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你成功赚钱的智慧全集
17732000000172

第172章 富人最富的是大脑

富人,永远是穷人的榜样,富人的口袋里装着穷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但是,穷人只能看到富人口袋里的东西,而看不到富人脑袋里的东西。其实,什么样的脑袋决定自己有什么样的口袋,或者说你脑袋装多少东西,那么你的口袋就能装多少东西。

穷人和富人最大的距离就是,富人允许自己的口袋空,但不允许自己的脑袋空;而穷人允许自己的脑袋空,而不允许自己的口袋空。

脑袋和口袋是有区别的,放进脑袋去的东西不但自己跑不掉,别人有再高明的手段也无法拿走。口袋是有口子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只手都可能把手放进口袋,取走里面的东西。

富人可能有个富口袋,也有可能刚开始时有个穷口袋,但他肯定有个富脑袋。

穷人可能有个富口袋,也可能有个穷口袋,但最终只会剩下个穷口袋,那是因为他们有个穷脑袋,没有富脑袋。

其实,每个人的脑袋形状、体积都差不多,就算是有区别,也是大同小异的。最聪明的占1%,最不聪明的也占1%,剩下的98%都是一样的。

整个社会的主体不是最聪明的1%,更不会是最不聪明的1%,而是占大多数的98%。许多富甲天下的人,也都是来自这个98%,许多穷困潦倒的人也在98%之中。

也就是说,穷人与富人,刚开始的时候脑袋都是一样的,差别就在于后来他们往自己的脑袋里装的东西不一样,装的多少也不一样。

洛克菲勒曾经说过:“即使把我的衣服脱光,再放到没有人烟的沙漠中,只要有一个商队经过,我又会成为百万富翁。”

这就是富人和穷人的差别。穷人只能拥有装钱的口袋,富人却拥有赚钱的办法和头脑。

这个世界上也有那么一个人,开始时不仅有一个穷脑袋,更有一个穷口袋,可以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穷人,但是,他从9岁的时候就往自己的脑袋里装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后来他也把这些有用的东西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书写了一个从穷人到富人的神话。后来他的口袋里的财富堆起来恐怕比日本最高的山峰还要高。

这个人,就是被世界商界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

在车行里工作对于还是一个孩子的松下来说是非常辛苦的,冬天五点半,夏天五点,不管刮风下雨,必须起床将店内外打扫一遍,然后一整天就全部做修理、销售之类的活,一直到晚上七点钟才能休息。然而,面对这繁重的工作,再苦再累,松下都从来没有抱怨过,他把这当成是对自己的一种极其严格的磨炼。

由于老板与员工的齐心努力,车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兴旺,逐渐地扩大了规模,增加了自行车零部件的批发与零售。松下幸之助的工作量增加了,除了每天白天做修理之类的工作以外,晚上还要在店里看守着那些零部件。

但他并没有把这段看店的时间浪费掉,而是读一些小说来充实自己。他自己这样说:“德川时代武士的修养,商人的气质,百姓应有的态度,都生动地出现在小说里。固然经过润饰,但大致上还能忠实传达。比方说地方上出现了豪杰做了什么事,出现了伟大的英雄后做了什么事,那个英雄是如何用人,又如何论功行赏,这些事情都写在小说里,只要照着去做,大致就不会错了,这样可以学到不少为人处世的学问。”

从这件小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松下往自己脑袋里装的东西都是决定他要成为一个真正富人的东西,那些东西,都是一个经营之神必须具备的东西。

什么事情都是相互转变的。富人就是能把坏的事情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而穷人则把坏的事情弄得更加糟糕。

作为每一个想成为真正富人的穷人,不仅仅要关注富人的口袋,而且更应该关注他的脑袋,特别是富人口袋还没有鼓起来时的脑袋,看看他都往自己的脑袋里装了些什么东西。

现在市面的东西很多很多,有很多东西对我们充满着难以拒绝的诱惑,但我们一定只要那些能使我们成为真正富人的东西。

我们一定要分清楚有钱人和富人的区别,做一个一时的有钱人很容易,但做一个真正的富人并没有那么简单。记住,没有富脑袋支配的富口袋,总有一天会变成穷口袋的。

穷人不要把目光全盯在富人的脑袋上,而是应该放在自己的脑袋上,一旦自己的脑袋富有,那么我们口袋的富有就是时间的问题了。也只有我们的脑袋富有了,才能真正地驾驭财富,而不被财富所伤。

穷人和富人,首先是脑袋的距离,然后才是口袋的距离。

和财富并不能直接划等号,知识分子里也有很多百无一用的书呆子,但是比起没有知识的人来说,知识分子的出路还是要好一些,普遍地说,高学历者收入是低学历者的好几倍。

有一篇报道,湖北省2000年高学历(本科及以上)者人均收入为11181元,而小学文化程度者只有1708元。经济收入的悬殊,已经造成实际上的高低贵贱,在当今社会,要想过上稍稍像样一点的生活,就必须有一个高学历。

学历要多高才算得上是高学历呢?10年前能上大学就很了不起了,现在本科已经是基本要求,连硕士也排着队的让人挑肥拣瘦,教育的压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严峻的。

现在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是最大的投资。穷人往往既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又没有受教育的热情。这不仅直接影响到生计,而且更是断绝了后路,因为聪明智慧往往是和知识共生的!

20年前,在一个小山村,有两姐妹,因为家里太穷,只能有一个继续念书,妈妈没有办法,只好捡了一根稻草让姐妹俩猜,谁猜中谁上学,结果妹妹猜中了。多年以后,成绩优异的妹妹大学毕业,在城里安了家,有了一份很好的职业。姐姐也嫁了人,成了一个山村农妇。由于那一根稻草,姐妹俩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贫困不是一种罪过,但贫困中的人都不得不承受它的恶果。谁也不想低学历,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就像前面那位姐姐一样。

妹妹成了城里人,有了一份令乡下人羡慕的职业,但想成为富人,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更多的城里人来说,知识的贫乏就不是家境的问题了,而是自身的努力。学历只是一般教育的证明,学到的只是一些综合性的基础知识,并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知识很快就会老化,人一辈子都需要重新学习。

穷人还是有一线曙光的,毕竟脑袋还是在你自己身上。在这样一个时代,学习就是最大的投资。

穷人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不是有限的那一点点存款,也不是身强力壮,而是大脑。只有拥有了富人的大脑,你才能成为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