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尽管不讲理,有时候也得听人摆布。
陕西咸阳有一座岳寺,里头供着周武帝的塑像。神像供了好多年了,前去磕头拜佛的人不少,谁也没有注意到它的帽子上有一颗梅子那么大的宝珠。
武则天当政时期,有个书生来逛岳寺。这位书生不信佛,也不拿神像当回事。他看见这颗珠子晶莹可爱,就把它摘了下来。
时值盛夏,天气热得很。书生逛完庙,在门殿里脱下件内衣,顺手把珠子一裹,塞在了金刚门神的脚下。身上一轻装,他感到很舒服,就大大咧咧地出门而去。至于珠子和内衣,书生早已丢在了脑后。
第二天,书生离开咸阳,到扬州去收债。从咸阳到扬州,要路过河南开封的陈留郡。书生来到这里,借宿在当地的旅馆里。
这位书生是个好看热闹的人,当天晚上,他听说有胡人赛宝,赶紧就跑去了,到了那地方一看,原来是外国商人在比货物。胡人们各自拿出自己的货物来吹牛,吹得最神奇的是珍珠。
书生看了看他们的珍珠,最大的也不过像是黄豆粒。他不以为然地对胡人们说:“嗨,你们这些珍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在咸阳的岳寺弄到了一颗,比你们的不知要大多少倍呢!”
胡人们一听“岳寺”,都愣了神了,连忙问:“是不是周武帝神像帽子上的那颗?”
书生洋洋得意地说:“可不是吗?我把它摘下来了。”
胡人们喜出望外:“啊呀,这颗宝珠我们早已闻名,正想去赏识赏识呢!你既然得到了它,能不能让我们开开眼呢?”
书生一拍脑瓜,这才想起了那个衣包:“呀,我把它丢在金刚的脚下边了!”
胡人们露出失望的表情:“可惜!可惜!你倘若能把它拿来,我们愿意出大价钱,用金银丝帛跟你换。”
“不行,我得上扬州收债去。”
“你放的那些债有多少钱?”
“五百千。”
“好吧,债钱我们付了,你回咸阳取珠子去。珠子取来,我们还会出高价。”
书生高兴得眼睛直放光。他接过债钱,急急忙忙赶回咸阳,幸好,衣包没人动,还在金刚脚下塞着,他打开衣包,珠子还在。书生欢欢喜喜地带着珠子回到陈留郡,把珠珍珠子给胡人看。
胡人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当即设宴招待书生,连着庆贺了10天。
庆贺完毕,开始谈价钱了。胡人问:“你这颗珠子打算讨个什么价?”
书生早就打定主意把价钱往高处抬。他壮了壮胆子,把头一扬:
“一千吊!”
胡人们哈哈大笑:“这么一点价钱,跟宝珠太不相称!这么着,我们给你五千吊!”
胡人们合伙凑了钱,把珠子买下了。
书生没想到胡人肯出这么高的价钱,他接过钱,在那里呆呆地发愣。
胡人的头领说:“你可太不识货啦!
要是有兴趣,你可以跟我们到海上,咱们去瞧瞧宝珠的神通!”
书生跟着胡人乘船来到东海海上,胡人的头领拿出一只平底的银锅。他往锅里倒上奶酪,开始架火煎熬。等到煎出酥油,他又用一只金瓶装上珠子,放在酥油里熬。
熬到第七天,海上出现了两个老头,老头的身后还跟着几百名随从。这些随从个个手里都拿着珠宝。
这伙人愁眉苦脸地来到船上,要求赎取那颗宝珠。
胡人说什么也不肯卖那颗珠子,两个老人和随从们怏怏不乐地消失了。
又熬了几天,老人和随从们又在海上出现了。这一回,他们带的珍宝更多,在船上堆成了小山。他们再一次恳求胡人把宝珠换给他们,胡人仍然不同意。
熬了30来天,两位端庄白净的古代珠宝龙女升上海面,来到了船上。她们一声不言语,默默地走到锅边,纵身一跳,跳进了瓶子。
火还在烧,酥油还在翻滚,瓶子里的珠子化了,两位龙女也化了。
龙女和珠子化合在一起,变成油膏。
书生看着这幕情景,心里很不是滋味。
胡人的头领对他说:“伙计,瞧见了吧,你这个珠子乃是龙珠,暗中有两位龙女保护着。我们用火煎这颗珠子,等于煎的是龙女。那两个老头和后边跟着的男女,都是些龙,群龙舍不得龙女,只好拿海里的宝贝来赎珠子。”
停了一会儿,他又说:“我不是个贪图富贵的人,那些珠宝引诱不了我,我要的是脱世成仙!”
说着,头领从瓶子里捞出油膏,脱下鞋,把油膏抹在了脚底心里。
众人正在诧异,他突然纵身一跃,投向大海。船上惊慌了一阵,没等平静下来,只见那头领轻飘飘地站在水面上,步行如飞地奔向远方。
他一边走,一边还向船上的人招手,很快就消失了。
剩下的胡人闹闹嚷嚷,一个个破口大骂:“狗杂种!骗子!混蛋!
宝珠是大伙凑钱买的,他一个人把大伙儿全给蒙啦!”
油膏没了,再骂也没用。胡人们把银锅里的酥油倒出来,抹在船帮上。不一会儿,海上刮起了顺风,航船很快就回到了岸边。
那个胡人头领可真是一个诡计多端的商人,他不仅捉弄了海里的群龙,也捉弄了他的同伙。看来,成仙得道的人并不是都那么神圣,他们里头也有这种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骗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