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科普故事精华:科学之谜故事卷
17575300000010

第10章 奥秘篇(9)

学者菲力普斯认为,这些苏丹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的作用一样,是公元前三世纪开始的麦罗埃历代国王和王后的墓,墓就在塔下面。有人已对该王国首都所在地进行了挖掘工作,并挖出一个规模巨大的城市遗迹:三条林荫大道和多处贵族住地。金字塔是最高统治者的陵墓,这是国际学术界的一致结论。

这个结论最近受到了挑战。两位法国专家艾赫利和爱乃尔则认为,苏丹金字塔是颂扬埃及主神的巨大神龛,是赞美生活和创造的神庙,与法老陵墓之说毫无关联。他们认为麦罗埃文化深受埃及文化影响,所以苏丹金字塔同样是宗教建筑,而非王朝历代国王和王后的陵墓。

人们普遍认为,在埃及,建造巨大的金字塔是把沙子沿塔的四周堆成斜坡,这样工匠们才能顺着慢坡把巨石放到规定的位置上。因而有的学者就认为苏丹金字塔采用了同样的建筑方法。但是,德国着名考古学家欣克尔博士却认为,麦罗埃金字塔之间的距离很近,不可能使用把沙子沿塔四周堆成斜坡的方法建造。

那么,这些苏丹金字塔是何人所建的呢?历史文献没有明确的记载。不少专家和学者当然认为这是麦罗埃人民的伟大杰作。还有的学者同样认为这是“外星人”的杰作。人们争论的焦点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亚历山大墓在哪里

亚历山大大帝曾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英雄,这位古代伟大统帅的业绩仍令人们十分关注。但对于他生前的一切,由于历史的久远,人们无法得到更多,所以一些考古及历史学家都把希望寄托在对这位大帝的陵墓的发掘上。可是人们到现在也没有发现这位不可一世的帝王陵墓,以求从出土文物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证据的人们,到如今仍然只是等待。

古希腊的习俗是把创建城市的国王,在他死后一般都要埋葬在这个城市的中心。根据这个理论,有的考古学家分析认为,陵墓很有可能在位于城市东部的皇宫区。也有人认为,陵墓应在两条街道的交叉点上,因为这里过去是古城的中心位置。这也仅仅是一种推测。

后来直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考古学家的发现大体上证实了这些猜想。专门研究古代马其顿历史的考古学家安得罗尼克斯依据这种推测发现了亚历山大的父亲——菲烈特二世的陵墓。

陵墓大殿的中央停放着高大的大理石石棺,上面装饰着宝石的、沉重的金质瓶状墓饰。国王的遗骨就放在石棺中,他的周围是一些陪葬的珠玉金器,还有王权标志、战盔等物。墓中有五个用象牙雕刻的雕像,制作得相当精美,引人注目的是这五个雕像是国王的一家:菲烈特二世本人、他的妻子、儿子亚历山大和国王的父母。这个发现在考古界一度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是本世纪考古中最伟大的发现。

为什么菲烈特二世国王的陵墓尚能找到,而他儿子的陵墓就这么难寻觅?这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去探索。

死亡之丘形成和灭亡之谜

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在一个荒岛上意外地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城市废墟。这座城市废墟位于印度河下游,在古城的发掘中,人们发现了许多人体骨架,从其摆放姿态看,有人正沿街散步,有人正在家休息,灾难是突然降临的。居民几乎死于同一天同一时刻,因此,这座古城遗址就被命名为死亡之丘。

古城遗址可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势较高,集中了许多建筑物,可能是供统治者居住和举行大型活动的地方;东部地势较低,可能是居民区。遗址的城墙高大宽厚,用烧制的砖石砌成。经考证,这座古城的形成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前。但是,城内街道与建筑已颇具近代城市的特征了,南北和东西大路交错纵横,把街市分划得井井有条,10米宽的大道两旁均有完整的下排水设备,居民住宅临街而建,几乎每家每户都配有浴室、厕所和排水管道,而且与大路两旁的排水道相连。城内还有大型的浴场、粮仓、餐厅等。在这里出土了不少珍贵的文物,有精致的陶器、青铜器、各种带有文字的印章等,显示出很高的文明程度。

是谁创造了如此文明的城市?又是谁使这里突然变成了死亡之丘呢?

有学者认为,是居住在当地的土着达罗匹图人建造了这座城市,也有人认为它是来自北方的雅利安人创造的,还有人认为这是两河流域的文明传播到这里。至于为什么一夜之间这里就灭绝人迹了,更是众说纷纭,充满了猜测性。有的学者根据城内有些遗迹像是爆炸过的样子,提出这座古城发生过一次大爆炸,爆炸中心的所有建筑物都被夷为平地,使这里的居民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也有学者根据地质资料记载推测,公元前1700年前后,印度河流域曾发生过一次大地震,就是这场大地震使这里的城市与居民毁于一旦;还有学者根据对一些遗骨身上的刀砍痕迹的观察,认为这里曾发生过外族入侵的事件,入侵者对城内居民进行了灭绝性屠杀,使这里成为死亡之丘。

由于这里遗留下的文字至今无法正确解读,因此,人们一直无法解开死亡之丘的神秘谜团。

海底墓群之谜

早在约半个世纪前,考古学家就发现在西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近海区域内的珊瑚礁群内,有一处用石柱群围起来的海底墓群。

1920年,日本生物学家——东京大学教授杉浦来到了该岛。当时的密克罗尼西亚是日本托管地,为了揭开海下墓地之谜,他的随行人员抓来了一名酋长,逼他说出墓地的秘密。

酋长最后被逼无奈说出了墓地的秘密通道,便被雷击身亡了。

杉浦依酋长之言从秘密通道进入了一个海底坟墓,并获得了墓地的第一手资料。不久,他突然暴病而亡。

杉浦家人为了实现其夙愿,委托历史学家泉清一教授续编遗稿。然而令人感到害怕的是,泉清一教授也突然死亡。大家想起了杉浦生前对他们所说的“海上女妖的诅咒”,说凡是想对这墓地进行研究的人必然会暴卒而死,吓得研究者将所有资料全部焚毁。

后来,美国的一个科学调查小组来到了该地,并带来了许多先进的科学探测仪器和雷达设备。通过对石柱样本的碳化测定,科学家认为其建造年代为公元1200年左右。石柱与岛北的火山玄武岩相同,由此推测,石柱的材料来自岛北的采石场,就地加工后运到此处安装。在公元12世纪该岛的统治者是兴盛的萨乌鲁鲁王朝。这个王朝共维持了两百余年,当时岛上总人口约为3000人。

据调查小组估计,如果要在200年内完成规模这样庞大的工程,至少需要动员一万名劳力。因为单单石柱的数量就达上万根之多,而当时岛上全部可以使用的劳动力还不足1000人。这么大的工作量,又是如何完成的呢?这一切不得而知。

走进美洲的金字塔

美洲金字塔则密布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国,其中以墨西哥的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和危地马拉的蒂卡尔金字塔、洪都拉斯的科潘金字塔最盛名天下。30多年前,巴西一飞行员在巴西南部丛林中也发现了三座金字塔。1979年美、法两国科学家在考察大西洋海底古建筑群时,竟在西半球百慕大三角海区的海底下又发现了一座金字塔。据科学测定,这座海底金字塔规模更加宏伟,边长300米,高200米,塔尖距海面100米,塔身有两个大洞,海水飞速穿过洞口,在海面上掀起一股汹涌澎湃的狂澜。那么,这些金字塔之间有何不同呢?它们是在什么年代建造的,又是何人所建呢?

考古学家认为美洲金字塔是当地土着居民在其世代生息的土地上创造的古老文明的杰出象征,它不是外来文化的延伸,更不是外来文化的翻版。

人们对此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据科学测定和实地考察后得出,史前美洲印第安人是在贫瘠的原始土地上开始其劳动创造,进入人类历史社会的。勤劳的印第安人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和社会发展,凭借其双手和聪颖的大脑创造了灿烂的、独特的美洲文明,金字塔正是这文明的一个代表。美洲金字塔是古代印第安人的祭神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古代印第安人信奉多种自然神,如太阳神、月亮神、雨神、河神、天神等。他们登上高山之巅进行祭奠活动,以示更靠近神灵,而生活在平原、河谷地带的印第安人则在平地建起土丘,在土丘顶端筑起庙宇,以祭祀用。随着筑坛祭神活动的盛行和发展,神坛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逐渐建成为金字塔型,而且金字塔的建筑艺术也越来越精巧。整个金字塔和塔顶庙宇与神坛中的神像、石碑及其他石雕艺术品集中反映出不同时代和地区的古印第安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并代表了不同时期印第安文化的特点与风貌,同时也反映出金字塔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社会的神权中心。

揭密木乃伊的制作

木乃伊是古埃及历代法老的干尸的总称。那么,木乃伊是如何制作的呢?

前后3000多年期内,古埃及人将尸体制成木乃伊的方法有不少改变。不过多数学者专家认为防腐方法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发展至巅峰,当时一位第一流的防腐师大致依下述步骤制成木乃伊:

首先,用燧石刀在尸体腹部左侧开个10厘米长的切口,从切口把心脏(防腐师和他的主顾都认为心脏是感情的根源)以外所有其他内脏掏出来,逐一用酒和含有药液、桂皮的香料加以清洗。防腐师还用香柏油冲洗尸体腹腔,把余下的柔软组织分解,接着,准备取脑。

然后,把尸体全身每部分都彻底清洗,并把所有器官和尸身埋进泡碱粉末堆中,抽干水分。

跟着,防腐师把干透的内脏逐一以麻布包好,放回腹腔,用锯屑、麻布、焦油或泥巴之类的填料填好腹腔。填放完毕,随即将切口缝合。这时剩下来的工作是使尸体外观复原,也是最费工夫的,因为要把干瘪的尸身恢复生前模样实在不容易。

最后,防腐师还要充当化妆师,用称为赭石色的泥土替死者面部以至全身染色(男死者染红色,女死者染黄色)。染色完毕,尸体即可包裹。防腐师将尸体四肢分别以抹过松香的麻布一层一层地密实包裹,然后包裹头部和躯干,最后全身裹起来。

防腐师包好尸体,做成一具木乃伊,前后共花约70天时间。跟着防腐师把木乃伊送还丧主,丧主再装棺送墓。

当然,这也只是专家的一种推测,其真正的制作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去探索。

亚伯拉罕岩石

据传,很久以前,有个被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尊名叫亚伯拉罕,他遵照神的旨意,在一块岩石上用火灼烤自己的独生儿子依撒。神对亚伯拉罕的坚定信仰极为赞赏,救了依撒,并封亚伯拉罕一块土地。于是,那块岩石遂被称为亚伯拉罕岩石。

以后,亚伯拉罕子孙中,产生了名闻遐迩的犹太国王达庇代·所罗门,国家空前强盛。3000多年前,所罗门以神圣的亚伯拉罕岩石为中心建造了宏伟的神殿,对犹太人来说,至关重要的“契约箱”就安放在神殿内。

距今2400年前,巴比罗尼亚耐希卡耐扎尔的军队推翻犹太统治时,所罗门的神殿被毁。混乱之中,“契约箱”和无数所罗门的财宝下落不明。以后,耶路撒冷几度沦为战场,遭到战火的荡涤。最后,占领城市的伊斯兰教徒也以亚伯拉罕岩石为中心建造了伊斯兰教的寺院。

很多年过去了,到了20世纪,有几个学者指出:亚伯拉罕岩石下面有个洞穴,下落不明的“契约箱”和无数财宝可能就藏在那里。有个美国青年得知后同另一个伙伴一起寻找所罗门的宝藏。两人经过长期调查,发现有一条秘密坑道从旧耶路撒冷城内通过地下隧道可以到达山谷。他们打着电筒,在通向深处的坑道里向前摸索,但是在150米左右的地方,道路阻塞了。从那儿往上有阶梯,都被砂石所堵,寸步难行,只得从原路返回。当他们打算第二次探险时,由于乘坐的帆船沉没,不幸身亡。他们第一次探险的路径,人们至今不得而知。契约箱和所罗门的无数财宝是否真的藏在亚伯拉罕岩石下面,还有待于后人前去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