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科学世界
17728400000048

第48章 失踪的化肥

化肥

化肥是农作物催化剂,可以帮助蔬菜粮食健康的、快速的成长。

有一位商人批发了一批化肥,当他核对数量时,突然发现有几百斤的化肥神秘失踪了,他明明记得在装车的时候数量是对的,为什么会少了这么多?是被人偷走了?还是另有原因?最后他找了一位资深的员工询问,这时他才知道,有一部分的化肥分解到了大气中。

因为这是一种氮素化肥,叫碳酸氢铵。由于夏天气温太高,加上空气潮湿,这种化肥就会所以化肥少了那么多。碳酸氢铵在20℃常温下基本不变,若一旦超过30℃,就会分解,生成气体逃到空气中。碳酸氢铵简称碳铵,是目前施用较普遍的肥料品种之一。碳酸氢铵17%左右,为白色细粒,结晶体,有强烈的氨臭味,易溶于水,肥效迅速,它的水溶液呈碱性反应。干燥的碳铵在20℃以下基本稳定,当温度升高而空气温度较大时易吸湿分解,造成氨的挥发而损失氮素。所以运输和贮存一定要操持低温干燥并包装严密,这样才不会导致其分解。

在一般的农家,碳铵是最见,也是农民最常用的一种化肥。不过要记住,这种化肥不能和钙镁磷肥或草林灰混合,因为后两种肥料都是碱性的,混合后会加速碳铵分解而损失氮素。碳铵也不宜与氯化钾混合放置过久,因氯化钾吸湿性大。碳铵可以和过磷酸钙混合,因过磷酸钙一般是酸性的,而且混合后有部分转变为磷酸铵,可减少铵的挥发,但是如果过磷酸钙含酸较高,容易吸湿,混合后堆放过久也会有氨的挥发,所以在混合后,要尽快施用。

一般在秋冬低温季节为农作物施肥最为适宜,而且施用碳酸氢铵要比施用尿素效果好。因为他的肥效较快,可提高利用率,效果明显。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而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或早春追肥,施用碳酸氢铵比尿素见效快;如果施用尿素,还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碳酸氢铵在温度低于20℃的情况下极少挥发,施入土壤后,铵离子能被土壤胶体迅速吸附,其吸附力是尿素的8倍。因此,不易随水流失。而尿素施入土壤后,在未转化为铵态氮之前,呈分子状态存在,很难被土壤胶体吸附,容易流失。另外,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所以,在选用的化肥的时候,最好选择温度较低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