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乘风御波
17742600000011

第11章 国外早期的木板船

木板船是奴隶社会的产物,世界上哪些国家和地区较早进入奴隶社会,哪里的木板船就出现得较早。

古埃及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建立了奴隶制王朝,因此木板船在该地区也出现得较早。

公元前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会造木板船了。早期埃及的木板船是为尼罗河上的运输而建造的。

船的首尾高高翘起,适合于靠岸和在滩多的河流上航行。船的特点是容量大、吃水浅,不易搁浅。公元前2600年埃及法老基奥普斯墓里有一只墓葬船,是一艘木板船,它的船型与纸莎草船筏一脉相承。这艘船出土时已碎成600多块。经复原,船长43.4米,宽8米,载重近40吨,两舷侧木板厚0.13~0.14米。吃水很浅,可见当时埃及已有较大的木板船在地中海沿岸一带进行贸易运输。当时的木板船上设有多支桨,还有一张方帆,船尾有3~5对长桨当做舵用,用它控制航向。

在公元前2500多年前的古埃及第三王朝墓壁上,画有一只内河船,船身狭长,首尾上翘,船中部偏后处有房舱。船的主要动力是靠两舷的奴隶划桨手操桨,船首有一名撑篙手,船尾有3名操舵桨的舵手。

图中还见到一个奴隶主监工,手执皮鞭,在船中央的步桥上来回巡视,一副凶狠丑恶的形象。船上还备有一可竖起和伏倒的人字桅,有风时楼船模型可以竖桅张帆航行。

埃及曾发掘出土过一条公元前1800年前的木板船,船长11米,宽2.6米,没有龙骨和肋骨,而由一条条木板通榫和木钉拼接而成,最长的木块长约6米。

公元前1570~前1085年是古埃及新王朝时期,在代里尔巴哈里发现了当时的石印浮雕。浮雕记述了埃及女王海特谢博派往蓬塔的探险队。从上面可看到航行于海上的大船,其中一块浮雕记述了用大船运送两个巨大的雕刻石碑场面,通过尼罗河运到凯尔奈克。每个石碑大约重350吨,30米高,可见驳船是相当大的。船上用8个圆草捆一个接一个地捆在船头,划桨手坐在伸出船舷两边的三排横板上。每舷尾部有2个舵桨用于操纵航向。这艘大驳船由27只小船拖曳前进,每只小船上有30名划桨手,共有810名划桨手。

什么是浮雕

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其压缩的特性,所占空间较小,所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饰。近年来,它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浮雕在内容、形式和材质上与圆雕一样丰富多彩。浮雕的材料有石头、木头、象牙和金属等。

古埃及人造木板船的技术是承袭和发展了古代捆扎纸莎草船的方法以搭接和捆扎为主,绳索的运用十分巧妙。最大的船能承载700吨货。这时船上的桨和帆也有所发展。

船桨加长,船舷上有固定的桨座;

船尾当舵用的长桨也设有固定架支持。桅杆是2根树杆合并成的人字埃及木板船残骸形,可放倒,桅的支点设在船的前部,用前后桅索使其竖立或放倒,并使舵杆稳固。帆索可调整帆的面积,以控制船的航速。桨和帆可同时并用以增加航速。

腓尼基位于地中海东岸,傍依黎巴嫩山,即现今叙利亚的沿海一带。那里的人民祖祖辈辈以捕鱼为主,被称为“海上民族”。公元前2000年前腓尼基就出现了木板船。

早期腓尼基的木板船很像当时的埃及船,但改革了桁索,看上去更加结实牢靠。船舶尺度较大,桅杆耸立在船的中央,船舷上有保护栏杆。

到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船已形成了船首、中、尾、底部都呈圆形的船。

在以后几个世纪里,地中海的海上运输大多采用这种船型。腓尼基人对埃及纸莎草船型做了改进,船身变得短而宽,首尾基本竖直,有粗大的龙骨、肋骨和首、尾柱;船中部装单桅方帆,并配有少量辅助划桨,帆是主要的推进动力。

腓尼基人还发明了双层桨和三层桨战船。其特点是船身长而瘦,桨作为主要推进动力,有时辅以风帆。划桨手都是面向后坐立划桨。

在船尾舵手的指挥下,动作一致地划。这种船操纵起来机动灵活。通常这种战船在船首底下,装有突出船首并略微上翘的尖锐冲角,用在作战中船以高速冲毁敌船船体。但腓尼基战船的吃水很浅,不大适应在海上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