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窥《道德经》
18063600000010

第10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反之,则应该看到:

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不顾现实条件,过度地开发和负荷,就会给身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也就是所谓的“过犹不及”。

例如:手拿容器往里加水,如果加满了还不停止,水就会溅溢出来;锻造武器以使它更加锋利,如果掌握不好分寸和火候,就会使武器断裂,成为废品。同样的,人们耗费心力聚集了满堂满室的财富,到最终毕竟要撒手而去;因富贵而产生骄堕之气,则可能会招来无妄之灾。

所以说,把该做的事情做完,就及时地离身而去,才是符合天道的行为。

“持而盈之”、“揣而锐之”实际上与人们日常的行为习惯是一致的,而“金玉满堂”、“富贵而骄”也是大多数人在实际生活当中所努力追求的目标。这一点,与第77章所讲的“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相呼应,指出:“人之道”,即人们的大多数情感反应和思维惯性,与“损有馀而补不足”的“天之道”,是截然不同的。

使个人的行为符合天道的过程,就是“道”、“德”修养的过程。即:“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其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发挥自我本性的时候,要多克制一些;履行公共责任的时候,要多担当一些。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功遂身退,天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