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17751800000094

第94章 靠自己的力量赢得社会承认

水平高的父母明白自己难以强迫孩子成功,而只能鼓励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争取达到目标。

——穆尔尼·纳素夫(科威特作家、记者)

周海婴是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儿子,他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是我国老一辈无线电专家。他靠一步步的奋斗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他最不愿做的事,就是在父亲的光环下生活。鲁迅在遗嘱中说“希望后代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这一教诲始终贯穿周海婴的一生。

鲁迅对他的启蒙教育一向顺其自然,并不强迫。小时候,周海婴就对组装零件感兴趣,当时有一种叫积铁成像的玩具,也叫小小设计师,就是一个盒子装着各种可以随意组装的金属零件。周海婴迷上了这种玩具,他用这些零件学会了组装小火车、起重机,装好了再拆,拆了又装。鲁迅看到了,总是在一旁鼓励他。鲁迅去世后,周海婴用自己储蓄多年的压岁钱交了学费,报考南洋无线电夜校,1952年考进北大物理系后开始走上科研道路,最终成为一名无线电专家。后来,他担任过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一直从事广播电视规划工作。

直到晚年,周海婴谈起无线电依然兴致勃勃,滔滔不绝,而他依然过着默默无闻、淡泊名利的生活。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周海婴的一切与鲁迅联系起来,而周海婴说:“我们要以自己的工作成绩去赢得社会的承认。”

智慧感言

2007年春晚有一句话让很多人落泪,那就是民工子女的那句话: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家庭情况各不相同,依靠父母在名人的光环下生存,多少有点“依傍”的味道。周海婴作为鲁迅之子,能做到如此平和,的确不容易。靠自己的力量赢得社会承认,这不仅仅是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尊严的问题。自立的人才最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