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17570000000025

第25章 人生最不可或缺的是友谊(4)

从报复他人的欲望中解脱出来

可能是你们还没有听懂?你们难道没有看到某种东西需要两千多年的时间才能够取得成功吗?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所有长期性的发展都是很难观察的,也是很难让人做出判断的。可这却是一件大事——从那报复的树干中,从那犹太的仇恨中,从那地球上从未有过的最深刻、最极端的、能创造理想、转变价值的仇恨中生长出某种同样无与伦比的东西,一种全新的爱,各种爱中最深刻当然也是最为极端的一种——从其他哪根树干中能够长出这种爱呢?但是也不要认为这种爱是对那种报复渴望的否定,是作为犹太仇恨的对立面而萌发的!不是的!

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爱正是从那树干中生长出来的,是它的树冠,是凯旋的、在最纯洁的亮度和阳光下慢慢伸展开来的树冠。即使在光线和高度的王国里,这树冠也似乎以同样的渴求寻求着那仇恨的目的、成功、战利品、诱惑,这种渴求使那种仇恨的根在所有的深渊中扎得越来越深,并且将所有的罪恶变得越来越贪。

奴隶在道德上进行反抗的时候,怨恨本身就会变得更为富有创造性并且分娩出价值:这种怨恨发自一些人,他们不能通过某种行动做出一些直接的反应,而只能以一种难以想象的报复得到某种补偿。

所有高贵的道德都产生于一种凯旋式的自我肯定,而奴隶道德则起始于对“外界”、对“他人”、对“非我”的一种否定——这种否定就是奴隶道德的创造性行动。

这种从反方向寻求确定价值的行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向外界而不是向自身方向寻求价值——就是一种怨恨:奴隶道德的形成总是先需要一个对立的外部环境,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它需要更多的外界刺激才能够出场,这种行动从本质上说就是对外界所抱有的一种反应。

高贵的价值评定方式则相反,这些价值是自发产生和发展的,它只是为了更心安理得、更兴高采烈地肯定自己才去寻找其对立面的。它们的消极的概念如低贱、平庸、坏,都是在与它们的积极的概念相比较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模糊的对照,而它们的积极的概念则是彻底地渗透于生命和热情的基本概念:“我们是高贵者,是好人;我们是美的、是幸福的。”

如果说贵族的价值方式有某种过失,那么这种情况就发生于他们不够了解的领域,他们不是去了解事实情况,而是矜持地进行自卫。有时他们会错误地判断一个他们所蔑视的领域,比如平民的领域,地位低下的人民的领域。另一方面,人们也要考虑到,不管怎么说,蔑视的情绪、倨傲的情绪、自负的情绪的产生,都是人们对蔑视情景的一种伪造,这都远远无法和无能者以受压抑的仇恨向他的对手(当然是虚构的)进行报复的那种虚伪相比。事实上,在这种蔑视中有太多的疏忽和轻浮,也有许多不顾事实和不耐烦,夹杂着本来就过多的与生俱来的愉快心情,使这种蔑视能够把它的对象转变成真正的丑角和怪物。请注意,希腊贵族为了和地位低下的人民拉开距离,在所有有关的词句中加上几乎是仁慈的声调,怜悯、关怀、容忍这类的词一直不断地相互搅拌,并且包裹上一层层的糖衣,直至最后几乎所有和平民有关的词句就只剩下了诸如“不幸”“可怜”这类的表达。

而另一方面,“坏”“低贱”“不幸”这类词又没完没了地用一个单音,用一种“不幸”占优势的音色,轰击着希腊人的耳朵;这是古老的、更高贵的贵族价值方式的传家宝,即使是在蔑视时也不会有什么背弃发生。“出身高贵者”的确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幸福感,他们并不是通过和他们的敌人比较,然后才来人为地造就他们的幸福,或者使人相信,或者骗人相信他们的幸福(所有充满仇恨的人都惯于此道)。他们浑身是力,因此也必然充满积极性,同样,他们知道,不能把行动从幸福中分离出去,他们把积极行动看成幸福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所有这些都和无能者以及受压抑者阶层的“幸福”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立,他们这些人感染了有毒和仇恨的情感,这些情感很快就被消极地表现为麻醉、晕眩、安宁、自由、“安息日”、修养性情和伸展四肢等。高贵的人生活中充满自信和坦率(“血统高贵”强调“真诚”,或许还有“天真”),而怀恨的人既不真诚也不天真,甚至对自己都无法做到诚实和直率,他的心灵是残缺的,他的精神喜欢在隐蔽的角落里住着、秘密的路径和后门通过;任何隐晦的事都能使他们感到有趣,并全成为他的世界、他的保障、他的安慰,他擅长于沉默、记忆、等待,擅长于暂时地卑躬屈膝、低声下气,然后在某一个时机进行反抗。

这种仇恨者的种族最终必然会比任何一个高贵的种族更加聪明,而且它对聪明尊崇的程度也大不相同:它把聪明当作其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一点,而高贵者只是把聪明当作奢侈和精致的一种高雅的变味品来享受——即使在这方面,聪明比起无意识的调节本能那样一种完美的功能性保障也早已不那么重要了,甚至比起一种特定的不聪明来,比起某种更加勇敢的蛮干,哪怕蛮干会招灾树敌,比起那为所有时代的高尚灵魂都要重新认识的激怒、热爱、敬畏、感激和报复等狂热的情感爆发来,聪明对他们而言并不是最为重要的了。

当一个高贵的人感受到某种怨恨的时候,这种怨恨就会爆发出来,并且消耗在一种瞬间的反应中,因此也就不会起到什么毒化作用。此外,在许多场合下,高贵者也丝毫不会有什么怨恨感,而所有的软弱者和无能者却会毫无例外地感到怨恨。具有坚强完美的天性的人的标志是根本不会长期地把自己的敌人、不幸和失误看得很严重,因为他们有丰富的塑造力、修复力、治愈力,还有一种忘却力(现代世界上有个很好的例子,他就是米拉保,他记不住别人对他的任何侮辱和抵毁,他不能原谅别人,只是因为他把一切全忘记了)。这种人猛然一甩就将身上的许多寄生虫抖落在地,而这些寄生虫随后便去寻找新的可以让它深入的皮下;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上才可能出现所谓的“爱自己的敌人”。

一个高贵者已经向他的敌人表示了尊重,而这种尊重本身就是通向爱的路……是的,他以己度自己的敌人,以自己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敌人!是的,除了这种丝毫不值得蔑视,而且非常值得尊敬的敌人,他不能容忍其他种的敌人!试想,一个充满仇恨的人所构想出来的“敌人”将会是什么样的呢——这正是他的行动,他的创造:他构想了“丑恶的敌人”,构想了“恶人”,并且把它作为基本概念,然后又从此出发产生了余念,设想了一个对立面,即“好人”——也就是他自己。

——1887年,《论道德的谱系》

尼采的人生劝诫

原谅他人是一种风格,宽容则是一种风度,而宽恕,则是一种风范,这是所有美德中最难为之的行为,但它可以让人的灵魂得以重生,这就是宽容与饶恕。请不要计较别人曾经伤你有多重有多深,那毕竟都已经成为过去。你介意,你悔恨,你抱怨,你仇恨,最终苦的只能是你自己。可是,如果你要去报仇什么的,那伤害的则不仅仅是你,还有别人。而且冤冤相报何时了呢,唯有对世事时时心平气和,宽容大度,才能处处契机应缘,和谐圆满。

该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查拉图斯特拉睡了很久之后睁开了眼睛,他向寂静的森林投了惊诧的一瞥,又惊诧地看看自己。接着他迅速地从地上站了起来,像一个忽然发现了大陆的水手一样;他叫出一声快乐的呼喊,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新的真理。他向自己的心说:“一线光明在我心里破晓了;我需要同伴,活的同伴,而不是任我负到无论什么地方的同伴或尸体。我需要活的同伴,他们跟随我,是因为他们愿意跟随自己,无论我将去向何方。

“一线光明在我心里破晓了:查拉图斯特拉不应当向群众说话,而应当向同伴说话!查拉图斯特拉不应当做羊群之牧人或牧犬!从羊群里诱夺去许多小羊,我是为这个来到的。群众和羊群会因我而激怒起来:查拉图斯特拉愿意被牧者们当作是一个强盗。

“我称他们为牧者,但是他们却自称为善良的正直者。我称他们为牧者,他们却自称为正宗信仰的信徒。

“请看那些善良者正直者吧!谁是他们最恨的人呢?他们最恨破坏他们的价值表的人,破坏者,法律的破坏者:但是这人却正是一个创造者。

“请看各种信仰的信徒吧!谁是他们最恨的人呢?他们最恨破坏他们的价值表的人,破坏者,法律的破坏者:但是这人却正是一个创造者。

“创造者所寻找的是同伴们,而不是一具死尸,更不是羊群或信徒。创造者所寻找的是共同的创造者。他们把新的价值写在新的表上。

“创造者所寻找的是同伴们和共同收获者:他认为一切都已经成熟了,现在就等待着收获。但是他缺乏百把镰刀,所以他愤怒地扯拔着穗实。

“创造者所寻找的是同伴们和善于磨锐镰刀的人。他们将被称为破坏者与善恶之轻蔑者。

“但从事收获而庆祝丰收的,则会是他们。

“查拉图斯特拉所寻找的是共同创造者,查拉图斯特拉所寻找的是共同收获者和共同庆祝丰收者:羊群牧者与尸体,于他又有什么用处呢?但是你,我的第一个同伴呀,请你在和平中安息了吧!我已经小心地把你埋在了这棵空树之中;我已经把你密藏着,你不致为饿狼所侵害了。

“但是,我得离开你,因为离开的时候已经到了。在两个黎明之间,我得到了一个新真理的诏示。

“我不应当是牧人或是掘墓者。我决不再向群众说话;同时这是最末一次,我向一个死者说话。

“我要加入创造者之中去,加入那些收获者庆祝丰收者之中去;我将给他们指出通往彩虹与超人的梯子。我将唱歌给独居者和双居者倾听;谁还有耳朵听不曾听过的东西,我将使他的心充满着我的祝福。

“我将向着我的目的不断地前进,我遵循着我的路途;我越过踌躇者与落后者。我的前进将是他们的没落。”

查拉图斯特拉向自己的心说完这些话的时候,已经快正午了。忽然他向上投去诘问的一瞥,因为他听到天空中有声尖锐的鸟叫。看哪!一只鹰浮在天空中画出了一个大圈儿,上面还悬挂着一条蛇,不像一个俘虏而像一个朋友——因为这蛇绕在它的颈上。

“这是我的鹰与蛇了!”查拉图斯特拉说,而满心欢喜起来。

“太阳下最高傲的动物呵,太阳下最聪明的动物呵,它们为侦察而来的。

“它们想知道查拉图斯特拉是否还存活着。真的,我现在算是存活着吗?

在人群里,我遇到的危险比兽群里还要多很多;查拉图斯特拉所走的是一条充满了危险的路途。让我的鹰与蛇为我指点一下吧!”

查拉图斯特拉说完了,记起森林里圣哲的劝告。于是他叹息着向自己的心说:“我希望我能够更加聪明些!让我从心的更深处再聪明些,像蛇一样吧!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祷求我的高傲能够陪伴我的智慧!

“如果将来智慧舍弃了我:唉!它总是喜欢逃遁的!至少我的高傲还可以和我的疯狂继续同飞吧!”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885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尼采的人生劝诫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就决定了我们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需要各种事物,而各种精神食粮,都是在与各式各样的人相处的过程中取得的,而一个人身边的朋友都是一些三教九流,那么要想使他独善其身显然过于理想化。因此,该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才能使我们得到提升呢,答案就是与那些具有智慧、成功、强干、正直、诚实、积极进取等美好品德的人交往,如此我们才能以他们为镜子,照亮自己前进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