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潜伏秘籍
17754500000054

第54章 赞扬不仅仅是奉承

有一则流传很广的笑话,说的是某人在某高官面前说他的老师曾经教给他一个拍马屁的方法,并且无往而不胜。这个高官听了,不以为然,说:“我就不喜欢那些谄媚的人。”这个人连忙附和说:“对对,您的情况就不同了,您是一个例外。堂堂大丈夫都厌恶拍马屁的人。天下像您这样明智的人能有几个呢?”高官听了此话后欣有喜色,微微点头。这人随后在私下里说:“高帽子,我又送出了一顶。”

其实,人人都知道一味好话奉承并不太好,但谁不喜欢听“好听的”呢?人的天性如此。当好话说到了自己头上时,你未必就能感觉得到。

西方心理学中有一种说法叫做“真诚的肯定”,大概的意思就是用赞美、报偿及增援的字句向你的朋友说你“真的相信”。由于你适当地发出了真诚的肯定,你会接受到你肯定的人给你直接的回馈。

在一个企业里,有位才干非凡的干部,他在回忆自己的一生时,想起他的青年时代邂逅的一位漂亮的女教师,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当他发觉了这个事实后,他马上去那所学校,打听到那位已经退休的女教师的住址,向她寄去了一封饱含诚挚心情的感谢信。

63

不久,她回信了:“你的来信,对我来说,有着多么大的意义啊!我难以表达对你的感谢。我已经是一个年近八十、形影相吊、风烛残年的老太婆了。我在讲台上度过了整整50个春秋,但是赏识我的人只有你一个。到了这把年纪,第一次得到赏识真是件有趣的事。寒风凛冽的早晨,飘来了你的信,它为我带来了多少年来未曾有过的喜悦。”

然而,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羞于向他人表白心中的感受,哪怕是只言片语的赏识之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赞美也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技巧,能有效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天性。”

回忆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谁没有热切地渴望过他人的赞美?既然渴望赞美是人的一种天性,那我们在生活中就应学习和掌握好这一生活智慧。

一位著名企业家说过:“促使人们自身能力发展到极限的最好办法,就是赞赏和鼓励……我喜欢的就是真诚,慷慨地赞美别人。”如果我们真心诚意地想搞好与同事们的关系,就不要光想着自己的成就、功劳,别人是不理会这些的,而是需要去发现别人的优点、长处、成绩。不是虚情假意的逢迎,而是真诚的、慷慨地去赞美。

将这个概念移植到职场中,我们不妨改为“真诚的吹捧”。真诚的吹捧就是在适当的时候肯定别人值得赞美的地方。无论你对同事还是上司,真诚的吹捧都会使你在人际关系中散发出无比的魅力。

“你希望别人高兴来见你,你就必须高兴会见别人。”这是一位行政单位的秘书的经验之谈。他说他所属的办公室主任只要是见到上司总会微笑着打招呼、点头,上司也以同样的态度回敬他。可一回到自己的科室,对下属便很冷淡,很严厉,从不露笑脸,这样他也就得不到同仁们的微笑与拥护了。

对人微笑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它显示出一种力量、涵养和暗示。一个刚刚学会微笑的中年干部说:“自从我开始坚持对同事微笑之后,起初大家非常迷惑、惊异,后来就是欣喜、赞许。两个月来,我得到的快乐比过去一年中得到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还要多。现在,我已养成了微笑的习惯,而且我发现人人都对我微笑,过去冷若冰霜的人,现在也热情友好起来。上周单位进行民主评议,我几乎获得了全票,这是我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喜事!”

巴掌不打笑脸人,同事也不会拒好意于千里之外。所以,与同事相处,多以笑脸待人定能化于戈为玉帛,并赢得友谊、理解和发展。

职场中有能力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往往做事都比较低调,有本领也是深藏不露。他们一般都认为“枪打出头鸟”,不肯过分地表现自己,须知,有时该展现自己的时候还故作隐藏实际上是失去了升迁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