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统照传略
王统照(1897—1957),1918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英文系,同年在《妇女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纪念》。1921年初,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在北京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大学毕业,曾担任大学讲师和中学教员。1922年发表五四以来最早的白话长篇小说《一叶》,次年又写出《黄昏》。这两部小说均以反封建为主旨。此后长期在上海、青岛等地从事文学活动。
1933年长篇小说《山雨》问世。这部标志着现实主义新发展的代表作,反映了北方农村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军阀重重压榨下经济急剧崩溃的现实。因作品暴露了社会黑暗,次年被当局查禁。作者也被迫离沪,自费赴欧洲考察古代文学和艺术,期间写了长诗《九月风》和《欧游散记》等。1935年回国后,曾担任《文学》月刊主编辑。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音专、暨南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在开明书店作编辑。1945年返青岛,翌年执教于山东大学。1947年为抗议国民党当局暗杀闻一多和镇压学生运动,愤然辞职。解放后,历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省文化局局长,民盟济南委员会主任等。出版了文艺随笔集《炉边文谈》,诗歌《鹊华小集》和《王统照短篇小说选》等。1957年病逝于济南。
怀王统照
李健吾
上海还没有完全沦陷的时候,能够在一起谈天的朋友已经不多了,形势也一天比一天紧张,心里全不很安定。在这有限的几位可以无所不谈的朋友之中,王统照年事最高,和我的相识也最早,掐指算来,二十多个年头了。我那时还在厂甸附属中学读书,班上有几位同学如蹇先艾,朱大丹等等,很早就都喜欢舞文弄墨,办了一个《爝火》周刊,附在景爸的《国风日报》出版,后来似乎还单独发刊了几期,那时候正是鲁迅如日之响午,徐志摩方从英伦回来。我们请鲁迅到学校演说过一次,记得那次是在大礼堂,同学全来听了,我们几个人正忙着做笔记。鲁迅因为在师范大学教书,所以我们拜托先生们(大都是师范大学毕业生)去请,也还不太困难。
因为我们各自童心很重,又都始终走着正轨上学的路子,以后就再也没有和这位流浪四方(我们当时不懂什么叫做政治的把戏)的大文豪发生实际因缘。徐志摩和我们就比较往还多了,他住在石虎胡同松坡图书馆,蹇先艾的叔父是馆长,所以不似蹇先艾和他那样熟,朱大丹和我却也分了一些拜识的光荣。徐志摩到我们教室讲演过,是他回国第一次讲演,事后他埋怨蹇先艾,连一杯开水也不知道倒给他这位诗人留学生喝。
但是他很喜欢我们这几个没有礼貌的冒失鬼,后来他在《晨报》办副刊和诗刊,就常常约我们这几个不成熟的小朋友投稿子骗钱。我说骗钱,并不是说以后卖文章就不叫骗钱,我就一直没有长进,活到四十岁,还得仗着写文章过日子。可是钱呀,在我们几个中学生看起来,真有了不起的重要呵。蹇先艾住在大门道一间小小门房,和师陀在沦陷期间住的那间白俄房子不相上下,父亲早已去世,生母的身份不高,是我最敬佩的一个勤慎的苦同学。我在高小念书的时候,父亲在遥远的地方遇刺,家里穷得不可收拾,和母亲姐姐住在靠近南下洼子一家会馆,一个月仰仗二十块钱利钱过活,本钱是父亲的朋友捐的。朱大丹比我们两个人家境优些,所以也就写得不多,而且天分高,英文好,不等毕业就考进了交大。蹇先艾和我能够骗到一点文章钱,回到家里觉得分外体面,好像这就是一种表白:“妈!你看!我会赚钱了!”
让我赶快收住野马。我这个人不大喜欢流眼泪,因为写到前面那一句话,我觉得我要流眼泪了。那是神圣的,我不要丢人。让我掉转笔头来说王统照。大概是徐志摩回南边去了,《晨报》的《文学旬刊》就交给王统照接编。他那时候似乎在中国大学读书,写长篇小说,也翻译东西,后来胡适还因为他翻译错了写文章骂他,话很刻薄。我相信胡适如今一定很后悔,因为他有时候感情旺盛,专爱骂不属他那一体系的年轻人,并不公平,譬如说,他捧伍光建的翻译,捧上了九十九天,可是天晓得伍光建后来造了多少冤孽。商务印书馆是卖名子的书店,还一直当食粮送给中学生做英文课外书读,真是害死了人。
尽管胡适骂王统照,我们这几个穷中学生爱他,他自己是大学生,没有架子,人老实,却又极其诚恳,他写得最坏的东西也永远不违背他的良心,他永远表里如一。他没有浮光,可是向山东人要浮光,应当埋怨自己不懂土地性。找一个现代人和他相似的,或者文字,或者为人,我想到的也就是叶圣陶,奇怪的是,叶圣陶是江南人,我前面说的那个“土地性”失了依据。在文学里面追寻科学,真是一件困人的事。对了,朱自清也相似,然而朱自清又是山明水秀的江南人。不过,相似不就是相同;请看王统照的文字藏着怎样一股拙劲儿。他们三位或者是我的老师,或者是我的相知,全是前辈,全是没有言语可以形容的天下第一大好人。
《文学旬刊》常常刊登我的小把戏,似乎这位山东佬看中了我这个山西醋坛子,叫我心里只有感激。我那时候常常跟着陈大悲演戏,也学着写剧本,有一回写了一出两幕剧,完全不成东西,我斗胆寄给他看。忽然有一天黄昏,会馆里来了一位不高不低不胖不瘦的先生,开口就问这里有没有我这么一个学生。原来就是如雷灌耳的王统照。他坐在我那间大房子,和我谈戏,谈文学,鼓励我,说我有一天会有出息,戏不好,可也不要灰心,寄给《东方杂志》试试看。天黑了,妈端了两碟子菜出来,叫我陪王先生吃饭。妈新蒸出来的热馒头,又香又甜,妈的馒头是有名的。
王统照吃饱了。我真担心他吃不饱。我多感激这个可亲可敬的人物啊。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唉,过去了十年。我们久已失却音信,忽然又在上海重逢。
他还记得那年在会馆吃妈做的馒头……原谅我,眼泪又流下来了。我这个人好似铁石心肠,一提到死了的妈眼泪就止不住流下来,我不写了,那是很可怜的,一个没有了妈的四十岁的中年人。
王统照在沦陷之前,短时期编过《七月》,我大约也投过稿子,后来上海沦陷了,他隐姓埋名,把家搬到吕班路一个白俄人家,名字改成了王恂如,除去我们几位知交,简直没有人会想到他在上海。我们从来不向外人谈起这位隐君子。到了三十三年冬,他觉得上海的生活太高了,敌伪之下更难做人了,他决定把书存到朋友各处,搭船回到了青岛做乡下人。直到胜利之后,接到他的信,才晓得他在青岛康强如恒,最是使朋友们所慰的事。
……剑潜踪北方,并未径到青市,在他邑戚家隐住两月方至青,极少外出。时日人炸山筑堡,备作市战,所幸八月中旬,忽焉降服,剑在此亦如拳石落地,不系心头,欢然旬日,而交通全断,各地方纷如乱丝,青市真成孤岛,除收听广播外,函件亦被阻塞……故里抢攘,黎民痛苦,冷眼旁观,殊无佳怀……
【作者简介】
李健吾(1906—1982),山西运城县(今运城市)西曲马村人。著名作家、戏剧家、文学翻译家。
在北京师大附小、附中上学时期酷爱话剧,自编自演,也常常写些诗文和小说在报刊上发表。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又改读西洋文学。期间,写有《一个兵和他的老婆》、《西山之云》、《心病》、《母亲的梦》、《坛子》、《使命》、《中条山的传说》等小说和剧本。1931年留学法国。“九一八”事变后,他写了以反对内战为主题的《中秋节》,后又写了以团结为主题的《老王和他的一伙》。1933年回国,从事教学、写作和翻译工作,出版《这不过是春天》、《福禄拜评传》,参加《委屈求全》、《说谎记》、《爱与死的搏斗》等剧的演出。1941年在参加《金小玉》一剧演出中,被上海日本宪兵司令部拘捕。出狱后,继续用历史故事编写剧本。日本投降后,他改编《和平颂》为剧本,揭发国民党统治区官僚的残酷剥削,还写了《青春》、《山河怨》剧本和不少书评。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出版《司汤达研究》、《莫里哀的喜剧》、《巴尔扎克的世界观问题》等著述。1954年到文学研究所工作,1964年到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翻译了《包法利夫人》、《圣·安东的诱惑》等。先后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全国文联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外国文学会理事、戏剧家协会理事、法国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1982年10月病逝。
王统照与陈毅
青年时代的陈毅与王统照,因文学与人生的共同志趣结成的纯真友谊历经三十余年的风风雨雨,而益显其真挚感人,至今传为文坛佳话。
1923年10月,22岁的陈毅从故乡四川来到古都北京,进入中法大学陆谟克学院读书。他在这里有了充裕的时间和环境重温旧梦,一心“向往着做一个文学家”。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毅初识京城著名作家王统照,在文学道路上有了一位不可多得的挚友和引路人。1924年初秋的一天早晨,同学、文友金满城匆匆地找到陈毅,不容分说地拖着他就走,陈毅急着问:“干啥子去?”金满城只报以诡谲的微笑,闭口不答。两人进城后,来到晨报报社门前,金满城掏出一封信,对报馆门房说:“贵报王统照先生托鄙人引见这位陈先生。”陈毅愣了,王统照是当代知名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陈毅读过他不少作品。这样一位文坛名将,会约见无名之辈?陈毅满怀疑问:“你金满城搞的啥子名堂?”原来,王统照当时任《晨报·文学旬刊》编辑,金满城翻译的法国小说《阿佰衣女》(法郎士著)投寄该刊后,得到王统照的赏识。一星期前,他曾约见金满城。见面时,金满城向他推荐了陈毅,说陈毅1920年就开始新文学创作,发表过白话诗、文章,为人怎么怎么好。金满城没有想到,很快接到王统照来信,信中要他得便邀请陈毅进城一见。金满城熟知陈毅有不肯攀附名人的脾气,怕陈毅不肯来,所以才事先不露一丝口风。其实,当时王统照只是一个比陈毅长4岁的山东青年,质朴、和善,没有一点名作家的架子,一见面,他对陈毅说:“听金君介绍,陈毅君有志于新文学,咱们彼此同怀此心,交个朋友吧。”交谈之间,王统照诚恳地希望他俩写稿,支持《晨报·文学旬刊》。中午,王统照特意请陈毅、金满城到一家饭馆小酌。临分手,他一再向陈毅约稿:“我的铺子一切都要的。”此后,陈毅有时带稿子登门请教,王统照偶尔也到香山来相聚,你来我往,两人成了知心好友。
有一次,陈毅当面评说王统照的作品有雕琢的缺点,王统照不仅不见怪,反而更加喜欢他快人快语的豪放性格。1924年冬天,王统照先后介绍金满城、陈毅加入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是“五四”运动以后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由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王统照等十二人发起,于1921年1月成立的。入会以后,陈毅结识了文学界更多的新朋友,但他始终把王统照作为自己文学上的良师益友。他那时创作颇丰,其中不少作品如短篇小说《报仇》、《十年的升沉》以及白话诗《春光》、《游云》等等,都是经王统照的手,发表在《晨报》副刊上的。可惜,陈毅在文艺土地上耕耘的时间太短了。1925年初秋,党组织需要他以主要精力从事实际的革命斗争,从此,他的生命之舟便驶离了文学的港湾。1926年8月,陈毅奉命回到四川,不久就开始了他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数十年驰骋疆场,南征北战。王统照则于1927年3月回山东诸城为母奔丧,随之,举家又迁居青岛,之后又去东北、上海,一直艰难地战斗在文学这个阵地上。陈毅、王统照两位文坛挚友长期天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