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换道光,屋宅田地全铲光。袈裟不着嫌多事,一着袈裟事更多。夹尾巴狗,上不得街。
夹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过恐生殃。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家有家法,国有国法。
家有梧桐树,不愁凤凰来。
象征忠贞爱情的梧桐
东汉末建安年间,有一个叫焦仲卿的人,从小就受过良好的儒家文化教育,知书达礼,成年后又在仕途上进取,在庐江太守衙门里做事,成为一名封建士子。
焦仲卿娶了刘兰芝为妻,刘兰芝却常常被婆婆刁难,因此向焦仲卿诉苦:“我13岁到16岁能织精美的白绢,学会了裁剪衣裳,会弹箜篌能诵读诗书。17岁时我做了您的妻子,心中却常常感到痛苦的悲伤。您既然做了太守府的小官吏,遵守官府的规则,专心不移。我一个人留在空房里,我们见面的日子实在少得很。鸡鸣啼了,我就上机织绸子,天天晚上都不得休息。3天就织成5匹绸子,但婆婆仍然嫌我织得慢。并不是因为我织得慢,而是婆婆的要求太高啊!我既然担当不了婆婆的使唤,白白留着也没有什么用。您还是尽快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吧。”
焦仲卿听了这般诉说后,到堂上去禀告母亲:“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貌相,幸亏还能娶到这个贤惠能干的妻子,结婚后相亲相爱地生活,并约定死后在地下也要相依为伴侣。我们相处在一起不到两三年,生活刚刚开始,还不算很久,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您为何对她如此不满呢?”
焦仲卿的母亲对仲卿说:“你怎么这样没见识!这个女子不讲礼节,一举一动全凭自己的意思。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你怎么可以自作主张!咱家邻居有个贤惠的女子,名字叫罗敷,姿态可爱无比,我会替你去提亲。你就赶快休掉刘兰芝,打发她走,千万别再留着啦!”
焦仲卿直身而跪禀告母亲说:“儿子恭恭敬敬地告诉母亲您一句话,如果要我对刘兰芝休妻,我一辈子就不再娶妻子了!”
焦母听了儿子的话,用拳头敲着椅子大发脾气骂道:“你这小子真是胆大包天了,怎么敢帮你媳妇说话!我对她已经没有什么恩情了,当然不能答应你的要求。”
焦仲卿默默不敢作声,对母亲拜了两拜,回到自己房里,张嘴想对妻子说话,却哭得连话也说不成句:“本来我不愿赶你走,但有母亲逼迫着。你只好暂时回娘家去。我暂且回太守府里办事,不久我一定回来,必定去迎接你回我家来。为此,你就受点委屈吧,千万不要违背我说的话。”
刘兰芝对焦仲卿说:“你不要再说了!”刘兰芝见丈夫这样为难,心里不好受,不免回忆起往事。
那一年冬末,刘兰芝辞别娘家嫁到焦府,侍奉婆婆时总是顺从她的意旨,一举一动都不敢自作主张。刘兰芝白天黑夜勤恳地操劳,总以为没有过错,能够终身侍奉婆婆。但如今到底还是被赶走了,哪里还说得上再回到焦府呢!
想到这里,刘兰芝说:“我有一件绣花的齐腰短袄,上面美丽的刺绣发出光彩,红色罗纱做的双层斗帐,四角挂着香袋,盛衣物的箱子六七十个,箱子上都用碧绿色的丝绳捆扎着。样样东西各自不相同,种种器皿都在那箱匣里面。我人低贱,东西也不值钱,不配拿去迎接你日后再娶的妻子,留着作为我赠送给你的纪念品吧,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你把这些东西当作安慰吧,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我。”
鸡鸣啼了,外面天将亮了,刘兰芝起床打扮得整整齐齐。她穿上绣花夹裙,每穿戴一件衣饰,都要更换好几遍,脚下穿着丝鞋,头上戴着闪闪发光的玳瑁首饰。腰上束着白绢子,光彩像水波一样流动,耳朵戴着用明月珠做的耳坠,纤细白嫩的手指像削尖的葱根,嘴唇红润如含着红色朱砂,轻盈地踏着细步,精巧美丽,世上再难有第二个这样的美人了。
刘兰芝走上厅堂拜见婆婆,婆婆的怒气仍未平息。她说:“从前我做女儿时,出世后从小生长在乡间,本来就没受过什么好的教养,同你家少爷结婚,更感到惭愧。接受婆婆送的钱财礼品很多,却不能承担婆婆的使唤。我马上就回娘家去了,只是记挂婆婆在家里辛苦操劳。”
刘兰芝回头再与小姑告别,眼泪像连串的珠子掉下来,她对小姑说:“我初来你家时,小姑你刚能扶着椅子学走路,如今我被赶走,小姑你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希望你努力尽心奉养母亲,好好服侍她老人家,初七和十九,在玩耍的时候不要忘记我。”
刘兰芝说完,出门登上车子离去了,眼泪不停地簌簌落下。焦仲卿的马走在前面,刘兰芝的车行在后面,车子发出隐隐的响声,两人会合在大路口。焦仲卿下马坐入刘兰芝的车中,两人低头互相凑近耳朵低声说话。
焦仲卿说:“我发誓不与你断绝关系,你暂且回娘家去,我暂且去庐江太守府办公务,不久一定会回来,我对天发誓,绝不会对不起你。”
刘兰芝对焦仲卿说:“感谢你忠诚相爱的心愿!你既然这样记着我,盼望你不久就能来接我,你要像磐石一样坚定不移,而我就柔软结实得像丝一样的蒲草和苇子。可是我有一个亲哥哥,他的性情行为暴躁如雷,恐怕不会听任我的意愿,会违反我的心意,使我烦忧。”
接着,两人举手告别,惆怅不止,恋恋不舍。
刘兰芝走进了家门,来到内堂,因为耻辱感而尴尬不安。刘兰芝的母亲看见女儿被休,大为惊讶,拍着手掌说:“真没想到你会这样!你13岁就会纺织,14岁就能裁剪衣裳,15岁会弹箜篌,16岁懂得礼节,17岁我送你出嫁,总以为你不会有什么过失。你究竟有什么过错,被人休回家了呢?”
刘兰芝惭愧地对母亲说:“这件事女儿实在是没有什么过错。”母亲听后非常悲伤。
刘兰芝回到娘家才十多天后,县令就派了媒人上门来。媒人说县令家有个三公子,人长得漂亮文雅,世上无双,年龄只有十八九岁,口才很好,又非常能干。
刘兰芝的母亲认为女儿应该答应,但刘兰芝含着眼泪回答说:“我才回来时,焦仲卿再三嘱咐我,立下誓言,永不分离。如果要我违背情义,恐怕这件事不合适。你还是回绝来说媒的人,还是以后慢慢再谈这件事吧。”
于是,刘兰芝的母亲告诉媒人说:“我们这种贫贱人家的女儿,才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了。她连府吏的妻子都做不了,怎么能配得上县太爷的公子呢?你还是去找别家的女儿吧,我女儿是不行的。”县令的媒人只好走了。
几天后,太守派郡丞来求婚了,说太守家的第五个儿子,娇美俊逸,还没有结婚。郡丞直接对刘母说:“我们太守家,有这样一个好公子,想和你家结为婚姻,所以派我到你府上来说媒。”
刘母谢绝媒人说:“女儿先前有过誓言,老妇我怎么敢对她说再嫁这件事呢?”
刘兰芝哥哥听到太守求婚被拒这件事,心中烦躁不安,开口对妹妹说:“你怎么能这样欠考虑地做事呢?你前次出嫁的人不过是一个小官吏,但这次出嫁会得到一个贵公子,相差得像天上地下一样,这种好运气足够使你终身荣耀富贵啦!不嫁给这样仁义的公子,往后你打算怎么办?”
刘兰芝抬头回答道:“道理确实像哥哥说的一样,我辞别娘家去侍奉丈夫,半中间回到哥哥家里。怎样处理,完全照哥哥的主意吧,哪敢自己随便作主呢?虽然我与府吏立下誓约,但与他永远没有机会见面了。答应这门亲事吧,我们马上成婚。”
太守的媒人从座位上起来连声说:“是是,就这样办,就这样办。”他回到郡府报告太守说,“我接受您交给的使命,到刘家去做媒,公子很有缘分,说媒很成功。”
太守听了这些话,心里非常欢喜,马上查看婚嫁历,又翻看婚嫁书,告诉郡丞:“婚期定在这个月内就很吉利,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好日子就在30号这一天,今天已经是27了,你赶快去刘家订好结婚日期。”
太守府内大家都互相传话说办婚礼,赶办婚礼的人来来往往连接不断,装婚礼物品的船绘有青雀和白天鹅的图案,四角挂着绣有龙的旗幡,轻轻地随风飘荡。
金色的车子用的是白玉镶的车轮,缓步前行的青骢马,套有四周垂着彩缨、下面刻着金饰的马鞍。赠送的聘金有300万,都用青色的丝线穿着,各色绸缎有300匹,从交州广州采购来的山珍海味。跟从的人有四五百,热热闹闹来到庐江郡府门。
刘兰芝的母亲问女儿说:“刚才接到太守的信,明天来迎接你,为什么还不做衣裳?不要让婚事办不起来!”兰芝默不作声,用手巾捂着嘴哭泣,眼泪淌下就像水一样倾泻。
刘兰芝把平时坐着的琉璃榻搬出来,放在前面窗子下。左手拿着剪刀和尺子,右手拿着绫罗绸缎开始动手做衣裳。早晨就做成了绣花的夹裙,晚上又做成了单罗衫。天色阴沉沉的,快要黑了,她满心忧伤,走出门去痛哭。
焦仲卿听说刘兰芝要嫁人,于是请假暂时回来,在离兰芝家还有二三里的地方时,由于人伤心,他骑的马也在哀鸣。刘兰芝熟悉府吏的马叫声,轻步快跑去迎接他,悲伤失意地望着,知道是相爱的人来了。
刘兰芝举起手抚摸着马鞍,哀声长叹着说:“自从你离开我以后,世事的变化真料想不到啊!我的情况你并不了解,我的母亲和亲哥哥都硬把我许配给别人了,你这次又何必回来呢!”
焦仲卿伤心地对刘兰芝说:“祝贺你得到高升!我这块磐石方正又坚实,可以一直存放上千年,而蒲苇一时柔韧,就只能保持在早晚之间罢了。你将会一天天地富贵起来,让我一个人独自走到地府去吧!”
刘兰芝对焦仲卿说:“真没想到你会说出这种话来!同是被逼迫,你既然这样,那我也这样,我们就在地府下互相见面吧,但愿你不要违背誓言。”
两人互相紧紧地握着手,然后告别离去,各人回到自己的家里。活着的人却作临死的诀别,心里的愤恨哪里说得尽呢?他们想到将要永远离开人世间,无论如何不能再保全生命了。
焦仲卿回到家,走上厅堂拜见母亲说:“今天风大又非常寒冷,寒风摧折了树木,院子里的白兰花上结满了浓霜。儿子就像快要落山的太阳一样,使得母亲在今后会很孤单。如果我出了什么事,也是自愿的,您就不要再去怨恨什么鬼神了。愿您的寿命像南山的石头一样长久,愿您的身体永远健康又舒顺!”
焦母听到儿子这些话,泪水随着说话声一起流下,她说:“你是世家的子弟,又在大官里任官职,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啊!你和她贵贱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东邻有个贤惠的女子,她的美丽在城内外是出名的,我替你去求婚,马上会有答复。”
焦仲卿向母亲拜了两拜就回房,在自己的空房里长声叹息,自杀的打算就这样决定了。他把头转向兰芝住过的内房,睹物生情,越来越被悲痛煎熬着。
刘兰芝结婚的这一天,她走进了行婚礼的青布篷帐,此时已经是暗沉沉的黄昏后,静悄悄的,人们开始安歇了。她自言自语说:“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魂灵要离开了,让这躯体长久地留在人间吧!”于是,她挽起裙子,脱去丝鞋,纵身跳进清水池里。
焦仲卿听到刘兰芝投水这件事,心里知道从此与刘兰芝永远离别了。他在庭院里的树下徘徊了一阵,自己就在向着东南的树枝上殉情了。
焦刘两家要求合葬,于是把两个人合葬在华山旁边。在坟墓的左右两侧种上梧桐,这些树条条树枝互相覆盖着,片片叶子互相连接着。树中有一对飞鸟,它们的名字叫做鸳鸯,仰头相互对着叫,天天夜里直叫到五更。
从此以后,焦仲卿、刘兰芝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广为传扬,在民间家喻户晓。而他们合葬墓前的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千百年来,赢得了文人墨客的赞叹。
家有一担粮,不做孩子王。
家有千株柳,不用满山走。
家有三石谷,喘气就粗。
家有余存粮,年荒人不荒。
家常饭,粗布衣,知冷知热自己的妻。
家内无猫,老鼠跷脚。
家内不和邻里争。
家要败,出古怪;家要福,靠劳动。
家要兴,看后丁;家要败,出妖怪。
家藏狐狸鸡不剩。
家不和,外不顺。
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王。
家和万事兴。
家不严招贼,人不严招险。
家穷难舍,乡土难离。
家花不如野花香。
家贼难防。
家贼难防狗不咬,捉贼容易守贼难。
家鬼害家神,土地老二害财神。
耿直不偏的文财神比干
那是在商纣王时期,一天清晨,辅佐商纣王帝辛的太师比干到庭院散步。正是初春的早晨,天气和暖,他望着灿烂的阳光,深深地叹了口气,想要把胸中的烦闷忧愁全部倾吐而出。
站在庭院里,隐隐能听到宅院外孩童玩闹的欢快声音,令比干瞬间想起了幼年的侄子帝辛。想想自己的这个侄子,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先帝帝乙的欢心。
《荀子·非相篇》中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史记》中也形容帝辛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后来,比干的哥哥帝乙还特意在病榻前嘱咐比干,要好生辅佐这位继承人。侄子帝辛在帝乙驾崩后继位成为商纣王。
开始的时候,商纣王重视农桑使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代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
这位贤侄和圣明的君主,当初真的是比干的骄傲。比干常常想,如果先帝在地下有知,也会欢欣鼓舞,为自己的国家有这么一位好皇帝和好儿子而无比欣慰的。
但是,这一切都在商纣王的宠妃妲己出现之后改变了。都说红颜祸水,女色误国,这位妃子使商纣王无心朝政,每日只顾寻欢作乐,比干虽从20岁开始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但从政40多年以来,还没有见到侄子这么顽固过。
比干的脸上尽是愁容,手心里紧紧攥着一张神符。这道符是老友姜子牙离开朝歌,来相府辞行前留给自己的,说是可以躲避一难。但谁知这一难能不能躲得过去呢?
几天前,妲己抱怨说心口疼,整天病恹恹地摆出一副娇弱相,把商纣王也紧张得坐立不安。彻底不理朝政了不说,居然还废寝忘食地召集全国名中医来问诊,这更使得忠诚的比干对妲己怒目而视。
后宫之中嫔妃邀宠并不少见,但要是一心纠缠君王,使国政荒废,这样的嫔妃就不该纵容了。比干眼看曾经明事理懂分寸的君王日益颓废,更加视妲己为眼中钉,而妲己显然也将比干看作是肉中刺。
妲己在病后曾昏昏沉沉地暗示商纣王说,自己的病是个奇疾,只有世间罕见的药引熬制出的药才可以解救。而这药引就是比干的一颗七窍玲珑心。
比干可不知道自己的心是不是有七窍,但他很清楚,人没了心性,要比没了心脏更可怕。想想当年自己的贤侄帝辛,才小小年纪就伶俐可爱,长成青年时又是雄姿英发的一位皇家子弟,一国的好君王,却只因心性被迷惑,居然被这么一个歹毒又刻薄的妃子利用了!
仰望天空,盛日春景在比干眼里也成了一派萧条的落败秋色。他甚至都不敢肯定地认为,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侄子,自己哥哥临终时托付的好栋梁,自己曾经鞠躬尽瘁服侍的贤明君主,不会听信妲己的妄言。
比干并没有担忧太久。正想着,他就被商纣王召进了宫中。抬起头,他看见那一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上,是一种糊里糊涂的尴尬神情,正是商纣王。
只听商纣王说道:“妲己心痛之疾,惟玲珑心可愈。听说皇叔有玲珑心,想借一片作药汤来用,若是她的疾病被治愈了,您的功劳可就大了啊。”
比干回答说:“心哪里是能随便借出的东西呢?它是身体的主人,被侵扰的话,就会使人失去生命啊!心是协调一切的关键所在,如果我的心被削去一片,受到损伤,我又怎么可能还有活路呢?君王啊,我这个老臣,并不是因为太过惜命而不肯献身。只是如今朝纲不振,能为您出谋划策的贤臣已然不多了。如果连我也出了事,谁来帮您保住江山呢?”
听了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言论,商纣王很尴尬,但也很不耐烦:“这话真是太夸张了吧。借片心而已,哪来的这么多说辞呢?”
听完这个回答,比干万念俱灰。他明白,自己的性命怕是要和这个君王曾经的贤能一样,一去而不复返了。他深吸一口气,用手颤颤巍巍地将从不离身的符纸掏出,烧化之后放在水中一饮而尽。
然后,比干没有理会在一旁愣住的商纣王,转而向太庙的方向大拜了八拜,流着泪慨叹说:“成汤先王啊!这28世的天下就要断送在您的这位后代手里了,并非是因为老臣不忠不义啊!”言毕,伸手挖出了自己的心。
也许是因为神符的作用,比干发现自己并没有失去生命,但是心里总觉得空空荡荡的。他一言不发地跨上马,飞奔跑了好几里路。
比干的马跑累了,慢了下来。这时,比干忽然听见一妇人大叫卖无心菜,就勒马问道:“人若是无心会如何呢?”
不知情的妇人回答说:“人若无心的话,还怎么存活呢?”
比干闻听此言,顿时落马,失去了生命。
比干忠谏而死,后世的人们始终念着他的好,称他为“亘古第一忠臣”。因为比干生前忠诚耿直,逝世之后又没有心,因此不会心存偏见偏袒任何一方,最适合做分配财产的神灵。
古代大多数读书人以考取功名为重,而财禄富贵都从科举中求,因此奉比干为“文财神”,祈求功名成就、财禄亨通。
坊间的文财神像大多以福星、禄星、寿星作为吉星组合,成三星拱照之势,寓意福禄寿齐全。其中的禄星就是文财神比干。神像的制作材料有纸画、瓷、金、铜、银、木、水晶玻璃等。
比干的文财神造型仪容慈祥,眉扬目秀,唇红齿白,两耳垂珠,五缕长须,头戴顶级文官帽,身穿紫缎锦罗官袍,腰环金银玉带,手捧元宝财帛,脚穿官靴,位于福寿两星中间。
土地爷施恩德庇佑众生
那是在原始社会时期,自从人们学会了种植粮食后,便开始大量开垦土地种植稻谷。当人们每年春天种下稻谷的种子时,便会期望等待秋天的丰收。
因为人们种植的粮食有时丰收,有时歉收,所以人们认为一定是有管理土地的神灵在掌控这一切。于是,人们把这种神灵称为土地神。
为了表达对土地神的敬意和感谢,报答大地的恩赐,更希望每年的粮食能丰收,人们便开始为土地神建庙,定期祭祀土地神。在民间,人们还会把一些过世但受人们爱戴的人尊称为本地的土地神。
那是在周武王建周之初,有一年的农历二月二日,一户姓张的人家降生了一个男婴,父亲给他起名叫张福德。他从小就聪颖好学,而且非常孝敬父母。因此父母也为他感到骄傲。
张福德在36岁时,担任了朝廷的总税官。他为官清廉正直,体恤百姓的疾苦,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善事,人们都很尊敬他。后来,他活到102岁去世了,令人称奇的是,在他死后的第三天,他的容貌仍然像活着的时候一样。
后来,有一个贫穷的人为感念他生前的恩德,用四块大石头围成一个石屋来奉祀张福德。没过多久,这个贫穷的人竟然由贫转富。人们都认为这是张福德的神恩庇佑,又考虑到张福德为政的好处。
于是,老百姓都纷纷出资用来建庙宇,为他塑金身祭祀他,并尊称他为“福德正神”。做生意人的也常常祭祀他,希望生意得到更好的发展。从此,“福德正神”便成为土地神,也就是社神。
在民间有许多关于土地神的传说。传说土地爷是一方父母官,地头上的事,无论大小,他都管得到。魑魅魍魉、妖怪邪祟之流,也得到土地那里登记户口,就连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有求到他的时候。孙行者保唐僧西天取经时,每到一地,碰到妖魔作怪捣乱,总是先唤出当地土地问一番究竟。
还有关于土地神助人急困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地方,山林中虎狼经常出没,当地百姓外出种地割草经常会遭遇野兽的袭击。
有一天,一家兄妹两人上山打柴,当他们把打好的柴捆好准备下山时,突然,从树林中窜出一只老虎向妹妹扑去。哥哥看见大惊,一边高呼救人,一边扔下柴抓起斧头向老虎砸去。老虎屁股挨了一斧头,扭头怒吼,一跃而起,奔哥哥扑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白胡子老人突然出现,他用手中的拐杖向老虎一挥,老虎便乖乖地向树林深处跑去。
兄妹俩非常感谢老人的救命之恩,忙问老人尊姓大名,家住哪里。但是老人只是笑着然后拿拐杖拄了两下地,一转眼就不见踪影。
兄妹俩回到家中向村里人诉说遭遇,村里的人都觉得奇怪,反复推敲,认为这位老人就是土地神。于是大家开始在山上给土地爷盖庙供奉,祈求神佑平安,风调雨顺,消灾免难。
土地神是我国民间发源最早、信仰最为广泛的神祗之一。在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土地神信仰内容的逐渐更加丰富,不仅是人们祈福、保平安、保丰收等美好愿望的寄托,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土地崇拜文化和风俗。
在民间,就把农历二月初二作为土地公的生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舂米粿,并用手捏成形状像圆饼一样的东西,有大有小,每块粿面印有瓜果和稻穗状等花纹,用来象征兴旺吉祥有财气,俗称“土地公粿”。
在祭拜土地神时,备好酒馔、果品等供筵,焚香虔诚,致祭于家堂供奉的土地公神位“福德正神”,以祈福报功,求赐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招财进宝,合家平安。自这天以后,农民就开始一年的农事活动。
在我国民间众多的神灵家族中,土地神是最有人缘的神了,人们亲切地称土地神为“土地公公”或“土地公”、“土地爷”。土地神像大多数是白发髯髯,右手拿着龙杖,左手执元宝的样子。
土地神庙则遍布每个村庄,而且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节日聚会对土地神进行祭祀,到后来这种聚会就演化成为庙会,成为民间一种重要的风俗。
有的地方,每逢初一、十五,各地群众,以妇女较多,提篮携包,三五成群,熙熙攘攘来到土地庙,烧香磕头、虔诚奉拜,这叫小会。到了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土地爷的生日,则是大会,到时候有五六台大戏同时上演,各村的锣鼓队、秧歌扇鼓、武术杂耍,纷纷登场亮相,卖小吃的、卖日用品的等,也趁势做把生意,村里的人们扶老携幼,熙熙攘攘。土地庙内外,漫山遍野,彩旗招展,鼓乐喧天,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在我国台湾等地区,人们认为土地神是功能极强的神明,土地神不仅可以保佑农业收成,也可以保佑生意人经商顺利,还可以保佑旅客旅途平安,甚至还保护坟墓不受邪魔的侵扰等。
人们对土地的崇拜,表达了人们对大地的庇护和感谢,也反映了老百姓祈求平安的善良愿望,是中华文化中一种淳朴的民风民俗的表现。
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不打满天飞。
家书抵万金。
家在一主,兵在一将。
家丑不可外扬。
家熟不如国熟。
家家卖私酒,不犯是好手。
家家都有八出戏。
家家门口观世音,做上人的都是为子孙。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家家都有个难唱的曲。
家有千石粮,不如秋搓地。
家有万石,不用盐豆子就饭。
家有万担,不脱补衣,不丢剩饭。
家有万担粮,不养脖子长。
家有万石粮,挥霍不久长。
家有梧桐树,招得凤凰来。
家贫出孝子,国难出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