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大响自传
17559400000012

第12章 第624研究所(1)

624所的由来

1965年1月12日,为适应航空工业的发展,第三机械工业部“651会议”决定组建航空喷气发动机研究所,代号为第11研究所,隶属于三机部第六研究院,以高空模拟试车台为重点开展建设,还要建近50台(套)大型零部件试验设备。1965年10月,三机部批准研究所设计任务书,明确所的性质、任务,主要是进行航空喷气发动机应用技术研究,是全国喷气发动机科研、设计、生产和使用单位的主要技术后方和试验研究基地。

六院11所地处祖国的大西南四川西北部江油县(后改县建市)境内。当时被定为三线地区。“三线”这一概念出自毛主席关于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在这个构想中,他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三类地区,分别简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蠢蠢欲动,美国在我东南沿海地区发动攻势,不断制造事端,中苏关系也日趋恶化,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国际形势比较紧张。1965年8月,在一次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主席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内地建设不好,我就一天也睡不好觉。”为了建立一个“打不烂、拖不垮”的战略大后方,1965年底中央决定在内陆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但不久即因“文化大革命”爆发而处于停滞状态;到1969年初在中苏边境发生了“珍宝岛事件”,“三线”建设才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了一个高潮。当时中央提出的建设方针是:靠山、分散、隐蔽。口号是:好人好马上“三线”。

624所的所址几经周折,最终选定在四川省江油县松花岭地区,位于观雾山脚下的一条山沟中的平坝上。1965年2月将原606所负责基建的苗逢润(注)副所长调去当所长。在624所创业的最艰难时期,苗逢润同志与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带领全所职工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初建中的许多意想不到的重重困难,精心谋划和组织,几十年如一日在山沟里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航空发动机研究所。苗所长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事业心强,作风扎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直厚道,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为624所的创建和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调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刘子英同志任政委,他是1965年4月第一批入川的“十八勇士”之一。他身先士卒,不畏艰辛,工作从精,生活从简,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得群众拥护。调董绍庸同志担任技术副所长兼总工程师,他参与了香港“两航”起义,是从国外回来的著名航空发动机专家,曾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著有很多书。当时我们学习发动机原理,主要有两本书:一本是苏联的斯切金院士写的;另一本就是董绍庸教授写的。606所有很多来自哈军工的优秀毕业生,都是他的学生。调康毅同志担任副总工程师,他原在606所就当过副总师,为人正直,治学严谨,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英语很好,是一位有很高学术造诣的航空发动机专家,后来担任过624所所长,为624所和高空台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随着领导机构的不断调整,六院11所的归属和名称也在不断地变化。1965年1月—1968年3月一直叫六院11所,1968年3月所随六院划归国防科委领导,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4研究所,此后六院11所的名称不再使用。624所的名字一直沿用下来。1979年1月,经上级批准624所对外开放,对外名称又叫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以下统称为624所)。

全室迁往四川

1970年10月,经空军司令部批准,上级决定将我所在的606所第七研究室(815甲发动机型号设计室)按建制分迁到624所,815甲发动机型号和“遭遇起动系统”等研究工作均移交410厂负责。

在此前的1969年,六院决定从606所抽调一部分人到湖南去组建一个新所,主要从事直升机涡轴发动机的设计研究工作,就是现在位于湖南株洲市的608所。当时我主动报名申请,我们两口子都是湖南人,家里上有父母,下有弟弟妹妹都需要照顾,我爱人也非常希望去,因为我们在沈阳的工作单位一东一西,相距太远,六年多来她早起晚归,两头都见不到太阳,实在太辛苦了,两个孩子也难以抚养。我原以为自己要求去湖南的条件和理由是很充分的,但没想到所领导不同意,说工作需要,就是不能放你走。

后来由沈阳606所调去了二十几位同志到608所,带队的是董秉虔同志,当时他是606所三位副总师之一,后任608所所长。

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虽然没有去成湖南,感到有点儿遗憾,但还是恪守自己常说的一句老话,那就是“一切听从党安排”,仍一如既往地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是606所七室专业组长,又当过党支部副书记,按照领导指示要协助党组织动员大家去“三线”。我知道自己肯定是要去的。南方人去四川工作,生活习惯不成问题。

按照上级要求,接到通知后一个月之内就得出发,当时群众思想有些混乱,一些家在东北的同志就不大想去,说我到四川去干什么?但领导做了细致的思想工作之后,大家都能服从组织决定,基本上都去了。那次共分迁去308人,七室按建制全部都去了,其余从各个科室和附属工厂中抽调,科技人员约占三分之二。

走进大山深处

1970年11月,我们举家搬迁,随同606所308人包乘一辆专列,千里迢迢,从沈阳出发了。我们是从繁华的大都市走向深山老林,尽管服从工作需要,但对沈阳毕竟充满了眷恋之情,对即将到达的川西北崇山峻岭,也有着许多未知的迷茫。

火车到北京停留两天,让大家在北京自由自在地玩一玩儿。我们带着3个小孩加上妹妹刘湘华,一家6口首先去了天安门广场,大家照相留作纪念。然后带他们去了我的母校北航,又游览了故宫、颐和园和北海。这些给一家大小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记忆。两天后我们又登上火车继续启程直奔四川。

火车开到一个叫中坝(后改名江油)的车站,下了火车上汽车,汽车行进在曲折蜿蜒高低不平的山路上,由于是第一次走这种山路,车子开得又快,大家的心都揪着,有些孩子吓得哭了,有些孩子却激动得直尖叫。

到了松花岭,一出公路隧道,感到豁然开朗,看到了马路两旁的楼房,楼前插满彩旗,站着一排排化了妆的中小学生,手中拿着鲜花,敲锣打鼓,高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场面虽不算十分壮观,却显得非常热烈和真诚。

当年毛主席的指示是“靠山、分散、隐蔽”和“靠山、近水、扎大营”,后来林彪发挥了—下,演绎成“山、散、洞”,进山越深越好,分得越散越好,能进山洞更好。按照林彪的这些话,624所就形成了一线五点23千米“羊拉屎”的分散局面。我们被安排在最里面的那个点———即北川县甘溪小镇,孤零零的一个设计室,孤零零的一栋三层楼,我们就在那儿办公了。

职工住房非常紧张,单身职工安排在稍加改造的澡堂子里居住。我们带家属的,就挤在办公楼里,上面两层办公,下面第一层住家,各家做饭都在走廊里面。当时没有煤供应,开始我们就带着小孩和大家一起上山砍柴、拣枯树枝。烧柴禾谁都不习惯,有些人虽然带了蜂窝煤,也不会烧,底层各家一做饭,烟就直往上面冒,熏得我们在办公室里眼泪鼻涕一起流,弄得大家都哭笑不得。有的同志趁机说俏皮话:“你老兄何必天天流下激动的泪水啊?”逗大伙儿开开心。

刚到624所时,大家还有点儿新鲜感,有说有笑的。但没过多久这种新鲜感就消失了,只剩下了郁闷和寂寞。由于四周都是高山,感到这里的天黑得比沈阳要早。到了晚上,仰望星空,就像一个带孔的锅盖,把自己扣在了大山里面,中间只露出那么一点点天,觉得自己真像是“井底之蛙”了。

孩子们永远是天真可爱的,他们高兴地数星星,比赛看谁数得多,而大人们则感慨万千,有的沉默不语,有的暗自伤心,心情十分复杂。

大约7个月后,我们住办公楼的人都搬到甘溪的梅家园去了。梅家园山坡上有一座古庙,据说1935年红四方面军路过时,徐向前司令员曾在那里开过会。从甘溪办公楼到梅家园有三四里路程,要过一条河,当年是铁索木板桥,我们去时已建成了能过汽车的钢筋水泥桥了。我家被分配住到半山腰上一栋三层简易楼顶层的一间半房子里,在那里住了大约3年时间。那时候要求隐蔽,房子的外表看起来要跟老百姓的房子一样。建房子用的是“干打垒”的方法,就是用河沙、石子再加一点水泥搅拌在一起,做成长方形的块料,一块块堆砌起来,屋内墙面连石灰都没有抹,谁要想打钉子进去挂点东西是很难的,屋顶有些是用瓦片,有些采用石板。

在沈阳时就听人说过这里山上有“熊瞎子”,晚上睡觉前一定要把门窗关好。但我们住了那么多年,却没有一个人看见过“熊瞎子”。

成为624所一部分

后来听说,在我们分迁到624所之前,还有过一段小插曲。

1970年5月份,为加快“三线”建设步伐(另一说是为执行林彪1969年9月的001号令),空军司令部决定在成都建立飞机和发动机的第二设计研究所,由601和606所分迁部分科技人员去组建,地址初步选定在成都军区空军指挥部所在地,两所各占一半,606所的一半要略大一点,由601、606所军管会和革委会各派出一个小组前去考察调研。601所的考察组回去后,写了一个报告,认为这个地方很好,同意将第二飞机设计研究所建在该处,以后发展成了现在的611所;而606所考察组回去后,写的报告却不同意建在那里,据说有三条理由:第一,这个地方靠近武侯祠旅游风景区,不利于保密;第二,房子太破旧,一脚就可以踹倒,改建需要花很多的钱;第三,周围全是农田,没有发展余地。当然还可能有一条理由是因为发动机试车时噪声较大,容易扰民。就这么几条理由,606所就将这个地方放弃了。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上级领导提出希望624所暂时代管。但苗逢润所长明确表示不同意,他说,这些同志要是给624所,我们非常欢迎,可以单独成立发动机设计室,如果是代管,我们不好管,也管不好。

1970年6月六院正式批准,明确624所将要承担型号设计任务,于是将第二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就建在624所,先建一个设计室,待条件成熟时再逐步扩大。这样我们就名正言顺地成为624所的一部分了。606所分迁去的设计人员,绝大多数分配到了建在北川县甘溪小镇的设计室工作。

从甘溪到所本部松花岭有20多千米路程。交通只有一条弯弯曲曲、铺了一点小石子的泥巴公路,个别地方勉强能够双向通车。道路的一边是悬崖峭壁,山上“嵌入”的大小石块好像就要掉下来的一样,令人望而生畏;另一边是大山沟,底下就是平通河,地势十分险峻,车子一旦掉下去肯定会粉身碎骨。我们刚去的时候,因为只有一部大轿车,要让给女同胞和孩子们坐,我们只好坐敞篷的解放牌卡车。汽车开在这种山路上,开始大家挺害怕的,真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但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来到这个偏僻的大山沟里,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为了搞新型发动机设计。这个发动机的技术指标很高,是为“双三”飞机配套的发动机———飞行高度30千米,马赫数3.6,代号“911”。在624所的编制中,成立了第一设计室,规模很大,大概有160人,由袁美芳担任室主任,杜仲泽、王靖寰、陈大筏为副主任,周振德为党支部书记,相当于一个中小规模的设计所了。

我在设计室担任总体性能组副组长。组长是李介玉同志,他是留苏回来的。我们两人各负责一个总体性能方案,因李介玉原来是搞910发动机的,他搞的方案是在910基础上改进设计;我负责的是以斯贝发动机为参考样机,重新进行总体方案设计。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两个方案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刚开始接受任务时,我们就感到指标太高,很难实现。我们查了很多资料,采用涡喷发动机耗油率太高,而涡扇发动机虽可以明显降低耗油率,但当时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涡扇发动机也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一台涡扇发动机能够飞到马赫数3.6的。再加上我国国产发动机还处于仿制阶段,自行研制才刚刚开始,技术基础太差,材料、工艺也很落后,要搞出这种高指标的发动机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当时林彪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又是党中央唯一的副主席,他提出来要搞“双三”,要造航空动力的“长江大桥”,谁也不敢说一个“不”字。

1971年9月13日,林彪外逃,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成为千古罪人。后来通过中央文件的传达和学习,才知道林彪反革命集团秘密策划“571”工程计划,妄图谋害毛主席,篡党夺权。