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17560700000047

第47章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初探(5)

2.学生对主体性实践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

邢子豪: 关于我们这次的作品,我感觉总体来说是很不错的。我们作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真实性强,故事逻辑有条理,而且立意深。与一些作品不同,我们的作品并不是走所谓的搞笑、娱乐大众路线,而是认真严肃的。我们认真交流探讨了可能的二十年后的自己,并且符合自己的性格,所以很有真实性。而我们紧扣“我们的约定”这一主题,分别表现了现在的自己,毕业时一起做约定的我们,以及二十年后再相聚时的我们。并以此串起来故事的脉络,所以给大家有条理的感觉。至于立意深,则是我们想通过表现独一无二的我们,尽管性格各不相同,但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努力和奋斗,并最终以自己的方式获得了成功,成为了一名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实现了殊途同归的故事设计。

何伟:

很荣幸我所在的小组的作品能够被选为优秀作品。我也很庆幸能加入到这个团队,成为团队的一部分,一起去创作,完善这个作品。要说作品的优势,我想用心是必不可少的。从作品的构思之初,到剧本的敲定,我们大大小小一帮人聚在寝室里开了不少大会小会,大家集思广益,都希望能把剧本做到最好。然后是取景拍摄部分,从没尝试过表演的同学们虽然从技术层次上未必是最好的,但是从敬业的精神上都是可圈可点的。虽然最终出来的作品还有很多的瑕疵,还有许多应该去改进的地方,但是尽力去做到最好的自己,我们便问心无愧。或许也正是因此能让我们用更加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这次活动。

朱榕:

我们小组的作品的大致内容是大学宿舍的四个哥们在上大学时和大学毕业以后对于自己不同理想一直追寻并且相互鼓励,最终实现梦想然后重聚的一个故事。我认为我们的作品能够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与老师以及同学们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在取材方面,我觉得我们的作品抓住了很多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是我们有感而发的。在表达方面,我们选取了一些很有感情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共鸣。另外,我们的作品还有很多缺点。比如剪辑以及后期制作的一些细节、剧情的容量等都有待改进。不过我相信我们有能力也有动力去弥补我们身上的不足,争取使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向其他组的同学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使我们变得更加完美。

郝思聪:

根据课程主题“20年后再聚北理”,我们拍摄了一步DV微电影《我们的约定》,作为我们对未来理想的展望以及对大学友谊的歌颂。我们没有在作品中加入爱情元素,因为我们觉得大部分的故事可能都加入了类似因素,这样做没有新意,所以我们就尝试了完全由男生组成的团队,我觉得,我们的作品突出了友谊在我们生活中的价值,在约定中奋斗,在约定中成长。从一开始,我们就抱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想法去进行拍摄,事实结果证明,我们成功了,这是我们集体的努力成果。我们在作品中体现了青年对理想的追求与奋斗,虽然路上难免存在挫折和打击,但是,我们为理想而追求的信念、和朋友的约定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有着这股信念的支持,再大的苦难也打不倒我们。20年后的我们,都是行业精英,都是职业翘楚,但是,永远不会变的,就是那个属于我们的约定,那个永远给我们支持、给我们力量前进的约定。

任培荣:

我想我们作品成功的优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作品在20年重聚这个平台上所创造的主题,主题是作品的灵魂,有了灵魂作品才可能成功;第二个是我们用艺术的手法将主题表现出来,大家努力拍摄,后期努力剪辑,最终达到了最后的效果。身为大学生,我们将拥有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作为主题,这个主题最接近我们,当然,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它是我们思想教育中重要的一课,立志,立远大的志向,所以它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真实而又经典,有了这样的灵魂,作品才能走上一个高度。有了内涵,就要努力最完全,最完美的将它表现。成员的表演无疑是重要的,对此,大家都认真对待,尽量最真实,最成功。除此之外,剪辑的力量也很大,用不同的效果加以修饰,突出主题,加深感觉,这是成功必不可少的。这些是我们的优点,当然,还有很大不足,我们会认真总结,以后更加努力。

(三)主体性实践教学反馈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教学形式【案例分析及讲解】

【说明】学生自由选题,对持有疑点的新闻报道进行案例分析,并总结出自己对相关报道的价值态度,进行课堂讨论。被点评为优秀的文章,通过课程微信群向参与课程的近千人进行分享,对参与课程的近千名学生产生示范效应,并对学生的价值判断产生正面引导。

《一篇新闻报道的数据调查》

———《广东近海四成入海口排污超标生蚝铜超标740倍》

2011年10月2日,《羊城晚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广东近海四成入海口排污超标生蚝铜超标740倍》的新闻,具体新闻内容如下:广东海洋和渔业局最近发布的海洋公报显示,广州建滔(南沙)石化公司排污口邻近海域中,无机氮含量已经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差的状态,海水水质不能达到相应海域使用功能和环境保护目标的要求。有专家指出,重金属容易富集在海洋生物体的肾、肝脏、性腺、鳃中,如市民经常食用的生蚝中,铜元素和镉元素分别超标740倍和90倍。

【文本分析】此则新闻的标题是单一结构的,即只有主标题,没有辅助标题。导语是“广东海洋和渔业局最近发布的海洋公报显示”,背景是“广州建滔(南沙)石化公司排污口邻近海域中”,主体是“无机氮含量已经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差的状态。有专家指出,重金属容易富集在海洋生物体的肾、肝脏、性腺、鳃中,如市民经常食用的生蚝中,铜元素和镉元素分别超标740倍和90倍”。结语是“海水水质不能达到相应海域使用功能和环境保护目标的要求”。

此新闻采用的是从现象出发,先从海洋公报的调查结果引出,然后显示调查的结果。接下来提出专家的观点。最后指出结论,将新闻所报道的事实联系到市民的生活中,以增加市民对次新闻的关注度。

【语言特点】这篇新闻的语言特点是比较简洁,其中还用到了一些专业的术语。但我注意到,它提到的“无机氮含量超过海水水质标准”,我认为表述并不准确。首先,它没有给出海水水质标准是什么,只是这样一带而过地说,说服力并不强,并且,新闻中也没有说出无机含氮量是多少,既然是数据的对比,一个数据都不给出,这更引起了我们对它的真实度的考证。接下来的“有专家指出”,说得也很模糊。既然是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那么应当指出具体的专家是谁,或是写出专家的背景也可以。这样才能让读者读到关乎自己健康的新闻时更加信服。最后的“如市民经常食用的生蚝中”这样写来,会增加此新闻的关注度,因为是贴近百姓生活的一篇文章。

【数据考证】“生蚝铜元素超标740倍”的相关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随即,生蚝销量大减,仅阳江市红光村,蚝农日损失就接近百万元。《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生蚝铜元素超标740倍”的说法是媒体摘自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一位博士的论文,该论文标注相关数据引自2004年公开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但后者全文并无此类表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牡蛎》的行业标准制定者之一、广东海洋大学教授黄和也表示,即使按照国家早期的有关标准限量值计算,作为贝类水产品的蚝,铜含量限值为50毫克/千克,如果超标740倍,那每千克蚝里面,就要含37克铜,“都快可以当铜矿石来提炼铜了,这岂不是很荒谬”。

其中的数据出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小平博士的一篇论文。该论文题目是《珠江口海域环境污染研究进展》,发表在《热带海洋学报》2010年第29卷第1期。文中称,市民经常食用的生蚝中,铜元素和镉元素分别超标740倍和90倍。文章的第7处注释标明,数据来源于其他研究人员在200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珠三角表层沉积物铜铅锌镉的分布与评价》,发表于2004年第17卷第4期的《环境科学研究》,但这篇文章通篇未提及牡蛎或生蚝,结论中也并没有涉及海产品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只是分析了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因此,黄小平博士在论文中引用这个数据本身就很不严谨。媒体参与对环保问题的监督值得鼓励,也能看出当事记者对环境问题的深切关注,但是由于欠缺相关的知识素养,这组带有瑕疵的数据被草率地传播出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

【结论】这篇新闻报道贴近百姓生活,更应该真实无误,这样的数据错误会误导读者,也会降低读者的信任度,我认为应该尽量避免不真实的数据的出现。

近些年来,由于数据错误产生的虚假新闻也不在少数。记者们经常会使用各种数据使新闻更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权威性,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事实。但这些数据必须是真实准确的,其来源或出处应该有据可查,应是权威、可靠的。因为在吸引读者看这篇报道的同时,记者的责任是让读者们看到真实的信息,如果数据漏洞百出,那么也就从此失去了这篇新闻报道的意义。但也有些记者盲目迷信数据,为了达到报道目的,将随手拈来的数据写入新闻报道中;或者在运用数据时缺乏对数据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以致错误地解读数据,并将之传播出去,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认为这种现象应该在今后的生活中尽量避免,记者们有责任传播有效且真实的信息,让读者们第一时间获得的报道,最重要的是获得真实的报道。这不仅对读者有好处,也会提高我们国家整体的信任度。

【作者简介】

刘左元,男,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讲师,莫斯科大学哲学博士,师从俄罗斯著名哲学史家马斯林(М.А.Маслин)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精神比较研究和意识形态传播。近年来分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北京理工大学优青基金、北京理工大学基础基金、北京市侨联课题等研究项目,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俄文专著一部,获北京市侨联及北京市教工委奖励两项。2012年入选北京市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艾四林青年教师研修工作室”进修学习。

注释

[1].伊韵公等:《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绪论、第47页、第10页、第17页、第2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