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窥《道德经》
18063600000043

第43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惟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负:《说文》释,恃也。从人守貝,有所恃也。一曰受貸不償。冲:涌繇也。涌,上涌也。搖,旁搖也。凡用沖虛字者,皆盅之假借。不谷:(1)不得养;不得相养。(2)不长五谷。强梁:强横。父:矩也。家長率教者。

大道是万物之母,是一切事物的根源。“一”是构成事物的基本粒子,或者称作基因,它决定了事物的本质。同时,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阴”和“阳”这两种作用力的影响。“阴”和“阳”相互平衡时,事物处于稳定的状态。如果“阴”“阳”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事物的性态就会发生变化,生成新的事物。新旧更迭,由简入繁,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世界即由此而构成。

“阴”和“阳”既是相克的,又是相生的。符合一定的条件,“阴”和“阳”就会相互转化或者融合。例如:白天的尽头是黑夜,夜晚过去又是黎明;又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此,要辩证、发展地看问题,而不要片面、僵化地看问题。对待任何事物,都应当考虑正、反两方面的因素,同时,还要兼顾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相关事物的属性、来历、和发展变化的趋势。

人们都不喜欢处于弱势,例如:“孤”、“寡”,和“不谷”,也就是身单势孤,有付出却没有回报的状态。而侯王却以之作为对自己的称谓,目的就是借以提醒自己:如果不修德,不注重民生,贪图享乐和安逸,就会失去民心。而民心如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侯王就会陷入政令不通,众叛亲离的境地。所以,损失和增益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就像人们常说的:做事情过于强势,以强凌弱,最终肯定不会有好下场。圣人一再地强调:“果而勿强”,“不道早已”,就是这个道理。

第39,40,41章分别讲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从万物的起源到大道发生作用的形式,可以概括为“德”的“三性”:“得一”,“阴阳”,“善待且成”。进而引申至道德的社会化意义:侯王若能优待百姓,协调阴阳,勤而行之,则对于全天下来说,无疑是一件安贞、吉祥的事。第42章是对以上三章的强调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