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窥《道德经》
18063600000042

第42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昧:《说文》释,昧爽,且明也,且明者,将明未全明也。一曰闇也。闇者,闭门也。闭门则光不明。颣:丝上的结,不平的意思。辱:耻也。仪礼注曰。以白造缁曰辱。偷:苟且,马虎。隅:陬也。陬,角也。贷:施也。谓我施人曰贷也。

大道有其抽象性和实践性,难以被简单地、直观地了解。所以,不同的人,对大道的看法、态度和行为也各不相同。

上士善者,对“道”和“德”有深刻理解和体会,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对大道的追求和对德行的修养,表现为:“勤而行之”,“久而不失其所”;

有的人,虽然知晓一些“道生德畜”的规律,但不能持之以恒地参道、悟道,也不能充分地实践和应用大道,就很难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大道,感觉大道时存时亡,捉摸不定;

还有一些对大道一无所知的人,会觉得大道是大而不当,虚无缥缈的东西,并对遵循大道的行为给予嘲笑和讥讽。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大道就不能普遍地反映出世界的多样性,就失去了它的客观性,也就不成其为大道了。

于是圣人建言:君子应做到明晓大道,尽管有时会貌似愚昧,不谙世事;修持精进,尽管有时会貌似退步;平易安静,尽管有时会貌似琐碎繁杂。虚怀若谷,总是处在相对弱和低的位置;坦率诚恳,随时欢迎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和弊病。发现自己的不足,就依据大道进行调整和改善;不彰显,不夸耀,实施德行像偷偷摸摸一样;纯真单一,对名利不沾不惹,对大道不离不弃。

举例来说:大方无隅,真正宽广宏大的领域,别人看不到它的边际和棱角;大器晚成,真正庄重精美的器物,要经过很长时间锻炼、琢磨才能完成;大音希声:真正气势恢宏的音乐,没有频繁密集的发音;大象无形:真正崇高壮丽的境界,不拘泥于外形和格局。同样地,大道无名,寻常人很难窥探到它的门径,更不用说得到它的精髓了。只有在亲身实践,不断累积的过程中,才能逐渐领悟它,掌握它,最终才能融会贯通,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