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马斯洛精选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17734500000085

第85章 自我实现者的道德准则

自我实现者都在行为中表现出相对的自发性,并且在内在的生活、思想、冲动等方面更有自发性。他们行为的特征是坦率、自然,很少做作或故意的掩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贯遵从习俗。假如我们实际计算一下自我实现者不遵从惯例的次数,就会发现记录并不高。他们对惯例的叛逆不是表面的,而是根本的或内在的。他们独特的破旧立新以及自发性和自然性皆出于他们的冲动、思想和意识。由于深知周围的人在这一点上不可能理解或者接受他们,也由于他们无意伤害他人或为某件琐事与别人大动干戈,因此面对种种俗套的仪式和礼节他们会善意地耸耸肩,尽可能地顺应它们。例如,我曾见过一个人接受了别人对他表示的敬意,虽然他曾私下嘲笑甚至鄙视这类敬意,但他并未因此而小题大作,伤害那些企图使他高兴的人们的感情。

其实,自我实现者的这种遵从习俗行为,如同牛仔故作绅士地在肩上披一件斗篷一样,可以轻易把它甩掉。自我实现者实际上从不允许习俗惯例妨碍或阻止他们做他们认为是非常重要或者根本性的事。在这种时刻,他们独立于惯例习俗的灵魂便显露出来,然而他们并不同于普通的波希米亚人或者反抗权威者,这些人抓住区区小事大做文章,把对无关紧要的违规行为当作天大的事。

当自我实现者热切地沉迷于某个特殊的事物时,他的这种内心态度也会表现出他的兴趣来。这时,他会毫无顾忌地抛开平时遵守的各种行为准则。在遵从惯例上他仿佛需要有意识地做出努力,他对习俗的遵从仿佛是有意的、存心的。

然而,当自我实现者与那些并不介意是否遵从俗套行为的人们相处时,他们会自动地抛掉行为的这种表面特性。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可以看到,他们愿意与那些允许他们更自由、更自然、更有自发性的人们共处,这使他们能够摆脱那些他们看不惯的虚假行为。因此,像上面那样的相对控制行为对他们来说是个负担。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些人具有相对自主的、独特的、不遵从惯例的道德准则。奉行常规习俗的没有思想的人有时可能认为他们不道德,因为当情况似乎要求如此时,他们不仅会违反常规,甚至还会违反法律。然而事实恰好相反,他们是最有道德的人,尽管他们的道德准则与周围的人不尽相同。正是这种观察使我们坚信,普通人的一般的道德行为主要是遵从习俗的行为,例如,是以基本上被公认的原则为根据的行为,而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由于与一般习俗以及普遍接受的虚伪、谎言格格不入,由于与社会生活不适应,他们有时感到自己看起来好像是异国土地上的流浪者。

我不愿意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仿佛他们试图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其实,他们有时也出于对惯例的僵化刻板和对习俗的盲目短浅的恼怒而故意放任自己。例如,他们可能会试图教训一个人,或者试图保护一个人的感情以及利益免受不公平的伤害。有时,他们可能会感到热情在澎湃,而这些感情如此令人兴奋甚至狂热,以致压抑它们似乎就是亵渎神明。据我观察,在这些情况下,他们并不为自己给予旁观者的印象而感到焦虑、内疚或者羞愧。

他们自己声称:他们之所以按惯例行事,只是因为这样不会引起什么大问题,或者只是因为其他方式会伤害人们,使人们感到难堪。

他们对现实的轻松的洞察力,他们的接受性和自发性非常接近于动物或者儿童,这意味着他们对自己的冲动、欲望、见解以及主观反应的一种优越的觉悟。对这种能力的临床的研究毫无疑问地证实了弗洛姆的这样一种看法:一般正常的、适应得很好的人,往往根本没有想到他是什么,他要什么,以及他自己的观点是什么等问题。

正是这样一些调查结果,最终把自我实现者与其他人明显地区别开。区别就在于,自我实现者的动机生活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与普通人不同。我们很可能必须为自我实现者另外创立一种具有深刻区别的动机心理学,例如,一种研究表达性动机、成长性动机,而不是匮乏性动机的动机心理学。也许将生活与生活准备作个区分是很有必要的;也许动机的概念应该只用于非自我实现者。我们的研究对象不再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奋斗,而是在发展。他们努力成长得尽善尽美,努力以自己的风格发展得日益全面。普通人的动机是为匮乏性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而奋斗。

自我实现者虽然各种基本需要的满足都不缺乏,但他们仍然有冲动。他们实干,他们奋斗,他们渴望成功,但这一切都与众不同。对他们来说,他们的动机就是发展个性,表现个性,成熟、发展,一句话,就是自我实现。这些自我实现者能够比常人更具有人性吗?他们是否更能显示人种的本来面目?他们在分类学的意义上更接近人类吗?一个生物种应该由它的残废的、不正常的、发展不完全的成员或者完全退化的、受到限制的以及被训练好的模范来鉴定吗?我们的研究对象的突出表现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自身以外的问题上,用流行术语来说,他们是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