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乘风御波
17742600000017

第17章 欧洲航海的奠基人

传奇悲壮的海上探险

越是神秘的地方越让人充满遐想,古今亦然。就像海洋,这个广袤而神秘的世界,早在远古时代就激起了人类好奇的向往,伴随着强烈的征服感,西方的探险家们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亨利是葡萄牙国王的第三个儿子,从小生活在宫廷里,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他想像哥哥那样成为勇敢的骑士。可是根据惯例,只有在战争中才能授骑士称号。在当时葡萄牙财务大臣的支持下,一个冒险行动酝酿成熟了,那就是发动战争,向北非的休达城进攻。这是要渡海作战的战争,因此亨利王子拼命建造军舰,而且秘密地派人去侦察休达城的防御及附近海域情况。

1415年8月中旬,休达城市民谁也没有想到战争灾难会临头,在他们小半岛外的海上,200多艘战船蜂拥而来,葡萄牙人横渡直布罗陀海峡突然登陆,只经过一天战斗,就占领了休达城。这是欧洲人向欧洲之外扩张领土的开始。这样亨利王子就得到了骑士的头衔。通过这次远征,亨利对航海发生了兴趣,他相信,只要有足够粮食,就能在为纪念航海王子亨利建立的雕像海上长期航行。

更重要的是,他在休达城了解到,阿拉伯人在北非市场上出售的黄金、象牙、奴隶,都是商队从撒哈拉以南的一条大河运过来的。亨利猜想,只要沿海岸南下,一定能到达盛产黄金的国家。这一念头的产生,就使亨利对航海和造船业更加感兴趣。

最初航海只能靠白天看太阳、晚上看北斗星来定位和确定航行方向。亨利除总结这些经验外,对船的研究也很重视。一种名叫卡拉维尔的船,受几代探险家的喜欢,它体积小,灵活,易于操纵,吃水浅,里面装的东西多,适合远航。亨利不断对这种船做了改进,有三角帆和四角帆两种。后来这种船发展成为三桅船,中前桅和主桅在远洋航行时挂横帆,后桅保留三角帆。哥伦布横渡大洋时使用的就是这种“卡拉维尔”船。

北斗星的构成

北斗星又称北斗、北极星、魁星等,属大熊星座。是指在北天有排列成斗(杓)形的七颗亮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摇光。我们常称它们为北斗七星。在日常生活中常帮助人们在夜间辨别方向。我国历代记述北斗星的著述繁多,如《甘石星经》、《虞书》、《史记》、《淮南子》、《晋书》等。

亨利最爱看书。那天他不知从那里弄来一本书,书中有一个传说使他兴奋一夜,久久难眠。书中传说世界上有个王国,美丽极了,沃野千里,草木丰盛,牛羊成群,就像仙境一样美妙;那里,黄金遍地,白银如山,珠光宝气,仿佛天国一般富饶。那里的人,生活得像神仙般的舒适、欢乐。看到这里,亨利的眼睛雪亮发光,脸上泛着红光。

他一口气看了几遍,逐字逐句地研究,生怕漏掉一个字。他被感动了,迷住了,仰头说:“我要找到那个神秘的王国。”

那么,这个神秘仙境般的王国在哪里呢?书上讲得很笼统,只指出在尼罗盆地东南面,而且被江、湖、小港口——萨格里什河、海的水所隔断。亨利说:好吧!

我倾家荡产也要找到这个神秘的国家。

要找到这个王国,那可不容易,要从海上绕过非洲才行。

亨利富有幻想,说干就干,把领地交给管家去管理,自己毅然离开了舒适的城市,到葡萄牙西南部圣维森提角一个叫萨格里什的小港口定居下来。他选择这个地方,出门就能见到大西洋。就在这里,亨利开始了他的“航海”生涯。

亨利贴出布告,招兵买马,网罗人才,不管天文学家还是数学家,也不管是船舶设计师还是海船制造者,只要和航海有关,他都来者不拒。

他选的船长,真是百里挑一,经验丰富,性格坚定,足智多谋;他找的水手、个个膀大腰圆,反应灵活,有胆量有技术,虽然有些粗野和鲁莽,但亨利相信通过严格训练,可以把他们培养成第一流的水手。

亨利制定的纪律,不但严明,而且有些残酷,听了叫人毛骨悚然。

如果水手值班时打瞌睡,就不给面包吃,不给淡水喝,情况严重者,还要剥光衣服,用皮鞭抽打,然后吊起来浸到咸咸的海水里泡上3次。

如果水手头目犯了错误,虽然不会挨打,但却要从头上浇下一桶海水,而且不准用淡水去洗,那咸咸海水浇下来,即使干了,身上也会盐霜结成巴,难受的程度不亚于皮肉受苦的滋味。假如船上负责记录的人记录情况不真实,那处罚就更厉害了,不但要没收他的财产,砍去他的右手,还要在他额头上打上烙印。

亨利坚信,对于这些本身就有熟练技术的水手们,只有加强纪律,才能使他们发挥更好的作用。的确,水手们在严明的纪律面前,整天提心吊胆,逐步养成了遵守纪律服从命令的好习惯,后来实践证明,这支队伍在航海探险中的素质是最好的。

在航海技术上,亨利也不含糊。

他广泛收集了一切可能有用的海图和航海仪器,改装了三角帆快船。

终于在1418年,24岁的亨利派出了第一艘探险船。船长扎卡所领的任务是向大海的西部前进,去寻找早期用于航海探险的三角帆船新的陆地,去寻找他想象中的仙境王国。

扎卡走后,亨利天天盼望着早日带来好消息。一个月之后,他就天天登上山顶向大海瞭望,一年以后,扎卡带领探险船回来了,可是却没有带来好消息。原来探险船遇上大风暴,被迫改变了航线,没有发现新大陆,更没有找到黄金遍地,银山座座的王国,探险船只发现一个小岛叫波尔图圣蒂。

亨利没有灰心,第二年又派出扎卡去完成任务。这一次略有收获,发现一个小岛,即大西洋中的马德拉群岛。不久,又发现了西北面的亚速尔群岛。这些岛屿立即就成了葡萄牙的领土。许多人来向亨利祝贺,但亨利并不满足,他决心要找到的是那个神秘的王国。

加那利群岛和非洲大陆之间,有相当恐怖的博哈多尔角,这是水手们望而生畏的地方。常年咆哮的海水疯狂地冲击着海角,响声如雷,震耳欲聋,那雪白的惊涛,像魔鬼一样张牙舞爪,使接近海角的人丧魂落魄,闻风丧胆。因此,水手们都把这恐怖的博哈多尔角视为航海者的禁地。

从未出过海的亨利,多次听了水手们的汇报,水手们的看法反而如今的旅游胜地——亚速尔群岛引起他对博哈多尔角的兴趣。他又联想到那个王国,也许就在海角的那一边。于是,他下令船长恩尼斯带领探险船去闯一闯博哈多尔角。

船到了海角附近,只见白浪滔天,汹海澎湃,涛声如雷,令人恐怖,就连富有经验的水手都胆怯了。

亨利的纪律此时也不起作用,受骂挨打总比死亡好,他们不愿前进了,无功而返,结果这次闯海角以失败告终。

亨利对此十分愤怒,他撤换了所有水手,命令恩尼斯再次组队去闯这个可怕的海角。1434年恩尼斯再次出发了。

博哈多尔角风浪依然如故,但水手们不敢违抗命令了,恩尼斯船长谨慎地指挥探险船沿着非洲大陆的海岸行驶,终于顺利地通过博哈多尔角,战胜了那犹如恶魔的浪涛。

现在人们知道了这种浪涛形成的原因。原来,那令人恐惧的景象是由于奔涌的海潮受到了浅滩的阻碍而造成的。

博哈多尔角被征服了,但仙境中的王国并没有找到。亨利不断地派出他的探险船,这些船到达了佛得角,绕过了非洲中部,通过了帕尔玛斯角,向东经过了象牙海岸、加纳,还在向前探寻着,可是仍然不见王国的踪影。

1460年,66岁的亨利带着他对王国的无限向往,离开了人间。只是在他死后不久,他的同胞达·伽马发现一条通向印度的航道。也许,印度就是亨利心目中的天国仙境吧!

亨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航海学校,组织了航海研究所,他管辖的领地大部分税收都用在航海事业上。在1444年至1446年的两年中,他就批准探险出航30次。他本人虽然没有出过一次海,但他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了航海探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