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长期的实践,我国人民对食疗养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即使在现代医疗保健事业十分发达的今天,中医食疗养生仍然处于非常科学和先进的地位,世界上其他保健方法不能与其相比,在现代医疗保健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伟人孙中山先生说:“我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周朝就专门设立了主管帝王饮食营养的食医,以后历代医家对食物养生都有深刻的认识。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清代医学家王孟英也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养,而饮食失宜,或以害身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则说:“善食者养生,不善食者伤身。”几千年来,我国对饮食养生有《食经》、《食鉴》等专著数百部,有专家统计,有关食物养生的论著在西汉以前共有33种340卷;唐代为18种56卷;宋代有34种58卷;元代为4种40卷;明代有12种56卷;清代有12种36卷,总计113种586卷,对食物养生有着详细的记载和论述。这是一份极为珍贵的饮食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吸其精华,继承并发扬光大,以宏扬中华文化。
第一节 中医食疗的理论基础
中医关于食物养生的原理来源于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是我国食物养生的理论基础,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等中医理论,是中国传统食物养生的理论基础,食药同源的事实是中医食疗的客观依据。
一、食药同源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还处于以觅食为生的最原始的生存方式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治病的药物,在当时,食物和药物是无法区分的,一些食物不仅可以食用,能填腹充饥,还可以治疗一些简单的病症。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上品120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品125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有毒无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赢者,本中经;下品125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积者,本下经。”在上品之中,就有大枣、葡萄、酸枣、海蛤、瓜子等22种食品;中品内有干姜、赤小豆、龙眼、海藻、粟米、螃蟹等19种常食之物;下品中也有9种可食品种。由此可以看出,在古时,食物和药物是很难区分的,就是现今,一些食物亦难严格区分是食品还是药物,如大枣、莲子、山药、芡实、百合、山楂、扁豆、龙眼、桑椹、生姜、葱白等。上述食物有四气五味的特性,也能治疗疾病。此外,一些药品也常被人当作食品来服用,如枸杞子、菊花、冬虫夏草、何首乌、苡意仁、熟地、黄精、茴香、花椒等。一些食物不但能治病,而且还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古代不少医家便把食物的主要功用与药物联系起来,以说明其主治,如羊肉甘温,有益气补血的功用,名医李东垣认为:“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将羊肉之功用与人参并列,近代也有学者将海参、狗肉的功用比作红参,把甲鱼、鸭肉、燕窝的作用比作西洋参,将鸡肉比作党参等,更有医家将一道食物喻为一个名方,如清朝张璐在《本经逢源》中说:“西瓜能解太阳、阳明中渴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将一味西瓜比作张仲景的清热名方“白虎汤”。再如清朝王孟英说:“甘蔗,榨浆名曰天生复脉汤。”把一味甘蔗汁的功用比作益气滋阴的名方“复脉汤”,可见古人对食疗的重视程度。
二、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是中医说明药物属性的理论,是分析研究药物作用的依据,所有中药都有四气五味的特性,食物既可药用,当然也就有同药物一样的特性,熟知食物的性味,对指导食物养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四气
1.四气划分四气又称四性,即寒、凉、温、热四种不同的属性,连同不寒不热的平性,又可称为五性。寒与凉、温与热,有程度上的差异,但无本质的区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中医认为,能够治疗热病的药物,大都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大多属温性或热性。《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也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据此同样的道理,温性或热性的食物,适合寒证或阳气不足的人群服食;凡属寒性或凉性的食品,只适合热症或阳气旺盛者食用。或者可以说,寒证病人或阳气不足者,不可过多吃寒凉性食物;热证患者或阴虚之人,忌吃温热性食物。
大凡寒凉性食物都具有清热泻火、滋阴生津的切效,如绿豆、芹菜、马兰、梨、冬瓜、苦瓜、西瓜、鸭肉、螺蛳等。温热性食物都具有温补散寒、壮阳暖胃的作用,如羊肉、狗肉、麻雀肉、辣椒、生姜、茴香、胡椒、砂仁、肉桂、红参、白酒等。
2.食物属性常见食物的属性很难截然划分,特别是寒与凉、热与温更难区别,大致归类,以供参考。
(1)寒性食物:蕹菜、落葵、马齿苋、莼菜、蕨菜、仙人掌、芦荟、黄豆芽、藕、苦瓜、丝瓜、地耳、草菇、海带、紫菜、羊栖菜、马肉、獭肉、银环蛇肉、乌鱼、章鱼、蟹、蚌、蚬、蛤蜊、田螺、蛏子、牡蛎、蜗牛、西瓜、柚子、柿子、香蕉、桑椹、猕猴桃、甘蔗、荸荠、苦丁茶、绞股蓝。
(2)凉性食物:粟米、薏苡仁、小麦、大麦、荞麦、芹菜、茭白、苤蓝、苋菜、花椰菜、马兰头、菠菜、菊花脑、金针菜、莴苣、青芦荟、番茄、绿豆、豆腐、萝卜、牛蒡、冬瓜、黄瓜、佛手瓜、蘑菇、金针菇、兔肉、蛙肉、鸭肉、鸭蛋、梨、枇杷、罗汉果、菱角、苹果、柑、椰子、橙子、草莓、芒果、龙眼、菊花。
(3)热性食物:辣椒、胡椒、花椒、茴香、桂皮、狗肉、桃子、樱桃、榴莲。
(4)温性食物:糯米、西谷米、高粱、谷芽、韭菜、芫荽、雪里红、韭白、大蒜、葱、香椿头、刀豆、洋葱、魔芋、甘薯、南瓜、木瓜、羊肉、骆驼肉、驴肉、猫肉、鹿肉、獐肉、五步蛇肉、鸡肉、火腿、麻雀肉、鹧鸪肉、雉肉、鲢鱼、带鱼、鲂鱼、鲚鱼、鲶鱼、鲩鱼、鳙鱼、鳟鱼、鳝鱼、河豚、虾、海参、淡菜、蚶、杏、荔枝、柠檬、金橘、杨梅、石榴、香椽、红毛丹、山楂、大枣、开心果、松子、核桃、茉莉花、桂花等。
(5)平性食物:梗米、玉米、燕麦、青稞、芝麻、黄芽白、青菜、荠菜、甘蓝、茼蒿、金花菜、四季豆、豇豆、黄豆、豌豆、扁豆、蚕豆、赤小豆、豆豉、黑豆、胡萝卜、番薯、山药、马铃薯、芋头、葫芦、百合、莲子、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平菇、竹荪、牛肉、猪肉、野猪肉、乌骨鸡、鹅肉、鸽肉、鲫鱼、青鱼、石首鱼、鲇鱼、白鱼、鲤鱼、墨鱼、鲛鱼、银鱼、鲳鱼、鲮鱼、鳗鱼、沙丁鱼、泥鳅、金枪鱼、鲑鱼、鲟鱼、李子、葡萄、菠萝、菠萝蜜、无花果、橄榄、沙枣、提子、梅子、葵花子、白果、南瓜子、花生。
(二)五味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实际上还有淡味、涩味,中医习惯上将淡味归于甘味,称为甘淡;涩味附于咸味,又称咸涩。
1.五味的功效和作用
(1)辛味:有宣散腠理、行气通脉的功效,适合外惑表证或风寒湿邪者食用。现代研究认为辛味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能加速胃肠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提高淀化酶的活性,如生姜、葱白、紫苏、辣椒、桂皮等。
(2)甘味:有补益强壮、益气生血的功效,适合体质虚弱、正气不足者食服,如大枣、葡萄、龙眼、荔枝等。
(3)酸味:有收敛固涩、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久病滑泄、精关不固者服食。酸味还能增强食欲、健脾开胃、益肝强肾。如马齿苋菜、梅、李、番茄等。
(4)苦味:有清热燥湿、解毒泻火的功效,适合热病烦渴、疮疡疖肿者食用。如苦瓜、苦麦菜等。
(5)咸味:有软坚散结、化痰润肠作用,适合瘿瘤、瘰疬、食滞便结者服食。如海带、海藻、海蜇、紫菜等。
2.五味与五脏的关系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密切,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中医理论认为肺主气、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饮食五味适宜,则对人体脏腑有益。若过分偏嗜就可能发生疾病,如《灵枢·五味论》说:“五味入于口,各有所专,各有所病。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当五脏有病之时,要适当调整饮食,搭配五味。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专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如不重视或不注意这些食养的原则,强行多食,就有可能发生或加重疾病。
三、食物归经
食物归经,是指食物对于机体各部位的特殊作用,不同的食物,所作用的部位不尽相同,即归经不同。食物的归经,与其属性有关,在食疗养生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如肺虚喘咳之疾,宜多食百合、白果、山药、银耳、燕窝、蛤蚧、冬虫夏草、猪肺等补品,而不宜吃龙眼、荔枝、莲子、芡实、粟子、大枣、香菇、猪肾这类的补养食品。这是由于前者食物皆能入肺经,对肺有补养的作用,可养肺润肺而消除喘咳;后者食物不入肺经,食之对肺无大益。
一般寒性或凉性食品,都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但由于归经的不同,有的偏于清肺热;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心火。如梨、香蕉、柿子、桑椹、芹菜、莲心、猕猴桃等均为寒凉食品,均可清热,但梨、柿子偏于清肺热;香蕉偏于清大肠热;桑椹偏于清虚热;芹菜偏于清肝热;莲心见长于清心火;猕猴桃更重于清膀胱热。
同为补益食品,也由于归经的不同,则所补的脏腑各有偏重,如猪心、枣仁、龙眼、小麦等归心经,故有补心安神之效,心悸症忡、心虚失眠者宜之。糯米、梗米、扁豆、山药、大枣等入脾经,故有健脾养胃之功,脾虚便溏、胃气不足、消化不良者宜服之。
中药有一药归两经或三经的,食物同药物一样,也有一食归两经或三经的,如桑椹归肝经和肾经,肝肾阴虚者均宜;山药归肺经、脾经、肾经,故有肺虚、脾虚、肾虚之人皆能食服。
四、天人合一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人体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会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须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转化的客观规律。现代研究也证明,当外界气温比标准气温(10摄氏度,温带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0度时,人体对热能的摄取量要减少5%;当外界气温比标准气温下降10度时,人体对热能的摄取量要增加5%。由此可见,人体摄取营养的量与时令季节的气温密切相关。此外,气温的高低还影响到人体对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的摄取量。人的健康与大自然的关系更为密切,天人合一就是要求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才能预防疾病、健康长寿。
中医养生也遵循这一观点,强调养生必须与四季时令和气候变化的特点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对五脏六腑的调养,中医强调要随四时气候的变迁而有重点的调整,古人总结为“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
1.春季气候温暖、生机勃勃、万物生长,人的情绪应当抒发,一旦情绪郁积就可能伤肝。肝主疏泄、调和情志,因此,春季当补肝养血,以利更好的调节情志、奋发精神、促进健康。此时,应多吃养血柔肝食物,如枸杞、猪肝。
2.夏季气候炎热、阳气升发、代谢旺盛,人的汗腺分泌增强,出汗较多,汗为心之液,汗出太多易伤心,此时,应多吃养心去暑的食物,如绿豆、西瓜。
3.长夏长夏主湿,空气中的湿度大,与热相结,易患湿热所致的疾病,在这个季节要补脾为主,应多食具有健脾渗湿、清热补胃的食物,如薏米、赤小豆、扁豆等。
4.秋季天气转凉、空气干燥、早晚温差大,人们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影响肺的功能,此季节应养肺为主,宜多食滋润肺的食物,如百合、雪梨等。
5.冬季气候寒冷、草木凋零、阳气内伏,为增强身体、抵御寒冷,应当温阳补肾、壮命门之火,即“冬养肾”。此季节应多吃补肾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韭菜等。
此外,食物的性味也要与四时气候相适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此其道也。”根据这一说法,寒凉季节要少吃性味寒凉的食物,如冬季不宜吃生冷冰冻的食品;炎热季节不宜多食温热性燥的食物,如羊肉、狗肉、胡椒、肉桂之类。即饮食养生要随四季气温的变化来选择适当食物,符合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养生观。
五、治未病是中医保健特色
中医“治未病”的学说是中医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已提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中医的这一思想,在历史上各时期的经典著作中都有记载,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医治未病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显著的优势,也极具先进性,引领着人类健康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已启动治未病保健工程,一些地方成立了治未病中心,研究施行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保健模式。
中医的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匿期)、显而未成(有轻微表现)、成而未发(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有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有恶化表现)、变而未果(预后的关健时刻)的全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人把中医的未病和现代医学提出的亚健康相提并论,这样有失全面,亚健康状态仅是中医未病的部分阶段的表现,即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的期间,不能包括未病的全部。
中医治未病的基本要求与现代医学的原则也是完全相符的。中医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病后康复等三个阶段,膳食营养和养生保健在这三个阶段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平衡是食疗养生的基础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也是饮食养生的基础。没有平衡的心理,一切养生措施都难以如愿。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况刺激是百病之源,对饮食养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平衡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的基础,对未病先防有重要作用。
2.调理脾胃是饮食养生的根本中医认为营养人体的气血、津液、精髓等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合理的膳食又是脾胃生化原料的来源。脾胃调和则水谷精微等营养成份的消化、吸收、输布、代谢功能正常,可充实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抵御病邪的八侵,做到未病先防,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中医的食疗养生要以调理脾胃为本,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
3.已病防变是饮食养生的中心人的一生中难免不患任何疾病,患病后,通过药物的积极治疗,一般来说,大都可使疾病痊愈或缓解。但有一些顽疾,如动脉弼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脂肪肝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单靠药物难以治愈,甚至不能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辅以饮食调养,做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方可增强疗效,防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机体康复。所以中医认为已病防变是疾病治疗的重点,也是食疗养生的中心,应做到先食之而后药之。
六、体质养生
食养要因人而异,应采取体质养生的方法调整膳食。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大致可分为9类型的体质,一般来说,不同体质的人养生方法不尽相同,饮食宜忌有所区别,各类人群都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来调整饮食结构,选择适宜食物,配伍合理的营养。
1.正常体质体力强壮、面色润泽、思维敏捷、眠食俱佳、二便正常。这种人当然百无禁忌,温热寒凉基本都受得了,按身体需要适当进食即可。
2.阴虚体质体形消瘦、手足心热、咽干少津、便结尿黄、喜冷怕热。应以养阴清润的食物调理;不宜油炸、烧烤、辛辣刺激等温热属性的食物,进食则易引起口干咽痛、面生痤疮或口腔溃疡、小便黄赤、大便干结等症状。
3.气虚体质面色苍白、声短气低、胃口不佳、四肢乏力、健忘多汗。应以益气补气的食物调理;不宜进食木薯、萝卜、芋头、土豆等黏腻或坚硬难消化的食物,进食易引起胸闷腹胀、便秘、纳差、嗳气、吐酸等症状。
4.血虚体质面色萎黄、头晕心悸、失眠多梦、不耐劳作。应以补血养血的食物调理;不宜腻滞、肥肉、浓茶、烈酒、过咸及厚味或属性寒凉的食物,进食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纳差、心烦不眠等症状。
5.阳虚体质面色苍白、体胖畏寒、口淡便溏、喜冷怕热、手足不温。应以温阳暖胃的食物调理;不宜刺身、冷饮、绿茶、凉茶、大芥菜、冰冻食品等寒冷性质的食物,进食则易引起口淡、呕吐清涎、腹痛、大便溏薄、纳差食少等症状。
6.阳盛体质声高面赤、口苦咽干、急噪易怒、小便灼热、大便熏臭。应以清火解热的食物调理;不宜浓茶、烈酒和烧烤、烟熏的食品及辛辣火锅类属性燥热的食物,进食易引起小便黄短、大便干硬秘结、口腔溃疡、口臭咽痛,痤疮或痔疮出血等症状。
7.血淤体质面色晦滞、眶唇色暗、肌肤干燥。应以行气活血的食物调理;不宜烈酒,动物内脏、野味、油腻及腌制食物,进食易诱发心悸、胸痛、头痛、四肢关节疼痛、纳差失眠等症状。
8.痰湿体质虚胖易倦、嗜睡懒动、口中黏腻、大便溏薄。应以健脾去湿的食物调理;不宜烈酒、咖啡、鱼子、虾蟹和过咸过甜及不易消化食物。进食易引起小便黄短、大便不爽等症状。
9.气郁体质面色晦暗、精神郁闷、胸痞气短、叹息少言。应以芳香行气的食物调理;不宜太寒凉、太燥热、难消化的食物,进食易引起消化不良,纳差腹胀、口苦咽干、情绪低落等症状。
不少现代人长期处于压力过度、冰凉不忌、嗜食辛辣等饮食起居不正常的状态下,因此体质也错综复杂,单一化的体质不可多见。除了以上分类外,体质还有寒热虚实交杂、寒热虚实真假的可能。要更好地调养好身体,最好请有经验的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确定自己的身体属性,再采取适合的饮食调养为宜。
第二节 中医食物养生的方法
中医食物养生的方法较多,内容丰富,有其独特之处。其效果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充分证实,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一、以脏补脏
中医以动物的内脏来调理补养人体内脏的虚弱病症,如以心补心、以肺补肺、以肾补肾、以脑补脑等,这一疗法,在中医治疗学中有悠久的历史,唐朝孙思邈认为动物的内脏和人体的内脏在形态、生理功能上都十分相似,服用动物内脏可以补养人的内脏,创立了“以脏补脏”和“以脏治脏”的理论。明朝李时珍主张“以骨入骨,以髓补髓”的治疗方法。根据这一理论,古人常用羊肝治疗夜盲、雀目;用鹿肾、狗鞭治疗阳痿;用猪肚治疗胃痛;用羊脊髓治疗下元虚冷的脚痿;用猪大肠配合槐花治疗痔疮。中医以脏补脏的理论,似乎不太科学,甚至有平俗之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这一理论进行医学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例如:①用新鲜的健康牛、羊肝脏加工制成的肝浸膏,可治疗肝病及贫血;②胰酶是由家畜的胰腺中提取的混合物,内含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等,能消化蛋白质、淀粉和脂肪,可用于治疗肝、胆、胰疾病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碍;③用猪胃黏膜制成的胃膜素,有保护人的胃黏膜作用,可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④睾丸素是从动物睾丸中提取的激素,用以治疗男性睾丸发育不良和性功能减退;⑤从动物内分泌腺中提取的胰岛素、甲状腺素、促性腺素、雌激素、雄激素等,广泛用以治疗内分泌功能低下的疾病。
所有这些,都是对“以脏补脏”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证实了中医“以脏补脏”治疗方法的科学性。
二、饮食忌口
饮食忌口是中医食疗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指不同体质、不同疾病对饮食品种的禁忌,如疮疡肿毒禁食燥热食品;感冒发热禁食滋补之品;脾虚泄泻禁食生冷寒凉食物。民间将这些禁食之品俗称为“发物”,所谓发物也就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邪之食品,饮食发物后,容易诱发和加重旧病,引发新病。
1.发物的种类发物的范围很广,品种繁多。根据民间习俗和有关文献资料的记载,可归纳于以下几类:
(1)肉类:猪头肉、驴肉、牛肉、狗肉、羊肉、鹅肉等。
(2)鱼类:鲤鱼、鲢鱼、带鱼、章鱼、黄鳝、咸鱼、蚌、贝、虾、蟹等。
(3)禽蛋:鸡蛋、鸭蛋、鹅蛋等。
(4)蔬菜:南瓜、芫荽、芥菜、韭菜、竹笋、茄子、葱、辣椒、蒜等。
(5)水果:杏、李、桃、芒果、荔枝、杨梅等。
2.发物致病机理发物之所以会导致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归纳起来,大概有4种可能性:
(1)激素作用:上述一些动物性食品中含有某些激素,可促使机体内某些脏器机能亢进或代谢紊乱,如甲状腺素可加重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病情。
(2)过敏反应:某些食物中含有异性蛋白,可诱发变态反应性病变的复发,如鱼、虾、蟹能引起变态反应,发生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等。
(3)刺激反应:一些食物中含有很强的刺激性物质,如辣椒、茴香、胡椒、花椒、生姜、大蒜等,极易引起血管扩张、炎症扩散,对炎性感染性病变不利,这就是中医所说热证、实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机理。
(4)诱发病因:一些食物中含有致病物质,如某些动物蛋白中含有较高的嘌呤,其分解产物尿酸是痛风的致病原因。若食用高嘌呤食物,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现代医学虽无发物之说,但有忌口之实,如糖尿病人禁食糖和含糖量高的食物,可以防止血糖突然升高;高血脂患者禁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避免加快病变的发展;痛风病人忌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特别是高尿酸食物,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这些事实足以证明,中医的饮食忌口是有科学依据的,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是十分有利的。但民间也有将饮食忌口的措施随意扩大化,任意扩大发物种类和品种,限制了营养食物的摄取,不利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发物是有条件的,对于某种疾病是发物,摄入后不利康复,还可能诱发和加重病情,但对于另外一种疾病来说,则是有利康复的良药。如南瓜是公认的发物,对湿疹疮疡不利,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南瓜则是有益的食物,可降糖、降脂、增加胃肠蠕动功能,对代谢性疾病有很好的保护调节作用。
三、调节饮食
(一)调节饮食的目的
饮食营养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中医认为,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与否,除先天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饮食营养和脾胃的机能,如果不注意调节饮食,营养就不能适应机体的需要,易发生气血不足、脏腑失养,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早在2000多年前的《管子·形势篇》就有“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损。”的记载。说明古人非常重视调节饮食。
(二)调节饮食的原则
1.饮食有节膳食营养与食物的数量、质量、配伍、性味以及摄取方法有密切关系。“节”就是节制与节度,饮食有节即指饮食要有规律。《黄帝内经》对饮食有节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论述:
(1)不过饱、不暴饮暴食。《素问·痹论》说:“饮食自信,肠胃乃伤。”
(2)要清淡,不滋腻厚味。《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高粱之变,足生大丁。”
(3)要定时,不饥饱无时。《灵枢·五味篇》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2.三因配食饮食营养应因人、因时、因地之异而有不同的要求,要做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方能保障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
(1)因人制宜:各人的体质有差异、生活习惯有不同,宜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调配食物。体质属寒的,宜食热性食物;体质属热的,宜食凉性食物;小儿脏腑娇嫩,宜食容易消化、性味不过偏的食物;老人体质衰弱,宜食清淡松软、性平味淡的食物。女子以血为本,饮食以滋阴补血为主;男子以精为固,饮食以温阳生精为主。
(2)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的时令气候特点来考虑饮食的调配很有必要。如夏季暑热,饮食以甘寒清淡为宜,如绿豆、西瓜等;冬季天寒,适宜温热、味辛的饮食,如羊肉、狗肉、生姜等。
(3)因地制宜:不同的地理环境,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有其特点,故食物调配也要随地而变,以适应人体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营养需要。
(三)调节饮食的方法
1.调和五味狭义的五味指酸、甘、辛、苦、咸等,广义的五味则指各种食物。中医认识到各种食物合理搭配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可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2.避免偏嗜中医认为:食物有辛、甘、酸、苦、咸五味的不同,五脏对于五味有不同的需要,即《素问·六节脏象论》所说:“嗜欲不同,各有所通。”饮食的偏嗜,会引起脏气的偏胜,五味的偏嗜过多过久,脏气有所偏,就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诸病,如过于吃酸味的食物,就会肝气大盛、脾气虚弱、运化无力,致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味过于咸,会使肾气偏胜,致大骨受伤、肌肉萎缩。
此外,食物还有寒热、温凉等不同属性,亦应调和,以免长期吃偏寒或偏热的食物导致人体阴阳失调,引发疾病。一般将食物大致分为温热、寒凉和平性三类。
(1)温热类:狗肉、羊肉、牛肉、鸽肉、鸡肉、羊乳、牛乳、鲤鱼、黄鱼、带鱼、鲢鱼、红薯、生姜、辣椒、花椒、胡椒、葱、大蒜、花生、芝麻、黄豆、粳米、红枣、桂圆、荔枝、柑、橙、橘、苹果。
(2)寒凉类:鸭肉、鸭蛋、海带、海藻、苦瓜、冬瓜、西瓜、丝瓜、黄瓜、莴苣、竹笋、黑木耳、绿豆、豆腐、香蕉、梨、柿。
(3)平性类:猪肉、猪肝、鸡蛋、大白菜、白萝卜、豆角、番茄、菠菜、胡萝卜、豌豆、赤小豆、藕、白木耳、荸荠、海蛰皮、山药、莲子。
3.按时定量饮食必须定时、适量、要有规律。
(1)按时:是依照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来安排每日的进餐时间,这样可使每次进餐摄入的热量和水谷精微(营养素)及时补充人体的消耗。进餐的时间和次数也要因人制宜,如老年人脾胃虚弱,应当少食多餐,以利消化吸收。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尊老之人,不能梗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
(2)定量:《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要求饮食必须定量,忌暴饮暴食。饮食经常过量,不仅会损伤脾胃,导致消化不良,还会使脏腑气血失常,损伤正气。
4.饮食清淡中医养生学重视清淡饮食,一般以吃五谷杂粮为主食,以蔬菜、豆类、植物油、瘦肉或适量动物脂肪为副食的膳食,并特别强调饮食不宜过咸,要少吃盐,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咸,则脉凝泣而色变。”中医认为蔬菜有健脾开味之功,可以助脾运化,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蔬菜还可理气,促进肠蠕动。
5.四时调食中医认为饮食是人体与自然界联系的一个方面,所以饮食应当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以调整食品。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说:“当春之时,饮食之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当夏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
(1)春三月:人体肝气当令,所以饮食宜减酸益甘,以免肝气生化大过。
(2)夏三月:气候暑热,脏腑机能下降,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夏天出汗多,津液相对亏乏,故要适量饮用绿豆汤、西瓜等,以清热解暑,补充津液。
(3)秋三月:是胃肠道疾病的好发季节,此时不可贪凉饮冷,以免损伤脾胃。
(4)冬三月:阴盛阳衰,是身体虚弱者进补的较好时机,宜食蛋白质含量高、性温的食物,可增强体质、调整阴阳。
四、药膳养生
药膳是适当中药和饮食结合的一种膳食,药膳养生是将食养与药养相结合的养生方法。药膳是一种药食相助的特殊食品,由药物、食物和佐料三部分组成,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饮食。药膳养生是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达到药借食力,食助药威,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作用,既能食用,又可健身,是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养生保健方法,是中医食疗的主要措施。
药膳在食物与药物的搭配上,不是简单的凑合,既要科学协调,又要合理搭配。在选择药物上,仍要根据中医的四气、五味、归经和功效的基本理论,否则,就有可能是盲目滥用、胡乱组合。
1.药膳的分类药膳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1)药酒类:如参茸酒、虫草酒、龟鹿酒、风湿酒等。
(2)菜肴类:如枸杞肉丝、姜附烧狗肉、黄芪蒸乳鸽等。
(3)药粥类:如八宝粥、山药粥、莲子芡实粥、枸杞粥等。
(4)面食类:如山药茯苓包、八仙糕、山药面、健脾饼等。
(5)甜点类:如山药芝麻酥、茯苓夹饼、莲子糕等。
(6)饮料类:如菊花茶、五加参茶、五味枸杞茶、邓老凉茶等。
(7)蜜膏类:如参术膏、龟苓膏、龙眼参芪膏等。
(8)汤羹类:如百合银耳羹、天麻人参羹、首乌猪骨汤、西洋参煲猪肺汤、田七煲乌鸡汤、虫草煲老鸭汤等。
从上述药膳的组合中不难看出,药膳中所选用的药物大都是补益药,这类药物不但可以补充体内阴阳气血的不足,还可疏通经络气机、填精益髓、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脏腑功能,调节新陈代谢,改善免疫机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寿至101岁,他说:“中年之后美药当不离身。四十岁以上,须服补药;五十岁以上,四时勿缺补药。如此,乃可延年得养生之术耳。”
2.药膳与保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药膳食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怎样选择药膳才能达到预防保健作用,多数人知之甚少,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强调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药膳,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用药:药膳中的中药不是越多越好,虽然用作药膳的中药大都药性平和,但其性味仍有一定的偏向,若不加选择,随意添加,则不仅起不到养生保健作用,还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药膳应根据药性科学配伍、合理搭配。中医讲究药物的相须和相使,即不同药物共同作用时,产生协同作用,其疗效增加。如羊肉性味甘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若与中药当归、肉桂、干姜制成药膳,既能除腥解膻,又能大大提高羊肉的补中生血、温肾壮阳的功效。
(2)辨证施膳:药膳用药不能千篇一律,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辨证施膳,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因人配膳:每一个人的体质都有不同,阴阳盛衰各异,在选用药膳时要注意抑强扶弱,以达到阴阳平衡。如脾虚气弱的老年人,应选用健脾益气的黄芪、淮山。黄芪益气固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中含有21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能明显提高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具有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还有很好的强心利尿作用。药膳配方可用黄芪蒸鸡、黄芪鹌鹑煲汤等。山药是一种常用的健脾药物,又是食物,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山药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山药中所含的大量粘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山药的粘多糖与无机盐结合后可形成骨质;山药还含有消化酶,能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分解。是身体虚弱、食欲不佳、消化不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患者适宜的好食品,药膳配方可制山药扁豆粥、山药炒猪瘦肉、黄芪山药乌鸡煲汤等。
2)因时制膳:药膳食疗还要做到因时而异,一年中存在着四季气候变化,有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特点。所以,选择药膳还要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取长补短、因时制膳。寒冷的冬季,阳气沉伏,血流不畅,可选用一些性热味辛的中药以佐餐,可振奋阳气。如肉桂、高良姜等。肉桂中含有的桂皮醛有中枢性及末梢性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增强血液循环。肉桂挥发油对胃肠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缓解胃肠痉挛,药膳配方桂姜狗肉汤、良姜陈皮粥等。在炎热的夏季,阳盛阴衰,暑气逼人,可选用一些性凉味淡、清热解暑的药物制膳,如石斛、葛根、荷梗等。在干燥的秋季,易伤津耗液,可选用生津润燥、益气养阴的百合、西洋参、枸杞子等性凉味甘的中药制膳。百合性微寒,味甘,具有养阴润肺、益气生津、清心安神的功效;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滋阴补肾、养肝明目、生津润肺的作用;西洋参更是补气养阴、生津润燥的药膳用药。药膳可制百合雪梨羹、枸杞莲子汤、洋参绿豆粥等。
3)因地择膳:药膳食疗还要根据地域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药物。在东北严寒地区,寒气很重,身体大都阴盛阳衰,可选用温阳散寒、补肾壮阳的中药配膳,且用量宜重。而在南方温热地区,气候湿热,人体常显气阴不足,可选用有清热利湿、益气养阴的中药,不宜性热补阳之品。
(3)用药宜精:药膳所用中药要少而精,即种类要少,药物品质要精,一种药膳以1~3种药物为宜,用药制膳的目的要明确,不可杂乱无章。在一些介绍药膳食疗的书籍,一种药膳的用药竟达8味以上,甚至超过10余种。笔者认为这就不属药膳,而是汤药治疗,与用中药方剂治疗并无区别,只不过是以一种食物掩饰药物治疗而已。
(4)药味宜淡:在药膳的选药中,应选用性味平和的药,不可用大苦异味之品,否则就无所谓药膳。药膳的特色之一就是将药物容于食物之中,以利饮食,容易被人接受。试想,若将黄莲、黄柏等大苦之品用于药膳,与服药则无区别,必将失去药膳的意义。
3.药膳与药量中药是很讲究药量的,量的多少关系到药物的效果,如果盲目使用,不分剂量,还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如有人一次用20g人参煨汤,食后发生脑溢血,这样的教训并不少见。一般来说,配制药膳的中药剂量宜小,大多为治疗用量的1/3~1/2,不宜超过2/3,否则,就变成治疗用药。
4.药膳与体质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尽相同,中药做药膳也要因人而异,不可以认为只要是药膳,任何人都可服食,都能取到效果。如胖人多阴盛阳虚,不可进补银耳、玉竹、虫草、龟板等滋阴之品。瘦人多阴虚阳盛,不可多食杜仲、蛤蚧、巴戟等温热壮阳之品。否则,可影响健康。民间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此话虽有很深的道理,但对体弱多病者或养生保健者来说,食补不能完全代替药品,药补仍占据重要的地位。事实上,根据食药同源的道理,食补和药补不能绝然分开,“食补”从本质上来说,也属于“药补”之列;“药养”也在“食养”的范畴。药补、食补和药膳保健都是中国古代养生保健学的重要内容,互相并不矛盾,配合得当且有相得益彰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