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人生三境
17735600000079

第79章 见好就收,过犹不及

别让贪得无厌谋杀了你的成功

成功有时候取决于如何开始,而有时候取决于如何结尾。精彩的过程也需要完美的结局配合才行。辛辛苦苦忙活了半天,结果做过了头,最后一无所获,这是谁都不希望看到的。所以,适可而止的见好就收也是一种人生的哲学,也是一种大智慧。

过犹不及说的就是“度”的问题,做得过了,和做得不够都是不好的。在这个问题上,孔子就做得非常好。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夏,有一天,子夏问孔子:“颜回这人怎么样啊?”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不错,他在诚信上超过我。”

子夏又问:“子贡这人怎么样啊?”孔子回答说:“子贡在敏捷上超过我。”

子夏又问:“子路这人怎么样啊?”孔子回答说:“子路在勇敢上超过我。”

子夏又问:“子张这人怎么样啊?”孔子回答说:“子张在庄重上超过我。”

子夏有点不解,他问孔子说:“这四个人都有超过老师的地方,那么他们为什么都拜您做老师呢?”

孔子笑了,他说:“让我来告诉你。颜回虽然很有诚信,却不知道还有不能讲诚信的时候;子贡虽然非常敏捷,却不知道还有说话不能太伶牙俐齿的时候;子路虽然很勇敢,却不知道还有应该害怕的时候;子张虽然庄重,却不知道还有应该轻松幽默的时候。而我则知道他们不知道的事情,所以他们才认我做老师啊!”

子夏点了点头,好像明白了一些,接着他又问:“他们的这些品质不都是优点吗?为什么还要加以限制?”

孔子回答:“诚信过了头,就成了迂腐;敏捷过了头,就成了圆滑;勇敢过了头,就成了鲁莽;庄重过了头,就成了呆板。”

孔子的思想是儒家的杰出代表,在他的思想里,中庸就是其核心的内容。凡做事都要讲个分寸尺度,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庸的内涵。

中国的书法发展历史也曾经出现过过犹不及的现象。唐代书法经汉代隶书和北魏碑刻的积淀,迎来了书法史上的辉煌。由于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爱书法,甚至刻达了痴狂的程度,因此,唐朝书法的水平登峰造极,是后世研究书法者追求的高度。

所以后人学习书法,纷纷从唐人起步。学生从一开始就被老师规定先颜后欧,写上20年唐楷也不多。

这样就犯了过犹不及的毛病。因为唐楷法度森严,所以却扼杀了“字如其人”、“书法自然”的本义。唐代书法虽然不是千人一面,但是往往是一个模式,新形势并不多见。如果以唐代书法为统一的标准进行学习,难免违背了书法的内涵和宗旨。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做事做过头的情况会经常发生,比如,吃饭喝酒过了头,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吸烟吸的太多了,同样对身体不好;有时候礼貌过了头,别人会认为你别有用心。

很多人奉行的一条处事金律是“礼多人不怪”,待人总是一副笑脸,尤其是一些职场的新人,更是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毕业以后来到一家公司。为了搞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他对老板对同事都十分热情,每次见面都抢先打招呼,出去吃饭老争着付账,从不吝惜自己赞美的言辞。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带了一些小礼物,上班时散发给大家。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老板把他叫去,十分严肃地问:“你是不是对现在的位置有什么想法?”

年轻人当时很惊讶,不知道老板的话是从何说起的。经过老板的提醒,他才明白是因为自己的礼貌引起的。

这还是过犹不及的道理,年轻人按照礼多人不怪的原则,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热情,对谁都很礼貌,对谁都很热情。结果没有把握好度的问题,反而引起了老板的反感和猜忌,认为他“居心叵测”,是在有意做着什么。

无论做什么事,能够见好就收是最好的结果。做的过了头有时会适得其反,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相应的准则,违背其规律的后果就会产生负面效应。动植物遵守自然生存法则,才能顺利地生长;人生在世,处理问题也是如此,把握好一个“度”,才能在各自所处的环境中,找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