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17751800000110

第110章 聪明的应聘者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塌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北大法学院刚毕业的小李经学校推荐到一家律师事务所面试。这是国内一家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很多日后成名的大律师都是在这家事务所里接受最初的培训而走上成功之路的。这里的工作以严格、准确和讲求实效而著称。

临出门前,母亲特意叮嘱小李要学得聪明一些,不要因为太老实而在竞争中吃亏。小李懂事地看着母亲,轻声说:“放心吧,我会做好的。”然而,直到他迈进事务所的大门,心里还是一片茫然:怎样做才算聪明呢?

来面试的人很多,他们个个看起来都很精明。小李努力让自己面带微笑,用眼睛去捕捉监考人员的眼神,给他们留下机灵的印象对录用会大有帮助。但这一切都毫无用处,监考人员个个表情严肃,忙着把一大堆资料分发给应聘者,甚至不多说一句话。

那些资料是很多庞杂的原始记录和相关案例及法规,要求应聘者在适当的时间里整理出一份尽可能详尽的案情报告,其中包括对原始记录的分析,对相关案例的有效引证,以及对相关法规的解释和运用。

这是一项很枯燥的工作,需要耐心和细致。老师曾经为小李详细讲解过从事这种工作所需的规则,并且指出,这种工作是成为一个优秀律师必须出色完成的一个重要部分。

周围的人看起来都很自信,他们很快投入到起草报告的工作中去了,小李却在翻阅这些材料时陷了进去。在他看来,原始记录一片混乱,并且与某些案例和法规毫无关联,首先需要把它们一一甄别,然后才能正式起草报告。

时间在一分钟一分钟地流逝,他的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也不知道要求中所说的“适当的时间”到底指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他无助地发现如果完成报告可能至少还需要一个紧张的晚上,可是周围已经有人完成报告交卷了,他们与监考人员轻声的交谈声几乎使小李陷入了绝望。

越来越多的人交卷了,他们聚集在门外,等待所有的人都完成考试后听取事务所方面关于下一步考试的安排。所有的人都认为安东事务所的考试不会只有这一项。他们一起议论考试的嗡嗡声促使屋子里剩下的人都加快了速度,只有小李,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想着母亲的忠告:要学得聪明些。可怎么才能聪明些?他干不下去了。

终于,屋子里只剩下小李一个人面对着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的报告发呆。一个秃顶男人走过来,拿起小李的报告看了一会儿,然后对他说:你可以把材料拿回去继续写完它。

小李抱着一大堆材料走到那一群人中间,每个人都盯着他看,眼睛里含着嘲讽的笑意,小李心想,也许在他们看来,我是一个要把材料抱回家去完成的十足傻瓜。

这家事务所的考试只有一项,这一点出乎大家的意料。母亲对小李通宵工作没有表示过分的惊讶,而小李却要不断地克服沮丧情绪说服自己完成报告,并在第二天送到事务所去。

第二天早上,事务所里一片忙碌,秃顶男人接待了小李,他自我介绍说自己是这家事务所的创办人。他仔细翻阅报告,然后又询问了小李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状况。

这段时间里,小李窘迫得不知所措,回答问话显得语无伦次,但在最后,那个男人站起来伸出了手,说:“祝贺你,年轻人,你是唯一被录取的人,我们不需要聪明的提纲,我们要的是尽可能详细的报告。”小李兴奋极了,他想回家告诉母亲,他成功了,但他并没有学会聪明。

智慧感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正的聪明人就是那些愿意多下笨工夫的人。作为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小李并没有投机取巧,耍弄小聪明。在他的行为里,我们看见他展示着作为一个优秀律师所有的品格:细心、周到、完备、尊重事实,最重要的是——坚持原则,不会因为一时的利益而丧失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