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我吹吹你的眼
17747800000075

第75章 乌台汉子

湖州太守庭院。锣声震天,御史台士兵分立旁两旁,白衣黑巾,眼珠子闪烁着刺人的光。

室内,四十多岁的汉子早就知道这来者不善了。他蹙了蹙浓黑的双眉,一把拽过身边的通判官说:“我是着官衣,还是便装?”

“太守并无大恙,理应着衣。”通判官回禀,小心地缩了缩头。

穿好官衣,戴好官帽,拿好笏板,缓缓而行,立于庭中。面向官差,汉子面无惧色,一身凛然。

“臣知多方开罪朝廷,必属死罪无疑。死不足惜,但请容臣与家人一别。”汉子先开了口。

“并不如此严重。”皇差皇甫遵回应,脸颊上似乎洋溢着丝微的笑意。立即传示公文:“免苏轼湖州太守职,即刻进京。”

汉子得以归看家人,家人放声大哭。家人没有理由不哭,这一别,也许就是永别了。汉子提起书桌上的毛笔,刷刷刷,赋诗一首递与夫人:

更休落魄贪酒杯,且莫猖狂爱咏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夫人破涕为笑。

入乌台,即入狱。

有人表奏圣上:“……湖州苏轼上表赋诗,皆讥切时事之言……立斩为上……”

又呈诗百余首,从汉子朋友三十九人手中搜得。

一百多首诗,摆在了主审官们的面前。主审官们口口声声问罪,可面对这百多首诗,面面相觑。诗词措词精练,用典甚多,如何取证?

于是,每日,主审官上坐,汉子下坐。

汉子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对百多首诗一一诠释。引经据典,好不快活!

这时的汉子,对百多首诗词有了最经典的阐述分析;这时的汉子,成了最优秀的诗词评注家。

那“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两句诗,应该说有龙在天,不应当说在九泉地下呀!主审官们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反问。

汉子,依然关进了牢房。

送饭,是儿子份内的事。汉子与儿子约定:送蔬菜和肉表示平安,送鱼则有了坏消息。一日,儿子去借钱,托友人相送,友人不知情,送熏鱼一碗。汉子一惊,急忙写诗两首,相与诀别。一首与弟,托以子女;一首寄与皇上,感恩图报。不料,诗为狱卒所获,呈与皇上。龙颜微笑:这个东坡呵……

四十多天后,汉子出了乌台。

他嗅了嗅清新的空气,感觉到了脸上的快乐。在喜鹊吱吱喳喳的啼叫中,又赋诗一首: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他又诗如泉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