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窥《道德经》
18063600000048

第48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远离门户,才能领悟天下的至理;不惑于世俗,才能把握大道的真谛。失于内修,而求道于外,无异于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其结果一定是迷失本性,失道失德。因此,圣人洞悉世情,而不必远涉他乡;明察秋毫,而不必莅临现场;善利万物,而不必亲自施为。

“道”是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守的普遍真理。对“道”的理解和感悟,应当是归纳性的,是收敛的,从万物到三,三到二,二到一,一到无。把“道”融入世界观,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才能真正的得道。

而“术”是“道”的具体应用,因涉及事物的种类、性质,以及“阴”、“阳”因子相互作用的维度和程度的不同而千变万化。“术”可以被掌握,例如:在某些专业领域,通过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就可以形成一定的专长。对于“术”的把握和运用,一般是发散性的,知识领悟的越深,经验积累的越多,就越有利于“术”的发挥。但是,如果过多的执着于“术”,把精力都耗费在细枝末节上,就会影响对整体局势的判断,进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所以,圣人之治,靠得不是“术”,不是个人的智慧和技能,而是“道”,是对天道的领悟和把握,是对物性的尊重和促进,推动整个社会体系顺道而行,和谐发展。

圣人的“不出户”,“不窥牖”,不好远行,不欲多见,不擅亲为等做法,正是“遵道而贵德”的体现。其无为之治,就是:以百姓的意愿为制定决策的依据,以百姓的利益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使百姓在和谐有序的环境中,在自然规律的支配下生产和生活,使社会协调一致,达到“民莫之令而自均”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