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17751800000006

第6章 调整航向,行得更远

所有目标如果不作某些调整、更新,就会因时光的流逝而黯然失色。

——坎贝尔(美国思想家)

中科软件总裁柳军飞在30岁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在这个风云际会的年代成为一个企业精英。

作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在外人看来柳军飞的事业应该是很成功的,凭着丰富的知识积累以及良好的悟性,他在学术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在XYZ系统这个迄今唯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科研项目中,柳军飞表现突出,唐稚松院士评价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较早开展了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并使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持国家“863”重点项目大型应用软件通用物流管理系统的研制开发(这个成果已经被中国石化全行业采用,并被列为火炬计划推广产品);作为主要科研人员,前后四年多,参加“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大型软件支撑环境“青鸟”系统的研制工作;主持了长岭—圣方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研制开发,并已形成产业规模。

然而,在1997年时,柳军飞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就这样一直做科研吗?

柳军飞回忆说:“当个科学家是我的理想,如果是个一般的科学家,我可以算是成功了,如果是个世界级的科学家,这是一个很伟大的理想,我想我这一辈子是做不到那一步了。”柳军飞开始想尝试校园与科学家以外的一种人生。

一直以来,柳军飞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让辛苦研究出来的科学成果顺利转化成生产力。

1997年,柳军飞开始了由科学家向企业家的转变过程。当时也是个机遇,中科院正需要柳军飞这样的人才去创办以软件为主业的骨干企业,而柳军飞自己也正有这个想法,双方一拍即合,用柳军飞的话是:“我自己之所以转到产业来,主要是因为需要,国家需要、单位需要、社会需要,他们觉得我可能适合做这件事情,是半主动半被动走过来的。为什么说半主动呢?因为我自己也想试一试。”

就这样,柳军飞创办了他的第一家企业——北京中科灵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了企业家生涯,短短几个月,业绩翻了好几倍,现在他正在向着他的梦想不断前进。

智慧感言

执著于人生的梦想,是一种勇气和智慧;但埋葬旧的梦想,告别旧的自我,孕育新的梦想,却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尤其是在已经有所成就的时候,这种选择无异于彻底地否定自我,需要极大的勇气。

适时地调整方向,不是消极的退缩、坐标的摇摆,而是一种积极的突围。不满足在原有领域里的有限成绩,想突破自己,登上新的高度,这才是真正积极的人生。敢于突破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