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奇知识大百科
17568800000031

第31章 文学上的冷僻知识(3)

(4)大年初三,女人不能劳力费心,宴请宾客。大年初三,老鼠娶亲,俗称“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一定要静心在家休息。

(5)大年初四,祭灶日,女人千万不能外出。

(6)大年初五,俗称“破五”,女人不能动土。

(7)大年初七,女人要随遇而安,千万不能动针线,动剪刀,更不能处罚孩子。

22.古人为什么将房事称为“云雨”呢

我们在读古代小说的时候,发现只要一写到男女行房事,无一例外地写道:“共赴巫山云雨”,或者是“不免云雨一番”。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回“宝玉初试云雨情”中写的就是贾宝玉与丫鬟袭人房事之时的情景。那么,为什么古人把房事称为“云雨”,以至今日还为人们津津乐道呢?

有人说,神仙一般都会腾云驾雾,所以行房事达到高潮的时候就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让人觉得快乐似神仙,所以古人房事也称为“云雨”。其实不然,“云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播雨之事。据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可见巫山确有其山。其实巫山是长江三峡库区的重镇,是我们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而巫山也确实以其“云山雾海”而闻名于世。

至于“巫山云雨”成为了男女缠绵情爱之事的说法,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辞《高唐赋》、《神女赋》等古文。这些古文写的是楚襄王和宋玉一起游览云梦台的故事。他们在游览云梦台时,宋玉说:“以前先王,也就是楚怀王曾经游览此地,玩累了便睡着了。先王梦见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她说是巫山之女,愿意献出自己的枕头席子给楚王享用。楚王知道弦外有音非常高兴,立即宠幸那位巫山美女。巫山女临别之时告诉楚怀王说,如再想臣妾的话,就来巫山找我,早晨是‘朝云’,晚上是‘行雨’。”

久而久之,“云雨”渐渐为人们所接受。人们认为用“云雨”一词形容男欢女爱既生动形象,又文雅贴切,于是“云雨”便成为了古代小说中描写男女房事的常用词语。

23.春游为什么被称为“踏青”呢

很多人都喜欢在冬天过去、春暖花开的时候出去春游,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放松自己的心情,但是,为什么我们把春游称为“踏青”呢?

踏青又叫探春。在我国,踏青的习俗由来已久。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唐宋尤盛。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千百年来,踏青就逐渐变成了一种仪式,仿佛只有行了这种仪式,才真正拥有春天。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古人使用踏青这种形式来迎接春天,而古人为了赋予这个活动美的名字,于是用各种佳句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踏青”这个优雅的词也就由此流传了下来。

24.“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

在我们的谚语里,很早就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也就是说到了农历二月二这天,正好是龙抬头的日子,亦称春龙节。这个时候,南方的很多人都会去踏青。那么为什么会有“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说法呢?

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中国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古人将这二十八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四宫,每宫七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四种动物。其中,东宫七宿被想象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30颗恒星组成。

恒星是相对不动的,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以后,地球位置转移,巨龙星座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

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七宿的第一宿出现于地平线上的时候,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而此时,恰逢中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的前后,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25.唐诗宋词之最都有哪些

唐宋宋词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瑰宝,在这些文化宝库里,有许多的之最,现在就让笔者给大家总结出来: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最高的楼——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白居易)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被风吹得最远的房顶——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杜甫)

最穷的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

26.神奇的数字之美

我们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汉字上,其实阿拉伯数字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称奇的地方,下面这些规律,你们都注意了吗?

1×8+1=9

12×8+2=98

123×8+3=987

1234×8+4=9876

12345×8+5=98765

123456×8+6=987654

1234567×8+7=9876543

12345678×8+8=98765432

123456789×8+9=987654321

1×9+2=11

12×9+3=111

123×9+4=1111

1234×9+5=11111

12345×9+6=111111

123456×9+7=1111111

1234567×9+8=11111111

12345678×9+9=111111111

123456789×9+10=1111111111

9×9+7=88

98×9+6=888

987×9+5=8888

9876×9+4=88888

98765×9+3=888888

987654×9+2=8888888

9876543×9+1=88888888

98765432×9+0=888888888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23454321

111111×111111=12345654321

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

11111111×11111111=123456787654321

1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

27.生活中常用错的成语

有很多人在生活中喜欢用成语,但是由于我们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很多成语不能根据字的意思来理解,否则就会理解错误。下面总结几个经常会用错的成语:

(1)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用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鼎力相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

(12)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为贬义词。

(14)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23)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24)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26)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29)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