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17567800000040

第40章 传统技艺(7)

中国的口技技术可谓源远流长,技术精湛。20世纪末以来,口技的用途越来越广,不仅仅作为杂技节目表演,还用于相声、小品、评书、四川相书、东北二人转等曲艺和地方剧种节目中,也被使用在手影戏、皮影戏、音乐广播剧、影视剧的配音、拟音等艺术形式中、特别是被经常使用于即兴表演。优秀的口技作品,其作用的意义就是能使听众产生丰富的联想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欢乐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教育和美好的艺术享受。

口技逐渐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文艺表演体裁形式之中,被视为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但“口戏”已经消亡。一是因为“口戏”需表演者有高超技艺,二是“口戏”的许多条件和作用,已为现代技术设备所代替。

灯笼为何会象征喜庆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说,灯笼有宫灯、纱灯、吊灯等;从造型上分,灯笼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着名。灯笼除了照明以外,还有其他意义。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连,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仔细推算,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是在东汉时期纸被发明之后。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

灯笼上七彩的绘画不仅能制造出色彩绚丽的视觉效果,还往往寄寓着人们对生活的良好祝愿。在灯光的照射下,灯笼画的缤纷色彩就如孔雀开屏一般溢满厅堂,房间里弥幻的颜色营造出梦一般的境界。

风筝的制作要求是什么

风筝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是一种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传统玩具。由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

相传“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即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才制作而成,但是只飞了一天就坏了。这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演进成今日的多线风筝。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传到了欧洲。

普通风筝的做法一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纸做肉,其他复合材料包括丝绢、尼龙布、塑料膜或竹篾、纱纸条、马拉纸等。纸和丝绢为一般传统风筝的制作材料,着色鲜艳亮丽,更能体现中国风筝的魅力;但是纸易破,丝绢贵,而现代科学的产物——尼龙布和塑料膜,成了制造风筝的新材料。

竹子是制作风筝骨架的主要材料,可选取壁厚3-5厘米的竹子削成竹片,利用竹片的韧性做风筝的骨架。风筝的骨架可根据个人爱好来编制,如蜻蜓状、蝴蝶状等。

纸是蒙糊风筝的主要材料,以质薄纤维长而均匀,富有韧性,耐湿耐冲击,色泽白而洁者为佳。把纸糊在骨架上,再系上线,风筝就做好了。

但是要注意的是,风筝的尾巴是平衡风筝的主要工具,当风筝乘风而上时,如果一方较重,风筝就会偏向这方,而尾巴最好比较长,因为越长就会有一个重量令风筝头部升起,使全身受风,平衡了斜的一方。风筝的丝线可以用牛皮线、棉线、玻璃线等,线辘可分圆线辘及排辘,将线扎在风筝上,要成一斜角。

这时,你还可以在做好的风筝上涂上你喜欢的色彩,镶上花边,或者系上丝带,挂上纸环。适量的附件不会影响风筝在空中的飞翔,但是太多的附件会使风筝的飞翔失衡。

现代的风筝大多数都使用广告布作为风筝的面料,骨架也从以前的竹子变成了炭杆,大大地提高了飞行效果。

常州梳篦有哪些特色

梳篦,又称栉,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在我国古代,与簪、钗、胜、步摇、金钿、铢花、勒子并称为八大发饰。是江苏省常州市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

在我国古代,梳篦是八大发饰之一,妇女们常把精美的梳篦插在发髻上,当作发饰,时间一久,还形成了插梳之风。不论古代还是现代的木制梳篦,或其他材料制作的梳篦,除其能用来梳头的实用功能外,它还具有保健功能和装饰工艺以及欣赏价值。

常州梳篦还具有装饰作用以及较高的工艺价值。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篦子和木梳从原料到制作都很讲究。

梳篦制作是精湛的汉族技艺,用料精良,制作过程颇为讲究。制作梳篦的主要材料为毛竹、木材、兽骨等。制篦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始祖是陈七子,常州梳篦制作技艺形成于魏晋时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聚元号弓箭铺以什么闻名

聚元号是清末北京东四大街“弓箭大院”十七家弓箭铺中唯一幸存者。它完整地保存了传统弓箭制作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细腻的工序和精湛的技术,浓缩了中国传统弓箭发展轨迹和弓箭文化。

聚元号是中国传统弓箭发展轨迹和相关文化的缩影。它所制作的弓箭除了作为兵器和娱乐、收藏品外,更有着任何现代技术仿制的弓弩或其他类似工具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聚元号弓箭铺以弓箭制作技艺闻名全国。聚元号的弓箭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工艺的典型代表,它的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序和要求极高。这些生产技艺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它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之一,承袭了中国双曲反弯复合弓的优良传统,弓的主体内胎为竹,外贴牛角,内贴牛筋,两端安装木质弓肖。弓的制作分成弓的“白活”和装饰的“画活”两个环节。弓弦一般有牛皮和棉线两种,聚元号多采用棉线制作。制箭步骤主要包括调杆、打皮、刮杆、安装箭头和尾羽等。

使用工具有板凳、锯刀、木锉、筋梳子、弓枕等十多种。尤其是聚元号弓箭对材料要求非常严格,比如木材要用榆树或水曲柳,牛角用南方水牛角,而且必须长于60厘米,箭的羽毛一般要用扇起风来比较硬的法国鹅毛等。

弓箭制作的精确程序和许多关键流程完全依仗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经验,以眼为尺,以手为度,很少有具体数据可以参考。制作一把弓需要利用上百件专用工具对二十多种天然材料进行纯手工加工,通过200多道工序,历时三四个月,才能制成一张中国传统弓箭。

虽然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弓箭的制作工艺,但古文非常精炼,如果没有实物,很难印证。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重现了弓箭真实的操作过程,具有重大的工艺价值。聚元号弓箭铺现在有三个学徒,每年最多也只能制作40-60张弓,其中不错的弓约30-40张,拉力一般在30-35磅。一张好弓的完成时间确实需要10-12个月左右的时间。

日晒制盐有什么古老秘方

日晒制盐是海水制盐的方法之一。海水制盐是我国古代的制盐法,纯手工制作。海水制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太阳能蒸发法(也称盐田法)、电渗析法和冷冻法。太阳能蒸发法是很古老的制盐方法,也是仍然沿用的普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岸边修建很多像稻田一样的池子,用来晒盐。

制盐的过程包括纳潮,制卤、结晶、采盐、贮运等步骤。纳潮,就是把含盐量高的海水积存于修好的盐田中。制卤就是通过利用太阳能让海水蒸发,浓度逐渐加大,当水分蒸发到海水中的氯化钠达到饱和时,要及时将卤水转移到结晶池中。卤水在结晶池中继续蒸,原盐就会渐渐地沉积在池底,形成结晶,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采集了。

盐田制盐受环境影响很大,海水的盐度、地理位置、降雨量、蒸发量等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盐的产量。这种方法占用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也比较大,需要加以改进。

冷冻法制盐,是地处高纬度国家采用的一种生产海盐的方法,像俄罗斯、瑞典等国家,多用此法制盐。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当海水冷却到海水冰点(-1.8℃)时海水就结冰。海水结成的冰里很少有盐,基本上是纯水。去掉水分,就等于晒盐法中的水分蒸发,剩下浓缩了的卤水就可以制盐了。

现代社会多用的是电渗析法。与盐田法相比,节省了大量的土地,而且不受季节影响,投资少,节省人力。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会采用更新更高的技术制盐,制盐业会不断地跨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

萍乡湘东傩面具是怎样的

湘东傩面具是优秀的汉族民间传统雕刻,有着悠久的历史。傩面具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傩仪、傩舞、傩戏。湘东区尚存傩面具雕刻源于清代,由湖南太丈传人,已祖传三代,继承的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技术成熟老到,所雕面具古朴细腻,且工艺复杂讲究,是中国雕刻领域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傩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萍乡的傩面具,原有4000多幅,现存700多幅,制作时间从元末、明清到民国时期都有。

以香樟木所雕的萍乡傩面具在制作时,大都加上油漆彩绘,刻画出粗犷朴拙、庄严华丽的艺术形象。傩面造型大都以古名人为原形,对角色的性格注重了深层刻划,形象各异,栩栩如生。

湘东傩面具的雕刻技艺有唐代雕法和宋代雕法之分,唐代雕法比较粗陋,宋代雕法比较精细。傩面具的造型、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傩面具的造型,往往因角色的不同而有差异。其表现手法主要以五官的变化和装饰来完成人物性格的形象塑造。雕刻艺人用夸张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按面具性格要求,以刀代笔,综合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技法,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众神形象,无一相同。尽管傩面具被赋予了复杂而神秘的种种宗教和民俗的含义,但它本身就是一种造型艺术,遵循着它自身的艺术规律与原则。

湘东傩面具的品种较多,从原料加工到成品需经十多套程序。面具的神情及其冠饰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指向,雕刻工艺精湛,面具神态古朴,手法夸张,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萍乡傩面具的雕刻,蕴含着艺人们的聪明才智和精巧技艺,其中传承着历代艺人对傩的崇信和理解,将先民们对神灵的偶像崇拜,对鬼魅疫疠的痛恨,通过面具的制作而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们至今仍能感受到远古先民请神驱鬼的巨大震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