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宣和四年,朝廷领事路允迪奉皇帝之命出使高丽国,在黄水洋遭遇风暴,危难之中一些来自妈祖故里的莆籍水手便向妈祖祷告,最后终于转危为安。返国后,路允迪将此事禀报朝廷,宋徽宗便赐莆田妈祖庙“顺济”庙号,作为朝廷和官方对妈祖信仰的肯定。从这件事以后,妈祖信仰从自发的民间信仰转变为官方承认的地方信仰。
丧葬有哪些禁忌
中国传统的丧葬有土葬、火葬、海葬,一些少数民族也有天葬、洞葬、悬棺葬等习俗,其中土葬是较为普遍的下葬方式。在传统的丧葬文化中存在很多禁忌,体现了民间习俗和福祸信仰,以及对死者的尊敬和缅怀。
停尸禁忌:若死者为寿终正寝,在死者咽气时即抬尸堂屋,头向神龛脚向大门停放,禁忌顺梁横放,同时撤去病榻卧具,古称易箦。如死者死于户外,或死者非直系亲人,则不能停尸于堂屋。古代民间多平房,在停尸处要揭瓦三匹,“方便灵魂升天”。
选日禁忌:灵柩出门的时日需选择丧葬吉日,不宜选取双日,否则容易祸事成双。同时,在中国传统风俗中,单日一般是阴间之数,双日是阳间之数,因此丧葬要选单日,婚嫁要选双日。
入葬禁忌:灵柩上路时需要孝子手执哭丧棒和招魂幡,全身披麻戴孝,引导棺木和送葬队伍上路,同时禁忌送葬队伍走回头路。下葬时则请巫师祭穴,棺木一落入墓穴就不准再移动。下葬时,禁忌送葬者的人影投入墓穴,因为人影投入墓穴等同于殉葬,有不吉利的象征。
墓地禁忌:中国古代选择下葬地点有诸多忌讳,古人认为死者墓地的风水十分重要,影响家世和后代的仕途、财富和命运。因此古人选墓地多请风水师观测,禁忌将低洼处,山脚处、沟渠处、湿地处作为墓地,禁忌将死者随便入土。葬后墓地需时加照应,培土植树,并经常祭拜,保证香火不断。
烧纸钱有何寓意
烧纸钱作为一个历史深远的民俗传统,有一个相关传说。相传东汉年间蔡伦因改进了造纸的技术,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他的哥哥嫂子十分羡慕,于是妻子便让丈夫向蔡伦学习造纸之术,无奈丈夫恒心不够,功夫不到家就开店做生意,做出的纸品质低劣,屋子里堆满劣质纸张无人问津,夫妻俩非常着急。后来两人心生一计,丈夫当着街里邻居的面扶着棺材大哭,说妻子昨晚暴毙而死。一边哭诉一边烧纸,后来棺材传出了动静,妻子从棺材中爬了出来。妻子说到了阴间,阎王让她做苦力推磨,后来丈夫烧了好多纸钱,便雇用小鬼推磨,而且贿赂了阎王,便放她重返阳界。众人一听纸钱在冥界能当钱财,于是争相购买这种劣质纸张,为过世的祖先亲人烧纸钱,这一习俗也就流传至今。
中国古代民俗中有灵魂不死的观念,古人相信人死后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照样需要穿衣、住房、花钱等,烧纸钱寓意着让在冥界的亲人有钱可花,丰衣足食,不至于身无分文在另一个世界受苦受穷,希望死者在冥界过上美满富足的生活。烧纸钱是一种追思死者的方式,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关心和爱意。
婚庆禁忌都有哪些
中式婚礼仪式复杂,因而禁忌也非常多,并且因地域和民俗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总的来说,古代婚配中最重要的禁忌是同姓不婚,三代以内直系血亲不婚,隔辈分不婚,师徒不婚,良家女子不嫁给乞丐、出家人等。
在中式传统的婚礼中,婚礼时间忌在鬼月,即农历七月,也忌于农历六月,有半月妻之嫌。婚礼吉日禁忌选单日,因单日为丧葬之日。新娘家中不能贴双喜,只能贴单喜,意味着女儿出嫁这一件喜事。新娘嫁妆、首饰、喜服以及鞋袜应为红色和金色,禁忌出现白色物品。新娘出嫁时哭声越大越为吉利,表示娘家对女儿的珍爱,以及待嫁女儿对娘家的恋恋不舍,新娘若无哭声,或者出声发笑,都是不吉利的。
新娘双脚所穿新鞋禁忌落地沾土,由喜娘或者新郎背着新娘,将其扶入轿中,并用红色盖头遮面。新娘的嫁衣禁忌有口袋,否则会带走娘家财运。新娘出门时,姑嫂都需回避,因为“姑”同“孤”,“嫂”同扫把星的“扫”等。
新郎家摆设婚床应放置屋中正位,禁忌与桌子衣柜等任何尖角相对。新婚夜前夕,准新郎忌独睡新床,结婚当天,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触新床,直到晚上就寝。但新娘当天不可碰到床边木头。新婚当晚禁忌新娘独守空房,即使天气炎热或下雨,也不能用扇子和雨伞,因“扇”和“伞”同“散”音相似。
诞生禁忌有哪些
传统民俗对孩子出生非常重视,从诞生日期、时辰、属相,以及孩子临产等都有较多禁忌。在诞生日期方面,相传中元节即鬼节出生的孩子称为鬼仔,而阴历七月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月份,七月半中元节则为鬼节,这其间游魂众多。因此一般禁忌在中元节生孩子,另外,中元节诞生的新生儿夜间不能啼哭,否则易引来百鬼,出现不吉和邪气。中元节出生的孩子多与地藏王菩萨有缘,民间便祭拜菩萨为孩子化解灾难。
阴历五月初五也是古代禁忌的诞生日,尤其是男孩,五月初五出生被认为与父亲相克,被视为不吉之人。一些特殊节日也禁忌成为诞生日,如寒食节、清明节等,是扫墓祭祖的节日,禁忌孩子出生。此外,诞生属相也有禁忌,父母若为小属相,如鸡、鼠、兔之类,则禁忌孩子诞生在大属相之年,如虎等,认为会出现父母子女相争相克。十二生肖降生的孩子均有禁忌的年月时辰,如属鼠者忌未年未月未日未时和酉年酉月酉日酉时出生。
产妇临产时除了直系亲属和接生者,禁忌其他人进入产房,坐月子也禁忌外人进月子房。另外,产妇禁忌吹凉风和触碰冷水,新生儿禁忌抱出室外等。
土地庙是如何产生的
敬拜土地公是一种民俗文化,许多地方修建土地庙,百姓祈求土地公保佑五谷丰收、家宅平安。土地神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对土地权属的崇拜,农耕民族对于土地有着强烈的依赖感,土地能生五谷杂粮,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因而人们在供奉天地日月风雨的同时,也供奉土地,并将丰收的粮食取出一些作为贡品。
土地庙则是人们为土地神修建的安身之处,也是人们集中祭拜土地神的地方。随着土地庙的逐渐兴盛,汉族的习俗认为每个人出生,都归属于当地最近的土地庙,相当于在土地庙里定立户籍,人去世之后要行超度仪式,也要祭祀其所属的土地庙。
到了东汉时期,土地神有了固定的形象,是一位和蔼可亲,充满智慧,乐于助人的老农形象。
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兵攻打王莽,被追杀至一片田地,刘秀便向田间耕田的老农求救,老农急中生智,让耕牛掘地三尺,将刘秀藏于土地里。追兵路过此地时,只见老农与耕地,却不见刘秀的身影,于是策马扬鞭一跃而过。最后刘秀终于打败王莽,恢复了汉室,他令人四处寻访恩人,得知恩人被王莽士兵杀害。刘秀便下令封恩人为“土地公”,并下令为其修建庙宇,设立神像,受后世香火供奉。
祭祀城隍源于何时
城隍,又称城隍爷,产生于古代祭祀,相传是冥界的守城官员,经过道教的宣扬和发展,城隍演变为城市的守护神。古代修建城市宫殿,都要修筑护城河,称为城隍,同时设立城隍祭祀以求保佑,因此城隍与古代城市发展和建设密切相关。
自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开始,民间就有了城隍祠,到了南北朝时期,形成了城市官民每年祭祀城隍爷的例规。到隋朝时,人们已经习惯用动物去献祭城隍,此时的城隍爷仅仅是一个象征,并没有固定的神像形象。唐宋时期城市生活发达,因而城隍爷信仰也更为繁盛,大批文人墨客撰写祭祀城隍爷的诗文。人们敬仰体恤民情的清官,便在清官死后作为城隍爷供奉,因此很多地方的城隍爷有具体的形象,如苏州祀春申君,杭州祀文天祥,上海祀秦裕伯,桂林祀苏缄等。
明代时期,传说朱元璋生于土地庙,并曾经常年在土地庙寄居,于是下诏大修城隍。各级官员积极响应,并每年亲自带领当地百姓举行盛典祭祀城隍爷,增加各类游艺、表演、民俗活动,不仅能融合官民感情,与民同乐,也提高官员在百姓中的声望。于是全国各地的城隍庙都香火旺盛,城隍庙的地址也成为各类民俗活动的重要场地。
碧霞元君是什么神
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女神,民间尊称她为泰山娘娘或泰山奶奶,主要来自华北地区道教的山神信仰。在道教神仙体系中,碧霞元君是泰山的山神,坐镇于泰山,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其道场在中国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的泰安市。
碧霞元君的信仰起源北宋宋真宗时期,宋真宗笃信道教,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泰山作为天下有仙气的道教福地,吸引宋真宗常去泰山进行封禅或祭祀活动。传说有一次宋真宗去泰山祭祀,在玉女池中洗手,突然有一女子石人浮出水面,此乃守卫泰山的玉女。宋真宗于是下令疏浚玉女池,并用白玉重雕玉女神像,命人建祠并更名为“昭真祠”,号称“圣帝之女”,并常年用香火祭祀,明代时期泰山玉女被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碧霞”指东方的日光之霞,“元君”则又带有浓重的道教色彩,是道教女神的尊称。碧霞元君是汉族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女神,与南方的妈祖女神并称为“北元君,南妈祖”,成为南北两方闻名于世的保护女神。此外,中国南方部分地区也称碧霞元君为“送子观音”。
萨满教都信仰什么
萨满教是一种自然原生宗教,萨满教没有教义,没有始祖,崇拜多种神灵和由自然事物演化的神祗。广义上的萨满教包含全世界的原生宗教,中国的满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民族都有萨满教信仰。
萨满的意思是巫师,萨满教没有固定的寺庙教堂,也没有神职人员和经文教义,其主要的宗教活动就是萨满法师、巫师跳神驱鬼。它的起源是人们对自然带有畏惧感,信仰万物有灵论,带有很强的地区性和民族性,并表现在图腾、神台和神像的风格上。
我国信仰萨满教的民族主要是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作为一种比较原始的宗教,萨满巫师多采用与神灵沟通、神灵降体的方式,帮助祈求者进行祛病赶鬼,即是俗称的跳大神。虽然萨满教没有完整的宗教体系,但也是关于神灵的信仰和崇拜,因此也属于宗教崇拜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