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与公司一起成长
17754700000008

第8章 不要让享乐变成愚蠢(2)

第二天中午,小和尚扛着一袋小米从后山走来时,发现方丈正站在寺院的后门旁等着他。方丈把他带到寺院的前门,坐在那里闭目不语,小和尚不明所以,便侍立一旁。

日已偏西,前面山路上出现了几个小和尚的身影,当他们看到方丈时,一下愣住了。方丈睁开眼睛,问那几个小和尚:“我一大早让你们去买盐,路这么近,又这么平坦,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呢?”

几个小和尚面面相觑,说:“方丈,我们说说笑笑,看看风景,就到这个时候了,十年了,每天都是这样啊!”

方丈又问身旁侍立的小和尚:“寺庙后的市镇那么远,翻山越岭,山路崎岖,你又扛了那么重的东西,为什么回来得还要早些呢?”

小和尚说:“我每天在路上都想着早去早回,由于肩上的东西重,我才更小心、更加紧速度,所以反而走得又稳又快。十年了,我已养成了习惯。”

这个小和尚就是后来著名的玄奘法师,他对东西方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当年方丈对他的锤炼造就了他辉煌的人生,而正是因为看中了他坚韧的品质,方丈才加紧了对他的锤炼。

压力为什么会降临到我们身上?很多人都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问过这个问题的人都能得到确定的答案。也许我在这里为这个问题提供的答案算不上完美,甚至都谈不上完整,但这个答案至少不会使人们沉睡的心灵继续沉睡。

压力为什么降临到我们身上?因为上天并没有放弃我们,因为我们具有发展的潜能,因为所有成长的机会都蕴藏在压力之中。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压力与希望总会相伴而行,只要我们还有机会,还有希望,挑战和压力就会来临。压力不会降临到万念俱灰、不思进取的人身上,因为他们不会感到压力的存在;压力也不会为难了无生机、走向穷途末路的公司,因为对它们施压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我们为什么不能逃避压力?因为我们不能放弃自己,不能放弃每一个发展自我的机会,我们需要从压力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里克现在是一家报业公司的总经理,他刚到报业公司的时候,从事的是广告业务员的工作。报社广告部的经理是一个十分能干的上司,在这样的上司手下做事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能向他学到很多东西,坏处就是你必须把他安排的每件事都做得十分优秀,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里克原本就聪明好学,而且他从不偷懒,所以里克创造了十分优秀的业绩。

最近听说自己的上司要得到升迁了,广告部的所有人都表现得更加出色,因为大家都想在上司走了以后,自己能够升任为部门经理,而业绩肯定是上级考察的一个重要标准。里克当然也这样想,而且他相信自己是有一定竞争实力的。

有一天,上司找到了里克,他并没有和里克谈到自己要升迁的事,而是告诉里克:“你非常优秀,我相信你能够变得更加优秀。有一件事我希望你能同意,以后将对你的薪金做出调整,我的意思是说,以后你的底薪没有了,只按广告费抽取佣金,当然抽取的比例要比以前更大。”显然,这给里克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不过里克决定接受这个挑战。

里克马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他列出一份名单,准备去拜访一些不好对付但十分重要的客户,而且他给自己定下了两个月的期限。其他业务员认为要想争取到这些客户无异于天方夜谭,而里克却满怀信心地一一拜访客户。第一天,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与20个“不可能的”客户中的3个谈成了交易;在第一个月的其他几天里,他又成交了两笔交易;到了月底,20个客户中只有一个还不买他的广告。同事们都认为里克已经算是大功告成了,至于剩下的那个“难缠的老头儿”(一家商店的主人),已经没必要再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了。但里克没有放弃。第二个月,里克一边发掘新客户,一边锲而不舍地说服那个商店的主人。每天清晨,那位老人一开商店的大门,里克就进去和他谈广告的事情,而那位老人总是回答:“不!”

第二个月又要过去了,这一天里克又来到了这家商店,这位老人的口气缓和了许多:“你已经浪费了两个月的时间在我身上,我现在想知道的是,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并没有浪费时间,和你打交道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即使你不买我们公司的广告,我也从你身上锻炼了自己克服困难的意志。”

那位老人笑了,“年轻人,你很聪明,也十分踏实肯干,我相信拥有你这样员工的公司一定是一家优秀的公司,我决定买一个广告版面。”

里克赢了,不只在这件事上,而且他还升任了广告部的经理。他直到现在还感激经理当初赋予他的压力,而且他一直也这样对待自己的下级,直到他成了报业公司的总经理以后还是如此。

我们不要逃避生活给予我们的种种压力,我们也不要去埋怨上司对自己频频施压。相反,我们要感激这一切,我们要主动迎接工作中的挑战,用微笑面对催促我们奋进的压力。

时刻反省自己的错误神问那个满面愁容的来人:“你为什么紧锁着双眉?”

来人回答:“我不敢说。”

神说:“神希望你能说出来。”

来人说:“我犯了错误。”

神问:“难道有人没犯过错误吗?”

来人说:“但是我经常犯错误。”

神问:“那你打算怎么办?”

来人回答:“不知道,所以我天天痛苦,而且我越是痛苦就越是犯错,我的错误太多了,我恐怕神不会原谅我。”

神说:“神已经原谅了你,但是你必须时刻反省自己的错误,不要让它们再次重犯,否则神也帮不了你。”

人们总是希望自己在生活和事业的道路上一帆风顺,人们是如此的惧怕和讨厌错误与失败,以至于一提到这些错误与失败,不是恨之入骨就是咬牙切齿,要不然就是痛哭流涕。错误和失败真的那么可怕、可恨吗?遭遇错误或者失败非得让你那么不甘情愿而又无可奈何吗?

全球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的创办人艾尔·哈努斯在其自传中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如果你已经超过30岁,在事业或工作上还没有遭遇到任何重大挫败的话,那你快没时间了。每个人都应该在40岁之前至少重重失败过一次。我指的不是小小的失望,比如搞砸一项任务,也不是辞掉一份好工作,更不是被炒鱿鱼,一定要是很严重的失败。敢冒大险,才可能跌得重;跌得越重,以后才能爬得越高。失败降临时,最好你已经老得足够从中真正学到教训;但也最好足够年轻,让你还有资本振作精神,拍去灰尘,重新出发。有些父母担心子女可能会失败,我则担心我的孩子到三十几岁时还不曾失败过。如果不赶快千方百计地想要从中学到什么,对他们而言就实在太晚了。如果没有在二十几岁时从小规模失败的经验中学到教训,就不可能有日后成年时有大规模的胜利。”艾尔·哈努斯对失败和错误的理解委实独到而深刻,他的话足以令那些标榜自己“从不曾失败过”的人心惊肉跳,也给那些仍沉浸在错误和失败中的人们注入了新生的力量。错误和失败的确会给我们带来心灵上的压力,带着这种压力上路无疑使我们的成长显得有些沉重,但正因为沉重,所以我们才要格外珍惜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步。

失败和错误不仅仅是人这一生必须经历的,还是实现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程序,我想这也正是艾尔·哈努斯的意思。

奥尔特·巴顿是美国著名的投资大师。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聪明的人往往因为自己的聪明而犯错误,而且越是不经常犯错误的人,一旦犯错误,结果往往更加不可收拾,奥尔特·巴顿就是其中的一个。

几年以前,正当巴顿的事业如日中天,“奥尔特·巴顿”的名字在美国金融领域小有名气的时候,在一次看似十拿九稳的投资中,巴顿却因为一个粗心的分析数据损失了一大笔资金。

巴顿的家人和合伙人都对他很不满,说他这样粗心,真是不应该。但是巴顿却异常沉着,他没有在错误出现的时候手忙脚乱,也没有推脱自己的责任,而是主动诚恳地向家人和合伙人道了歉,并且宣布“一定会从这次失误中汲取教训”。

就在人们仍然为这次投资失误造成的损失唏嘘不已的时候,巴顿已经深入反省了自己的错误,他找到了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而且也发现了在以后的投资活动中避免出现这一错误的方法。

金融界的投资活动总是此起彼伏,巴顿又集中全力投入到下一次的投资活动当中,这时候,家人和朋友都十分担心,害怕巴顿不能从上一次的失败中解脱出来。但是,这次投资以近乎完美的结果向人们展示了巴顿的成功,人们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现实。巴顿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声宣告:“上一次错误的经验,其实就是这一次成功的秘诀。”他的话无疑清晰地解开了人们心中的疑惑,当然也赋予那些正在为自己过去的错误感到懊悔和无助的人以前进的力量。

斯罗福拉哥说:“风可以把蜡烛吹灭,也可以把篝火吹旺。”当错误发生时,隐瞒和遮掩只能使事情变得更糟,而主动揭示错误,以正确的态度反省自己的错误,则能够使我们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没有从千万次错误中汲取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就不会有最后的成功,这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另一种写照吧。

主动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时刻反省自己的错误,让昨天的错误不仅仅留下遗憾和悔恨——还有深刻的教训和以后不会再犯同类错误的保证。当然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然而我们却必须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到。如果今天不反省昨天犯下的错误,那么明天可能还会犯下这样的错误,如果仍旧不知反省,那只会错上加错,直至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

错误和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失去了直视它们的勇气,最可怕的是缺少从错误和失败中获得教训和力量的智慧。主动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确实需要足够的勇气,而反省错误则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懦弱的人是不敢主动承认错误的,而那些既能经常承认自己的错误,又能深刻反省过失,并从错误中获得深刻体验的人无疑是足够睿智的。所以卡耐基说:“只有勇士和智者才能从错误和失败中获取前进的力量和智慧,然后他们变得更加勇往直前,更加聪明睿智。”

不断递进的发展规划

“三十年前我来到这座城市。我记得刚来的时候,这座城市还显得非常古老,我的意思是说它和现在相比简直不像一个城市,而像一座古老的城堡。这个城市发展得真是太快了,而我也从一个少不更事的毛头小伙子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威斯康星州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罗伯特先生接受电视台记者的专访,斑白的头发和岁月刻下的皱纹显示了时间在他身上的积淀;炯炯的眼神和爽朗的神态似乎在告诉看到他的人们“我人虽老了,但是我的心从不会老”。

罗伯特先生最初来到威斯康星州的迈阿密城时是在一家运输公司里当搬运工。这个工作不但十分劳累,而且还没有保障,也就是说也许你今天累个半死,明天就会失去工作却不会有丝毫的失业保证金。干了半年的搬运工作之后,罗伯特来到一家新成立的保险公司当了一名保险推销员。之后,他在这个公司呆了将近三十年,这家公司从最初成立时的一无所有发展成了现在全威斯康星州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罗伯特也从一开始对保险行业的一窍不通逐渐历练成了一位全美赫赫有名的保险投资专家,现在他名下的保险公司已经不下十家,遍及了威斯康星州的各大城市。

罗伯特先生无疑是成功的,他是如何实现事业成功的?当问及成功的秘诀时,罗伯特先生沉思了片刻,然后回答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除了勤奋、努力、富于理想和勇往直前之外,我好像没有其他更新鲜的东西展示给别人了。不过我有一种习惯,可能这种习惯对我取得今天的成就有一定的作用。”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习惯呢?”记者追问道。

“主动创造自己的职场压力,然后在压力的推动下使自己的事业发展规划不断递进。”罗伯特先生向后拢了拢鬓角的一绺白发。

“我不太理解您说这话的意思,您能说具体一点吗?”罗伯特的话让记者似懂非懂,显然,他希望彻底弄清罗伯特先生的意思。

罗伯特先生说,“这个问题确实不太好懂,而且口头表达也很难把它表达清楚,不过我仍然希望你能理解。这样吧,我给你举一个例子。”罗伯特先生继续说道:

“进入公司的第一年,我几乎什么都不懂,因为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保险行业,而且公司也刚刚成立,所以我身上的压力很大,这时我需要一边熟悉自己的工作,一边考虑今后的发展方向。大概等到一年之后,也可以说就在这一年里,我觉得自己对这份工作越来越熟悉,干得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于是我决定以后就在这个行业当中继续发展下去。这时我就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而且也有了一个大的发展规划,那就是在保险行业长期地干下去。这一步看似简单,但是十分重要,这就像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刚刚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一样,这一步也许称不上坚实有力,甚至还有些踉踉跄跄,但它却为以后的道路奠定了基础。进入公司超过一年以后,我就开始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了,因为我现在已经对本职工作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而且公司也已经开始发展壮大了,我必须让自己跟着公司一起成长。于是,我定下了3年以后成为销售组长,五年以后成为销售经理的目标。当然了,定下目标之后,我心里的压力就增大了,但是我的干劲也比以前更足了。那段时间,我的销售业绩一直在公司名列前茅,终于在进入公司的第五年初,我升到了销售经理的位置上。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公司也有了很大变化,这令我对保险行业越来越感兴趣了。在销售经理的位置上,我的压力要比以前更大,但我足以应付分内工作的压力,而且我还想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压力,因为我发现我又向往更高的发展台阶了。我又开始在工作之余学习专业理财知识,学习管理知识,我又为自己定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上升到公司的中高层管理水平。为了让自己的知识更加充实,我甚至还主动承担了许多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这一步经历了很多坎坷,我的太太甚至说我把属于别人的担子往自己身上挑,我自己也觉得压力很大,但毕竟我走过来了,而且我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我又可以向下一个目标迈进了,尽管后面的路更加不好走,还有更多更大的压力等着我,但是我必须要向前迈进,我相信我会成功的……”

罗伯特先生成功了,他身上的压力从来没有轻松过,因此他从没有懈怠过。他不断创造自己的职场压力,他的事业发展规划不断递进,实现了一个目标之后他继续向下一个目标迈进,于是他在事业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纵观人的一生,我们发现职业生涯占据了我们的大半生,而且其中包括最富有灵性的青年、最满怀激情的壮年和最成熟睿智的中年。可以说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是在职业生涯中度过的,人们把最宝贵的时光和最聪明的才智都奉献给了自己深深热爱着的职业。如果不对人生中这一段最美妙的时光加以认真规划,那我们就显得过于失败了。

对事业发展的规划应该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事物的发展而逐渐发展的,这种发展趋势必定是递进的,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压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发生的。我们在为自己的事业进行规划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伴随着事业发展而存在的压力,只有克服了这些压力才能获得相应的发展。

不要满足于眼前取得的成就,下一个更加伟大的目标还有待你去实现;不要害怕承担更多的压力,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压力越大,经历的坎坷越多,我们在事业道路上就走得越有激情,最终我们的收获也越丰富。

做一个工作狂、学习狂

世界上最伟大的成就永远属于那些热爱工作的狂人,因为他们把工作当做信仰、把公司当做归宿、把事业当做平台,所以他们比其他任何人都获得了更大的成长。当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之后,除了“工作狂”之外,他们又有了一个别名“学习型工作狂”,狂热地工作,紧张地学习,就是他们生活的写照。当你也像他们这样做时,你会发现自己也成了公司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