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人生三境
17735600000027

第27章 想好了再去说

三思而行,想好再说,说话经大脑,人缘才会好

一句“三思而后行”的古话早已成为流传万代的格言,用来告诫世人不要因为一次草率的行动而留下“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遗憾。而在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中,不但做事情要深思熟虑,说的每一句话,也需仔细斟酌,三思而后言。不经考虑、脱口而出的话语,有时表达的根本不是自己的本意,却被人误解,给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与人交流时,倘若能事先多考虑,想好了再说,就可能会大大增加彼此间谈话的融洽感。

美国艺术家安迪渥荷曾经告诉他的朋友说:“我自从学会闭上嘴巴后,获得了更多的威望和影响力。”这是告诉人们,谈及说话这门艺术的时候,首先要学会“少说话”。诚然,“不多说”固然是一种韬腹的智慧,但人们既然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只能“少说”而不是完全不说。如此,既要说话,又要说得少,且说得好,这才是好口才。

一般来讲,血气只有在“三思”后才不会一时冲动,才能降低说出蠢话或危险话的几率。下面这段故事则是从反面说明,不假思索、不经过滤的话是怎样毁掉一名战功赫赫的英雄的。

科里奥拉努斯,因英勇善战而被奉为古罗马时代的战神,闻名于世。

公元前454年,科里奥拉努斯打算竞选最高层的执政官,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名望,从而进入政界。

竞选这个职位的候选人必须在选举初期发表演说。科里奥拉努斯便以自己十多年来为罗马战争留下来的无数伤疤作为开场白。那些伤疤证明了他的勇敢和忠诚,令人们深为感动,几乎每个人都认为他会当选。

然而,在投票日来临的前夕,情况发生了变化。科里奥拉努斯在所有元老和贵族们的陪同下,走进了会议厅。当科里奥拉努斯发言时,内容绝大部分是说给那些陪他一同而来的富人听的。他不但傲慢地宣称自己注定会当选,而且大肆吹嘘自己的战功,甚至无理地指责对手,还说了一些讨好贵族的无聊笑话。

他的第二次演说迅速传遍了整个罗马,人们纷纷改变了投票意愿。

科里奥拉努斯败选之后,心怀不甘地重返战场,他发誓要报复那些反对他的平民百姓。

几个星期之后,元老院针对一批运抵罗马的物品是否免费发放给百姓这个议题进行投票,科里奥拉努斯也参加了讨论。他认为发放粮食会给城市带来不利影响,并不假思索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使得这一议题终未通过。接着他又谴责民主的要领,倡议取消平民代表(亦即护民官),将统治权交还给贵族。

科里奥拉努斯的最新言论令平民们愤怒不已。人们成群结队地赶到元老院前,要求科里奥拉努斯出来与他们对质,却遭到了他的拒绝。于是全城爆发暴动,元老院迫于压力,终于投票赞成发放物品,但是老百姓仍然要求科里奥拉努斯必须要公开道歉,才可以重返战场。

迫于强大的民众压力,科里奥拉努斯只好公开露面,向群众致歉。一开始他的发言缓慢而柔和,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变得越来越粗鲁,甚至出口恶言侮辱民众!他说得越多,民众就越愤怒。他们的大声抗议,使他无法继续说下去。

随即,护民官商议判处他死刑,命令治安长官立即拘捕他,并送到塔西匹亚岩顶端,再丢掷下去。

后来,在贵族的干预下,他被判决终生放逐。

人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走上街头欢呼庆祝。

如果科里奥拉努斯不那么多言冲动和自以为是,也就不会冒犯民众;如果在败选后他仍能检讨选举失利的因素,也许他依然还有机会被推举为执政官。可惜,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论,不用脑子去想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最终自食其果。

俗话说“祸从口出”,如果说话不留心,信口开河,招人妒忌,反而得不偿失。若我们话说得好,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兴国;反之,话说得不好,小则可以招怨,大则可以坏事,故而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一句在适当时机、对适当对象所说的好话,是需要有日积月累的经验才能说出来的。但我们可以首先做到的是,话到嘴边留三分。当一个想法、一种认识初入我们大脑中时,先沉住气,冷静、客观和全面地去分析,适时权衡利弊,因人、因地、因时地去考虑,这样才能把握好说什么样的话、怎么说,才是最合适的。

话语是即时性的,所谓“覆水难收”。要是说错了话,即使事后万般解释,也难以完全挽回影响。所以更应避免因为一时冲动或大意而信口雌黄、出口伤人。深思熟虑后,才能做到少说无用的话,说好有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