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潜伏秘籍
17754500000060

第60章 有真才也要会“作秀。”

在交际应酬中不会适当抬高自己的人,很难获得高质量的交际效果。善于交际应酬的人,总是尽量把自己的长处呈现于朋友同事面前。比如,伶俐的口才、渊博的学识、温文尔雅的举止、典雅的服饰,都会给人带来一个良好的交际印象。所说抬高自己,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努力表现自己。适当地抬高自己并不是清高自负。在言行上贬低别人,如用旁若无人的高谈阔论、矫饰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就会使人产生反感。以下种种也都是贬低别人的行为举止:对有人特别是某位女性在社交场中独占鳌头,为众人瞩目,就流露出不屑一顾的样子;对有人言谈举止不大得体,或是某位女性服饰俗而不美,就显出自己的优越感,对人投以鄙视的目光,等等。

在办事时,总免不了寒暄、应酬。你说,也听别人说,你笑,也附和别人笑;你希望别人认真地听你说,也得表现得很认真地倾听。不管你心里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你的视线、表情、手势、声音总免不了带点“表演”色彩。

1.充分调动视线

不管是跟一个人还是一群人说话,一定要让对方在你的视线之内。有些人在开始时望着你,但才说了几个字,视线就移到了别处,让人觉得你很胆怯或者不耐烦。进入坐满人的房间时,如果自然地举目四顾,微笑着用目光照顾到所有的人,不避开众人的目光,就会使你显得轻松自若。

视线是有吸引力的。因此,当向对方强调你所说的内容的时候,应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听别人说话时也是这样,这表明你很重视他所说的。自己的身体要面向对方,一边注视着对方,一边随声附和,这样对方才知道你在认真听他讲话。

要注意的是,不要给对方压力感。一边看着对方,一边经常把视线转移到对方的衣领处,使对方精神放松,这也是一种风度。

2.让表情再生动些

表情其实是谈话的一部分。对于用期盼的表情正在听自己说话的人来说,谁都愿意继续听下去。而且自己说话的时候,用与讲话内容相协调的表情交谈,对方会容易倾听自己的意见。应该避免以下情况:即对别人说什么都以不耐烦的表情回答问题,或以阴沉的脸色勉勉强强地说话。也不应该用戏弄人的冷笑的表情说话。

表情应丰富多彩。不管你是讲述者,还是聆听者,表情应随谈话的内容不断变化:会心的微笑,哈哈大笑,蹙紧的眉毛,悲戚的面容,红红的眼圈,愤怒的神色,惊愕的表情……该用哪种就“表演”哪种,以极大地兴趣鼓励对方说下去,或表明自己正全神贯注地沉浸其中,而不要面无表情,摆着一副木刻似的脸。

3.运用手势强化效果过分夸张固然不好,但说话时显出愉快的样子,巧妙地用一些肢体语言也是一种好的方法。“太棒了!”“交给我来办吧!”如能爽朗地表现出自己的感情,自然地采用一些手势也是很好的。

当轮到你说话时,可以先通过手势来吸引听者的注意力,强调你谈话内容的重要性。比如你可以身体前倾,把手肘撑在桌子上,将手指头轻轻并拢;摘下眼镜,然后强调你的论点,用手轻快地掠掠头发。

但千万不要用不文雅的手势,如大幅度飞舞、无目的性的乱播乱摆,揩擦鼻尖、抠脸上的皮屑、当众搔痒,等等。

4.利用声音加深印象

最好的效果就是要利用演讲式的一些方法使你的谈话显得有魅力。但又不能真的像演讲般拿腔拿调,在一般场合说话,太像演讲,就显得“表演”过分,反而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谈话技巧中值得借鉴的有:

(1)声音响亮,富于抑扬顿挫。

(2)速度适中,吐字清晰,条理分明。

(3)在适当的地方稍作停顿,不要连珠炮似地喋喋不休。

(4)适当地用些疑问语调,以引起对方的注意力。

最忌讳的是声音平缓无力,吐字含糊,音速过快。

第七节追求完美中的完美

办事的标准,就是完美,这是成功者的要求,也是成功者的想法。

如果你能这样想,无论你做什么,品质都很好,都不会自满。因为很少有东西是完美的,即使是最好的产品也有缺陷。然而,无论在公司或组织中,就是因为你设立这样一个完美的目标,可以提升每一个人对品质的意识,使每个人做事都变得非常认真,因为每个人都在研究,要怎样把事情办得更完美。

只要你追求完美,就可以保证你能成功。而世界上为人类创立新理想、新标准,扛着进步的大旗、为人类创造幸福的人,就是具有这样追求完美无缺素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如果只是以做到“还可以”为满意,或是半途而废,那就很难成功。

在工作中应该追求完美、满分。不完整的工作成果只会使别人麻烦,对自己的成长也没有好处。

人类的历史有不少悲剧,都是那些工作不可靠、不认真的人苟且作风所造成的。有人曾说:“无知与轻率所造成的祸害,不相上下。”许多青年人的失败,就在这“轻率”的一点上。他们念念不忘的,是想寻得较高的位置,较大的机会,使自己有“用武之地”。他们常对自己这样说:“我们在平凡、渺小的职务下枯燥、机械地工作,有什么意义呢?那真是不值得去拼搏!”因此,他们的工作往往需要他人的审查、校正。这样的人,难以升到较高的位置上。

但是,凡是出类拔萃的青年,对于寻常、细微的小事,都能认真思考,不肯安于“还可以”或“差不多”,必求其尽善尽美。他们能在简单、平凡的工作岗位中看出与创造出大机会来。他们比一般人更敏捷、更可靠,自然能吸引上级的注意,博得领导的赏识。他们每做完一件事,都能勇敢地对自己说:“对于这份工作,我已尽心尽力,可以问心无愧。我不但做得‘还好’,而且在我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好’。对于这份工作,我能够经得起任何人检查批评。”

巴尔扎克有时是一星期时间只写成一页稿纸,但他的声誉,却远非近代的某些不严肃的作家所能企及。

狄更斯不到预备充分时,不肯在公众前读他的作品。这些都是人们务求尽善尽美的美德。然而不少人对于职务、工作的苟且、潦草,借口时间不够,这是不对的。因为,时间足够使我们把每件事情做得更好。

假使每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尽至善之努力,以求得完美的结果,那我们的生活一定变得更完善,更快乐,人类幸福真不知能增进多少。

追求完美,就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如果面临失败,对于“原因在哪里”、“为什么会失败”等之类的问题,都要及时自我反省,认真检讨,要不断注意技术上、精神上、生活上存在的缺点。

第二,要想成功必须具有“硬件”,要有别人一提及,你就能紧跟着联想起来的绝活。

第三,要有万一失败,应怎样挽回残局、减小损失的准备。为了预防万一,要事先准备好第一方案、第二方案、第三方案等等多种解决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的方案,不可孤注一掷。追求完美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不能急于求成。不管任何事,任何人都无法一次做到尽善尽美,要反复、一次又一次地实践,不要老顾盼自己离“完美”还有多远,现在可以打多少分,这样不好。成功需要靠时间和努力的点滴积累,把“完美”当做一种目标装在心里,然后埋下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在达到完美境界的过程中,有许多人为的因素,也有很多现实生活中不能克服的障碍。但是,如果我们无法坚持不做自己不清楚的工作的基本信念,就会因为工作量或处理产品件数的增加而顾此失彼。现在某些公司就因非常坚持这个原则而大有发展。这类公司只要自己的产品有点瑕疵,不管是谁订的或订的是什么货,在什么状况下,都不会贸然出货。即使因此使同行抢先了一步也没有关系,这是他们坚持的方针。换句话说,就是希望自己的货都是完美的。

办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该办的事尽早去办,该了结的尽快了结,有这种工作和生活态度的人,处处会受到别人的信赖和喜爱。追求完美无缺,并能画龙点睛,锦上添花,这是事业成功的因素,也是个人能力的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