遗留下来的,这种语言早已经灭亡,只有阿尔巴尼亚仍然在使用经过拉丁语与希腊语作用后的这种古代语言。克尔特语即是古代的高卢人所使用的语言。

三种大的语种即日耳曼语、罗曼语和斯拉夫语。

日耳曼语分布于北欧、中欧与大不列颠地区,西部与北部日耳曼语还有一些不同。西欧主要是荷兰、英格兰、苏格兰、奥尔斯特、弗里斯、佛拉芒、阿尔萨斯、卢森堡、奥地利、德意志和说德语的瑞士人。北欧的一些民族如丹麦、挪威、瑞典、冰岛等地使用的语言同为日耳曼语,但与西欧是不同的。日耳曼语使用人口约为2亿,约占欧洲人口的1/3强,次于斯拉夫的俄罗斯语。

罗曼语分为两大语种,一是西罗曼语,在西欧与南欧国家中通用,包括法兰西、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瓦隆、加泰隆、列托罗曼、卢森堡、科西嘉等国家与地区的民族。另一种是东罗曼语,主要是东欧国家,包括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塞尔维亚与马其顿的阿罗蒙人,人数不多。罗曼语的民族人口总数不足2亿人,略少于日耳曼语,大约也占欧洲人口的1/3略强。

斯拉夫语是东欧与东南欧国家的语言,主要有东斯拉夫语、西斯拉夫语与南斯拉夫语。东斯拉夫语分布于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说西斯拉夫语的民族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南斯拉夫语则使用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波斯尼亚等巴尔干地区。

印欧语系的民族占了欧洲民族的大多数,大约有近5亿人口使用印欧语系,占到欧洲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印欧语系在世界古代语言中是极有影响的,18世纪比较语言学的重大发现即是古代印度的梵语与古代欧洲的希腊语是同源的,推测是由于雅利安人的南迁,使得这一语系从欧洲流传到亚洲的印度,这一发现揭开了世界文明交流史上的秘密,印欧语系也因此得名。

(2)乌拉尔语系的主要民族是匈牙利人、芬兰人、爱沙尼亚人等,除了这些国家之外,欧洲历史变迁中,一些散居于不同国家的民族也属于这一语系。首先是匈牙利人,即所谓的“马扎尔人”(Magyar),他们是典型的欧亚人种混合型。据有的学者考证:

Magyar人的祖先曾居住在乌拉尔山脉,和伏尔加—卡玛—奥卡河流域的森林地带;他们与西西伯利亚鄂毕河流域的Vogul人和Ostiak人,在语言上有亲缘关系。由于某种不见诸记载的原因,使他们迁徙到南方的草原地带。在9世纪时,Magyar人和一些突厥部落,在黑海北岸结成了一个名为On-Ogur(突厥语“十箭”)的部落联盟,这个名字被邻近的斯拉夫人讹读为Vengr,而其谐音即是今天世人皆知的Hungary。

……据欧洲的历史记载,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Magyar人仍以其游牧部落的快速袭击能力骚扰西欧各国,并曾引起西欧地区的一片恐慌。但是在953年,他们在巴伐利亚地区被日耳曼人决定性地击败,此后他们便退守家园,开始农耕生产,并皈依基督教,从而在文化和意识上开始转化为欧洲居民的一部分。

匈牙利民族历史上经历了多种苦难,以后又曾经被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所征服,并且经历了德意志人的大移民,16世纪之后基本上被奥匈帝国所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为德国法西斯所占领,经历了多民族与帝国的侵略。所以匈牙利人语言复杂,其语言属于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乌戈尔语,人民流散于东欧罗马尼亚、捷克等国家,仍使用其语言。

萨阿米人是分布于芬兰、挪威和瑞典等国家的民族,他们居住地偏北,也属于乌拉尔语系。俄罗斯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属于这一语系,如莫尔德瓦人、卡莱利阿人、科米人、乌德穆尔特人等。

乌拉尔语系总人口大约为2000万。

(3)阿尔泰语系主要居民是土耳其人,除了土耳其之外,他们也生活于东欧国家中。另外还有加告兹人、鞑靼人、巴尔基尔人、楚瓦什人等,他们的人数在欧洲大约为300万人。

(4)高加索语系民族生活在俄罗斯的北高加索地区,这是一个从古代起就居住着多个民族的地区,其中如印古什人、车臣人、阿迪盖人、切尔克斯人、卡巴尔达人等,还有达格斯坦自治共和国的阿瓦尔人、列兹金人等。

(5)闪含语系起源地不在欧洲,它来自于亚洲。目前在欧洲的民族中,马耳他岛上的马耳他人,分布在东欧的犹太人都属于闪含语系。但他们两个民族的语言又有所不同,马耳他人的语言近似于阿拉伯语的一种小方言。而犹太人的语言是希伯来语,属于闪含语。欧洲语言分布的总体特征是通用语言较多,如印欧语系的德语、英语、法语等都是世界多民族共用的语言,美国与加拿大都在使用这些语言,欧洲许多国家也在通用这些语言。另外,双语或是多语现象较为常见,在俄罗斯各共和国民族语言与公共语言俄语通用,东欧国家中以第二语言为俄语的民族也相当多。此外,欧洲各国之间交通便利,共同的宗教,共同的历史文化基础,使得欧洲居民通晓多种语言者较多,如马耳他规定的官方语言是马耳他语与英语,其实意大利语在这个国家中相当普及。

生活在欧洲多个民族交界地区的人们更是多种语言并用,例如具有独特文化传统的巴斯克人会说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欧洲的历史与现实使得多种语言之间的交叉使用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这也是欧洲文明的一个特色。

五、欧洲国家的主要宗教及其分布

基督教是欧洲最重要的宗教,它在欧洲的分布与欧洲历史和宗教历史都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国家政治与语言体系有一定联系。

西欧与西南欧洲是天主教的根据地,意大利罗马在历史上是天主教的中心,教廷就设在梵蒂冈。西班牙、葡萄牙、法兰西与瓦隆人都是天主教徒,他们都属罗曼语系。除此之外,奥地利人与部分德意志人、荷兰人与佛拉芒人、卡森堡人也都是天主教徒,他们属于日耳曼语系。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以及一部分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他们虽然是斯拉夫语系的民族,并且生活地区与东正教徒们交错在一起,但他们仍然坚持信仰天主教。匈牙利人、巴斯克人与爱尔兰人也都是天主教徒,最有意思的是,马耳他人虽然从语系上属于阿拉伯语,但是他们是天主教徒。

德国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新教的大本营,大多数德国人是信仰新教的,路德派是其主要教派。1517年德国教士马丁·路德领导德国人进行宗教改革,成为基督教历史上最重要的革命。德国新教成立以后,传播到欧洲各地。现代欧洲国家中,拉脱维亚人和爱沙尼亚人受到其影响,信仰新教的路德派,而荷兰人与瑞士人中则以加尔文派较多。英格兰人以英国国教即圣公会为主要宗教。新教分布的主要地区是在中欧、北欧与不列颠地区,包括瑞典人、冰岛人、丹麦人、挪威人与苏格兰人等大多数是新教徒。从这里也可以看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与工业化一样,是西方历史文化的一次重要改革。

基督教中的第三大势力是东正教,这是盛行于东欧与巴尔干半岛的宗教。1054年基督教分为了东西两派。西方基督教供奉罗马教皇,它的地区主要是拉丁语国家。而东正教则是由拜占庭所控制。东正教使用希腊语或是本民族语言,所以被称为希腊正教。16世纪末期,莫斯科主教宣布脱离君士坦丁堡的控制,独立为俄罗斯正教,使用古斯拉夫语言。从此之后,东正教的其他一些国家也相继独立,其中以东斯拉夫人最多,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多数信仰东正教。南斯拉夫人包括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保加利亚人、希腊人、罗马尼亚人、摩尔多瓦人等也都是东正教徒。

欧洲的第二大宗教是伊斯兰教,但是民族分布较散。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是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土耳其属于亚洲,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但有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分散居住在东南欧的一些国家之中。

俄罗斯境内的伊斯兰教民族集中于北高加索地区与伏尔加河流域,如鞑靼人、巴什基尔人、车臣人、印古什人、阿维盖人等,他们大多数是阿尔泰语系的民族。近年来,这些民族由于与俄罗斯主要宗教东正教之间的信仰不同所引起的冲突正在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