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科学世界
17728400000040

第40章 “逃跑”的酒

明明一壶的酒为什么少了那么多,难道有人偷了不成?酒怎么会自己失踪了呢?

一个酒鬼为了能多喝些酒,就决定自己加些水。可是酒鬼并没有喝懵了,他在配酒的时候,发现酒竟然少了许多,难道被偷了不成?可屋里就他一个人,中间也没有人进来过,他自己也没有喝,难道是酒长了翅膀飞走了吗?

原来是酒鬼在稀释配制的过程中,酒精悄悄地蒸发了。酒精稀释时会产生热量,一部分酒精就变成人的肉眼看不见的蒸汽不为人知地“溜”到空气中了。

食用酒是一种保健饮料,能促进血液循环、通活经络、祛寒壮神、配制药物、去风湿等。医用酒精一般用于伤口消毒。一般化学试剂和试验用的是无水乙醇。工业酒精一般用作燃料和生产各种化工产品等。

酒是由米、麦、玉米、高粱、蜂蜜等和酒曲酿成的一种饮料。因原料、酿造加工、贮藏等多种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多种类。按制法分酒有蒸馏酒和非蒸馏酒两大类,蒸馏酒可见于一般的白酒;非蒸馏酒有米酒、黄酒、葡萄酒等。一般入药用普通白酒、黄酒或米酒即可。此外,米酒又可温养脾胃,米酒、黄酒也有一定的补益作用。

少量饮酒或饮乙醇含量较低的酒(蒸馏酒比非蒸馏酒的乙醇含量高),可增加唾液、胃液的分泌,促进胃肠的消化和吸收。低浓度酒较高浓度酒易于吸收。进入体内的乙醇绝大部分被完全氧化,放出热量,少量未被氧化的乙醇,主要通过肾、肺排出。中等量的乙醇可促进血液循环、扩张皮肤血管,故常致皮肤红润而且发热。乙醇能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非蒸馏酒有不同程度的营养补益作用

用途:用于经脉不畅,四肢疼痛,胸部隐痛,或胸痛彻背,血瘀或阴寒内盛的病症等。

用法:直接饮用或温饮。和药同煎或与药液兑服,或浸制某些食物、药等。

注意:对于度数较高的酒,湿热或痰湿蕴结、失血、阴虚、痔疮的人忌服。神经、精神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炎、肝硬变,以及肺结核等疾患也忌饮酒。此外,不宜在空腹时饮酒。妇女妊娠期不应饮酒,以免影响胎儿的健康。

短时间大量饮酒,会使人烦躁多语、恶心呕吐,重者昏睡、面色苍白、呼吸缓慢、脉快而弱、体温下降等。长期大量饮酒,会出现智力减退,精神淡漠,并可引起维生素缺乏,出现慢性胃炎,心、肝、肾的变性,以及消化道肿瘤、神经炎、肝硬化等疾病。

解酒妙招

蜂蜜水——酒后头疼

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另外蜂蜜还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并且第二天起床后也不头痛。

西红柿汁——酒后头晕

西红柿汁也是富含特殊果糖,能帮助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而且有实验证实,喝西红柿汁比生吃西红柿的解酒效果更好。饮用前若加入少量食盐,还可以稳定情绪。

新鲜葡萄——酒后反胃、恶心

新鲜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酒石酸能与乙醇反应生成酯类物质,降低体内乙醇浓度,达到解酒目的。而且葡萄的口味也能有效缓解酒后反胃、恶心的症状。如果在饮酒前吃葡萄,还能有效预防醉酒。

西瓜汁——酒后全身发热

西瓜汁有利于加速酒精从尿液排出,而且西瓜汁本身也具有清热去火功效,能帮助全身降温。饮用时加入少量食盐,还有助于稳定情绪。

柚子——酒后口气

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说柚子能够解酒。经实验证明,柚肉切丁,蘸白糖吃更是对消除酒后口腔中的酒气和臭气有奇效。

芹菜汁——酒后胃肠不适、颜面发红

芹菜中含有丰富的的B族维生素,能够分解酒精。如果胃肠功能较弱者可在饮酒前先喝芹菜汁以做预防。此外,喝芹菜汁还能有效消除酒后颜面发红症状。

酸奶——酒后烦躁

蒙古人之所以那么豪饮,正是因为他们有酸奶这样的解酒秘方。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由于酸奶中钙含量丰富,因此对缓解酒后烦躁症状尤其有效。

香蕉——酒后心悸、胸闷

香蕉能增加血糖浓度,从而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达到解酒目的,同时减轻心悸症状、消除胸口郁闷。

橄榄——酒后厌食

橄榄可醒酒、清胃热、促食欲,能有效改善酒后厌食症状。既可直接用,也可加冰糖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