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俗是中国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民间习俗的不同表现形式。中国地大物博,每个民族都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传统礼仪、节日庆典等,这是民族智慧的历史传承,也是民族生活的精神寄托。
风俗习惯是如何起源发展的
风俗习惯是用来辨别民族间、地域间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每个民族或地方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并且延续下来的一种风尚、习俗。风俗习惯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饮食习惯、传统服饰、婚嫁习俗、礼仪风尚等。但是由于我国土地辽阔、民族众多,所以风俗习惯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就异常丰富。
风俗习惯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心理、文化与思想感情等方面,这些因素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敏感性。所以一个民族往往非常看重自己的风俗习惯,外人是否尊重他们的民俗,是他们判别友情的一个重要因素。
风俗习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成为影响风俗习惯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风俗习惯的变化也与自然环境、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或重要人物的影响有关。
龙凤纹饰为何会成为汉族文化的象征
纹饰是指器物上装饰的花纹,汉民族习惯以龙凤为图样,并以其为尊。龙纹象征皇权,凤纹象征高贵,二者都是人们心目中幸福吉祥的化身。早期祖先将龙凤看作能够逢凶化吉、呼风唤雨的吉祥之物,自远古的图腾文化开始,龙凤纹饰便被赋予了宗教崇拜的意义。
龙凤纹饰早在陕西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龙凤纹”彩陶瓶上就出现了,在我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中,龙凤呈祥标识着一派祥和,喻意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
龙纹体现威力之美,属阳刚性质,也象征男性。凤纹体现婉丽之美,属阴柔性质,也象征女性。龙凤纹饰交织相映,构成服饰器物装饰的最高吉祥物,故有“龙凤呈祥”之说,也寄托了人们对神圣的崇拜,以及对幸福生活的企望和向往。
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自封建时代开始,龙与皇权就产生联系,帝王自称“真龙天子”。
龙的起源时常被认为是鳄鱼和蜥蜴的“大共名”,这是图腾合并的结果,也有人说龙是演化于蛇,是云水、闪电和彩虹的集合。据学者考证,大禹与蛇图腾的氏族有着血缘上的关系,他奠定了夏朝根基以后,他的后裔把蛇升华为龙,这一点体现了多元文化,得到了各民族图腾崇拜的认同,龙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而中国有关凤凰的传说则起源于鸟,这一点在《山海经》中有相关记载,凤凰还有个名字叫“鸾”。凤凰,凤者为雄,凰者为雌,然而龙凤相合,却把整个凤凰都“雌”化了。古代很多部族的图腾都是鸟,例如,少昊氏下属有凤鸟氏、丹鸟氏等氏族。龙乃鳞虫之长,凤乃百鸟之王,两者都为瑞兽灵禽,因此,当龙升级为帝王象征后,凤便成为帝后象征,龙凤相配则喻为最崇高的吉祥之意。
手扒肉对于蒙古族的意义
手扒肉是鄂温克、鄂伦春、呼伦贝尔、蒙古草原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因为是用手抓着吃肉,故而得名手扒肉。狍兽类的肉以及羊、牛、马、骆驼等牲畜的肉均可烹制为手扒肉,但通常所指的手扒肉多指羊肉。
手扒羊肉在蒙古语中被称为“布和力麻哈”,它是存在于游牧民族的一种简便而实惠的待客方法,也是蒙古民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手扒羊肉的做法是把挑选好的羊肉除去头、蹄、下水之外的部分切成若干块下锅,原汁白水进行清煮,不加任何调味品。
蒙民们认为,羊吃着草原上的五香草,所以羊体内的调味已然齐全,因而只用白水煮味道就会很鲜美。吃手扒肉时一只手抓着羊骨,另一只手拿蒙古刀剔下羊肉,蘸作料吃。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肉煮到半熟的程度,可以尽可能的保存动物在青草中吸收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如此才能保证人们在食用后能够吸收到最为丰富的营养。
地域原因决定了手扒肉在蒙古族的地位,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促使手扒肉成为他们的日常饮食。时至今日,手扒肉也成为蒙古族人豪爽的象征,客行草原,吃一块手扒肉,喝一碗马奶酒,自是别有一番韵味。
蒙古奶茶与蒙古酒有何特点
蒙古奶茶,在蒙古语中被称作“苏台茄”,流行于当地由砖茶煮成并带有咸味的一种奶制品。喝奶茶是蒙古民族最为传统的一种饮食习俗,它除了能解渴外,也成为补充人体营养的一种主要方法。
砖茶在牧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饮品,喝由砖茶煮出来的咸奶茶也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饮茶习俗。
在牧区,人们习惯了“一日三餐茶,一顿饭”的生活方式。每天早上,主妇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煮一锅咸奶茶,以供全家整天享用。这些牧民通常只在晚上放牧回家后才一家人一起正式用餐一次,但是早、中、晚喝三次咸奶茶的习惯却是不可缺少的。若是有客人来到家中,热情好客的主人首先会斟上香喷喷的奶茶,借此表示对远道客人的真诚欢迎,而不斟茶待客则被视为草原上最不礼貌的行为。
蒙古酒也是蒙古民族主要的一种传统饮品,它具有暖身、开胃、兴奋、除痹、理气安神等多方面功效。因为蒙古地区气候寒冷、风沙大,蒙民们大多过着分散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野外作业时间长,尤其是在严寒的冬季,人们外出工作时就需要饮几口酒以达到保暖、防寒的效果。因此,常带一些酒备用已成为他们的日常习惯。
如果有远道而来的客人,主人也需要给客人们加酒驱寒,这里的酒原来指的是奶酒,后来随着五谷酿制的酒大量进入蒙古地区,人们饮用后发现该酒酒劲浓烈,有的人甚至由于饮酒过量导致死亡。所以,蒙古人把这种五谷酒称为“哈日阿日黑”,即黑酒。传统的蒙古酒就是奶制酒,蒙古民族用五畜奶制酒饮用的历史由来已久,其饮食文化更是世代相传。
那达慕是怎样一个节日
“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牲畜肥壮的7-8月间举行,节日期间会举行摔跤、赛马等传统竞技活动。
据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国初期,当时成吉思汗为检阅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在每年夏季将各个部落首领召集在一起,举行各种游戏和比赛活动,如射箭、赛马或摔跤等,有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之意,这就是“那达慕”的前身。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渐演变成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每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
如今,蒙古族人民每年都会举行“那达慕”。如今的“那达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包括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些地方还会加入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甚至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等表演。“那达慕”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比赛和表演,草原上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是一年一度的蒙古族节日盛会。
什么是“三口一杯”
三口一杯是藏族人民在接待客人时最为主要的一种礼节,藏族人民热情好客,经常用青稞酒招待客人。
在客人到来时,主人先在酒杯中倒满酒,端到客人面前。这时,客人们需要用双手接过酒杯,然后一只手拿杯,用另一只手的中指伸进杯子,轻蘸一下,用拇指和中指朝天一弹,意思为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二下、第三下,寓意分别为敬地、敬佛。这种传统习惯是为了提醒人们酒的来历是与天、地、佛的慷慨恩赐分不开的,所以在享用酒之前,一定要先敬神灵。在迎接客人时主人除了用手蘸酒弹三下之外,还要从五谷斗中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
在喝酒的时候,他们约定风俗是:客人先喝一口,主人立刻倒酒斟满杯子,客人再喝第二口,然后主人再斟满,客人接着喝第三口,主人则最后一次斟满。此后,客人就得把满杯酒一口喝干了。这样做的话,主人才会觉得客人看得起他,而客人喝的酒越多,说明主人的酒酿得越好,主人就会越高兴。除此以外,藏族人在敬酒时,对男客们一般用大杯或大碗,而敬女客时则用小杯或小碗。
满族人为何崇拜乌鸦
在我国许多地方,乌鸦被视为不祥之鸟,然而满族却将乌鸦视作“神鸟”。自清代以来满族人就不伤害乌鸦和喜鹊,有“不食其肉,遗碎肉、粮食饲之”的说法。在满族人聚居的地区,许多人家的院子中都立着一个高高的木杆子,这个杆子就是专门为了喂乌鸦、喜鹊而立的,在这个木杆子上有一只斗,斗里面装有猪肉、猪下水以及米等作为乌鸦和喜鹊的食物。
那么满族人为何崇敬乌鸦呢?据传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因为鸦鹊乃满族人在氏族制时期所崇拜的图腾;其二据传说则是因为,乌鸦曾经救助努尔哈赤脱险,所以努尔哈赤告知其后世子孙及族人不得伤害乌鸦。
除神话传说之外,满族人还将乌鸦奉为“神”,关于这点也可以从满族先民的生活、生产的环境,以及鸦鹊的生物特性和萨满教的影响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方面,从满族先民们居住的自然环境来看,满族的历史十分悠久,大概可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肃慎地区。据考古资料证明,肃慎人民生活在以乌苏里江流域和牡丹江为中心的地区,这些地方森林茂密、气候适宜,是最适合人类生存、鸟类繁衍的好地方。
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力落后,人们对自然界和生物界的认识不足,出于满族人民受萨满教万物有灵观念的教化影响,鸦鹊也因为其传递信息的功能被赋予了多种神性,即先知先觉的能力、护佑的能力、沟通人神的能力。鉴于这些说法,满族人对鸦鹊向来怀有崇高的敬畏之感。
满族人生男孩为何要在门左挂弓箭
满族有游牧狩猎的古老传统,对男性的武力极为崇尚,在满族人家中,若生了男孩,会在房门左框上悬挂一把小弓箭,弓箭大约有一尺长,用竹皮子制成,预示着男孩子长大之后,武艺高强,会成为一名英勇的射手。如若生了女孩,家人会在房门右框上悬挂一条红色或蓝色的布条,并将这根布条称为“他哈补钉”,用来象征吉祥如意。
满族的这种习俗最早在《礼记》中就有类似记载:“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这里的“弧”是指弓,“帨”是指佩戴在身上的帕子,意思是说生下男孩在家门左边挂一把弓,如果是女孩子在门右边挂条手绢。弓箭是古代民俗文化的重要象征,古代男子从小要学习骑马射箭,且提倡男左为尊,女右为卑,所以在门左悬挂弓箭意味着新生儿是男孩。
另外在古代,女人分娩时不能受到惊扰,孩子“洗三”之后才能抱出产房,门上悬挂弓箭或布条,向人们宣布新生儿是男是女的信息,这种仪式被称作“悬弓挂帛”。同时,这种方式也能提醒货郎、铁匠以及携带响器的人保持安静,以免惊扰产妇和婴儿。
什么是“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是我国起源于清朝宫廷的一种集合满汉两族饮食特色而形成的巨型筵席,它原本是为了恭贺康熙皇帝66岁大寿,化解满汉不和而制的,后世也沿袭这种传统,席面极为奢华。
满汉全席以山东、北京、江浙菜为主,而世俗中所谓的“满汉全席”的珍品大部分是黑龙江地区的特产,后来闽粤等地区的菜肴也逐渐依次出现在了巨型宴席之上。
满汉全席在乾隆年间被一度完善,菜式扩充至200多道,134道热菜、48道冷菜,再加上数10道点心。菜式有荤有素,有咸有甜,用料精细,突出了满族菜式的特殊风味,火锅、烧烤、涮锅全备,同时又展示出了汉族烹调扒、炸、熘、炒、烧等特色。辛亥革命之后,菜式得以精简,固定为108种,分南菜、北菜各54道。
满汉全席菜肴丰盛,规模庞大,制作程序复杂,工艺也颇为考究。博采燕窝、海参、鲍鱼、鱼翅等高级席面的精华;包括点心中油、酥、仔、生、烫、发等六种制面手法;施展飘、剖、立、片等20余种刀法;汇聚烧、炖、蒸、炒、烤、煮等烹技;辅助以冷碟中梭子背、一顺风、一匹瓦、桥形、扇面、城墙垛等十数种镶法,餐具考究,以形状各异、规格齐全的盘、碗、盏、碟等餐具于一席,山珍、海味、仙疏、珍禽、异兽、名果无一或缺,实为中华传统菜系文化的瑰宝以及最高境界。
旗袍是满族人发明的吗
旗袍是带有满汉民族烙印的服饰,满语称为“衣介”,分为单、夹、皮三种材质。其中“马蹄袖”是满族人所穿的一种褂袍式皮衣,是“旗人”特有的服饰,被人们称为旗袍。
《辞海》中关于旗袍的解释:“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的一种服装,两边不开衩,袖长八寸至一尺,衣服的边缘绣有彩绿。辛亥革命以后为汉族妇女所接受,并改良为直领,右斜襟开口,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边开衩,袖口收小。”
满族人把自己的长袍融进了汉族服饰的元素之中,由此产生了旗袍,所以可以认为是满族人发明了旗袍,但是后来却加入了很多汉民族的元素。
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旗袍已经普及,不过与清代的旗袍相比,此时的旗袍色彩比较鲜艳,在领子和袖口上,也都镶上了彩色牙子。到了三十年代,旗袍的样式多次发生改变,有时流行袖子长可过腕、领子高、衣长到脚的旗袍;有时流行袖子短到露肘、领子低、衣长到大腿的样式。到了四十年代,旗袍的款式开始趋同,衣长缩短,领子降低,袖子裁掉,省去很多的花边镶饰。
如今,在国际舞台上,旗袍甚至成为了一种中国符号,也成为中国传统女性的特色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