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17567800000004

第4章 民族风俗(3)

银饰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黔东南为代表,不仅工艺水平很高,佩戴的数量也最多,最为显着的是镶有二尺多高的宽大银角;第二类是松桃、铜仁地区,妇女在头巾上插上许多银花,胸前围腰上绽着许多大块银花;第三类是贵阳以西地区,银饰数量较少仅在头上发髻插少许。这三个地区也有其共同特点,都戴有银质的耳环、项链和手镯。

土家族傩戏有哪些艺术特色

土家族的傩戏是土家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戏剧艺术之源”,过去在土家村寨里,傩戏随处可见。土家傩戏源于土家族祭神时的“还傩愿”,所谓“还傩愿”,就是向傩公、傩娘许愿,还傩愿时,一般要举行祭祀仪式,唱傩愿戏。虽然傩戏在各地不尽相同,但必唱孟姜女的故事,而且还要表演傩技。

土家傩戏主要是用口耳相授,家传、师传相结合的方式传承下来,要拜师才传法,而“绝法”不传一般弟子。

傩戏班以坛为单位,每坛有6-12名傩戏老师,1-2名掌坛师,掌坛师通常具有较好的表演才能以及惊人的记忆力。

傩事活动一般在秋收后到次年春耕前进行。土家傩戏中的道具和服饰主要有法衣、牛角、司刀、裙子、牌带、卦、令牌、马鞭、令旗等,造型古朴,傩戏音乐有较为固定的节奏。土家傩戏在表演中以丑旦对场和生旦对场居多。

在土家傩戏中,面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具,分为全堂面具和半堂面具。同时每个面具有它固定的名称,如唐氏太婆、先锋小姐、甘生、秦童、开山莽将等。面具在雕刻绘制上,不仅构思异常诡谲,刀法粗犷刚劲,而且形态生动而传神,色调多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土家傩戏舞蹈动作夸张,随意性强,且与气功相结合,有许多高难、神秘的动作。唱词通俗,道白风趣,唱腔朴实,配合面具、牛角等道具进行表演,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

土家傩戏与土家梯玛跳神、茅古斯舞以及摆手舞等一系列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古老神奇的傩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如今的土家傩戏已经成为宗教文化系统的一种类型,对民族学、宗教学、语言学、民俗学、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和美学等都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土家人为何都爱油茶汤

油茶汤是湘西的风味小吃,土家油茶汤是一种类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滑、脆、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是土家传统四道茶——泡米茶、油茶汤、白鹤茶、鸡蛋茶中制作最考究,代表礼遇最高的一道茶,故而凡是贵客临门之时,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

关于油茶汤的来源,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是它起源于汉代。相传一位将军当年驻扎酉阳,但当地多瘴气,士兵的健康不断受到威胁。于是将军便用合茗叶、茱萸、芝麻等材料研磨成末,再加入盐制成汤供士兵们饮用。后来当地百姓便纷纷仿效,逐渐成了习俗,演变成今天的“油茶汤”。

另外一种说法是:大约明代时期,土家族人民经常遭受外敌侵扰,时常会面临物资匮乏的问题。到了过年这天,人们家中都只剩下一些玉米、粗茶叶、茶油、蒜苗,于是就用这些东西烧一锅“油茶汤”,用来过年,从此这一风俗便沿袭至今。

“油茶汤”不仅味道鲜美,还能提神醒脑。油茶汤有油有盐有茶叶,汤中添加姜、蒜等,具有杀菌防暑作用,能够生津止渴。此外油茶汤还具有暖身、消暑、开胃、活络壮阳、疗饥醒酒、提神解乏、祛湿暖胃等药用价值,还有抗氧健身的奇特功效,深受广大青年人的青睐。

为什么说锡伯族是有着鲜明狩猎特色的民族

锡伯族世代居住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等地区,据说他们是鲜卑族的后裔,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也有散居。

锡伯族人信仰萨满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在原始萨满信仰方面,既有着狩猎、渔猎生产方式的特点,又有着畜牧业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痕迹。其中森林崇拜和对牲畜神的崇拜是最典型的原始萨满信仰。

早期的锡伯族人世代以狩猎、捕鱼为业,牧业也比较发达。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男孩子一出生,家里人就会在门口用红线挂上一副小弓箭,长到五六岁就开始学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

锡伯族的民歌《狩猎歌》描述了他们狩猎的豪迈生活:“雪花如蝶飞,驰骋共撒围,踏遍千重山,猎夫凯歌回。”每当冬季来临,锡伯族人便相约外出狩猎,多则数百人,少则数十人。他们运用世代相传的娴熟箭法,或拉弓射箭,或单臂投枪、围歼,猎取猪、黄羊、兔子、野鸡等野味,常常满载而归。

锡伯族人打围时有个古老的习俗:不论猎取的野味有多少,所有参加者无论年龄身份都平均分配,即便是过路人恰巧碰到分猎物,也可以分得一份。不过,猎物的头和蹄子作为一种奖励分给首先命中者,代表着荣耀。锡伯族人认为,猎物是大自然赐予大家的,不属于某一个人,因此要与众人分享。

什么是“鱼清明”和“瓜清明”

锡伯族把清明节称为“杭西”,是祭祀祖先的日子。锡伯族人实行棺木土葬,死后的七天,白天家属要上坟祭奠。锡伯族人在农历三月过一次清明节,称为“鱼清明”,还会在农历七月间再过一次清明节,被称为“瓜清明”。

锡伯族“杭西”的习俗不同于其他民族。根据季节的不同,扫墓、祭品也都有所不同。对于锡伯族人来说,鱼清明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节日,在传统节日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于锡伯族人保留了原始祖先崇拜的风俗,在“鱼清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先的敬畏与崇拜,以祈求祖先的庇佑。

此外,锡伯族人生活在适宜种植瓜果的新疆地区,三月点瓜,等到七月“瓜清明”的时候恰巧瓜果成熟,锡伯族人拿丰收的瓜果来祭祀先祖,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丰收安乐。

什么是“抹黑节”

抹黑节是新疆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的清晨,这种有趣的节日就开始了,早起的老人给尚未起床的儿孙脑门上抹一点锅底黑灰,随后青年人走出家门以抹黑的方式互相祝福,这一节日被视为佑护生灵的节庆礼仪。据传说,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之神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确保小麦的丰收,保佑百姓平安。

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前日晚间准备的抹黑布(即抹上锅底黑灰的抹布)或毡片带上,大家在街上你追我赶往脸上相互抹黑观望,笑声不止,十分有趣。也有挨家串户成群结伙去抹黑的,有的人早上还未来得及起床,就被抹得一脸黑。见到老年人要先请安,后跪施礼,再向老人额头上抹一小点黑,被抹上黑是吉祥的象征,可以避免灾难,得到幸福。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如今的“抹黑节”变成男女青年的一种娱乐活动。

在我国其他少数民族里也有类似的抹黑节,称为“抹黑日”或“黑灰日”。广西的彝族会在农历新年或者过节的时候,男女青年双手带着烟煤,遇到对方时抹在对方脸上,以示深情和祝贺;东北的达翰尔族将农历正月十六定为“黑灰日”,同样用抹黑脸来表达祝福,预祝丰收;除此之外,鄂伦春族同样在正月十六这一天用锅底灰抹在脸上,据说可以用此驱妖避邪保平安。

畲族为何拥有悠久的编织历史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山里人或者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畲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工艺文化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

畲族人民在编织工艺上保持着中国民间传统的绣、挑、织、染等工艺技法。畲族人民巧手能干,匠心独运,能够通过巧妙的搭配,编制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

那么,又是什么使得畲族的编织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呢?

“能否编?能否织?”是畲家人衡量一个少女的标准之一。因此,畲族女孩大凡七八岁就跟在阿娘或阿姐身边学习编织。等她们到了适嫁的年纪,便会将自己编织好的腰带送给情郎,作为定情信物。

可以说,编织是畲族人由来已久的一种传统工艺,这种流行的手工技艺在近些年来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又迅速流行了起来,各种手工编织品花色各异、种类繁多、琳琅满目。这种别致美观、充满民族色彩的手工艺术品很快得到了全国人民乃至国际友人的喜爱,成为了畲族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

什么是三月三“乌饭节”

三月三乌饭节,又被称为“称歌节”“上已节”,是畲民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唐代,畲族的两位首领雷万兴和蓝奉高,领导畲族人民一起反抗当时的统治阶级,最后被朝廷军队围困在了山上,将士们靠吃一种叫‘乌饭”的野果度过年关。第二年三月三日这一天,畲族人民冲出了包围,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从此作为纪念,人们把三月三日这一天定为节日,并在这一天里吃“乌米饭”表示对英雄们的纪念。

“乌饭节”的主要活动是去野外“踏青”、吃乌米饭,借此以缅怀祖先。乌米饭是畲族人用山上的一种叫乌稔树野生植物做成的,取叶煮汤,然后将糯米泡在汤里数小时后捞起,放在木甑里蒸熟。这种乌米饭色泽蓝绿乌黑,并带油光,吃到嘴里香软可口。

由于乌稔有防腐、开脾作用,将乌米饭用苎麻袋装起来,挂于通风阴凉处,可以数日不馊。如果再加上猪油熟炒,则更加味美可口。因此有“一家蒸十家香”之说。在节日期间,附近几十里同宗同祠的畲族人云集歌场,从早晨到日暮,或是对歌或是盘歌,内容多为歌颂盘瓠,怀念始祖。整个畲山都沉浸在一片歌海之中,热闹非凡。

普米族是如何“抢婚”的

普米族是中国古代氐羌民族的后裔。依据传统的习惯,普米族的婚礼多选择在农闲的冬天举行。具体的婚礼形式各地不一。“抢婚”则是宁蒗地区普米族的一个传统婚俗。

宁蒗地区普米族至今依旧保留着古代“抢婚”习俗。“抢婚”是青年男女因婚姻受阻,采取一种“生米做成熟饭”的结婚方式。男女双方事先暗中商定婚期,结婚那天,姑娘仍然外出若无其事地劳动。男方派生辰属相相合的人暗中跟踪,看准时机后突然抢夺,抢得之后便高声呼喊:“某某人家请你去吃茶!”姑娘便佯装反抗。这时早有准备的亲友们闻讯出击,与迎亲的人展开激烈争夺,由于人多势众,最终将姑娘夺回,然后簇拥姑娘回家举行隆重的出嫁仪式。尽管女方家长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此时也无可奈何,只好默认,女方家长准备丰盛的食物,为女儿出嫁进行庆祝。

“抢婚”这种习俗从对封建礼教、包办婚姻的反抗演变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种为婚礼增加喜气的习俗,和许多地方的“抢亲”一样,普米族的抢婚“抢”的是一种喜气。

什么是迎宾“拦路酒”

苗族人热情好客,喝“拦路酒”的传统由来已久,这是苗家人待客的最高礼仪。在苗族村寨,逢年过节或接亲嫁女、回门认亲、吃满月酒等日子,三亲六戚或远方的客人会前来拜访祝贺,当主人的就在寨头或门口放上米酒,然后唱迎客酒歌,劝客人喝酒,这就是“拦路酒”。苗寨人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迎接客人,以表达诚挚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