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宝藏在哪里
17732700000043

第43章 推罗遗迹

推罗位于黎巴嫩的地中海沿岸,它与西顿同为腓尼基在地中海交易的中心。虽然它现在不过是一个寂寞的小渔港,但熟悉圣经和古代文献的神父们却深信,这里的海底沉没着曾是地中海最繁荣的城市和巨大的港口。神父们这种确信无疑的态度为在这里进行科学调查开辟了道路。推罗原是一个岛屿,这里繁荣的城市中心在古代就已消失了。据说,城市建于公元前1195年,当时在海面的两个岛上有造船厂,公元前950年前后修筑了连接两岛的海堤和砦堡,使推罗作为当时的要塞港口而名闻遐迩。据记载,在公元前333年前后,推罗人向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军投降,在此以前是其发展的鼎盛期,其后逐渐衰落,在罗马的统治下又再度繁荣,但其港口的具体位置及大规模建筑方法等情况均一无所知。

法国著名考古学家、耶稣会教士安德亚斯-普瓦德巴尔神父组织了大规模的调查团,对这一遗迹进行了考古工作。

自1935年之后的两年时间里,普瓦德巴尔利用航空侦察和水中勘查的两栖方法对遗迹进行了主体调查。这时将水中摄影的方法应用于考古学调查还是第一次尝试。以固定在水面的玻璃做光源,用装在水下密封箱内的相机进行摄影,用这种方法可以对建筑物的墙壁进行三维空间的研究。其结果,是确认了海底3~5米深的推罗港口遗址,防波堤宽8米,深人海巾200米,接着是第二道长250米的防波堤,在这里可以分辨出船舶的出入口痕迹。此外还了解到,这里还有配套的货场、造船厂、码头等遗迹。于是,这座公元2世纪前后的罗马殖民城市才开始为人所知。普瓦德巴尔神父认为,这座港湾城市是因贸易而达到极度繁荣的,它对东方文化在地中海沿岸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奥纳-弗罗斯特于1970年在推罗的北方西顿海岛的港口内,发现了腓尼基的另一重要港址。

在利比亚班加西北200公里的东部海域,有一座古希腊建设的阿波罗尼亚港。现在这座港湾城市大部分已被海水吞没。

阿波罗尼亚港是古希腊最大的殖民地之一,公元前631年建成,公元前90年左右,成为罗马统治下的北非粮食的重要输出港,在当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N·C弗莱明克为首的剑桥大学考古调查团,为探明这座古代港湾城市规模、设施等,于1958、1959年对这一被海水淹没的遗址进行了调查。他们利用平板测量的原理,在塑胶绘图版上绘出了由于地壳下沉或海水上涨而半埋于海底的这一港湾的第一张实测图。由实测图了解到,在水深4米左右的海底,有船体、码头、仓库、了望台、围墙等极为复杂的港湾设施,港口由几个岛屿和山丘形成一个椭圆形的海湾,海湾与地中海之间由一条狭窄的水路相连结。

港口分为内、外两港,内港修建了城堡,其上设置了了望台,周围以围墙护卫,特意修建的狭窄的水路等设施,具有抵御敌船入侵加强防卫的意义。阿波罗尼亚发现的遗物之一是石锚。这是船锚最原始的形式。

1967年,发现了希腊的海底城市埃拉弗尼索斯(毛莱半岛南端)。第二年,弗莱明克进行了调查。从海底发现了迈锡尼时代的街道、房屋群、石棺以及古希腊青铜时代的钵等遗物。由此分析,这一城市在古希腊青铜时代初期即已建成,是目前所见最古老的海底城市。

最近一次发现的水下古代城市是,1980年在苏联的里海东北部的曼库伊西拉克发现的传说中被海水淹没的繁荣的古代城市遗迹。苏联的考古学家们在这一海底(里海北端的古里耶夫市东南150公里)发掘的结果,发现了中亚地区传统的粘土制成的陶器及住址、玻璃装饰品、铸造物等。这一城市似乎就是14世纪时与中亚地区进行贸易活动的商人在地图上标出的“拉埃迪”。这一发现提供了目前正在后退的里海海岸线在遥远的古代急速变化的珍贵资料。

既然海底埋藏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那么被湮灭的珍宝就可想而知了。

据俄罗斯《真理报》报道,当一批珍贵的古希腊宝藏被一名寻宝者发现后,俄罗斯政府及时追回了流失到黑市上的文物,并将它们运送到圣彼得堡的修道院博物馆进行收藏。俄罗斯考古学家被这批美轮美奂的宝藏惊呆了,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能一下子见到这么多古希腊时期的精美文物,每一件小玩意都至少价值5万美元。然而,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这批宝藏的发现者俄罗斯考古爱好者安德雷·查姆金为寻找这批宝藏“付出的代价”他花了整整15年时间寻找它们,等终于找到时,这批宝藏却没有给他带来想象中的财富和风光。相反,附属在宝藏上的“神秘诅咒”带给查姆金的是随之而来的“厄运”几乎夺走了他全家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