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雨滴的声音
1802700000029

第29章 盲聋哑的人 玄沙师备

师有时垂语曰:“诸方老宿尽道接物利生,且问汝只如盲聋哑三种病人,汝作么生接?若拈槌竖拂,他眼且不见;共他说话,耳又不闻,口复哑。若接不得,佛法尽无灵验时。”

《景德传灯录》卷十八页三四八

【白话新唱】

玄沙师备说:“各大道场的老前辈都说要广度众生,我且问他们:盲聋哑这三种人要怎么去度化?你拈槌竖拂,他眼睛看不见:你与他说话,他耳朵听不见,嘴巴也不能说话。如果这三种人不能接引,佛法还有什么用呢?”

【分析与鉴赏】

如果你以为玄沙师备所说的三种病人是指盲聋哑,那就错得离谱了。

不是的!凡是未悟的人,都是盲聋哑。

大道常在目前,但是人们有眼如盲。

有情与无情,从白天到黑夜,说法无间断,但是人们有耳若聋。

嘴巴一开口说话,道就不见了,所谓“说似一物即不中”、“开口便错”,就是有口如哑了。

修行是一种身心进化的历程,身心平衡的人才容易向前迈进。身心不平衡的人,光是耗费在修理身心这部机器恢复正常状况上,就需要相当的功夫了。

看了这么多古代祖师的修行历程,有时不免令我对现代人的修行抱着较为悲观的态度。古德如此勤苦精进,可以跃过龙门的尚且百不得一二;现代人声色诱惑这么多,令人分神的外务、信息一大堆,又缺少古人那种献身的情怀,唉!地藏菩萨,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可是啊,如果地狱始终爆满呢?

做永远的菩萨。

大乘佛教的菩萨道强调“修而不证,忍而不随”,否则高度进化的灵魂都跳离这个时空了,留下来的迷途羔羊更加没有回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