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战狼
1776100000058

第58章 :吴三桂叛清

吴三桂出身于辽东将门望族,父亲吴襄自幼习武,善于骑射。吴三桂在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等的教诲和影响下,即学文,又学武,不到二十岁就考中武举,从此跟随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开始他的军旅生涯。

蓟辽总督洪承畴年初调到辽东,发现辽军缺乏训练,影响战斗力,用吴三桂为署练兵总兵官,负责练兵。后来吴三桂参加了几次战斗,既表现出智慧勇敢的品格,又暴露出怕死投机的秉性。

李自成令诸将发书招吴三桂,命吴襄写信劝子投降,另派人带白银4万辆犒赏吴军官兵。吴三桂和众将商议决定归顺大顺。

四月初五日,吴三桂行到永平西沙河驿,见到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父吴襄为闯王部下行掠,吴三桂大怒。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抢占,夺妻之恨不能不让他愤怒!

然而,自己和清军结仇甚深,在吴三桂接到撤离宁远的诏书之前,宁远早已是处于清军包围下的一座孤城。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吴三桂已有弃守宁远之意。

北京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朝的灭亡使吴三桂失去倚靠。为了寻找新的主人,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吴三桂便在各种政治势力间进行投机活动。

吴三桂之“决意降李”,并非是其立场的转变,而是在敌我形势悬殊下的投机之举。他希望自己的投降至少可以保证已有的特权和在京家小财产的安全,也许还抱有充当新王朝的佐命功臣的幻想。

从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农民军领导人刘宗敏、李过等便开始了对俘获的明朝在京官员进行拷夹、追赃等行动,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在被拷夹之列。这对吴三桂的降李来说不啻是当头一棒!

在政治上和李自成相决裂使得吴三桂处于腹背受敌的局面。山海关之西,李自成重兵近在咫尺,一场恶战迫在眉睫。

山海关之东,又有日益逼近的宿敌强大的清兵。降李的道路既已堵塞,为图本身生存之计,吴三桂被迫把目光转向了雄踞东北的清朝政权。

北方三方势力都在各施心计的时候,李定国已经完成了每个军装备电台的事情。两个发报员、两个翻译,电文是通用的密码。

他不怕情报被窃,因为,没有人懂得电台,即使译电员被俘虏,电码也会被自己侦破。各军的通讯都在自己掌握之中,这是最保险的控制方法!

部队又一次发展,手中接近一百五十万雄兵的李定国,没有急于出击。他要打造的海军还未完成,要等到时机成熟,会先把山东拿下来!

北方的局势他不用去考虑,吴三桂必然要投靠鞑子,李自成也肯定兵败无疑。有一个特殊的消息,令他不得不派出握在手中一直都没有使用的特务营。

“到达石家庄,东西弄到手撤到山里。就地埋藏后留下一个连防守,其他人赶快回来!”李定国交代完任务,又一次仔细的交代着。

“是!”王征南作为这支部队的营长,早就想干一次漂亮的让大家看看。他们待遇高、装备好,缩在襄阳会被别人瞧不起。

“闯军人数不会少,但我相信他们的战斗力很弱。记住,这是一批巨额金银,李自成绝不会不追击。夺取我不担心,恐怕运送和隐藏非常不容易!”

七千万金银,须骡马一千八百五十万方可装载。李定国不相信有这么多,一两千万也是了不得数目!李自成要把这些金银珠宝运送到西安,在路上行走的日期少说也得一个月!

“司令,我们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山区设伏,得手后就地埋藏,然后把所有车辆撤离毁掉!”王征南没有学其他人喊李定国少爷,他用职务称呼着。

“将在外君命所不受!”李定国微笑着:“你们有电台,注意随时和我联络。”

“是!”这几年的军训,王征南更加相似一位铁血的军人。他规整的敬礼后,走出了李定国的王府。

李定国不担心这些人,一旦不能取胜,跑掉不成问题。金银他并不看重,培养一个好兵实在太难。当他转身时,发觉家里小丫头的眼睛闪烁着乖乖的目光。

“认为我是强盗?”李定国并没有把家里的丫环当成吓人,他微笑着说道:“这些东西不能让李自成一个人吞掉,他是华夏的财富!”

“华夏?”朱亚兰困惑,难道又是一派势力?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汉族由汉王朝而得名,此前称华夏族,所以汉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其主体是华夏族,所以称为华夏。”

“可华夏是朱家的天下!”朱亚兰毫不客气的反驳。

“朱家的天下?”李定国一愣,随后问道:“朱元璋夺取的是元朝天下,你认为他做的是对还是错?”

“我——”十岁的小姑娘回答不上来了。

“天下是万民的,不是一家一姓私人的。”李定国温和的说道:“谁来掌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的行动。税收是国家的财政来源,它应该用在国防上、万民的发展上!”

李定国说到这里,微微笑道:“你知道我一年能收入多少?建立起现在的火车运输线花费又是多少?从东南亚每年购买的粮食又是多少?我一家人消耗又是多少?”

小公主虽然聪明过人,但她从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她从内心里感觉到襄阳是一团祥和,很多有趣的东西令人惊奇。

李定国一家的消费她自然知道,此时恍然大悟:“你要夺得财宝不是自己要,是用在百姓身上。”

“哈哈哈哈!”李定国忍俊不住开怀大笑:“我的金银足够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黄白之物留置何用?”

朱亚兰机灵聪智,李定国非常爱戴这位只有十岁的小女孩。尤其是她闲余之间能学会复杂的密码,更令李定国暗暗称奇。三千多字的密码一个字不错的熟记于心,他做不到!

“送她上学!”李定国临出门时,对邓红英交代着。

这时候,满人已经意识到实现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企图的时机到了。四月初四日,即吴三桂刚刚叛归山海关之时,内院大学士范文程上书多尔衮,主张立即出兵进取中原。

要入主中原,在战术上也要招揽民心。范文程建议要一改以往的屠戮抢掠政策,“严禁军卒,秋毫无犯”。多尔衮接受了范文程的建议,“急聚兵马而行”,与闯贼争夺天下!

在此期间,吴三桂已派出使者向清军求援,使者于十五日便见到了多尔衮,向他递交了吴三桂的信函,表示如清兵支援,则“将裂土以酬”。

李自成于十三日亲率部队往山海关讨讨伐,吴三桂已经没了退路。多尔衮非常了解吴三桂的窘境,因此长时间地作壁上观。

在李自成即将攻下东西罗城和北翼城,吴三桂几次派人又亲自杀出重围向他求救的情况下,估计双方实力已大损,这才发兵进入山海关。

李自成大军东来,山海关将作为主要战场。这样,清军即使从中协、西协等处入境也解救不了吴三桂即将覆亡的命运。

在形势的逼迫下,吴三桂被迫改变初衷,由不许清兵自山海关进关转而迫切要求其自山海关进兵,以与即将到来的农民军作正面的交锋。

次日,四月二十二日爆发了决定命运的惨烈的石河大战。根据清、吴双方的约定,首先由吴三桂率领所部和李自成大军作正面交锋。

在战斗进行到最紧张的时刻,清军突然从阵后绕出并向李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李自成事先对清军入关毫无所知。

兼之以连日作战,李军士气也处于再而衰的境地,虽然拚命搏战,最终抵挡不住清、吴两军的凶猛攻击,遭到严重的损失。农民军被击败了,李自成被迫率余众西走。决定三方命运的山海关之战就以清吴联合作战的胜利和李自成的失败而告结束。

吴三桂终于投敌叛清,清兵开始浩浩荡荡的朝古都北平开进!

王征南带着一个营,他们乔装打扮换成了明朝军队的服装。一个排在前边作为前哨,其他人分成两批相互掩护着到达平定县。

娘子关为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井陉县西口,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王征南望着这里笑道:“关口是李自成的人马把守,敌人更会麻痹大意。一连一排长。”

“到!”

“命令你带领一个排,等我们打响后阻挡娘子关部队前来增援!”

“是!”

王征南开着地势交代着:“伏击地点不要埋地雷,要在四周的路口布置。等我们开火,李自成的兵丁吃惊会后逃,那时候才是拉响地雷的时候!”

“是!”

各部队都在行动和潜伏,王征南带着警卫在四处查看。他要找一处合适隐藏大批物资的地方,带着物资撤退将会凶险万分。

雪花山的龙泉让王征南眼睛一亮:“有了!放在这里谁也猜想不到。即使被人发觉,有我的一个连在看守,他们也别想打捞!”

“报告,李自成的运送队伍离此还有五十里,护送的人有上万!”侦查人员回来,登上山顶对王振南汇报。

“上万?三十比一的兵力悬殊!”王征南笑道:“沿途注意观察,让战士们进入埋伏之地。”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